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乌鸦名声不好是被冤枉的!古时是吉祥鸟报喜鸟

乌鸦名声不好是被冤枉的!古时是吉祥鸟报喜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16 更新时间:2024/1/16 9:37:10

在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鸟类中,乌鸦的名声很不好。这对乌鸦来说是天大的冤枉,其实,乌鸦是个吉祥鸟。

水有源,树有根。乌鸦的名声不好是有根源的。首先,它的形象不雅,歌声不美。乌鸦通体浑黑,它没有喜鹊漂亮,不如麻雀机灵,没有燕子活泼,也不如杜鹃乖巧,更没有黄莺优美的歌喉,它叫起来沙哑、刺耳,人们一听就会皱起眉头。其次,古代神话“毁坏”了它的形象。古希腊的一个神话说,太阳神阿波罗与格露丝相恋,派作为圣鸟的乌鸦去监视格露丝的操守。一天,乌鸦看到格露丝与其他男子往来,以为它品行不端,回来就向阿波罗报告,阿波罗一怒之下射杀了格露丝。后来事实证明格露丝并未与其他男子私通,于是,阿波罗又迁怒于乌鸦,使乌鸦背上了欺骗的恶名。再次,中国古代的巫书中说,乌鸦常常代表着死亡、恐惧和厄运,甚至连它的叫声也被看做是不祥之兆。唐代段成式在《酋阳杂俎》中说:“乌鸣地上无好音。”而迷信的人对这些传说竟然深信不疑。于是,便有了乌合之众、乌鸦嘴、天下乌鸦一般黑等说法,多数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讨厌、反感,甚至蔑视。

其实,有更多的典籍表明乌鸦是吉祥鸟、报喜鸟。早在商朝,就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传说;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引《尚书传》:“周将兴时,有大赤鸟衔谷之神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这里所说的“大赤鸟”指的就是乌鸦。同类说法在《淮南子》《左传》《史记》等史籍中也有记载。唐代诗人张籍的《乌夜啼引》曰:“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可见,乌鸦报喜在当时已经是众人公认的事实。而东北的土著先民不仅把乌鸦看做是报喜鸟,更把它当作保护神。那里流传着一个“乌鸦救主”的故事:当年,努尔哈赤与明军交战吃了败仗,遂率残部退出长城沿线的镇静堡,由小路绕进了一片黝黑的大树林。明军追来时,努尔哈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当明军的探马正要进树林查看时,树林中突然“扑棱棱”地飞起了一大群乌鸦。

明军将领一看则说:“乌鸦栖于树上,林中一定无人!”明军遂撤离。二十多年后,清世祖为纪念太祖努尔哈赤的这次林中脱险,令人找到了“黑树林”,并于顺治八年(1651年)在这片“吉地”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寺庙,亲赐匾额“瑞昌寺”。为了纪念乌鸦的救命之恩,寺庙在重大节日或庙会时,除了杀牲祭神,尤其要用切碎的猪下水拌上碎米,以饲“神鸦”。此外,湖北武当山的道教也将乌鸦当作“神鸟”,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习俗和传统。

过去,凡是上武当山朝圣的人,都要带着小米或包谷之类的食品站在南岩神道上,一边把食物撒向万丈悬崖,一边亲切地呼喊“乌鸦乌鸦,快来接食!”于是,成群结队的乌鸦便会应声而至,张翅鸣叫,并从空中衔走食物,朝圣的人认为这是吉祥之兆。这便是武当山著名的动物八景之一“乌鸦接食”。这一带也因此得名“乌鸦岭”,岭北还建有乌鸦庙,庙里常年香火不断。

“乌鸦反哺”这个众人皆知的成语典故,说明了乌鸦还是鸟类中最懂得孝敬父母的慈孝鸟。《本草纲目·禽·慈鸟》中说:“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在儒家诸多经典中,可以看到乌鸦“反哺慈亲”的记载,意思是,乌鸦乃孝顺的典型。当它们的父母老了、病了而无法觅食时,小乌鸦便四处为父母寻找食物,而且会把食物弄得很可口,让父母尽享天伦之乐。李密在《陈情表》中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在李密看来,他要像乌鸦反哺一样尽孝道,那比对朝廷尽忠要重要得多。正是其中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使其成为了天下人尽皆知的名文。

在《慈乌夜啼》中,作者白居易不仅赞颂了乌鸦感人至深的孝道,也批评了吴起“其心不如禽”的作为。在他看来,乌鸦就是“鸟中之曾参”。

“乌鸦喝水”的童话故事几乎尽人皆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它是有智慧的。美国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动物行为专家路易斯·莱菲伯弗尔研究发现,乌鸦是人类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其综合智力水平大致与家犬相当。特别令人惊异的是,乌鸦竟然具有独到的、使用工具以达到目的的能力。在日本一所大学附近的十字路口,经常有成群的乌鸦在等待红灯到来。在多次观察后,日本的动物研究者惊异地发现,每当红灯亮时,乌鸦飞到地面上,迅速把胡桃放到停在路上的车子的轮胎下。等到交通指示灯变成绿灯,车子开动便把胡桃碾碎,乌鸦们赶紧再次飞到地面上美餐。许多研究者得出结论,乌鸦很具创新性,甚至可以“制造工具”来完成各类任务。所以,不要以为可以学舌的鹦鹉是最聪明的鸟。

