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朝官员俸禄各多少,魏征的年俸禄又是多少?

唐朝官员俸禄各多少,魏征的年俸禄又是多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24 更新时间:2023/12/10 15:27:56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很重的做官情节,官本位思想非常严重,这是不是官员的待遇好俸禄高导致的呢?下面我们就以最强盛的唐朝为例,探究一下官员的俸禄到底有多少。

也许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唐朝著名谏官魏征其生活是如此的简朴,那收入一定不高。如果生活在明朝,这样的说法可能成立,但在唐朝,官员的收入都有明确规定,肯定不会少。

其实,若将当时的银子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很容易看出当时的购买力。

若按实物计算,唐朝贞观年间,1两银子是1000文铜钱,可以买200斗米,在唐玄宗时期,只能买100斗米,那今天呢?以普通大米2元一斤来算(10斗米为一石,唐朝一石是79.32公斤),贞观年间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6345.6元。

在初唐时期,官员的薪俸主要有三部分,粮食、土地和薪水。那魏征的官阶是几品呢?据《新唐书》记载,“十年,为侍中。”“十年”指贞观十年(636),“侍中”是正二品。由此可见,魏征在贞观初年,是拜尚书右丞,正四品下。

按照《新唐书·食货五》的说法,粮食的规定是:“武德元年,文武官给禄……二品五百石……四品三百石……从四品二百六十石……”按年发放。

那土地呢?二品十顷地,四品七顷地。当时规定,“度田以步,其阔一步,其长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可见,当时的1亩大概等于现在的544㎡。

再来看看最要的一部分——薪水。贞观年间的官员,二品月俸六千五百,食料一千五百,杂用一千,四品月俸三千五百,食料、杂用七百。当时俸禄的货币单位是“文”,也就是二品官员一个月的工资到手是9000文,即9两银子。再折成现在的钱,57110.4元,是不是好生羡慕?

所以,即使是一个四品官,单是薪水每个月也有26651.52元。单看数字的话,魏大人应该是不差钱的。不过,一个人不喜欢铺张浪费,有时和有钱无钱并没什么关系。其实,这些钱只是官员的基本收入,如果官做的好,考核出色的话,还会有相应的奖励。

至于魏征,他的奖励根本不止这些。

史料记载,魏征得到赏赐不下于10次,有实物也有现金。

626年,右仆射封德彝上奏要征招未满18的壮男当兵,唐太宗同意了。敕令传出,魏征固执己见加以反对,不肯签署。于是,唐太宗大怒,将他召进宫中责备:“中男中魁梧壮实的,都是那些奸民虚报年龄以逃避徭役的人,征召他们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如此固执!”当时,魏征以征点兵员、怀疑使诈、失信于民为由,制止了唐太宗征点不满18岁的男子做兵员。

为此,魏征第一次获得了赏赐,得到了一只金瓮。

贞观二年,有人告发右丞魏征偏袒他的亲属。于是,魏征向唐太宗灌输了君臣一体论,要求之间应彼此竭诚相待,并与唐太宗辩论何为忠臣,何为良臣,一直被后人借鉴。“君臣合心,荣耀共享,此为良臣。”“为国直谏身亡,只能说是忠臣。”

唐太宗听后很是开心,赏魏征绢五百匹。

其实,魏征是真的敢于直言,就连唐太宗嫁女儿他都要插话。当时,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以公主是皇后亲生特别疼爱,敕令陪送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但是,魏征却给出了反对意见,告诉唐太宗公主的陪嫁超过了礼制,并以古例为证。唐太宗听后倒也没生气,并转述给了皇后,皇后也觉得有理,于是赏其:钱二十万,四百匹绢。这样的赏赐,即使薪资一品的官员一年也挣不来。

后来,魏征拿出了《十渐不克终疏》,唐太宗万分感慨,那奖赏可是相当丰厚:黄金十斤、马二匹。其实,魏征除了做好自己的谏言工作,还做些文字工作。比如:魏征为《隋史》写序论,写《梁》、《陈》、《齐》的总论。在完成后,魏征不仅被封官,还得到了赏品二千段,大概相当于1500匹绢。

真有人计算过魏征“额外收入”的总价值,说他光绢就有5600匹,那时的一匹绢大概等于十余石粟。所以,魏征的绢可以换来大概56000石的粟。而且,魏征得到的绢和钱,相当于当时二品官179年的收入。

于是,有人产生了疑问,为何魏大人不敢乱花钱,明明钱来的都是正路子。

其实,这和他的职业有关,做谏官必然会得罪一些人。所以,自己得小心点,不然就会被人抓住把柄。单看数字来看,魏征的收入真的很不错,但对于要自个解决住房问题的官员来说,还真的需要精打细算。尤其在长安公贵戚一堆,若想买到地块不错的房子,估计价格也非一般人可以承受。

