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这四件事,奠定了董卓在世人心中恶人的形象

这四件事,奠定了董卓在世人心中恶人的形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97 更新时间:2024/1/18 11:52:51

董卓其实有着很大的势力,在曹操崛起统一北方之前,势力强劲的袁绍也无法与他抗衡,但是他最后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呢?

董卓献帝时期的权臣,同时也是凉州的军阀,官至太师,一时权倾朝野。但此人后世风评并不是很好,他一生做的坏事无数。

董卓被后世称为东汉末年权臣,凉州军阀。权臣,指有权势之臣。多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军阀是指军人以武力为后盾,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或是由中央政府或承认中央政府,以保有并扩张自己的权位,忽视国家的秩序法律。董卓肩挑两样,可见其在东汉末期一段时间可以为所欲为,从而助长其干些混蛋之事出来,并被记录史册。

董卓虽身处东汉边远地区,却时时关注京城之事。特别是汉灵帝刘宏驾崩,少帝刘辩继位,由少帝之母何太后垂帘听政,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主持朝政,皇权更加衰微。此时宦官和外戚为了取得对皇权的绝对控制,斗争日趋激烈。双方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相互排挤,殊死斗争。在西州蛰伏并伺机而动的董卓便收到大将军何进的密令,即勒兵来京,尽诛阉竖。董卓得到该“檄”,如同久旱逢甘霖,可称得上及时雨,二话不说,立即召集人马,提兵向洛阳进发。可不巧的是董卓还未进京,何进就在争斗中被张让等人设计杀死。董卓就趁吴匡火烧南宫及“袁术引兵突入宫庭,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袁绍、曹操斩关入内。”之际从北邙山奉迎少帝回皇宫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

俗语说得好:小人得志便猖狂。可董卓甚至连小人也称不上,充其量是流氓;更准确地说法应是流氓中的流氓。至从董卓进入洛阳,特别是收了吕布,杀了丁原,无任何牵制后,就挟天子以令诸侯,洛阳城内就变了另外一种模样。

首先,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董卓拥兵在嘉德殿上当着文武百官面武力推行废少帝立献帝。这一废一立,不仅让董卓由地方军阀变成朝延权臣,官拜相国,开始染指东汉王朝的最高权力,还获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至高无上的优遇。有了这等优遇,董卓真正变成威势无两,权势滔天且目中无人,把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中,使汉朝刘家的宗社变成了废墟。

其次,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董卓竟以少帝做诗来表示怨恨这种莫须有的借口撺死太后,绞死唐妃,鸩杀少帝。只要何太后和汉少帝的存在,且在宫中居住,终究妨碍董卓在朝延上下自由活动和树立威信。董卓当日废少帝立陈留王借口很牵强,名不正言不顺,只是文武百官除尚书丁管外均慑于董卓的淫威才迫不得已服从,并非心悦诚服。为此董卓杀死少帝彻底扫清其专威弄权的障碍。

再次,奸淫宫女,夜宿龙床。董卓杀了少帝,操纵献帝,把持朝政,私欲野心却欲求不满,竟胆大妄为到染指后宫的地步。汉献帝尚是个九岁孩童,哪懂后宫之事。董卓就趁机沾沾傀儡皇帝的便宜:夜深入宫,留宿龙榻,宫中侍女公主皆遭其玩乐。淫乱后宫本是死罪,可董卓却恍如入无人之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把后宫当作自己发泄淫欲的温柔乡,睡皇帝的龙床变成了自己的专利。

最后,杀良冒功,掳人妻女。董卓是个暴戾恣睢的军阀,玩腻了宫中女子,就将魔爪伸向了民间。董卓时常带着军队出城去祸害百姓,顺便猎艳“打野味”。在一个叫当阳的地方,纵兵围住村民社赛,杀光男子,凶残割下头颅,血淋淋地并排摆在车辕上,还趁机掳走了妇女和财物。等回到洛阳后,董卓竟命令手下集中焚烧头颅,并把妇女和财物赏赐给士兵,对外宣称是战胜敌人所得。

