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如果北宋皇帝听了他的建议,国家是不是能躲过被灭亡的命运

如果北宋皇帝听了他的建议,国家是不是能躲过被灭亡的命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85 更新时间:2024/1/22 6:21:57

靖康之耻发生之前,宋本来是有机会阻止这一切的,即使是战也不一定会败,即使是败也不一定会是这么悲惨的下场。

北撤

主战派李纲被解职和钦宗、李邦彦等人的投降行为激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二月初五日,太学生陈东率领着诸生数百人拉着横幅,举着标语,喊着口号,开始游行示威,要求恢复李纲等人的职务,罢免宰相李邦彦。

太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瞬间就感染了无数开封市民,他们纷纷加入到其中,刚好遇上退朝而回的李邦彦。这下不得了了,正找你呢,你就来了,二话不说,揍他!瞬间瓦砾纷飞,臭鸡蛋、小石子、烂菜叶、臭狗屎狂风暴雨般的往李宰相头上招呼,老李同志哪见过这个阵势,赶紧上马,一溜烟儿蹿了。时任开封府尹的王时雍赶紧带人来镇压暴乱,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眼前的局势已经远远超出他所能控制的范围了,结果灰溜溜地被打了回去,最后数十个倒霉的宦官被群众当场打死。

不得不承认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钦宗小赵不能不表态了,他说:等金兵撤退了,朕就恢复李纲等人的职务。然而群众的答复是:不行,现在就得恢复,立刻,马上。小赵无奈,只得妥协,表示照办。

李纲等人的重新被用,开封军民的同仇敌忾,再加上勤王援军的到来,还有很多义军也纷纷加入到其中来,面对眼前的局势,斡离不开始有点招架不住了,开始考虑退兵。反正小赵同志已经答应割地了,诏书什么的也都下发了,老子手里还有人质,料他也不敢再出什么幺蛾子了,于是,二月初十日,金兵开始北撤。第一次南下侵宋就此告一段落了。

(图)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

这帮金人就像一群见了血的狼,李纲等人对此深有体会,所以就在金兵北撤的时候,李纲就建议派十余万的军队“护送”金兵北归,省得他们在回老家的路上不老实。刚坐上龙椅才两个多月的小赵皇帝这段时间着实被吓得不轻,他自己也感到金人的威胁尚未完全解除,于是就同意了李纲的建议,任命他为知枢密院事,主持军务。

这个时候那个运气不佳的西路军统帅粘罕并不知道宋廷已经同意割地赔款了,所以他还在太原城下大骂王禀又臭又硬呢。当宋使把情况跟他说明之后,这小子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暂时罢兵,等着交割太原。

出乎粘罕意料的是,虽然钦宗皇帝的诏书已下,割地专使程瑀也来到了太原,准备交割土地,可是太原军民却死活不开城门,坚决拒绝割地,有本事你就打进来,割地,没门儿,除非我们都死了。粘罕气得抓耳挠腮,已经打了好几个月了,愣是打不下来,看着就怪闹心的。于是他留下一支军队继续攻打太原,他自己直接回大同了。

无独有偶,东路军的斡离不在中山和河间两府同样也遭到了当地军民的强烈反击。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在要割地,得先问问我们手里的家伙同不同意!而且这个时候,李纲派来的“护送”金军北归的部队也慢慢跟上来了,斡离不无奈,直接回燕京了。

排挤

从宣和七年十一月金兵南下侵宋开始,到靖康元年二月金兵北撤,不足四个月的时间里,可以说宋军并没有进行强有力的抵抗,只有太原军民在王禀的带领下誓死守卫家园,还有就是以李纲作为总指挥的开封保卫战。而李纲在抵抗金军的同时还得背负着来自后方的压力——钦宗和主降派,先后几次因与他们意见相左而遭受排挤,甚至罢官解职,然而这些打击依然没有改变他的初衷,复职之后还是勇往无前,誓死抵抗。

可是,就当时整个宋廷的氛围而言,显然是不容乐观的,像李纲这样力主保家卫国的主战派着实寥寥无几。更要命的是,就连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没有丝毫的勇气和魄力去抵抗来犯之敌,而是畏首畏尾,像个缩头乌龟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屈辱求和。这样也就更加助长了那帮主降派的底气和气焰,相反,对李纲等主战派却是很不利的。

(图)北宋图

金兵撤退之后,宋军相继收复了一部分失地,但是宋金双方还是处于胶着状态,互相对峙,而派去解太原之围的宋军也遭受了强大的冲击。而这时,朝廷当中门下侍郎耿南仲等人力主割让三镇以求和,李纲毫不留情地予以斥责。但是前面已经说过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巨大,所以,耿南仲就提出让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你不是能打吗,好啊,去北边打吧,让你打个够。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这是要排挤李纲出朝廷,省得整天在面前晃悠。陈公辅等人说李纲不能离开朝廷,反而遭到了小赵皇帝的斥责,随即将他罢官,并且同意让李纲出任宣抚使。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金兵好不容易撤退了,不就是割地赔款嘛,只要他们不再来骚扰朕,给他们点钱,割点土地有什么啊?朕都没意见,就你个老小子在这里逞能瞎胡闹,瞧你那样,看见你就烦,赶紧给朕滚蛋,别在这儿碍事儿!

李纲受命之后提出缺少马匹和军需物资,朝廷得给予补充,小赵皇帝表面上答应,背地里却并不执行,最后只给了二十万钱。李纲由于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出将出发的日期推迟一下,小赵不同意。你这是抗命,即刻上任,快点儿!

