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吴王夫差为什么不乘机灭掉越国?

吴王夫差为什么不乘机灭掉越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4/1/19 21:53:45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吴国打败越国,将越王作为阶下囚,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灭了越国呢?

却说吴王夫差答应了越国的和谈,文种心中一块石头方才落地,伍子胥突然来了。伍子胥早饭还没来得及吃,就急匆匆赶来。到了中军营帐,也不通报,大踏步直趋闯入,一眼就望见伯嚭和文种两个,站在吴王夫差的旁边。

(图)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

伍子胥怒气冲冲,喝问夫差道:“大王!难道你已经答应他们许和了吗?”

夫差道:“是啊,寡人已经答应了。”

伍子胥连声大叫道:“不可!不可!”

吓得文种倒退几步,面如土色。

夫差问道:“如何不可?”

伍子胥谏道:“千万不可许和!咱们吴国与越国靠得太近,势不两立,若现在吴不灭越,将来越必灭吴!”

因为吴越两国同处东南半湿润地区,他们地缘相邻,语言相近,很多方面的相似度都非常高,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说,这两家公司同在一块地盘上,且主营相同,缺乏互补性,只构成竞争关系。因此,并购是必然的趋势。伍子胥主张吞并越国,是有他的道理的。

但夫差有夫差的考虑。

因为越国已被打得大败,哪还翻得起浪?夫差不想把精力都浪费在一个小小的越国身上,齐国,晋国,中原的市场大着呢,他要做真正的天下霸主!与越国许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图)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

伍子胥知道他的心思,所以又劝道:“大王!如果你想挥师遥击远方的秦国、晋国,就算你打赢了他们,但他们的土地并不适合我们居住,他们的车马也不适合我们乘坐。而越国就不同了,灭了他们,我们可以住他们的地,可以乘他们的船,我这都是为国家着想啊。”

夫差一时语塞,不能对答,只好两只眼睛望着伯嚭。

伯嚭缓缓上前奏曰:“相国说得有些道理,但也不全对,咱不能动不动就灭人之国,只知道用武力,是不会长久的。同一块地盘上并存两国,是自古就有了的,比如有秦国就有晋国,有齐国就有鲁国,他们都挨得很近,如果说吴越不能共存的话,那他们就更不应该共存了。如果说吴越水居,得了他们的土地车马没用的话,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国得到其他三国的土地车马就必定有用,可他们这四个国家为什么不合并成一个国家呢?所以说,因为挨得近就要灭了人家,是没有道理的。”

伍子胥的脾气很有点暴躁,顿时大怒,叫喊道:“难道说,先王的大仇,不报了吗?不灭越国,你们对得起先王吗?当初大家都一起发过誓,现在反悔了,是想连累我伍某不忠不义吗?”

伍子胥把死去的吴王阖闾搬出来,强烈要求灭越报仇。夫差无话可说,又只好两眼望着伯嚭。

只见伯嚭不慌不忙,说道:“如果说因为先王的大仇,越国不可赦免的话,那么相国您和楚国的仇就更大了,那您怎么不灭了楚国报仇呢?您怎么最终还是与他们和谈了呢?您不能因为自己要行忠厚之事,就让我们的夫差大王留一个为人刻薄的坏名声啊,忠臣不是这样当的!”

伍子胥气急,可又反驳不了他,正没处发作,夫差开口发话了:“好啦,好啦,二位都是为了国家,就不要再争了,相国且退,等越国进贡的那一天,寡人保证分你一份就是啦。”

伍子胥恨恨而去,边走边叹道:“今天你饶了越国,他们用十年生养,再用十年练兵,不过二十年,吴国就完了!”

这是伍子胥与伯嚭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夫差采纳了伯嚭的意见,不听从伍子胥的劝告。

越国究竟该不该灭掉?

按《君王论》的观点,凡是有能力灭掉的,就把他灭掉;对于灭不了的国家才让他归顺,先变为附属国以后再说。

此时的越国,应该能灭掉,但很困难,代价太高,不划算。因为夫差还要养精蓄锐,抓紧时机,北上中原,争霸天下。

楚国以前被他们重创过,需要休养生息;晋国正面临着被卿大夫们瓜分解体的危机;齐国的齐景公老了,也面临着被田氏家族取代的危机。这些大国都处在危险期,要是等他们恢复过来了,吴国再想称霸的希望就减少了,以后的出路又在哪里?

