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的六奇,为什么偏偏对最厉害的皇帝看走了眼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的六奇,为什么偏偏对最厉害的皇帝看走了眼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55 更新时间:2023/12/4 16:04:47

在我们的印象中,三朝元老、四朝元老是很难得的。然而,在五代十国时期,由于中原王朝变更速度太快,五十三年之间,朝代从唐更替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最后归于北宋。绝大部分文臣武将都不止跟随过一个皇帝,一个王朝,五朝、六朝元老们比比皆是。然而,有一个人却做了十一朝元老,傲视群雄。

这个人叫做冯道,字可道,号长乐老。他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再加上他曾经代表后晋高祖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建立父子关系,一共做了十一个皇帝的臣子。

冯道有六奇:

一奇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常听戏的人,说某人资格老,便称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历经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二奇总换“明主”,却不被人当做“汉奸”。冯道的脾气,现在看来有点象墙头上的草,随风倒,谁硬,谁有势力,他就投奔谁,寡廉鲜耻、丧失气节到了极点。尤其是投奔契丹时,他说过一句话:“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为臣,岂有分别哉!”因此做了耶律德光的太傅,令稍有一点廉耻心的人大跌眼镜。奇怪的是,随后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反封他在本朝连任太师。

三奇没有气节的冯道却是个书虫。冯道虽然如此没有气节,但你千万不要把他当做一个老粗,冯道在当时是有了名的书虫。他饱读圣贤之书,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他出身低微,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受其影响。冯道从小酷爱读书,对吃穿从不挑剔,既使是大雪封门时也要记着读书为重,因此满腹文章,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成了大江南北第一名人,不管是哪朝哪代,都以能聘请到他为官为荣。他在南朝为官时,北朝契丹素闻冯道大名,想偷袭将他抢走,只是由于边境守军严密防备,这才没有得逞。

四奇冯道虽无气节,却不是个贪官。别以为冯道奴颜媚骨,必是个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恰恰相反,冯道严于律己,体察民间疾苦,应该是个大大的好人。他的家乡闹饥荒时,冯道不惜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而自己却住在茅草屋里。他在家乡替父守孝期间,并没有在乡亲们面前摆官架子,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上山砍柴,对一些缺乏劳力的人家尽力帮助。南北战乱频仍,冯道从北方逃回,看见被掠夺的中原妇女,心中不忍,就变卖东西将她们赎回,然后派人将她们一一送回家,完全是一副菩萨心肠。更难能可贵的是,冯道还不好女色,当年后唐与后梁交战时,有的武将把抢掠来的美女送给他,冯道就“金屋藏娇”——找间屋子养着,寻访到她的家后再送回去。他留的遗嘱中说死后希望选择一块无用之地埋葬即可,不要像别人那样嘴里含珠玉下葬,也不用穿豪华的寿衣,用普通的粗席子安葬就行。在对后唐明宗李嗣源进谏时,冯道说:“谷贵则饿农,谷贱则伤农,这是常理。臣还记得近代举人聂夷中的一首诗《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劝后唐明宗做一代明君。

五奇冯道官位之多,可得中国历史之冠。冯道历任中央和地方官职为幽州节度巡官、河东节度巡官、掌书记、摄幽府参军、试大理评事、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集贤殿大学士、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师兼侍中、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行台中书舍人、户部侍郎,转兵部侍郎、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右仆射、司空、在中书、司徒兼侍中、太尉兼侍中、太傅、太师等等达四十余种之多。冯道的历次散阶为仕郎、议郎、朝散大夫、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他的武职勋位自柱国至上柱国。历次爵位为开国男爵、开国公、鲁国公、秦国公、梁国公、燕国公、齐国公。食邑自三百户至一万一千户,食实封自一百户至一千八百户。

六奇冯道官职虽多,却无一件政绩传世。冯道虽饱读诗书,却既不是乱世中平定江山的良将,也不是帮助哪个君王治国的良臣。他虽位居高职,却很难指出他在五代乱世的政局变迁中发挥过什么具体的作用,以及他和一些重大事件有什么具体的关联。

