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成为千古一帝的秦皇汉武,身上都有这些特质

成为千古一帝的秦皇汉武,身上都有这些特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66 更新时间:2024/1/18 22:09:18

自古以来凡是能成大事者,必然有着其他人没有的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非常宝贵的,其他人所做不到的。

秦始皇嬴政与汉武帝刘彻都是雄才大略的帝王,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又都被后人称作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那么,他们为何能成就各自的伟业,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呢?我以为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具备了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一、善于用人

善于用人,几乎是所有有作为的帝王所必备的共同特点,而在秦始皇和汉武帝身上,又体现得特别明显。

秦始皇能够结束延续数百年的战国乱世,把中国带入大统一,自然少不了人才。如王翦王贲父子、蒙恬蒙毅兄弟、李斯尉缭姚贾甘罗赵高、郑国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人才。

我们再对这些人才的背景略微分析就会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秦国人,而是“客卿”。比如李斯是楚国人,尉缭来自魏国,蒙恬、蒙毅、甘罗的祖上都是齐国人,赵高是赵国人,郑国来自韩国。这说明,秦始皇用人能够不拘一格,大胆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郑国。郑国原是韩国派到秦国的卧底,他替秦国修筑水渠,目的是为了拖垮秦国经济,使秦国无力征伐韩国。后来,郑国卧底的身份暴露,但秦始皇并没有就此杀了郑国,而是认为郑国替秦国修筑水利工程对秦国有利,继续任用郑国。

汉武帝一生曾多次下诏在全国招募人才,从而使自己的身边汇聚了大量的文臣武将。其中,文臣如公孙弘桑弘羊、张汤等,武将如卫青霍去病赵破奴等,无一不是当时杰出的人才。

这些人才虽然性格各异,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能各司其职,兢兢业业,为汉武帝所用,这不能不说是汉武帝的高超用人之术所致。

汉武帝用人也是不拘一格,比如金日原本是匈奴休屠王的王子,投降汉朝后沦为养马的官奴,但汉武帝能够慧眼识人,把金日从众多养马官奴中提拔出来,使其成为日后的辅佐大臣之一。

二、执法严厉

秦始皇之所以被许多人称为“暴君”,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执法严厉。嫪毐政变后,秦始皇不仅下令灭了嫪毐三族、杀光参与政变的人,把嫪毐与赵姬所生的两个同母弟活活摔死,还下令将自己的母亲赵姬打入冷宫,并拒绝臣子们的劝谏。

不料,当时仍然有许多臣子无视秦始皇的命令,冒死进谏。秦始皇大怒,谏一个杀一个,一直杀到茅焦出现,总共杀了二十七个进谏者。

天下统一后,方士卢生等妖言惑众,秦始皇于是下令在咸阳城外坑杀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丞相李斯出行,仪仗盛大随从甚多,秦始皇看到后十分不满。李斯听到消息,赶紧减少出行的仪仗。秦始皇知道后,认为自己身边有人泄漏消息,下令彻查,结果无人承认,于是便把当时在场的所有身边人全杀了。

秦始皇杀进谏者、杀“儒生”、杀身边人,且不论他杀得对不对,但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一点,秦始皇是一个执法十分严厉的帝王。

汉武帝的执法,同样严厉。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案,汉武帝先后杀了数万人;巫蛊之祸时,又有数万人因此被杀。另外如窦婴、李蔡、庄青翟等丞相公卿之死,李陵家人被杀,司马迁被阉割,昭平君被处死等,都与汉武帝执法严厉有关。

上行则下效,在汉武帝时期,像张汤、义纵等执法严苛的酷吏层出不穷,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武帝执法严厉的偏好。

三、知错能改

当初郑国卧底身份暴露后,秦始皇受到秦国老旧贵族势力的影响,错误地下令驱逐在秦国的所有客卿,作为楚国人的李斯也在驱逐之列。李斯不甘心就此离去,向秦始皇上了《谏逐客书》。秦始皇看后,及时纠正错误,废止驱逐客卿。

前文提到,秦始皇在嫪毐政变后,连杀了二十七个劝谏者,那么,到茅焦出现后,为何就不杀了呢?主要原因就在于,茅焦替秦始皇指出,他这样做既有悖孝道,又有损秦国形象,使秦始皇幡然醒悟。

而在兼并楚国时,秦始皇误听年轻将领李信之言,弃用王翦,终于酿成大败。秦始皇发现自己错误后,马上亲自去向王翦赔礼道歉,对王翦的赏赐请求无不应允,终于请动王翦再度出山统兵挂帅,征伐楚国。这也能体现秦始皇的知错能改。

汉武帝即位后穷兵黩武,迷信方士神仙,大造宫室,劳民伤财,挥霍无度,致使民力枯竭,天下板荡。晚年,又兴巫蛊案,致使卫皇后和太子刘据都自杀而死,株连甚广。后来,汉武帝在田千秋等人的劝谏下,察知太子无辜,发现是自己的错误,便建造“思子宫”,自责悔过。