所以,究竟哪一种策略更优,其实谁都不好说。这正是吴王夫差的困境。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原则,夫差选择了北上争霸,也没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夫差对越国“从简”处理,怎样简单怎样办,既然可以不费力地坐拥越国的收入财富,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越国在生死存亡的关头,签订不平等条约,敢于割肉,也不失为一种保命的策略。

在这一点上,双方是一致的,所以很容易成交。

于是,吴王夫差与文种约定,五月中旬,让勾践夫妇一起来吴国认罪。又留一万兵交给伯嚭守在那里,如果过了期限,勾践不来,就灭了越国!都交代完毕后,夫差领着大军,先回国去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晚清垂死挣扎的结束,100多年前这老外已准确预见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都将皇权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利,因此大多数人选择臣服和被奴役,逐渐养成了卑躬屈膝的软弱性格。这一点在和平时期有利于稳定,可在面对外敌侵略的时候,就是一个致命的缺点了。对于体制内的官僚集团来讲,在最近二百多年的统治中,极端的君主专制将官僚体制内的生物成功改造成了一种习惯匍匐、人格低下的

  • 看看这些诗文,谁说明朝皇帝废物多?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明朝的皇帝多废物,这是后人留下的刻板印象,其实明朝的皇帝虽然大多不务正业,但是在诗词歌赋方面还是很有水平的,朱元璋除外。一提起皇帝,人们的印象是君临天下的感觉,有特别高大上的。就像毛主席说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也有比较有艺术气息的,如李煜,给你来个“春花秋月何时了”,还有那个宋徽宗赵

  • 杜秋娘:从歌妓到皇帝秘书再到村妇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杜秋娘是唐代一位传奇女性,她最初是一名出色的歌姬,在诗词歌赋上颇有才华,被李锜看重,不料却开始了她大起大落的命运。大唐宗室李锜,当上镇海节度使后心怀异志,为了麻痹朝廷,他常常去逛妓院。一次,他在青楼看腻了歌妓的表演,老鸨立即搬出镇院之宝。只见那位歌妓声情并茂地演唱了自己作词的曲子:“劝君莫惜金缕衣,

  • 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什么要让瓦德西当统帅?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八国联军侵华是我国近代史上屈辱达到巅峰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将大量珍贵的财宝掠夺走,并火烧圆明园,犯下了人类历史上的滔天罪行。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珍宝被掠的事件,那就是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这次的进攻中的总司令是来自德国的瓦德西,那么,八国联军为什么要让瓦德西当统帅呢?

  • 三国中,诸葛亮最佩服的人竟是他,而不是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诸葛亮是我们心目中智慧和谋略的化身,他有着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智慧,那么这样一个厉害角色,有没有自己佩服的人呢?在三国时期,曹操和诸葛亮势不两立,在那个战乱频发的时代,他们两人也是优秀的军事奇才,在屡次交战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计谋和策略,让后人叹为观止。在三国时期,曹操和诸葛亮都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虽然

  • 水浒:武松最好的朋友为什么是鲁智深?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梁山好汉中,虽说都以兄弟相称,但几位经历相仿性格聊得来的好汉却能够建立起格外深厚的情谊,其中武松和鲁智深就是一个典型。武松和鲁智深相见甚晚,大概是二龙山才真正成为知己的。除此之外,二人似乎并不相识。不过这并不妨碍,二人成为过命之交。一直以为,梁山上,只有武松鲁智深才是真汉子大英雄。武松一路打猛虎打蒋

  • 官员津贴怎么发?光绪十年文职京员津贴的发放与取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官员的津贴制度是在清朝才建立起来的,津贴的出现是为了弥补官员俸禄的不足,更加进一步稳定基层官员,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奕譞咸丰初年,太平军起,户部款绌,官俸开始折发。至光绪九年(1883),京官俸禄折发已历30年,要求增加收入的呼声高涨;而同光中兴局面日现,清政府财政状况略有好转。在此情形下,户部奏请

  • 盘点中国史上五大从未衰落的姓氏,看是否是你的姓?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姓氏伴随着我们的家族血脉一路延续了下来,是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古老的姓氏,这些姓氏能够历经乱世浩劫流传到现在实属不易。当今社会,每个人一出生,父母也许就帮自己起好了名字。一个人的名字是由名和姓组成,在我们中国就有《百家姓》,记载了上百种姓氏,在这当中就有你的姓氏。在古代

  • 慈禧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我们在看还珠格格的时候,可能会被误导,觉得老佛爷就是皇太后的代称,其实历史上使用老佛爷这一称号的人并不多,从后金到晚清,老佛爷这个词几乎代指的就是慈禧。慈禧太后,因实际执掌清朝政权47年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特别是加上“老佛爷”的称号,更使其增加了几分威严和神秘。所以,慈禧太后为什么被称为“老

  • 古代大家闺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很诗意哦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古代深闺中的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很是神秘,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的日常起居是什么样子的呢?跟我们现代人又有什么不同的呢?大家闺秀是指出身名门,受教育机会来自家学传承的女中俊彦,和现代的名媛差不多。清代画家陈枚精心绘制了一册《月曼清游图》。此图问世后,上至九五至尊的皇帝,下至文坛大师,无不举手称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