后人很多痛骂冯道是小人,一味苟全而活,没有羞耻之心。欧阳修说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骂他为“奸臣之尤”。宋元时期的胡三省称其虽然“位极人臣,国亡不能死,视其君如路人,何足重哉”。清朝通俗小说家蔡东藩,一个落魄书生更是怒斥“太师冯道,最号老成,实最无耻。”

其实,历史上的冯道,虽然八面玲珑,游走于历朝的帝王之中,却是典型的道德君子。他爱护百姓,怜惜苍生,不贪享乐,笔者有专文叙述,本文不再赘述。今天说说他到底如何能在各个帝王之间混得风生水起的。

刚刚出道时的冯道,是一个立志成为魏征那样的直臣。然而,当刘守光征讨定州时,他力劝却惹火上身,被扔进了监狱,差点就被处死。当好友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他救出来后,他终于明白了:在这个只靠拳头大不讲理的乱世,主子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还是静观其变,等待下一个。

从刘守光出逃出来之后,他就跑到后唐庄宗李存勖处任职,这是他效力的第一个皇帝,不过那时候官职不高,并不是很显赫,后来还因父丧而回家守孝。当守孝期满时,李嗣源发动叛乱,冯道赶赴洛阳,这时候李存勖已亡,他投奔成为后唐明宗的李嗣源,不久被任命为宰相。

当潞王李从珂造反的时候,后唐愍帝离开洛阳逃亡卫州,留下来的冯道开城迎接李从珂,还是继续当宰相。不过几个月后,因李从珂听说他不适合在当乱世中担任要职,还是将他罢相,授予了司空等没有实职的官位。

当石敬瑭称帝时,冯道又做了宰相,而且积极替其分忧。石敬瑭要认耶律德光做爹,自己做儿皇帝时,群臣都不想受辱出使契丹。只有冯道面无难色,慷慨前往,主子既然不要脸,自己去做这种事情,也算不得太过为难。

耶律德光很欣赏冯道的才华,还想留着他在契丹。不过冯道以退为进,找了理由溜回了中原。当耶律德光因为后晋新皇帝不听话,灭掉后晋时,再次与冯道见面。耶律德光没有好气的说:“你怎么又来见我了?”

冯道则恭敬的表示:“无兵无城,怎敢不来?”

耶律德光几乎用骂人的口气问道:“你是什么样的老头子?”

冯道则完全没有针锋相对,自嘲的说:“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这样的低声下气,当然让耶律德光火气消掉了。但是,当耶律德光问冯道如何治理天下的时候,冯道却没有半点让步:“佛祖救不了苍生了,只有靠皇帝你自己来救百姓。”

当时他本来作为降臣要返回契丹,谁料到耶律德光在路上驾崩,他趁机投奔了刘知远建立的后汉。

当郭威起兵攻入汴梁时,冯道坦然面对他的跪拜,没有半分惭色。这让郭威知道还不是篡汉自立的时候,不过等到郭威真正建立了后周,冯道又是一如既往的恭敬和顺从,被拜为太师、中书令。

郭威死后,五代十国中最为优秀的皇帝柴荣横空出世。不过当时柴荣从没有领兵打仗,威望不高,连久经官场的冯道也看走了眼,对这个新皇帝不屑一顾。

柴荣要攻打北汉,冯道力劝不能出征。柴荣解释道:“当初唐太宗都是御驾亲征的。”冯道却摇摇头:“陛下你不如唐太宗!”柴荣压住火说:“我以泰山压顶之势攻打北汉,何愁不灭?”冯道继续顶撞道:“陛下你不是泰山。”

柴荣大怒,将官场不倒翁冯道贬官,随后大败北汉。听到这个消息,冯道十七天后惊惧而死。一个官场老手,竟然还用老眼光看人,以为柴荣是庸碌之君。

标签: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灭了与蒙古素无瓜葛的西夏?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李元昊在建国时以夏为国号,称之为“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西夏自公元1038年元吴建国至公元1227年被蒙古灭亡,经历了大约200年的时间。西夏与蒙古素无恩怨,亦无瓜葛,成吉思汗为什么连续发动6次征伐西夏的战争,必使其国破人亡,才肯善罢

