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次东征日本,劳民伤财却一直未果,这个皇帝到底有何所图?

三次东征日本,劳民伤财却一直未果,这个皇帝到底有何所图?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45 更新时间:2024/1/16 0:42:21

元朝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最大疆域帝国的一个朝代,曾经让整个欧洲闻风丧胆的蒙古铁骑,在面对一海之隔的日本的时候,却完全束手无策。

蒙古征服了全世界,就是没有征服日本,众所周知,元朝舰队遭遇台风全军覆没,可实际上元军在日本登陆过两次,历史称之为永之役弘安之役。日本对神风的保佑感激不尽,同时又对自己的战斗力感到自豪,以致于宣称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打败蒙古的国家。

公元1260年,在长兄去世后,忽必烈在开平继承蒙古大汗的位置,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朝年号纪年。之后,在打的高丽棒子服软后,忽必烈日本喊话,要求对方归顺元朝。不过,这一要求被日本给拒绝了。于是,征讨日本的念头便在忽必烈心中酝酿了。

第一次东征日本:补给不足,无奈撤军

公元1274年,忽必烈一边对南势力进行剪灭,另一边则准备了上千艘战船,目标直指小日本。紧接着,元朝军队乘船进军到日本的马岛,并成功占领了马岛、壹岐岛等日本国土。负隅顽抗的日本天皇随即派出十万大军来迎战,不过在元军的先进火炮下,这十万军队被打成了一盘散沙,并一溃千里。不过,尽管元军在日本所向披靡,难逢敌手。但是,由于武器和粮食等补给逐渐跟不上,己方的战船更是损坏大半。由此,元军没有继续向日本土地推进,无奈撤军。

值得注意的是,元朝第一次进攻日本时兵力不足。当时的南宋还没有灭亡,蒙古仅控制了北方中国,当时蒙古帝国正集结重兵准备南下攻打南宋,用以进攻日本的军队只有五万多人。劳师远征且是蒙古人不擅长的跨海作战,再加上日本民族强悍,这点兵力显然是不够的。兵力不足的原因除了多线作战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忽必烈并没有把当时军事实力较强的日本当回事。

第二次东征日本:台风救了日本

对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忽必烈,在公元1281年决定第二次征讨日本。相对于第一次进军日本,这一次的军队规模总计达到14万人之多,战船甚至接近上万艘,可以说倾其国力来进攻日本。

不过,因为这次的讨日大军集中了原南宋军队,高丽棒子等成分,所以内部之间矛盾重重,在军队开到日本九龙山的时候,突然遇到了猛烈的台风。其中,不仅战船损坏近半,还有上万名士兵被刮到了大海里。更不幸的是,在下的十几万大军修整战船,准备返回元朝的时候,日本的军队突然进犯,造成元朝大军死伤无数。最终,14万讨日大军,能够逃回来了的不到万人。

第三次东征日本:内忧外患,最终作罢

连续两次的失败,反倒增强了忽必烈消灭日本的决心。公元1283年,忽必烈打算征调2万人来征讨日本,同时抓紧海船的建造。为了做好长期的战争准备,元朝政府还在各个地区强行征调水手,将这些人集中起来训练。凡此种种,对于国力已经江河日下的元朝,无疑于自杀性的行为。江南地区的人民在繁重的造船任务下,决心起义反抗元朝的暴政。不久之后,元朝派往攻打越南的军队又遭遇重创。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忽必烈只有下令停止第三次征讨日本的准备工作。

最后,对于日本来说,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遭遇,元朝的前两次入侵尝试应该算是日本一千多年来面临的最大的被侵略的威胁了。但是,可惜的是,因为诸多因素,尤其是准备上的不足,加上元朝军队的组成部分较为复杂,终究没有成功占领日本。正如中国情报研究机构的专务理事竹石健先生说:“如果当年忽必烈代表中国元朝登陆日本,击败日军,或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标签:

更多文章

  • 细数春秋五霸都是谁,他们称霸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春秋战国的各个诸侯国,是周天子分封制的产物,分封制虽然减少了中央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却使得整个国家混乱不堪,也加重了分裂的危险程度。自公元前700年至前476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因为孔子著作而被称为春秋时期。在春秋的近三百载里,社会经济发生剧烈变革,各个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根据《春秋》的记载,东周时

