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项羽为什么要处死秦三世子婴,子婴最后的结局如何?

项羽为什么要处死秦三世子婴,子婴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24 更新时间:2024/1/16 10:15:55

楚汉争霸时期,秦国的实力已经非常微弱了,甚至继位的皇帝子婴也自废帝位,降为王,是为秦王,那么项羽如咸阳之后,为何还要对已经没有威胁的子婴痛下杀手呢?

项羽很厉害,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很霸道,曾经分封天下诸王;项羽用兵真如神,曾经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项羽带的兵,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可是这样的人却是一个失败者,这是为什么呢?

大概是项羽做事过于激动,考虑问题不过一过脑子,比如杀秦王子婴,项羽为什么要杀死子婴,或许子婴该死的原因很多:

其一,子婴是大楚的敌人。当年你的爷爷秦王是灭我大楚的人,这是大仇,所谓不共戴天。现在你是秦国的代言人,杀了你,就是替天下的楚国人报仇。这叫父债子还,或者爷爷的债,孙子偿还。

其二,秦王当年很残暴,做了很多残暴的事情,既然我没有机会杀死你爷爷,就要把这灾难降临到孙子子婴身上。所谓一报还一报。

其三,打仗我是好手,秦军的主力是我打垮的,你为何要向匹夫刘邦投降,为何小觑于我?看不起我的人,我都让他看不到明天的太阳。项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把秦王子婴给杀了。

不过项羽杀了子婴,没有想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其一,杀不杀自营不能靠自己的感情,要考虑对自己的国家大局有没有影响。历史上好多人往往不是感情用事,才能成就大业。昔日楚国有个国君叫楚庄王,平息了内乱,大宴文武。饮至天黑,楚庄意犹未尽,召妃子来为众将斟酒,突遇狂风袭来,烛火皆灭,一将趁黑拉妃衣袖,此妃挣脱,顺手摘得此将帽顶之樱,并告之楚庄,楚庄一听,曰:不急点灯,众将摘帽痛饮,务必尽兴。灯亮,竟不知戏妃之将为谁,其后此将于一战中身先士卒,立下大功,方告之楚庄,楚庄叹曰:吾一小惠换一猛将,幸甚。

其二,和刘邦相比,刘邦率先拿下咸阳城,兵不血刃,而且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刘邦只是一个沛县的老百姓,尚且懂得如此爱护百姓,懂的秦王是秦地的领袖,杀了子婴,就会大失民望。项羽乃是楚国贵族,名将后裔,却如此不晓事理。这不是把老百姓赶到自己的对立面吗?

其三,刘邦也杀人,不过大业未成的时候,只杀了一个曹无伤。而且此人是个内鬼。项羽对自己的叔父项伯,言听计从,这个人却在鸿门宴上大出了风头,帮助对手压制自己。项羽不是个嗜血成性的人,也不是个六亲不认的人,他不杀刘邦,多半因为刘邦和自己有结义之情,不杀项伯,项伯和自己是一家人,看人不明,才让自己后来陷入被动。

项羽不仅杀了子婴,而且焚烧了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熄。这下子痛快了项羽,也痛快了楚国的将士。可惜项羽的霸业就此止步,不仅如此,还让天下人都看清了项羽的嘴脸,原来秦王残暴,项羽比秦王更厉害。和刘邦相比,大家自然愿意听从刘邦的号令。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这个道理。项羽最后说:天亡我,非战之罪,还是没有总结到位,因为他失去了人心,失去了人心,比什么都可怕。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园杀春申君前后始末,最大的原因竟然是这个?这也是春申君的致命弱点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纵观古代成就大事的人物们,无不有着清晰的头脑和果断决绝的行事风格,优柔寡断和心慈手软往往会给自己招致灾祸,春申君黄歇的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春申君是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曾任楚相二十余年,竟然死于自己的门客李园之手,令人扼腕,发人深思。楚国的楚考烈王不能生育,相国春申君遍寻能生育的妇女献给楚王,