再说,勤俭节约,本就是一个好品质,为何要和挣钱多少混为一谈?换句话说,难道能挣钱就一定要能花钱吗?史籍上,关于房屋买卖的记录并不多。而且,在官员退休后,一般都会回到原籍,都会在原籍修建房屋,这些都需要钱。

其实,不必羡慕古代的官员,为皇帝服务始终都是个危险的活。在魏征死后,由于他生前举荐的两人都犯了事,不仅被李世民怀疑,还将自己亲自为魏征书写的墓碑给推了。

若是魏征活着,结果会怎样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真实样貌到底如何,画像可信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古代时候没有照相技术,我们想要知道古代帝王们的尊容只能通过画像来观看,但是历史上由于画师不同,手法不同,皇帝的审美不同,画像流传下来的相貌也是千差万别,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更是争议最大。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众多,目前外界能见到的画像主要集中于这两类:一丑一俊,即帅哥朱元璋与丑男朱元璋。到底哪

  • 宰相比皇帝还要难做?揭秘史上最新款的工作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宰相在我国古代有着很高的权力,历史上的多位名相也有过自己的优秀作为,同时宰相还起着制衡皇权的作用,达到权利的平衡,那为什么说宰相是高危职业呢?许多人觉得古装剧里的宰相很威风,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可以说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啊,历史上的宰相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笔者只能说,很苦!绝对苦逼的差事!不信,你

  • 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否说明了他是品行高尚的君子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我们常用柳下惠坐怀不乱来形容一个人品质高尚,那么这个柳下惠是谁呢?他真的如传说中的那般品质高尚吗?柳下惠本名为展获,其字为子禽,而“柳下”是他的食邑,而“惠”是他的谥号,因而被称为是柳下惠,他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传统道德模范人物,虽历史上关于他生平的记载很少,但他品行端正,学识深厚,得众人赞叹。公元前7

  • 皇帝这么多妃子,驾崩之后妃子怎么处置?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我国历朝历代皇帝驾崩后,对于庞大的后宫嫔妃团体,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秦殉葬《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意思是没有孩子的妃子都要殉葬,考古发掘出这些妃子的墓葬在秦始皇帝陵内城西北部,有近一百座。汉朝:分不同的情况1、后宫妃嫔有生养皇子,且其子有

  • 朱熹纳妾的对象竟然是尼姑,是真是假?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朱熹是我国南宋伟大的思想家,但是他最后的下场却十分凄惨,这是什么原因呢?南宋宁宗庆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间被整得斯文扫地,声名狼藉。借用时下流行的话就是被重重地闪了一下腰,“闪”得朱老夫子没过几年就在一片“纳尼为妾”、“伪君子”、“假道学”的唾骂声中,悲怆地与世长辞。那么,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

  • 揭秘历史上曹操杀华佗的千古谜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华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随着三国题材作品的火热而被人们熟知,小说中他是被曹操杀死的,那么历史上的华佗真的是死于曹操之手吗?曹操为何杀华佗?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

  • 上官婉儿死后,尸骨埋在了什么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上官婉儿随太平公主和唐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最终李隆基登上皇位,太平公主则死于与李隆基的政治斗争,上官婉儿也被杀,那么在她死后,尸骨埋到了什么地方呢?2013年,唐代才女兼美女上官婉儿墓的发掘引起轰动。昨日,省考古研究院传出消息,上官婉儿墓的研究又有了最新进展,墓中发现的小骨块,经研究并非人骨,而是黄

  • 汉武帝刘彻晚节不保,他竟然要负主要责任?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造成汉武帝晚节不保的最主要事件,就是“巫蛊之祸”了,而巫蛊之祸的幕后元凶,就是原来赵太子手下的江充。汉武帝刘彻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为此留下负面评价,晚节不保,其元凶就是江充。江充,本名江齐,通晓

  • 传奇嫔妃香妃墓地在哪,真是死后葬在新疆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香妃在我国清朝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存在,电视剧还珠格格将这个人物描写成为了一个奇女子,通体散发奇香,那么历史上的香妃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她的墓又在哪里呢?香妃墓棺木上的描金的阿拉伯文字,译成汉文是“以真主名义”。这一切帮助人们弄清了死者的信仰、年龄、性别、身份和生存年代。正如史料中所记载的容妃一样

  • 刘备墓在哪儿,刘备墓中是否真的有恐怖诅咒?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代雄主,他在夷陵之战后心力交瘁,病逝于白帝城,那么他的陵墓如今在什么地方呢?关于刘备的陵墓所在之地,可谓是众说纷纭,官方的说法是指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正殿西侧的惠陵。但是,在民间,却有很多的历史及考古爱好者有不同的看法。考古学家认为,刘备的确葬在了成都的惠陵,因为,刘备最宠爱的妃子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