其后,汉武帝又当着群臣的面自责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又说:“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于是下罪己诏,决心痛改前非。而这道罪己诏,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

正因为秦始皇与汉武帝具备了以上三个特点,所以他们能够开疆拓土、建章立制,朝着既定的雄伟目标前进,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历史的进程,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标签:

更多文章

  • 服侍慈禧五十年兢兢业业的李莲英,死后为什么身首异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清朝的太监,最著名的应该是李莲英了,他侍奉了慈禧半辈子,是一个非常受宠的太监,但是他最后为何会身首异处呢?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儒家思惟占有主导地位的男权社会,女性社会地位相对低下。但即使是如许,汗青上仍是出了几个权倾全国的女人。他们抵挡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本身去主宰世界,统治全国。最闻名三位就是吕雉

  • 他是东汉末年的傀儡皇帝,死后为什么被葬在了太监的墓里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天下豪杰并起,皇帝也大都成为了傀儡皇帝,其中最为凄惨的一个当属汉少帝刘辩了,他死后竟然被葬进了太监的墓地。皇帝生前很早就开始修建自己的万年吉地,他们对此非常重视。皇帝司后会有大量随葬品陪葬。所以之后才会出现这么多的盗墓人,但是历史上记录着一位皇帝没有任何陪葬品,竟然还被葬在了太监

  • 刘备三顾茅庐,除了请出诸葛亮,还有什么目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三顾茅庐,刘备是出于何种目的,仅仅是请诸葛亮出山吗?三国时期人才济济,诸葛亮在众多佼佼者中还不算是最厉害的一位,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选诸葛亮作为辅佐人呢?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

  • 巨鹿之战有多惨烈,是否被司马迁刻意夸大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楚霸王项羽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选择自杀谢罪,他曾留下的巨鹿之战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冷兵器时代以少胜多的典范。巨鹿之战是项羽的一大成名战,这一战树立了项羽千年的英勇形象,但是,翻开史书,我们似乎看到了很多司马迁都不能解释的矛盾错误。那么这些错误都有哪些嗯?巨鹿之战真的属实吗?巨鹿之战解析:巨鹿

  • 蜀汉大将赵子龙真的是无意中死在妻子的绣花针下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一身好武艺,胆识过人,作战有如天神下凡般,相传他一生戎马,未受过半点伤病,最后却死于妻子的一根绣花针。赵云是怎么死的?话说赵云在80多岁时,一天妻子给他洗澡时看见他一身白皙,说将军一生在疆场上拼杀竟然没受过半点伤,和他开玩笑说,今日切身就让将军见红,说罢就用绣花针扎了一下赵云。谁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落不明,是自焚还是逃跑?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我们都知道,朱棣的皇位是从他侄子朱允炆的手中抢来的,那么在朱棣篡位成功后,朱允炆就下落不明了,那么他到底去哪了呢?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游说下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起事,从而拉开了长达4年的叔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军渡过长江,呈现势如破竹之势

  • 秦武王喜好角力,他与项羽谁的力气更大?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秦武王和楚霸王项羽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力士,同时也都是喜欢角力之人,那么这二位谁的力量更大呢?在中国的历史上,出了两个非常有名的大力气的王,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一个是秦武王嬴荡,其中,西楚霸王项羽的名气要更大一些,“力能扛鼎”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项羽力气大的,项羽也是中国的战神,但是秦武王嬴荡也不

  • 秦国的功臣商鞅,他的死真的是自己作死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商鞅虽然在秦国推行了变法,是秦国强大的重要功臣,但是最终还是被车裂处死了,那么商鞅之死最终应该由谁来背锅呢?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朝代,在秦朝的历史上,商鞅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自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就开始了真正的强大,可秦孝公一死,继位的秦惠文王就迫不及待的杀掉了商

  • 小说中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有什么隐藏的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小说中的关羽一把青龙偃月刀,只杀得敌将闻风丧胆,那么有关这把青龙偃月刀,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关羽关二爷人称“武圣”,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武功盖世,义薄云天,常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穿流在千军万马中,右手一柄青龙偃月刀,左手一根缰绳策赤兔马斩颜良,杀文丑,温酒斩华雄,好不痛快!但对熟悉历史的

  • 开国功臣基本被朱元璋杀光了,为什么徐达能逃过一劫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开国皇帝坐稳江山,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一定要妥善处理,而朱元璋的做法十分简单粗暴,能杀的几乎都杀光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作为主子,在这种事情上,历史上没有哪一位皇帝能够比得上朱元璋血腥了。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强化统治,他不是学赵匡胤来个杯酒释兵权,而是一个字——杀。第一个诛杀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