虽然不断地遭受排挤,可是李纲的内心却强大无比,一门心思地想着保家卫国。中国历史上正是有了这样一心为公,大义凌然,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关键时刻敢舍身向前冲的人,历史和民族才得以发展和进步,用鲁迅先生的话说,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图)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

李纲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严整军纪,修整器甲,训练士卒,积极备战,等待“防秋兵”(即防范金兵秋季入侵的军队)以解太原之围。然而不久之后小赵皇帝却下达诏书要减罢防秋兵,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李纲上书抗议,小赵懒得搭理,而且接着下诏,命令李纲赶快解太原之围。

李纲无奈,只好在隆德府召开会议,决定七月二十七日诸路进军以解太原之围,但是,等到七月二十七日那天到来的时候,只有一路宋军按时而来,各路主将只受朝廷指挥,根本就没把李纲这个宣抚使放在眼里,也就是说他这个宣抚使就是个空壳子而已。结果可想而知,李纲孤立无援,而金兵人多势众,失败了。不久之后,李纲被免职,九月初被贬到扬州,还没等到达扬州地界呢,就又被以“专主战议”的罪名被贬官。

看看这一连串的事件,开封保卫战的首要功臣,不但没有得到任何鼓励赏赐,反而落得了如此下场,而这,或许就是以小赵为首的宋廷主和君臣们想看到的结果。可是,事事难料,几个月后,当金兵再次兵临开封城下的时候,小赵又想起了当初那个把金兵死死挡在城外的老头,可是已经为时已晚了,他终究还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然,这是后话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大唐历任皇帝全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前期的强盛和后期的衰败都是它的一部分。国家的命运与皇帝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下面就介绍一下唐朝时期的历任皇帝们。唐朝,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公元618年~907年。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唐哀帝李柷是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朝一共经历了289年。唐朝皇帝列表一、李

  • 盘点违反人性的行刑,让人不寒而栗,承受力不够就别看了!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律法制度,刑罚就一直相伴左右,从早期较为野蛮,逐渐发展到成为统治阶级的恐吓工具,再到现在的逐渐文明化,刑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死刑是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现象。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历史上都有不同的死刑方式。经常看到有人说,中国古代不讲人道,非常残忍。有人还举例说中国古代的炮烙、

  • 真相,有时候真的不重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很多时候我们常为了一些根本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与别人整个面红耳赤,就算是赢了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事后想想,是不是很蠢呢?出差外地,在好友家留宿。发现她有一个细心却唠叨的婆婆,她却与其相处甚好。那天,我们在大排档吃了夜宵,肚皮溜圆地回家。好友拿出两盒鲜奶,递给我一盒。刚要喝,她的婆婆忽然喊道:“赶紧吃点东

  • 唐朝盗墓贼进入了一座古墓 结果被吓得金盆洗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唐德宗年间,一群盗墓贼在高陵(今西安市高陵区)盗掘了一座古墓,这些盗墓贼的身份可不一般,他们的主人叫做李邈,李邈是当时的宰相刘晏的判官(相当于宰相的助理和秘书),在高陵一带有自己的庄园田地。这些盗墓贼在李邈手下做庄客(地主家的雇农和保镖)的时候,拖欠了李邈好几年的田租。李邈之前一直没有催促,这此李邈

  • 慈禧尸身为什么保持20年不腐?陪葬品价值连城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1908年11月15日,晚清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去世。仅仅在二十年后,她被安葬的菩陀峪定东陵就遭到军阀孙殿英的盗掘。起初,盗墓并没有那么顺利,在找到当年参与修建陵墓的一个老人之后,众人才发现了地宫的入口。入口找到了,却十分坚固,普通的铁制工具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不得已的情况下,孙殿英命令士兵搬来炸药,

  • 唐宋时清明有7天假,古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给清明节绘了一笔伤感的基调。提起清明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其实在古代,清明节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还有万众踏青、郊游、戴柳、斗鸡等多种活动。那么,你可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古人在清明节可有假期?他们是怎么过的?清明原本

  • 清朝皇帝作为天下第一家后宫工资为什么这么低?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王熙凤说过,“大有大的难处”,皇帝作为天下第一家,自然难处也最大。后宫人员多,靠吃“大锅饭”,无节制地花销,再厚的底子也受不了,必须引入“工资”制,在清朝,那不叫工资,叫宫份。宫份是多少呢?分不同等级,据档案记载,皇太后年金二十两、银两千两,皇后年银一千两。少得可怜。除了现金,还有实物工资,比如皇后

  • 揭秘:古代男人是如何称呼自己的小老婆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资料显示,中国最早的小老婆,可能来自两个地位悬殊的族群。一个是无法把自己当人看的犯了罪的女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女子有罪者为人妾。”即完全的泄欲工具。另一个则比较尊贵,朱熹在集注里提到的“归妹”,指的是殷商或更早时期贵族之间出现的媵婚制,姐姐出嫁,妹妹或其他近亲女眷媵陪。除姐姐是正妻外,其他

  • 揭秘:枭雄曹操为什么不娶才华横溢的蔡文姬?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众所周知,曹操乃乱世枭雄,他一生染指的美女艳妇不计其数,而他对一位曾被匈奴俘获的美丽女俘虽然垂涎三尺,但却从不敢抱有非分之想。尽管如此,这位美丽的女俘的一生命运却与曹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就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才女蔡文姬。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生于此时的蔡文姬也不能置身世外。蔡文姬,名琰,子明姬,后因避

  • 他才是曹操眼中的第一勇将 “五子良将”几乎都是他的部属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人们经常将其和刘备的“五虎上将”对比,再加上这些人在小说中的戏份又比较充足,所以一般人都会认为他们五人就是曹操麾下最勇猛的存在。其实不然,在正史中,曹操麾下战斗力最勇猛者其实另有其人,他就是曹仁。曹仁,曹操的堂弟,当年动乱初起时,曹仁就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