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国民党军官为什么在称呼上级的时候叫某某座,这个称呼怎么来的?

国民党军官为什么在称呼上级的时候叫某某座,这个称呼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05 更新时间:2024/1/9 23:52:35

座”的字面意思即是为宝座,封建的时候对职务的一种尊称。最初开始的时候,是民国的“帅座”,再后来各个级别就都在效仿,他们就会觉得叫上级某座是一种特别尊重的感觉。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国民党军官在称呼上级时喜欢叫XX座,在等级森严的国民党军队内部,下级称上级为“某座”,例如是长官是师长,就被下属称之为“师座”,军长则被称之为“军座”,甚至中级军官的团长,也被下级称之为“团座”。而长期把持着军事委员会长宝座的蒋介石,被人称呼最多的,除了大名鼎鼎的“校长”,便是“委座”了。真实的国民党军队中,下级对于长官真的是这么称呼吗?他们又为什么这么称呼呢?

这种称呼最早应该发源于明清时期。

座位和座次在古代有特殊寓意,不但官方对座次有严格规定,民间交往也十分注重座次,对尊贵的人都要“请上座”,以示敬重。

古代科举考试,凡是榜上有名的进士都称呼本期主考官为恩师,自称门生,既是为表敬重感恩,也为自己寻找靠山。明清时期,进士对主考官的称呼变成了“座师”,这里的“座”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表示对恩师的尊敬。

民国时期,清末礼仪影响犹在,上层社会彼此称呼都很讲究,尊称对方的字号,比如李宗仁,字德邻,时人称之为“德邻公”或“德公”,表示敬重;称呼蒋介石“蒋公”,称呼周恩来周公”,也是表示尊重。蒋介石作为国民党最高领袖,身兼数职,对他的称呼有总裁(国民党总裁)、校长(黄埔军校校长)、委员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总统(中华民国总统),但在影视剧中有一种对蒋介石最常见的称呼——委座。

前面说过,“座”是敬辞,表示尊称,“委”是委员长的简称,“委座”的称呼比委员长更简单,更显尊敬之意,逐渐成了对蒋介石的专属尊称。

国民党不少下属军官喜欢效仿对蒋介石的称呼,根据对方职务,称呼上级军官为军座、师座、旅座、团座,比直呼军长、师长、旅长、团长显得更加高大上一些。

除了一线军官,其他系统也有称呼长官为X座的,比如保密局下属喜欢称呼毛人凤为局座,称呼处长们为处座,一概表示尊敬之意,但原军统称呼戴笠却是戴老板。需要说明的是,XX座的称呼似乎多见于影视剧,历史上的文献资料上极为罕见,真正使用的反倒是“钧座”一词,用于敬称长官,与具体职务并无干涉。

所谓团座、师座,这些“座”都是被现代的影视剧误导了。在国民党内部根本没几个人这么叫,他们的官职以及军衔也没有座的称呼。

民国时期将星如云,在国民党的部队中最闪耀的应当是黄埔系的将领们,人们往往一提到民国时期著名的将领,其中十有八九就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当然在其中也不乏投靠国民党的军阀大军官,他们也大多是从日本士官学校或者早期的保定军校出来的,受过了良好的军事教育。

比如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中说“案奉钧座令,委仲恺为财政部长”,钧座指的是蒋介石;徐特立《致张敬的公开信》中说“钧座为地方长官,似应一查真象”,钧座指的是张敬尧,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秦朝是怎么灭亡的,秦朝的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为中国疆域和文化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勤勤恳恳,日夜操劳,建造宫殿,制定法度,为的是让秦王朝能够千秋万代,但是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所建立的这个庞大帝国仅仅十余年后便宣告灭亡。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秦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由强盛走向终结?综合种种记

  • 996引发古代历代王朝工作制度的讨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最近“996”工作制度引发社会一阵热议,996工作制是指工作日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且没有任何的补贴的工作。公司要求员工要按照"996工作制"来加班,而且公司不会给任何补偿,包括加班餐,晚上打车补贴也没有。那么我们好奇的是,在古代上班是怎么上的,是几点到几点,有休息日吗?就此问题,引发出中国

  • 古代那些宫女不仅漂亮还贤惠,出宫后为什么没人敢娶?是什么原因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等级森严的时候,皇宫里的规矩是很多的,稍不慎或不留神,就有被责骂甚至被杀头的危险。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挤破头都想去宫里做事,一来可以谋个好差事,运气好的话,还能攀上皇亲国戚,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走上人生的巅峰。而中国古代那些能进宫当宫女的人,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她们不仅长得

  • 周公辅佐成王 周公跟成王是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历史上,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姬姓,名

  • 曹操为什么选典韦和许褚当保镖?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身边有过两个顶级的保镖,虎痴许褚和古之恶来典韦。那么手下精兵强将无数的曹操又为什么会选他俩作为自己的保镖呢?这是因为他俩是天生的保镖,不仅在三国历史上,在整个古代史上他们两个都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保镖。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除了自身力大无穷,武力高强外,他们两人身上还具有一

  • 因为长得帅而当上了国君,宋文公应该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大家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所谓“春秋五霸”之一有一个叫做宋襄公的国君,因为讲究“仁义”结果被楚国的军队砍成重伤,回家不久之后就去世了。而他这一走,可是苦了宋襄公的夫人王姬,于是她一眼就看上了宋襄公的孙子公子鲍,也就是后来的宋文公。据史料记载,宋文公少年时期就长得十分漂亮,就连自己的祖母王姬都十分喜欢

  • 刘备的性格注定了蜀国无法平定?还害死了关羽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夺取汉中后,刘备为何不与关羽一同进军荆州汉中之战时刘备手握兵权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让他头痛。是什么呢?那就是刘备手上的兵员不充足。汉中一战曹操亲自率领大约15万人赴战,而刘备当时手下只有八万人左右。仅是曹军的一半还不到。其实蜀汉最鼎盛的时候兵力也才十万人,而且还存在招兵不顺利兵员得不到及时补充。不过这

  • 二战德国拥有两艘航母 然而两艘航母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二战期间实力雄厚的德国为何没有制造航母?”按照当时德国的情况造航母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更何况如果有航母和英国海军之战也不至于输的那么惨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德国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制造出一艘航母呢?大家别急,您请往下接着看。二战德国第一艘航母德国第一艘航母只担任防御任务德国在没有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只因杨修是根鸡肋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杨修(175~219年),字德祖,东汉末年文学家,在曹操帐下任职主薄;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文书,并且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公元217年,刘备派兵进攻汉中。经过激战,汉中守将夏候渊被黄忠斩杀,汉中失守。曹操派大军前往汉中和刘备决战,但是有利的地形己被刘备抢占,一时难以取胜。一天晚上,魏王曹操发现菜中有一碗鸡肋

  • 古代文人雅士为什么乐于追求慢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追求雅致的慢生活,中国古代文人是这方面的典范。清代张潮写的《幽梦影》是古代文人慢生活理论的代表作。张潮认为:“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张潮所说的闲,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闲工夫,二是有闲心情。有闲工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