  • 玄武门之变 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谁说没有救驾的军队来保护李建成?按照当时唐朝的规矩来说,太子李建成是有军队的,而且保护他的军队在打斗开始后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玄武门外边,除此之外还有勤王部队也到达了玄武门外边,勤王指的是当皇帝有难的时候,前来救援的军队。中国历史上每个皇帝都会设置专门的勤王部队,以便应对突发情况。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太子

  • 此人是唐朝最勤政爱民的帝王,只因一个卦象,杀掉了一个为他出生入死的功臣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唐朝历史上总共出了二十多位帝王,当谈到其中最勤政爱民的是哪位帝王时?此时大家都会想到唐朝时期最为厉害的袅雄李世民。李世民在年轻时就跟着父亲李渊一起征战沙场,他深知功臣们的不易,所以在李渊平定天下,他被封为秦王时,他就对功臣们承诺,只要功臣们不犯事,他就不会杀他们,但是为何李世民最终还是没有做到诺言,

  • 同为“汉初三杰”,为什么萧何、张良、韩信的结局大不相同?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西汉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却能够建立存在300多年的大汉王朝,这三人为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刘邦要想打败项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这三个人到最后的结局,差距也非常的大。萧何是沛县小吏出身,从他的出身背景来看,似乎家族颇有些财

  •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偏偏要传给他的孙子朱允炆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明朝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十分强大的朝代,他们击败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元朝军队;永乐大帝曾五次亲征蒙古;他们还曾征服了越南、朝鲜等地;还曾经出兵数万解朝鲜了灭国之危。然而就是如此强大的明朝在他们开国皇帝朱元璋刚死就爆发了一次大内乱,朱元璋的四子朱棣推翻了朱元璋钦定的皇帝朱允炆上位。按能力来说朱棣确实比朱允炆

  • 汉武帝一世英名,都因一事毁于一旦,起因令人震惊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汉武帝乃是华夏历史上名声最响亮的大帝之一,与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并称华夏历史上的四大千古帝王,他的功绩有很多,但是却因一件事毁于一旦,这件事就是著名的巫蛊之祸,我们先从汉武帝说起。个人生平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在

  • 唐朝刘宴是个如何的人?两袖清风 深受百姓的喜爱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唐朝后期,国家开始处在一个混乱的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再加上一系列天灾,使得百姓们生活在困苦之中,而国家也因为这些灾乱国库紧张。在这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国家急需一些管理国库的人才,不然当初繁荣富强的唐朝也只能白白的衰弱下去。iframesrc=http://09img.shaqm.com/h5/plg/p

  • 历史上最强的县令,斩将三百、杀敌十余万?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历史上有许多的县令,但是大多数都是泯然众人矣,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位在唐朝的县令可以被称为最强的县令了,那他都有那些功绩呢?唐朝的所有官职中,县令属于“芝麻官”,品级在从六品上、从七品上之间。可是在唐朝最危难的时候,一个县令挺身而出,他率领部众坚守城池,先后与叛军交战四百多场,“斩将三百,卒十余万”,最

  • 吕蒙擒杀关羽后,为什么突然就死了,原因竟如此简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此战前期,关羽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为了躲避关羽的锋芒都想迁都,可是随着徐晃的加入,关羽逐渐呈现败势,此时,吕蒙陆逊趁关羽后方空虚,白衣渡江,夺取了荆州。而关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终于败走麦城,被东吴小将马忠生擒。可是,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擒杀

  • 她每逢整十中国就遭逢大难,至今让国人难忘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慈禧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她从十七岁进宫,从一个小小的贵人一路升为一国之母,并主宰了晚清大半个世纪,是一个对权力极度痴迷又奢侈无比的女人。就单单说慈禧平时的饮食吧,给慈禧做菜的御膳房就有100多间,御厨就有100多个,每餐给她做的菜式就多达120道,但是慈禧不会全部吃完,她一般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