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百年尸体喷毒之谜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百年尸体喷毒之谜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29 更新时间:2024/1/17 1:37:52

太祖赵匡胤戎马一生,建立了大宋帝国,但是他离奇的死亡还是给后世留下了很大的谜团,而他死后百年,尸体被盗墓贼发掘,竟然喷出毒液,这是怎么回事呢?

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恐怖的怪事发生,如打开古墓后发现死了几百年的人,身体不仅没有腐烂,脸色还鲜活如生;或者他们正在投入地收集墓中的珍宝时,尸首突然坐了起来;再或者在挪动尸体的时候,尸体的口中突然喷出黏液。宋末元初时,有个盗墓贼在挪动赵匡胤尸首时,就被喷了一脸的黏液,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宋朝的盗墓贼中,有一个叫“朱漆脸”的人,脸上覆盖着一层黑漆。说到这层黑漆的来历,还与死去的赵匡胤有关。

北宋被灭后,北宋皇陵从此无专人看管,在金国扶植下成立的“大齐”伪皇帝刘豫寡廉鲜耻,竟然成立“淘沙官”,大肆毁坏北宋皇陵,盗取财物。上行下效,连皇帝都盗墓,民间的盗墓者也跟着趁火打劫,朱老大就是这些盗墓贼中的一个。

朱老大与永昌陵陵使的后人是邻居,无意中听到这人说起随赵匡胤葬下的有一条非常贵重的玉带。这条玉带是赵匡胤从后周皇帝那里得来的,上面镶有七七四十九颗夜明珠、七七四十九粒大钻石、七七四十九片翡翠,堪称稀世国宝。金兵盗陵时,因不知其珍贵,并没有将这条玉带盗走,依旧留在陵中赵匡胤的腰上。

朱老大出自盗墓世家,自己本身也以盗墓为生,听了墓使后人的话,立马就打起了玉带的主意。

一天晚上,朱老大瞒着他人,一个人偷偷来到了永昌陵。当时的永昌陵,早就被金人损坏得不像样了,朱老大很容易就找到了赵匡胤的棺木,一看,赵匡胤的腰上果然有一条玉带,朱老大就伸手去拉玉带。赵匡胤虽然死了一百多年,但由于尸首曾做过防腐处理,还如刚死不久一样,将玉带牢牢压在身下。

这次朱老大是一个人来的,没有带帮手,只好找来一根绳子,一头套在赵匡胤的脖子上,另一边套在自己身上,试图将赵匡胤拉起来。这是盗墓贼惯用的一种“贴面盗”的方法,主要用来取尸身上的宝物。这方法果然奏效,朱老大稍一用劲,赵匡胤的尸身就起来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赵匡胤的嘴里突然哗地喷出一股黑色黏液,正好喷到朱老大的脸上,吓了他一大跳。镇定下来后朱老大随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取下玉带,解开自己身上的绳子就溜出了地宫。

朱老大回到家中后,把家人吓了一跳,他走到镜子前一看,才发现自己脸上都是一块块的黑斑。于是赶紧端来清水洗,但是却怎么也洗不掉,脸上就像抹了一层黑漆一样。不久这件事就在当地传开了,朱老大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朱漆脸”。

赵匡胤已经死去了一百多年,怎么嘴巴里还会喷出黑漆呢?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服用了一种防腐药导致的。据传,赵匡胤驾崩后,如保护“龙体”不腐成了一个大难题。赵光义找来一位江湖郎中,由郎中秘制出一种防腐汤药,将赵匡胤遗体的嘴撬开灌了进去。这种药物在人体内会腐蚀掉整个内脏,将其化成液状存留在体内。当有盗墓者搬动尸体时,尸身受到挤压,液体就会从嘴里喷射而出。所以,这种汤药除了防腐之外,还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一旦沾到人的皮肤上,根本就无法洗去,朱漆脸很不幸地成为了这种药物的第一个实验者。

没多久,朱漆脸的事传到了洛阳官府。官府派人将朱漆脸抓去,一通审问后,他将自己盗玉带的事情供了出来,官府依照法律处死了朱漆脸,没收了他盗出的玉带。据传,洛阳知府为了讨好蒙古人,又将玉带献给了当时的元世祖忽必烈

