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作为三国后期蜀国为数不多的名将,他忠心耿耿却又无可奈何。

作为三国后期蜀国为数不多的名将,他忠心耿耿却又无可奈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60 更新时间:2024/1/16 23:00:11

三国的精彩,精彩在前部分群雄并起,豪杰辈出的年代,在最开始的一批豪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三国的历史来到了后期,虽然稳定,却也没有那么精彩了。

如果将三国按时间一分为二的看待,前三国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孙权刘备关羽赵云等英雄豪杰竞相登台。但是到了后三国时期,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似乎都不如前三国那么精彩了。但是,矮子里拔将军,论军事才能,姜维是可以和邓艾陆逊并列的一流人才。而且,姜维的结局,更是三国里最为凄凉的。

对于少年成名的姜维,早早就被曹魏委以重任。不过,在面对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时,姜维还是着了诸葛亮的道,从而被成功策反到了蜀汉。当然,对于急需用人的诸葛亮,也是非常厚待姜维,让后者三十岁时就坐上了蜀汉征西大将军的位置。后来,在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整个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姜维的肩膀上。

但是,在魏蜀吴三个国家中,蜀汉的人口不过百万,军队更是在十万以内,除掉各地防守的驻军,能够投入到北伐的实际人数,更是只在3—5万。而姜维面对的曹魏,不仅地域广泛,人口达到400万,而且在政治经济上全面领先于蜀汉。不过,诸葛亮还是需要用进攻来延续蜀汉的生命。而姜维所能做的,依然是希望存续蜀汉的火种。然而,等到姜维真正接手蜀汉军权的时候,一方面是国力上的日渐衰微,另一方面则是朝廷上下的人心涣散。相对于诸葛亮,姜维的政治才能确实相型见拙,也很难像孔明一样平衡好蜀汉集团各大势力,而这,无疑给姜维的北伐制造了巨大的障碍。

公元263年,经过多年发展的魏国,终于积蓄好了统一天下的能量,随即朝着蜀国进军。虽然姜维守住了剑阁,死死地压制了钟会的军队。不过,邓艾通过奇袭绵竹,顺利杀到了蜀汉的都城成都。这个时候,扶不起的阿斗选择了打开城门,投降魏国。但是,心中感念诸葛亮知遇之恩的姜维,依然不愿意接受蜀汉已经灭亡的事实。于是,他假意投降魏国的钟会,不断挑拨钟会和邓艾之间的关系。在促使邓艾父子的职务被司马昭罢免后,姜维决定更进一步,试图策反钟会背叛魏国和司马氏。

彼时的钟会可谓大权在握,掌握着十几万的魏军,如果联合蜀国的军队,其力量足以和魏国扳一扳手腕。这个时候,姜维的心中还挂念着君主刘禅,告诉他只要再忍耐一段时间,蜀汉一定可以光复。不过,或许是上天希望早点结束征伐,促使国家的大一统。姜维联合钟会的造反计划走漏了风声。最终,钟会被魏国军队击杀,而姜维也最终选择了自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看到姜维死亡的情节时,笔者忍不住哀叹。在姜维选择自刎以谢天下的时候,除了感叹命运无奈、棋差一招外,会不会想到自己的故国和慈母呢。尤其是对于临死嘱托的诸葛亮,姜维又抱着一种怎样的思绪呢?蜀汉的内外交困,注定了姜维的悲剧命运。由此,对于姜维来说,死亡应该是彻底解脱了。只因他做了他认为自己该做、想做和能做的一切,他无愧于心。

标签:

更多文章

  •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多情公子的孤独历程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才子,我们能在他留存下来的诗句中感受到他满溢的才华,但同时他也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男子,他立于彼岸,冷眼观千古风涌云乱,心中水静无波;他如雪中白梅,美到零落,美到哀伤;他如高岭温泉,寒到无情,暖到多情;他可荒废繁华,执笔溢美锦词,淡却浮生;他可弃掷锦绣,浅唱倾世长歌

  • 他从屠杀前臣子开始,成为傀儡皇帝后自杀而终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皇帝屠杀开国大臣在古来经常有之,功高盖主的将军和军师往往首当其冲,这是稳固基业的一种残忍手段。但是对于继位的皇子来说,清洗大臣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做不到位还不如不做,做得过头又会让国家伤筋动骨。对大臣痛下杀手一直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颇具划时代意义的举动: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内部大清洗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新皇

  • 三国最著名投降名将,于禁和庞德都是降却有不同待遇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三国时期有不少名将都是降将,虽说是投降之将,但是他们受到的待遇却千差万别。要说最著名投降名将,我觉得于禁和庞德很典型,两个都是投降曹操却有着不同的待遇。那我们就来看看吧。在东汉末年的混战中,曹操集团能够乱中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曹操善于“招降纳叛”,于禁就是战俘出身的将军。他原来是黄巾军的士卒,193年

  • 皇族选储君为什么沿袭‘嫡长子制’解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嫡长子继承制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基本制度,它规定了嫡子高于庶子,长子高于次子的继承原则,那么这种规则的确立依据是什么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权利交接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皇帝在封建社会中是职位最高的职位,他们喜欢把自己成为龙的儿子,他可以对其他官员发号施令,有着一般人不能拥有的地位和权利。为了维护朝廷的整

  • 活活饿死在牢房里,恶臭腐烂无人问津,这个春秋霸主为什么如此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最早称霸的君主,自他开启了齐国的强盛之路,齐国就一直是春秋战国的强大国家,但是这样一位杰出的领袖,结局却是非常悲惨。东周分两半,春秋和战国。在春秋时期,争霸战争一直是主旋律。在春秋五霸中,不管后面几位霸主存在怎样的争议,齐桓公都是毫无疑问的春秋五霸之首。在登基为齐国国君后,齐桓

  • 他是吏部推荐的大臣 却因为一个字 被皇帝下旨砍头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朱元璋在政权稳定之后,开始大肆清洗元老功臣,并使用高压手段来统治百官,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这虽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却也给他带来了暴君的称号。明朝时期有个叫卢熊的人,这个人文学比较出彩,而且人品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于是吏部的官员便将其推荐出来做官。朱元璋看大家都这么说,于是决定先让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

  • 他是历史上被害时最年轻的权臣,被杀时年仅14岁!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皇权和相权相互制约,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之后,朝廷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状态,但是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权利大过皇帝的大臣,这种情况下要么皇帝无能,要么权臣被杀。权臣,指有权势之臣,专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在历史上,权臣层出不穷,如赵高、霍光、董卓、曹操、司马师、刘裕、杨坚等,大名鼎鼎。一般来说,权臣在官场

  • 明朝著名宦官权臣刘瑾是如何倒台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明朝的宦官乱政现象是历朝最为严重的,刘瑾就是其中一个,他最后的结局是被皇帝凌迟处死,那么势力如此大的宦官是如何被连根拔起的呢?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鐇及其亲属十八人抵达京师,皇帝在东安门举行献俘与受俘仪式。仪式完毕以后,皇帝设宴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陪坐。待到刘瑾告退,张永向皇帝揭发刘瑾

  • 北宋官员的退休制度:70高龄仍要远赴边疆任职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与现代健全的退休养老制度完全不同的是,宋朝时期的退休制度并不是很人性化,甚至朝廷要员竟然要在70高龄之后继续为国效力,真正做到了被榨干最后一丝利用价值。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

  • 相比于做一个皇帝,他更像是一个优秀的文人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写出这样美丽的词句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才情的文人,但是时代将他推向了皇帝的位置,一个柔弱的文人做皇帝,注定是一场悲剧。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祖籍徐州,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李煜继位,是为李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