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大将见群雁飞鸣,大败叛军

大将见群雁飞鸣,大败叛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95 更新时间:2024/1/4 4:42:43

雍正作为大清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让天下人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皇位的来源问题,据说雍正自己的同胞弟弟十四阿哥比他英明神武,其实是深得康熙和宫廷的喜爱的,那时候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接继大任的,于情于理都应该是十四阿哥,但康熙最后传位于四阿哥胤禛,让很多人对传位之事有所猜测。

雍正这个名字,雍字来自于雍亲王,而正字意味着正统、名正的意思,这让人看出雍正本人对自己这个王位的来历就没多少自信,因为谣刚刚上任的新人难免对治国多少有点紧张和担忧。

不过细究雍正争位之时的表现,能看出康熙把皇位传给胤祯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胤禛这个人非常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早年胤禛就是借着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身份尊贵子以母贵的。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时,其他皇子着急争位摆出了对立姿态,而胤禛却选择站边复立胤礽,这实际上一次聪明的投机。

到了下一次太子被废,包括十四阿哥、三阿哥在内的一些皇子因争皇位都名声在外,而四阿哥根本就是一副闲人一个的样子,让其他积极争夺皇位的党徒们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但其实胤禛一刻也没闲着,他都干了什么呢?他在和其他皇子打成一片,巴结与年羹隆科多的关系。在父亲康熙这边,他尽力做到孝子的角色。

对皇位最重要的一点是,雍正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事无大小巨细,从贡试会试试卷的复查到南郊祭天,巡幸、政务一样都不少,甚至还游历了中国的主要江川河山,所以全国上下的民俗文化、历史风情全部看在眼里,这使得雍正对于国家的了解深入,并且对日后的统治做了经验准备。应该说他是一个相当成熟稳重的人,非常适合做皇帝。

不过刚登基的时候,为了维稳政局难免要打击一下曾经的阿哥集团,一时疏忽了国内各地的局面,在青海一带的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趁着康熙尸骨未寒,新皇帝根基未稳掀起了叛乱,雍正暂时顾不上打击自己的政敌了。其实雍正对这次的青海叛乱很是头疼,因为青海原本就是他十四弟驻守的地盘,这里一旦叛乱情况很复杂。当然他不可能让十四阿哥回去平乱,那样相当于放虎归山。

再说青海这边,其实罗卜藏丹津一直对大清心怀不满。早在康熙平定准噶尔的几次战争当中,清军几次击退准噶尔的军队,在准噶尔发现自己没办法打到东边去的时候,他们就往南边打了下去,进了西藏,当时甚至还杀死了拉藏汗,在康熙的命令下十四阿哥入场缴了敌,而且罗卜藏丹津当时是大清的一员猛将,为平定准噶尔部献出了巨大贡献。

也就是在拉藏汗死后罗卜藏丹津像清朝提出请求希望接手西藏,清朝当时为了大局给了默许的态度,结果大乱平定之后清朝好像是“忘了”这件事儿一样,再也没提,让罗卜藏丹津非常窝火,一直对此耿耿于怀。等到康熙一死,十四阿哥回京,他就起兵造反。其实当时他召集的20万蒙古部众并不是心甘情愿造反,而是在罗卜藏丹津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反。

大清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也网罗了差不多人数的队伍前去征讨,雍正派出的是年羹尧。年羹尧曾经就在西北当差,这次算回自己的地盘。可是罗卜藏丹津也十分知道利用自己的优势,西北地区,大漠戈壁,部队要是使用游击战术,根本让人找不到踪影,一开始年羹尧气坏了,冷静下来之后又恢复大将从容之风。

到底是长期作战带来的经验帮了大忙,战争爆发前夕,年羹尧见群雁受惊飞鸣,猜想罗卜藏丹津定会派大军突袭,于是提前埋下伏兵,好杀敌一个措手不及。果然凌晨四时叛军发动夜袭,却不知清军已守候多时,最后死伤惨重,蒙古军队和罗卜藏丹津落荒而逃,欲休整之后在第二年东山再起,不过因为第一次的交锋让清政府摸清了叛乱分子的底细,知道蒙古人心不齐,就采用了做思想工作分解敌对势力的方式,使得罗卜藏丹津再没有大部队这个依靠,最后彻底失败。此外还让清朝收复了一大片土地——青海,让刚继位两年的雍正在自己的政绩上添上浓重的一笔。

