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战国时期孙膑是如何死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战国时期孙膑是如何死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16 更新时间:2024/1/18 5:32:54

孙膑大约在公元前378年诞生。公元前360年(18岁)离家拜鬼谷子为师。公元前357年(21岁)下山到魏国。公元前355年(23岁)到齐国。公元前343年(34岁)“马陵之战”后离开齐国。大约死于公元前302年,终年约72岁。

孙膑为哪国效力?

孙膑前半生历史上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他的前半生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孙膑出生在“阿鄄之间”,具体地点未指明。阿鄄之间即山东的阿邑古城和鄄邑古城之间,相距约75公里。说明孙膑小时候在阿鄄之间生活。二是离家与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具体地点也不明。三是受先于他下山的庞涓邀请,到了魏国。阴险狠毒的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在魏惠王前进谗言,使孙膑受到膑刑和黥刑。四是到了齐国,住在田忌将军府中,受到田忌的器重。田忌如实向齐威王禀告孙膑的才能,促使齐威王见孙膑,当面考察孙膑的才能,破格起用孙膑,任命孙膑为军师。

孙膑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后,在“桂陵之战”中,用“围魏救赵”之计,为齐国取得了重大胜利。又在著名的“马陵之战”中,用“退兵减灶”之计,消灭了庞涓,俘获魏太子申,将十万魏军全部歼灭。

孙膑前半生最重要的是在齐国渡过的十余年时间,是孙膑一生中最为辉煌的阶段。孙膑和田忌一起,为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成就了齐国中原霸主的地位。同时也使孙膑闻名于天下。

马陵之战后,田忌、孙膑理应得到封赏。但是,齐威王听信了邹忌的谗言,也许齐威王内心也害怕田忌、孙膑功大盖主,于是解除了田忌、孙膑的兵权。田忌、孙膑被迫逃亡。

孙膑后半生在江南生活

马陵之战后,孙膑去了哪里?史无记载。有的传说他隐居青州。有的说他与田忌一起逃亡到楚国。以我之见,这二种传说都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从田忌将军的去向中寻找孙膑去向的踪迹。

依照情理,作为十余年在一起互相配合、共同浴血奋战的老搭档,作为一起被削去兵权、生死相依的一对落难人,在生死关头,二人一定会共同商讨出路。田忌决不可能抛弃孙膑,独自逃走。孙膑也必定会追随田忌。根据史书《战国策·齐一·田忌亡齐而之楚章》记载:“田忌一行来到楚国”。明确记载田忌一行人被迫流亡楚国。在田忌逃亡楚国的一行人中,有没有孙膑?可能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孙膑就在这一行人中,直接就来到楚国。第二种情况是,一行人中没有孙膑。有可能田忌考虑孙膑双腿残疾,行走不便,长途逃亡有一定困难。加上当时田忌逃亡前途未卜,不知能否找到落脚之处。田忌可能首先为孙膑就近找一个安全之地,隐居下来。待田忌有了安生立命之地再把孙膑接去。

田忌一行人到楚国,楚宣王接受杜赫的建议,把江南之地封给了田忌。因此,我们可以说,不管是哪种情况,是直接还是间接,孙膑也一定到了江南。孙膑墓葬地在镇江,有力地证明这个判断。孙膑后半生在江南生活。

杜赫建议实际上事先取得了齐威王的同意,当田忌、孙膑出逃时,杜赫恰好在齐国。齐威王内心明白,田忌、孙膑谋反并没有直接证据,不明不白。对待这二位刚刚为齐国,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知名人物,总不能赶尽杀绝。齐威王当时害怕的是田忌借重楚国的势力回到齐国。所以和杜赫商量,让楚国把远离齐国的一块江南之地封给田忌,等于把田忌、孙膑等流放了事。而楚宣王也不愿得罪齐国,接受杜赫从齐国带回来的这一建议。

江南地域辽阔。田忌、孙膑得到的封地在江南何处呢?战国策没有具体指明。孙膑墓在镇江,那么,有没有可能田忌、孙膑得到的封地就是在镇江一带呢?有这种可能。早先,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齐相庆封在齐国大权独揽,庆封家族在齐国势力很大,庆封家族与其他家族发生矛盾,互相残杀,庆封失败,被迫逃亡到吴国。吴国将朱方县(朱方县包括镇江)封给庆封,使之“富于在齐”。(见《史记·吴世家》)因为有这个先例,齐威王或者是杜赫自然就会想到这个主意。

商末周初时,长江下游南侧当涂、江宁、丹徒、丹阳等地称之为朱方。朱方原本属于楚国,后吴兴起,成为吴地。越灭吴后又成为越国之地。越国在公元前412年后,发生内乱,国势大大削弱,领地面积不断缩小。相反,楚国日益强大,不断向外扩张,到公元前334年,楚国基本灭掉了越国,越国王无疆被杀,越国分散为几个微不足道的小国,滨于海上,朝服于楚。楚国在向外扩张时,首先恐怕就会夺取原本属于楚国的土地。在公元前343年田忌一行人来到楚国时,越国已临近灭亡,朱方等地极有可能又属于楚地了。当然,由于年代非常久远,很难查到确切的记载,上述判断需要史学专家进一步探讨论证。

公元前319年,齐国政局发生变动。齐宣王已经继位。与田忌不和的政敌齐相邹忌病死,另一个政敌田婴,在接替邹忌相位后不久就辞职。田忌、孙膑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田忌回到了齐国,恢复了职务。田忌从逃亡楚国到回到齐国,前后一共在江南生活了约24年之久。孙膑有没有与田忌一起回齐国呢?学者大胆推论,此时的孙膑没有再回齐国生活,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田忌的根基在齐国,而孙膑在齐国无任何根基。