  • 中国历史上,难以挽回的五大遗憾,悔恨千古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文化的毁灭事件,这些重大事件给我国历史文明遗留下来的重要成果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破落、成功、失败,还给我们带来了千载的遗憾。秦始皇,你不是期望永传万世吗?偏偏让你二世而亡;你不是幻想长生不老吗?最后只拨给你四

  • 赵云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个普通武将,为什么能得到后世这么多人的喜爱?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数不胜数,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以及独特的气质,那么在这么多赫赫有名的武将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呢?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出场人物没有上千,至少也有好几百。在这好几百号人物中,武将占了一半多。且不论众多武将的武力和军事才能如何,在拥有的粉丝数量上,赵云无疑是数一数二的。那么,相

  • 大逆不道!让乾隆皇帝龙颜大怒的妖人逆书案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乾隆年间曾经有一个犯人,他本人已经病入膏肓,离大去之日不远了,乾隆下密诏,要求赶在犯人离世之前对他行刑,可见乾隆对这个人有多恨,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乾隆十八年(1773年)六月九日,乾隆皇帝谕令军机大臣星夜飞驰山东兖州,将自己的亲笔朱批下达给署理山东巡抚杨应琚。六月十四日,杨应琚看到朱批,脸色大变,不

  • 如果北宋皇帝听了他的建议,国家是不是能躲过被灭亡的命运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靖康之耻发生之前,宋本来是有机会阻止这一切的,即使是战也不一定会败,即使是败也不一定会是这么悲惨的下场。北撤主战派李纲被解职和钦宗、李邦彦等人的投降行为激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二月初五日,太学生陈东率领着诸生数百人拉着横幅,举着标语,喊着口号,开始游行示威,要求恢复李纲等人的职务,罢免宰相李邦彦。太学

  • 大唐历任皇帝全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前期的强盛和后期的衰败都是它的一部分。国家的命运与皇帝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下面就介绍一下唐朝时期的历任皇帝们。唐朝,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公元618年~907年。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唐哀帝李柷是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朝一共经历了289年。唐朝皇帝列表一、李

  • 盘点违反人性的行刑,让人不寒而栗,承受力不够就别看了!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律法制度,刑罚就一直相伴左右,从早期较为野蛮,逐渐发展到成为统治阶级的恐吓工具,再到现在的逐渐文明化,刑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死刑是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现象。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历史上都有不同的死刑方式。经常看到有人说,中国古代不讲人道,非常残忍。有人还举例说中国古代的炮烙、

  • 真相,有时候真的不重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很多时候我们常为了一些根本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与别人整个面红耳赤,就算是赢了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事后想想,是不是很蠢呢?出差外地,在好友家留宿。发现她有一个细心却唠叨的婆婆,她却与其相处甚好。那天,我们在大排档吃了夜宵,肚皮溜圆地回家。好友拿出两盒鲜奶,递给我一盒。刚要喝,她的婆婆忽然喊道:“赶紧吃点东

  • 唐朝盗墓贼进入了一座古墓 结果被吓得金盆洗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唐德宗年间,一群盗墓贼在高陵(今西安市高陵区)盗掘了一座古墓,这些盗墓贼的身份可不一般,他们的主人叫做李邈,李邈是当时的宰相刘晏的判官(相当于宰相的助理和秘书),在高陵一带有自己的庄园田地。这些盗墓贼在李邈手下做庄客(地主家的雇农和保镖)的时候,拖欠了李邈好几年的田租。李邈之前一直没有催促,这此李邈

  • 慈禧尸身为什么保持20年不腐?陪葬品价值连城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1908年11月15日,晚清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去世。仅仅在二十年后,她被安葬的菩陀峪定东陵就遭到军阀孙殿英的盗掘。起初,盗墓并没有那么顺利,在找到当年参与修建陵墓的一个老人之后,众人才发现了地宫的入口。入口找到了,却十分坚固,普通的铁制工具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不得已的情况下,孙殿英命令士兵搬来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