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廉颇是个如何的人,将相和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廉颇是个如何的人,将相和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3/12/24 8:01:56

官和武将的矛盾自古有之,虽然主要职责不同,但官位的大小是不分文武的,这也是导致文官武将矛盾的主要原因。

蔺相如忠君体国、宽容大度,廉颇负荆请罪、罪错能改,于是便有了流传千古的“将相和”。然而,或许并没有这么简单。

照例,我们先回顾下事件原委。

公元前279年,秦、赵举行了渑池之会,商议和谈。期间,蔺相如以“信不信我溅你一身血”的不要命精神,逼得秦为赵王敲了敲盆缶,为赵国挣回了面子。

会后,蔺相如荣升为上卿,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常委。与大将廉颇同一个等级,但地位更高。于是廉颇很不高兴。

廉颇说:我为大赵国出生入死,天天跟人家干仗,立下大功。蔺相如就是“口活”好罢了,现在竟然还骑到我头上来了,还有没有天理?而且这小子从前就是一个贱民。哎,真是想想都羞耻呢。

于是放出狠话:我要是碰到蔺相如,见次打次。

消息传到了蔺相如耳中。蔺相如不愿和廉颇起争执,便有意避开他,不给对方发飙的机会。一次,蔺相如驾车出行,远远看见了廉颇,竟然吩咐随从藏起来,直到廉颇消失。

门客们实在受不了了,纷纷表示主公您这怂的连累的我们也只能跟着装孙子,工作没法开展了,求放过吧。

蔺相如终于吐露了心声:秦王大大牛吧,可我该怼照怼。我为什么刻意避开廉颇呢?因为赵国有我俩坐镇,才能震慑诸侯,秦国强大也不敢放肆。一旦两虎相斗,则必有一伤。我是从国家大局考虑才不与廉颇争斗呀。本文为讲历史原创,未经讲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廉颇一听,惭愧的不要不要的。二话不说,负荆请罪,请求蔺相如原谅。就这样,两人成为了好基友,共同辅佐赵王。

故事到此结束。然而问题也来了:

其一,廉颇之所以讨厌蔺相如,原因有两点:一则对方仅仅动动嘴皮子,竟然比自己这个百战将军官还大,未免太不公平。二则蔺相如的出身低贱。

但是现在,仅仅因为蔺相如的两句话—我连秦王都不怕更何况廉颇,之所以忍让,是为了赵国整体利益考虑—廉颇就立刻悔悟了?

这些话不过也是些没实质内容的大话、官话罢了,不正好反映了蔺相如只会逞口舌之功吗?廉颇怎么就会突然转变了态度,而且是一撸到底,连尊严都不要了,坦胸露乳地上门负荆请罪?

其二,“将相和”里的廉颇,被塑造成知错能改、知错就改的形象。然而这并不是真的他。

在负荆请罪过去很久很久以后,又发生了一起类似的内斗事件。赵悼襄王即位后,使乐乘取代了廉颇。廉颇大怒,直接与乐乘火并。结果是乐乘出走赵国,廉颇也觉得事情大发了,随之投奔魏国。

熟悉的情节,但结局不同。

同样是因为赵王提拔了一个他瞧不上的人物,位列他之上,便再次引爆了他的冲天怒气。只不过同为武将的乐乘,没有蔺相如那样的退让。于是冲突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本文为讲历史原创,未经讲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同样的事情发生两次,你能说这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吗?廉颇公然与赵国大将火并,能说是把国家大义放在首位的人吗?

而且这时距离渑池之会已经三十多年了,廉颇至少已经五六十岁了。都这把年纪了,尚且有如此耿直、火爆的脾气,不免让人感慨他年轻时该是怎样劲爆的性情呀!

所以,年轻气盛的廉颇到底是怎么忍下这口气,而且还反过去道歉的呢?

将相和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廉颇与蔺相如政治理念不同。廉颇主张联秦,对秦国装孙子,同时抓紧时间吞并齐、魏等诸侯,扩张自身实力。

蔺相如则是坚决抗秦,秦国只要胆敢对赵有不友好举动,立马加倍怼回去。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对秦王的戏耍、羞辱,是超过秦国对赵的不友好行为的。

王则是居中平衡,主张的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的是让赵国有充足的政治舞台。既可以与秦连横瓜分天下,渑池会的意图便是如此,又可以与其他诸侯国搞合纵一道进攻秦国。

因此,他才大力扶持蔺相如。

联秦派,赵王需要,抗秦派,赵王同样需要。所以,与其说是蔺相如需要两人齐心,不如说是赵王需要将相和。

蔺相如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特意把廉颇与秦王做对比,并点出当年完璧归赵的故事,目的是什么?是暗示廉颇,我能有今日的地位,背后的男人是赵王。