二、田忌回齐国虽然恢复了名誉,恢复了职务,但没有受到重用。仅不过是体面的养老送终。孙膑再回齐国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三、据宗谱记载,孙膑有一子,名胜,字国辅,为秦将。孙膑有一个孙子,名盖,字光道。为秦汉中太守。说明孙膑有家室。如果孙膑到了江南,生活安定后才娶妻生子,那么,经过二十多年,在田忌回齐国时,孙膑的孙子恐怕也已出生。孙膑为儿子取名胜,字国辅。大概是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长大后英勇善战,每仗必胜,辅助国家。为孙子取名盖、字光道。希望孙子武功盖世,道德高尚光明。从儿孙的职务看,他们都受到过孙膑的良好的教育,没有辜负孙膑的希望。

孙膑在江南有家室、在楚王的照顾下,家业也不会差。在田忌回国时,孙膑已是58岁左右。作为一个步入老年的残疾人,已不太会愿意挪窝移居他乡。孙膑后半生在江南赋闲。孙膑到达江南时,年龄大约在34岁左右,正处于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的壮年。通过在鬼谷的理论学习和在齐国的实战实践,当时的孙膑已经十分成熟。从而有条件进一步整理、学习、钻研《孙子兵法》,并总结战国时期各国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创作出不朽的兵学著作《孙膑兵法》。

在古代,兵法著作一般是珍藏于金匮石室之中,秘不示人。恐怕只有孙膑的亲密战友田忌将军能够首先得到《孙膑兵法》,只有田忌有条件成为同时拥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二部兵书之人。

田忌从江南回齐国时,一定会把二部兵法视为珍宝,带回齐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关羽死后 吕蒙为什么七窍流血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刘葛无成痛古今,白衣摇橹阱何深。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荆州军北伐,所向披靡,斩庞德降于禁,文明华夏。曹操急忙联合东吴,并承认荆州归东吴所有,永不进犯江南。孙权令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傅士仁糜芳投降东吴。在关羽不知情的情况下,荆州失陷。吕蒙又率军北上,与曹魏联合夹击关羽,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走麦城,又被

  • 历史上李隆基为什么一夜之间连续废了三位皇子?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开元二十五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以有异谋的罪名,被皇帝李隆基废斥为庶,监于宫中东城。事过不足半月,李隆基又将三个儿子赐死。这个有“异谋”的罪名,真是无法尽释,这三位皇子且有太子在内,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惹恼皇帝父亲下了杀子的狠心呢?事发突然,李隆基也感到很意外。当

  • 他出身贫寒成为将军 最后被君主赐剑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白起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并且他还是处于首位。他是秦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有着大量的军事知识。他很擅长运用军,熟悉武力排布,他在秦昭王时期帮助君主四处征战,立下了战功。他在秦国率领军队有三十多年,总共为秦国攻破了七十多座,打败了敌军近两百多万,可谓是战功显赫,于是被封为武安君。而且他与当时秦宣太后的

  • 历史上最厉害的朝代,连皇帝都可以说不要就不要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古代最尊贵的职业就是皇帝了,可是有一个朝代被称为最厉害的朝代,就连皇帝都可以说要就不要,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和大家说说。因为清朝的情况,所以现在很多人对于古代的朝代的判断就是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只要做的这几点就承认你这个朝代是真牛逼。其实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真有这种朝代,不仅说到

  • 孙权亲自统帅军队战争,屡战屡败,甚至十万打不过八百?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谈论到三国魏蜀吴,就会想到曹操,刘备,孙权,但是你知道么孙权亲自统帅军队战争,屡战屡败,甚至十万打不过八百,那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么今天就由小编来和大家说道说道。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创立者,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孙权被塑造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伟大领导者的形象,有人说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而孙

  • 英布与龙且谁更厉害,英布后来为什么要谋反?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英布在楚国时受到项羽的重用,成为项羽手下五大将之一,归顺汉朝刘邦后,被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由此可见英布的被重用程度,那么英布厉害吗?他与龙且相比谁更厉害?英布为什么要谋反?英布的厉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英布本因犯法被判处黥刑,看起来没什么大作为,可是,在狱中他也不闲着,认为自

  • 古代男子适婚年龄必须娶妻,否则将罚款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了解些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男子的适婚年龄都是很早的而到了适婚年龄就得娶妻,否则的话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处罚,那我们今天就看看古时候针对男子适婚娶妻的一些条款和优势吧。古代每个朝代更替都有分分合合,每次都有爆发无数战争,战争自然就会死人,所以历朝历代为了增加人口,基本都在鼓励生育,尤其是在新政权刚

  • 关羽赵云同为五虎上将 为什么在兵败后 手下的士兵反应差距这么大呢?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关羽和赵云同为五虎上将,但是二者却有很大区别。关羽从前是在河北贩卖大枣,由于看不惯恶霸欺凌乡里,杀掉恶霸后,害怕被官府追究,于是便逃了出来,一直隐姓埋名,在涿县与卖肉的大户张飞起了争执后,不打不相识,也加入了刘备阵营,从此开始跟随刘备打江山。他年轻的时候,策马刺良于马下,这是何等的威风,天下豪杰都想

  • 唐朝魏征是如何死的,后来唐太宗为什么砸掉他的墓碑?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

  • 为什么多尔衮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却没有当上皇上?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爱新觉罗·多尔衮,乃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他也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弟弟,正白旗旗主,因征讨蒙古部落战功赫赫,被封为和硕睿亲王。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拥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帝位,是为顺治皇帝。此后,多尔衮独揽大权,先后被顺治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可正当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