标签:

更多文章

  • 南阳公主让别人杀了自己儿子,后世却封她为菩萨?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历史上有许多的公主,可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位公主却让别人杀了她的儿子,后世还封她为菩萨,这位公主就是南阳公主,隋炀帝杨广长女,母萧皇后。史料记载南阳公主杨氏(586年―?),隋炀帝杨广长女,母萧皇后。南阳公主姿容俱美、言行有节,隋炀帝特所钟爱。开皇十九年,下嫁许国公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为妇谨肃有礼,世以

  • 陈庆之这么强大七千人敌八旗满万?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从现代的古装剧和历史上我们可以知道清代的八旗军可以说知名度很广,努尔哈赤组建满洲八旗兵曾说过,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但是历史上有位人物他却只需要七千就能无敌天下?那他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陈庆之。首先介绍下八旗军: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为八旗制度下的军队。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

  • 为什么说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是必然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在2300多年以前的战国时代,秦国与赵国围绕着上党郡的归属,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惨烈的大决战,这便是“长平之战”。多数人所熟知的故事版本是这样的:在战争期间,赵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步的流言,罢免了主张打持久战的老将廉颇,换上了有名无实、只会空谈的赵括,结果导致赵军全军覆没……。可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

  • 慈禧那么喜欢权利 为什么不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帝呢?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在清朝最后一位掌权者,是一位女性。对于他的名字,相信也是家喻户晓。那就是慈溪太后。慈禧对于权力非常的向往。她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自从咸丰皇帝去世之后。他就开始垂帘听政。开始了自己的统治模式。慈禧热衷于权利,为何没有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帝!不过有一点我们非常的想不通,为什么他没有效

  • 秦始皇父亲是谁,秦始皇的后代应该姓赢,为什么如今这个姓消失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中中无直传天下,却是春和换日头,这是姜子牙乾坤万年歌的一句畿语!中中无直,就是一个吕子,春和换日头就是一个秦字,意思就是吕不韦吕氏传天下,号称秦!但是我们众所周知,秦朝,是秦始皇,嬴政的天下,公元220年,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怎么会有中中无直传天下的“谣言”呢?这里就涉及到

  •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至今未挖掘出来?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秦始皇陵墓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秦始皇陵墓的修建既是一个奇迹,可以它说见证了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兴衰。经风雨两千多年,而不倒的秦始皇陵墓,早就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乃至世界上的,物质文化遗产了。那又为什么不挖掘出秦始皇陵墓呢?第一,地上景观保护难度大。挖掉了秦陵地面以上的坟,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秦始皇陵

  • 清政府十分腐败无能 清朝为什么还会留下这么多的国土?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清朝留下的并不是960万平方公里,名义上有1100多万平方公里,实际上能够控制的连960万公里都不到,而清朝巅峰时期也就是乾隆时期,领土面积可达1310万平方公里左右,也就是说,清朝晚期的皇帝的的确确都是败家子,再折腾几年,国家主体还不知道能不能保持完整呢!巅峰时期中国领土面积到底有多大?要说中国领

  • 跟朱元璋打天下的34位功臣 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自古无情帝王家,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不惜杀掉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有功之臣还有亲人,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很多皇帝都有疑心病,哪怕是帮他打江山的兄弟,他也怕有一天这个人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所以,在古代很多英雄人物一旦功高盖主,那就代表命不久矣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雄才大略,唯一的不足就是因为

  • 清代大贪官和珅,死前的绝命诗就连嘉庆帝都夸赞?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在乾隆帝时期,就已经走了下坡路。说到乾隆帝,不得不说一位大臣,这个人就是和珅,可以说和珅是清朝最大的贪官了,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可想而知其贪污程度。作为清朝的一

  • 古代如何保卫皇帝安全:明代靠特务 清代用满族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帝王史,保卫皇帝可谓是各个朝代的头等大事。如何做好皇帝的安保工作,各朝有各朝的规定和做法。总的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安保工作规格越来越高,其中尤以宋明两代最为严密。宋朝时期安保部队的规模最为庞大,而明朝对国家领导人的保卫更为严密,其中最突出的一点,竟有相当于现代警卫制度中的“秘密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