廉颇也是一点就透,明白自己如果非要与蔺相如过不去,便是与赵王过不去。所以他毅然改变策略,交好蔺相如。甚至搞出负荆请罪的大阵势,就是明白无误地告诉赵王:我懂你!本文为讲历史原创,未经讲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标签:

更多文章

  • 圆明园的兽首铜像作为我国的国宝,现如今流落何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西方强盗张开了贪婪的血盆大口,圆明园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被毁的,一起消失的还有其中数不清的无价之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二生肖的铜像了。满族世代繁衍在东北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叶,大举进兵华北,彻底推翻了明王朝,自东北入关定都北京,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

  • 武则天是如何被李治看上的,李治为什么要动老爸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武则天最早入宫时是李世民的嫔妃,但却埋没在后宫无数佳丽之中,那么后来的武则天是怎样与李治在一起的,她又对李治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唐高宗李治后宫佳丽众多,然而他却偏偏对先帝的才人,年长自己四岁的武则天情有独钟,这是什么原因呢?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猜测是因为李治童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所身处的是慈父严母的生

  • 西汉名将卫青活了多少岁,卫青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五十多年,一大批杰出的民族将领永远将名字留在了光辉的历史上,卫青就是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将军。说起卫青,众所周知他是在西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常年率兵对抗匈奴,保障了西汉政权稳定和疆土安定。那么,有关卫青简介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所幸历史资料对卫青简介记载的比较多,通过卫青事迹可以

  • 隋炀帝的萧皇后辗转各处,最后有没有被李世民娶回家?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是历史上有名的才貌双全的女子,她在隋炀帝死后辗转各处,最后被李世民迎回长安,那么李世民最终有没有娶她呢?提起萧皇后,熟知隋唐历史的朋友的都应该有所耳闻。没错,他就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皇后出身名门,她是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萧皇后自幼能歌善舞,聪明睿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重要的是

  • 他仅率三十人入侵别国诛杀太子,扬我大汉天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汉朝时期西域各国接受大汉的册封,杀死附属国的国王,是对大汉王权的一种极大羞辱,因此西汉时期西域小国的政变行动杀死了国王,招致了大汉的报复。张骞出使以来,西汉与西域建立了友好关系。神爵元年(前61年),汉宣帝在西域设都护一职,确立了西汉对西域36国的政治统治。乌孙,就是西域诸国中的一个。乌孙国国王的称

  • 秦始皇陵的壁画,为什么与伏羲女娲如此相像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近日,考古学家在研究秦始皇陵墓时意外的发现在秦始皇陵棺上现不明壁画,据科学家的研究秦始皇陵棺壁画跟伏羲女娲图非常相像,这是怎么回事呢?秦陵地宫位置问题经过专业人士的勘测已发现,在秦始皇陵的大山丘里,因为下面有下水道,整体复杂,不敢贸然去挖;但在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发现规

  • 光绪和慈禧娘俩死期相差一天,背后有什么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史书记载光绪帝的死因是中毒,而毒死光绪嫌疑最大的就是慈禧了,这种说法有什么证据呢?慈禧为什么要毒死光绪呢?1908年11月14日,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光绪,突然暴毙于寝宫之中。就在第二天,权倾朝野的慈禧老佛爷也也驾鹤西游。结合光绪在前几天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一定会死在我之前。

  • 秦长城的修筑,几乎是用人的白骨堆起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秦始皇时代,没有各种现代化的工具,想要修筑长城这一巨大的工程,完全要依靠人力来完成,这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修筑的代价是巨大的,秦朝为了修筑长城,累死了多少人呢?至少是数百万人。万里长城的修建是中国历代王朝修建的结果。所以具体会累死多少工人,历史没有记载。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

  • 西汉名将霍去病如何死的,霍去病死的时候多少岁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西汉时期,多亏了霍去病和卫青,大汉对匈奴的作战才能进展顺利,最后实现了边疆的稳定,那么在历史上,功勋显赫的战将霍去病是怎么死的呢?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

  • 揭秘古人针对盗墓贼的反盗墓手段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将大量财宝放在墓穴之中,是古人的常见做法,这也催生了盗墓这个特殊的行当,那么墓主人与盗墓贼之间的斗智斗勇又是如何进行的呢?不知何时起帝王陵墓成了盗墓贼眼中金灿灿的宝藏,从而拉开了一场墓主与盗墓贼之间的战争。陵墓主人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盗,想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招数,具体有哪些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反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