朱漆脸不仅白盗了一回墓,最后连自己的性命也弄丢了,用古人的话说,这也算是恶有恶报了,给他带来厄运的,正是赵匡胤的尸首吐出的黏液。在今天,也有人认为这些黏液属于尸毒。不过,“尸毒”一是小说中的词语,在医学上还不存在这个定义,所以这一说法并不能成立。

标签:

更多文章

  • 孝庄皇太后没有葬在清东陵,葬在了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作为我国清朝乃至历史上都非常有名的贤后,孝庄皇太后辅佐了大清三代皇帝,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女性,那么她为什么没有葬在清东陵呢?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之妹。孝庄文皇后出生

  • 史记中,萧何张良传记为世家,为什么韩信只是列传?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史记中,世家和列传是两种不同的人物记录方式,世家往往是针对王公贵族或者有世袭爵位的人,而列传往往是记载普通的奇人异士,那么为何在初汉三杰中,张良萧何是世家,而韩信却用了列传呢?韩信和张良、萧何同为刘邦的肱骨之臣,为何张良萧何可以入世家而韩信却只能入列传呢?主要因为世家是记载王侯,以及子孙世代承袭的历

  • 这四件事,奠定了董卓在世人心中恶人的形象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董卓其实有着很大的势力,在曹操崛起统一北方之前,势力强劲的袁绍也无法与他抗衡,但是他最后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呢?董卓献帝时期的权臣,同时也是凉州的军阀,官至太师,一时权倾朝野。但此人后世风评并不是很好,他一生做的坏事无数。董卓被后世称为东汉末年权臣,凉州军阀。权臣,指有权势之臣。多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

  • 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秘密全在《易经》中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军战船,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败曹军,三国鼎立由此确立。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人们在茶余饭后常常津津乐道。但只要冷静细想,人们不禁要问,诸葛亮真能借东风吗?如果不是,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呢?其实,“借东风”完全是诸葛亮玩的把戏。诸葛亮自无通天彻地之

  • 如果崇祯皇帝逃往南方,明朝能否有机会翻盘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明朝的亡国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选择了自杀,那么如果他不这样决绝,而是选择逃往南京,明朝是否有翻盘的可能性呢?崇祯十七年,当李自成的军队打入北京的时候,皇帝崇祯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其后,在南京、福州、肇庆,弘光、隆庆、永历政权纷纷打起明朝的旗号进行反清斗争,只是很快即被镇压。有人感慨说,

  • 宁可劳民伤财修筑长城也不远征匈奴,秦始皇是怎么考量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就遭受着北方匈奴的袭扰,秦始皇统一之后,将他们彻底赶出了中原,并修筑了长城以抵御他们,那为什么秦始皇不下令直接远征剿灭他们呢?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

  • 王府中的丫头地位低贱,过的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丫鬟是古时候王公贵族家中的奴仆,是地位最为低贱的人,贫苦人家的孩子如果无力养活,往往会送到大户人家中做丫鬟,而寄人篱下又地位低贱,注定了丫头的悲惨命运。晚清的王府,就像一个小型的皇宫,王爷和福晋相当于皇帝和皇后。既是小型皇宫,自然少不了伺候人的太监和丫头。在皇宫里,碰上主子心情不好,太监和丫头就成了

  • 有关秦始皇兵马俑,这三个诡异之处鲜有人知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兵马俑虽然宏伟壮观,但是很多的秘密还未曾解开,兵马俑留给世人的未解之谜太多,其中有三处细节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兵马俑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无论你参观过兵马俑没有,你都可能没注意到这些问题。有的朋友去过可能会有一个两个的疑问,但是很难发现藏在兵马俑身上的三个诡异的小秘密。1、兵器去哪里了?兵马俑有着各种各

  • 苏轼为什么自称闲人,他口中的闲人指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苏轼被贬官后,面对着官场失意的人生,也开始逐渐享受生活,研究美食,吟诗作对,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行香子苏轼,这首词中大诗人苏轼都是用闲人来描述自己,那他闲人的意思又是如何一起来了解。自称为

  • 古代的契丹族去哪里了,如今为什么消失不见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的不同民族,他们很多都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逐渐同化、分裂或者发展成为了其他民族,契丹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契丹作为少数民族中较强大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可是自明代以来,契丹人就集体失踪了,人们再也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