  • 吕布被他追着打,溃不成军之时刘备为什么还要与其结盟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猛将,但是他缺乏谋略的同时又两面三刀,因此多为后世所不齿,刘备也在吕布身上吃过大亏。在第十二回中,刘备三番拒绝陶谦让徐州,我们仔细分析之后,可以知道,那并非刘备的本意。作为徐州的本土官员糜竺,和作为刘备帐下的虎将关羽张飞,多只看到刘备有利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刘备不利的一面。可刘备不同。

  • 中国古代海洋探索的辉煌时期,非大明郑和下西洋莫属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航海是人类勇气和智慧的完美体现,在大航海时代,明朝本有机会依靠顶尖的航海技术成为世界霸主,但是海禁政策让这个可能化为了泡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明的航海技术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在人类文明史上,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文明。古代文明间的交往互动,主要有赖于亚欧大陆上自古形成的陆上通道。汉代张骞通西域,其重大

  • 杀伐果断的武则天对大臣毫不留情,为什么却对他网开一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自古以来的官场就是伴君如伴虎,大臣犯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但是面对铁腕手段的武则天,娄师德却能得以善终,这是什么原因呢?武则天多疑,终其一朝,文臣武将能够善终者甚少,而娄师德却基本保持了终身不败。为官五五载,享年七十余,当面、背地、生前、死后说他坏话的几乎一个没有,做人做到这份上也算是出类

  • 清初皇子个个是学霸,康熙的儿子更是个个人中龙凤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清朝皇帝的勤政是在中国王朝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不仅是皇帝阶段勤于政务,在皇帝成长和接受教育的阶段,学习的刻苦程度也是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乾隆帝弘历和弟弟和亲王弘昼同时在上书房读书,每次宝亲王都能第一个把所有的功课学完。而就在他无所事事的时候,福敏便还要求他在学完了当天课程之后提前预习下一天的课程,这

  • 这位明朝秀才,为了考取功名,竟然连续36年屡败屡战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明朝的科举相当严格,但是面对着巨大的权利和地位成果的诱惑,还是有很多人义无反顾加入科举国考的大军,更有甚者,连续36年参加科举,其精神不得不让人佩服。明朝末年艾南英在《天佣子文集》中曾写道:考试当天,考场打三通鼓,秀才们即便遇到大冷天,冰霜冻结,也得站在门外等候点名。督学大人则穿着红袍高坐堂上,围炉

  • 朱棣的严酷税收,每户每年上缴一匹小马驹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朱棣是大明第三位皇帝,他虽然是通过暴力手段篡位,但是却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帝,不过他与朱元璋非常像,可能常年征战的人都是这样的性格,他制定的税收政策有些过于严苛了。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九月七日朱高炽正式登基,颁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为洪熙元年。在朱高炽

  • 山顶洞人和北京猿人都是在我国发现的,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都是发现在我国的远古人类,他们虽然都属于猿人,但是不论身体还是社会形态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北京人属于早期智人还保留某些猿类的特征;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和现代人已经差不多。北京人使用自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过的是原始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处于氏族社会。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使其比

  • 揭秘三国时期真实的杨仪,心胸狭窄,德不配才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我国古代时期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德行,如果这个人行为粗鄙,德行很差,那么就算是再有才华,也很难得到重用,三国时期的杨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记得有一位企业家在讲述他的用人之道时说:“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在三国这个人才的大舞台上,能够一展身手的多

  • 情夫众多的淫乱太后秦宣太后芈八子,死后竟要自己的情夫陪葬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历史上有权势的女人养情夫小白脸的故事后世记载的也有很多,只不过这些事情都说的比较隐晦,秦国的宣太后竟然在弥留之际想要自己的小情夫给自己殉葬。秦宣太后给我们最后的印象,是《战国策》里对她的记载,这可以说是她给世人留下的最后的印象。当“四贵”倒下后,秦宣太后也退出了政治舞台,秦昭襄王和范雎是怎么成功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