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马谡失街亭败给了谁, 其原因是什么?

马谡失街亭败给了谁, 其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726 更新时间:2024/1/18 14:19:17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马谡

过了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睿(ruì)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今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马谡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

诸葛亮杀了马谡,想起他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心里十分难过,流下了眼泪。以后,他真的把马谡的儿子照顾得很好。

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

诸葛亮对将士们说:“这次出兵失败,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可是我用人不当,也应该负责。”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给刘禅,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

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仍旧办丞相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康熙六扫朱元璋之墓 为什么写下治隆唐宋四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康熙年间,康熙曾经六次为朱元璋扫墓,康熙为何会这样做?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明孝陵就在那里,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明孝陵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康熙皇帝亲书“治隆唐宋”在这一座墓前,就写着“治隆唐宋”,这四个字是表示朱元璋在治理国家方面,胜过了唐宋。不过对于这种说法,也是存在一些争议的。毕

  • 商朝闻仲如何死的,后来被封为什么神仙?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在《封神榜》中闻太师本来是商朝末代君王纣王朝中的太师,乃三朝元老大臣,文武双全,威仪并重,擅长行军,是商朝军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闻太师为人刚正不阿、赏罚分明对商汤忠心耿耿,可惜商汤在纣王的统治下一片狼藉。闻仲亦是截教金灵圣母门下弟子,深谙道术、法力颇深。闻仲,又称闻太师,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

  • 项羽打下江山后为什么不称帝,反而要称一个莫名其妙的“西楚霸王”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古以来,打着解救天下百姓于苦难中的反抗者,无不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帝王之业。当然,也可以说是反抗者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苍生。对项羽和刘邦来说,他们的“时势”在汉元年,当年刘邦采取以柔克刚的战术,通过曲径通幽的战略,第一个到达关中,第一个入驻咸阳,成了推翻暴秦的风云人物。而项

  • 从一个小小的秘书机构发展到能废立皇帝?明代内阁得发展史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的一个月内,先后命胡广、解缙、杨荣等七人为阁臣,参与处理军国大事,办公地点设在翰林院的文渊阁中,为了“避外廷之名”,号称内阁,这便是明代内阁的由来。内阁设立之初仅仅只是翰林院的一个下属机构,阁臣品秩最高不过六品,其作用也仅相当于是皇帝的一个秘书机构罢了!然而谁能想到,经过二百余年的发

  • 日本侵华罪证《真相》的诞生始末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TRUTH”(以下称《真相》)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最早搜集的日本侵华罪证汇编。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报告书据此宣布日本的侵略行径和“满洲国”的傀儡政权性质,由此成为国际上第一份对“九一八事变”作定性结论的文献。《真相》这份材料是如何形成并送给国联的?尘封70多年后,它又是如何被发现并将影印

  • 古代高丽向古代中国进贡 他们一般进贡些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中国古代的时候和高丽打了不少的仗,从明朝开始,高丽就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属国,既然是属国那肯定是要定期进贡的,只有这样中国才会庇护他们。当然如今这段历史,韩国是不承认的,他们篡改历史的能力是很强的,最夸张的是,在他们国内有部影视剧是这样说的,他们的大将军在唐朝时期远征中国,将李世民的眼睛射瞎了一只,李世

  • 崇祯皇帝最后为什么不逃,却在煤山自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大家都知道大明亡国的时候,崇祯皇帝的气节,是一点都没有输掉的。那么又是为什么在最后他没有逃跑,而是在煤山自缢呢?今天就由小编来和大家说说。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

  • 历史上袁绍失去的六次机会?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发生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以多打少,兵力明显占据优势,袁军士气也很高,将士也不可谓不用命,但结果却惨败而回,几乎全军覆没。袁绍的失败,不得不归究于其本人在指挥上的严重失误,因为在整个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取胜的机会原本很多,即便有一两次失败,都不至于影响战争结局,可所有取胜的机会都被袁绍“

  • 我国最能打胜仗的4位将军 粟裕位居第四 第一连美帝都害怕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新中国的建立,离不开那些英勇献身的革命前辈,他们历经多次战役,开拓出一条条血路,才成就了后来的我们。抗战年代,我国热血男儿,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尤其几位能打胜仗的将领,带领着战士们,创造了不少丰功伟绩。从这些将领中,若是挑选出来4位能打胜仗的虎将,则是轻而易举。这几位将领当中,粟裕仅仅只能排第4,第

  • 刘备墓成三国唯一幸存者,包拯墓千年没人盗,这6字道破玄机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古话云:汉墓十室九空。原因是汉朝以后经历了近百年的乱世,乱世中正是盗墓的高发期,因此几乎所以汉朝皇都被盗掘过。而唯一没有被盗过的墓可能就是蜀主刘备的墓。这是为什么呢?三国正史《三国志》中所记载的刘备墓葬是在今四川成都市武侯祠诸葛亮殿的西南侧,史称惠陵。关于刘备的陵墓,野史有这样记载:唐朝的一伙盗墓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