对于人们对乌鸦的误解,胡适先生很不以为然。他在白话诗《老鸦》里这样写道:“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天寒风紧,无枝可栖/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地替人家飞/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小米。”在胡适先生看来,乌鸦虽然“无枝可栖”,“整日又寒又饥”,但仍然不停止飞翔。它要时刻关注人间,无情地揭露和抨击那些不能容忍的作为和丑恶的现象。乌鸦是孤独而勇敢的自由斗士——看尽人间不平事,洞悉红尘龌龊人。胡先生的诗,既是一首乌鸦的颂歌,更是在为乌鸦正名。

标签:

更多文章

  • 西周墓葬群竟挖掘出三千年前的鸡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现有鸡还是现有蛋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个定论,不过三千年前有没有鸡蛋这件事却已经有了答案。在一次考古发现中,一个西周时期的平民墓葬群被发现,然而这个墓葬群虽然没有留下很多东西,却挖出了一罐三千年前的鸡蛋。人们常说,有山有水的地方一定是一个聚宝盆,其实,这个说法也没有毛病。在江苏省句容县以南三十余里的地方,

  • 韩信被杀的背后藏着的两个告密者到底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告密这种东西一直都有点背叛的意思,秦朝时还将之写进了法律,但无人呼应。后来刘邦建立汉朝,告密现象又开始复苏,而第一个中招的就是韩信,那么在韩信被杀的背后藏着的两个告密者到底是谁?韩信是个军事天才,但他在识人处世上的智慧几乎等于白痴。从小就家境贫寒又早年丧了双亲的他时常遭到同乡地痞的欺辱,江苏淮阴在那

  • 王安石变法是想办法从老百姓手里掏钱给皇帝用?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宋朝是很有钱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宋朝皇帝因为还是蛮幸福的,至少在花钱这件事上没有那么苛刻。王安石此人呢,一贯留给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但是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他的变法是在想办法从老百姓手里掏钱给皇帝用?传统文人士大夫不谈钱。不过作为政治家和变法的主持人的王安石是另一副样子,王安石非常注重物质、极

  • 宋朝的腐败竟然是开国皇帝亲口允许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宋朝的经济给了大宋官员高薪的基础,同时也给了贪腐最好的温床。然而宋朝的贪腐问题竟然是一开始的时候被开国皇帝允许的,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这就得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开始说起了。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

  • 清朝历代太后都害怕住慈宁宫,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听到慈宁宫这个名字,它是专门为了太后和皇后居住而建造的,但是清朝的历代太后们却都不敢住在这里,这是为什么呢?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最初了明朝皇贵妃的所居。1563年,即明嘉靖十五年,在仁寿宫原址上兴建慈宁宫。清朝顺治帝入关后,沿用了明制,1653年慈宁宫修葺后,迎来了它的第一

  • 隋炀帝杨广的真实墓葬被发掘,尸身只剩两颗金牙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隋炀帝的真实墓穴被发现并发掘,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约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是萧皇后。2013年11月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获悉,此前在该市发

  • 大明永乐年间,国家领土到底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永乐皇帝朱棣是我国明朝历史上功勋卓著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国家疆域达到了最大,那么那一时期的领土到底有多大呢?永乐盛世时期的疆域在整个朱氏王朝疆域中是最广阔的,由永乐爷开辟,永乐爷就是明成祖朱棣,他通过“靖难之役”夺得帝位。朱棣是个有野心的皇帝,他的统治政策残暴,为了巩固政权,他不断征战,四处扩充疆域

  •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发现狗肉汤,竟是火锅的起源?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火锅是我们很多人喜爱的食物,尤其是在冬天,与朋友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吃火锅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那么火锅到底源自何处呢?古代中国人怎么吃火锅,喜欢吃什么火锅?如果追究火锅的源头,当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鼎说起。鼎是商周时期人们做饭做菜、祭祀最常用的炊具——即今天的锅。鼎与锅的不同之处在于,鼎有三足,不需要另

  • 诸葛亮的羽毛扇从不离手,其中有什么玄机?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有着很高的才能,是当时最顶尖的智囊人才,他手中总是一把羽扇不离手,其中有什么玄机呢?诸葛亮为何每次都带着扇子呢?无论是多冷的天,都是一副翩翩若仙的样子呢?在这里边其实还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吧。诸葛亮之所以这样装束,因为他不是武将,而是名士。但是,这是到了民间,

  • 李莲英是个假太监,被慈禧留在身边淫乱用?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慈禧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罪魁祸首,因此后世对她大都没有什么好评价,很多野史中也对她极尽污蔑之能事,这些事情的真实性已经无法证实,各位权当故事听来就好。慈禧太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封懿贵人,六年生子载淳(同治帝),进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