董卓专断朝政后,就开始在东汉京师洛阳干起混蛋事。而这类事本不应该是一个大相国所为。

标签: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秘密全在《易经》中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军战船,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败曹军,三国鼎立由此确立。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人们在茶余饭后常常津津乐道。但只要冷静细想,人们不禁要问,诸葛亮真能借东风吗?如果不是,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呢?其实,“借东风”完全是诸葛亮玩的把戏。诸葛亮自无通天彻地之

  • 如果崇祯皇帝逃往南方,明朝能否有机会翻盘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明朝的亡国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选择了自杀,那么如果他不这样决绝,而是选择逃往南京,明朝是否有翻盘的可能性呢?崇祯十七年,当李自成的军队打入北京的时候,皇帝崇祯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其后,在南京、福州、肇庆,弘光、隆庆、永历政权纷纷打起明朝的旗号进行反清斗争,只是很快即被镇压。有人感慨说,

  • 宁可劳民伤财修筑长城也不远征匈奴,秦始皇是怎么考量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就遭受着北方匈奴的袭扰,秦始皇统一之后,将他们彻底赶出了中原,并修筑了长城以抵御他们,那为什么秦始皇不下令直接远征剿灭他们呢?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

  • 王府中的丫头地位低贱,过的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丫鬟是古时候王公贵族家中的奴仆,是地位最为低贱的人,贫苦人家的孩子如果无力养活,往往会送到大户人家中做丫鬟,而寄人篱下又地位低贱,注定了丫头的悲惨命运。晚清的王府,就像一个小型的皇宫,王爷和福晋相当于皇帝和皇后。既是小型皇宫,自然少不了伺候人的太监和丫头。在皇宫里,碰上主子心情不好,太监和丫头就成了

  • 有关秦始皇兵马俑,这三个诡异之处鲜有人知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兵马俑虽然宏伟壮观,但是很多的秘密还未曾解开,兵马俑留给世人的未解之谜太多,其中有三处细节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兵马俑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无论你参观过兵马俑没有,你都可能没注意到这些问题。有的朋友去过可能会有一个两个的疑问,但是很难发现藏在兵马俑身上的三个诡异的小秘密。1、兵器去哪里了?兵马俑有着各种各

  • 苏轼为什么自称闲人,他口中的闲人指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苏轼被贬官后,面对着官场失意的人生,也开始逐渐享受生活,研究美食,吟诗作对,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行香子苏轼,这首词中大诗人苏轼都是用闲人来描述自己,那他闲人的意思又是如何一起来了解。自称为

  • 古代的契丹族去哪里了,如今为什么消失不见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的不同民族,他们很多都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逐渐同化、分裂或者发展成为了其他民族,契丹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契丹作为少数民族中较强大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可是自明代以来,契丹人就集体失踪了,人们再也听不

  • 项羽不在鸿门宴除掉刘邦,是因为他不想做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我们都知道,鸿门宴上项羽本有机会杀了刘邦,但是他却白白放走了这次机会,因此才导致了后来的失败。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其实这个问题三观不正。但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不断地这样追问。其隐含的意思是,杀才是正常合理的选择,不杀反而是很反常的。说项羽政治幼稚的有之,说他刚愎自用,妇人之仁的也有。总之,都认

  • 可怜的光绪帝,身为皇帝竟然被迫娶了丑女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众所周知,光绪皇帝虽然是清朝的帝王,但是却一直生活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下,几乎像是一个傀儡皇帝,就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不能决定。光绪是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虽然贵为皇帝,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其实没有多大的权力。他自幼进宫,没有任何靠山,在慈禧的淫威之下更是只能忍辱负重,凡事都不能作主。宫中的大小事宜全部都要

  • 启用姜维真的是诸葛亮用人不当的体现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诸葛亮是蜀国的优秀人才,对蜀国居功至伟,但是他在人才的选拔上却是很失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姜维的才干,在蜀国后期确实比较突出,但却只有边帅之能,远非宰辅之用。诸葛亮选择这个接班人,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败笔。姜维字伯约,其人凉州上士,天水异才。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