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帝王说出的那些豪言壮语,都有那些

古代帝王说出的那些豪言壮语,都有那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33 更新时间:2024/1/16 14:33:07

秦始皇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

他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

秦始皇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

秦始皇可能永远想不到,自己的梦想在儿子身上就失败了,秦朝“二世而亡”与秦始皇的这句话形成鲜明对比。

项羽

彼可取而代也(指秦始皇)。

秦始皇巡游到会稽等地时,项羽和叔叔项梁都在一旁看热闹,看着威风的秦始皇,项羽说了句:我可以取代那个人(指秦始皇)。项梁忙捂住他的嘴:别瞎说,这是要满门抄斩的。

年轻气盛的项羽第一次见秦始皇就说出这句话,看来,其志气真是不小。

刘邦

大丈夫当如是也!

刘邦曾经在咸阳服徭役,看到秦皇出行时的霸气场面,不由感叹地说:作为男子汉,就应该像秦皇这样(雄霸天下)。

草根出身的刘邦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一代帝王,命运,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曹操

设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在统一北方后,面对政敌的抨击,他发布了《让县自明本志令》,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

其实,这说的实在是一句大实话。

杨广

大好头颅,谁当斫之?

这么好的一颗头颅,将来不知道会被谁砍去。

《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曾对着镜子自顾,回头对萧后说:“这么好的脑袋,将来不知道被谁砍了去?”

萧后大惊问他为什么这样说,隋炀帝笑着说:“贵贱和苦乐,都是朝代更迭造成的,有什么好伤感的哪!”

李世民

君者,舟也;人者,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君主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唐太宗李世民能说出这番话,真真难能可贵。他将老百姓比作水,君主比作舟,阐述两者相互依存的有关系,时至今日,依然有现实意义。

赵匡胤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赵匡胤建立宋朝,他先后攻灭了荆南、湖南、后蜀等国。

974年,他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见。李煜担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铉到汴京求和。

宋太祖直截了当地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这句话直接断了李煜想偏安南方的想法。

铁木真

尔要战,便战!

成吉思汗在建立大蒙古国后,派出一支450名商人组成的商队前往西方,路经中亚花剌子模国时,贪财好货的花剌子模君臣以间谍罪将449商人杀害,只剩一人逃回蒙古,并将500头骆驼满载的金银、丝绸、貂皮等货物全部没收。

成吉思汗派遣使者三人前往责问,结果主使官却被花剌子模杀害,从官二人遭割须之辱,逐回蒙古。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召开大会,集结蒙古20万大军,决定西征(当时敌方有40万军队),报仇雪恨,并派人给花剌子模国王送去战书:尔要战,便战!

简单却超有气势。

朱元璋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立纪陈纲,救济斯民。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汉室江山,推翻当时蒙古人的统治,在《喻中原檄》一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同文中也提出“胡虏无百年之运”。

朱由检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

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公元1644年,大明帝国走到了末路,作为亡国之君的崇祯帝命令皇后妃嫔自杀后,又砍伤砍死自己的两个女儿。

清军攻入北京,崇祯在景山自缢身亡,死前,在衣服上写下这几句话:我死了,没有脸去见列祖列宗,我只有脱下帽子,用头发把脸挡住。我的尸体任凭你们处置,只求不要伤害我的百姓。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崇祯帝的遗言令很多人对这位亡国之君多了几分同情。

光绪帝

吾变法但欲救民耳,

苟能救民,

君权之替不替何计焉?

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吾以只手取天下”。毫无疑问李存勖是典型的军事天才,但却缺乏整治头脑,最终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武悼天王·冉闵

武悼天王·冉闵:“诸胡乱我中国,也已数十年,今我与诸君尽诛天下胡族,共雪我中原百姓血海深仇。”这句话出自冉闵起兵反石赵政权时的祭文。关于冉闵是不是英雄我们再此不做论述,但在某种程度上,他确实挽救了北方汉人。

标签:

更多文章

  • 顺治皇帝为什么要出家,究竟是为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顺治出家之谜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究竟顺治出家,世人并没有完全的答案。有人说顺治一向好佛,顺治脱去龙袍换上袈裟,是为除去世间烦躁,修身得道。更多的说法是顺治出家只为董鄂妃一人。顺治出家之谜究竟是怎么回事,本文为大家揭开当年顺治出家之谜。在清朝第二位皇帝顺治短短的一生中,他一共娶了19个妻妾,差不多是每

  • 武则天为什么要立无字碑?有哪两种说法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1]),自名武曌(zhào)[2-3],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女皇帝,她

  • 小霸王孙策称霸江东首要原因,以及他父亲孙坚的威名起了多大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曹操轻视孙策,认为其“因父成名”,绝非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的英雄,是理所当然的。就当时天下情势而论,孙策别说和曹操相比,就算比之荆州刘表、幽州公孙瓒这些诸侯,同样也大为不及,孙坚之子的身份,确实让他在创业时占据了极大便利。江东孙氏出身寒门,自称是春秋时“兵圣”孙武的后裔云云,不过是得势后给自己门楣贴金。

  • 古代兄弟各作一句诗,先生告知一丞相一红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北宋时期,在开封府雍丘县双塔集村,有一对传奇的亲兄弟,哥哥叫宋庠,弟弟叫宋祁,他们未考取功名时只因一句诗,就被预言一人丞相一人红人,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大家并不陌生《玉楼春·春景》,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宋祁的,正因为这首诗,里面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再加上宋祁(qi)当过尚书,所以人们都叫他“红

  • 为什么明治可以维新成功,而戊戌变法会失败呢?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公元1943年日本南京汪伪政权成立中华电影公司,拍摄了拍摄了几十部颠倒黑白的汉奸电影,借此宣传“大东亚共荣圈”。到了1944年,战场形势逆转,日军逐渐处于下风时,这个电影公司依然在运作,并拍摄了一部讲述清朝太平天国的电影《春江遗恨》。《春江遗恨》是通过一个日本武士高杉晋作的视野,描绘了同治元年之后一

  • 历史上差点被一群宫女杀死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历史上宫女不乏被皇帝宠信,而后改变人生的人,按道理宫女应当想办法讨皇帝的喜欢,但历史上有位皇帝却差点被宫女杀死了,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说说。这位皇帝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共使用四

  • 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及曹彰,曹操为什么让曹丕继承王位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的历史,并建

  • 历史上真正赵氏孤儿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在传统戏曲《赵氏孤儿》中,程婴为了保全友人赵氏家族的血脉,不惜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隐居山中,终于得到复仇。然而,戏曲总是把人往美好的地方塑造,真实的赵氏孤儿真相回事如何呢?赵氏孤儿的名字叫赵武,他的曾祖父赵衰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的辅臣,曾在晋文公角逐王位的争夺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当仁不让的头

  • 张学良家族财产去向之谜 后人:被日军搜刮殆尽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从“东北王”到阶下囚,再到“叛将之后”,中国现代史上煊赫一时的张氏家族如今散布世界各地,甚至互不相识。而张氏家族后人却依然执着地在寻找着家族故地与历史真相。2010年,这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张作霖之孙、张学良六弟张学浚之子张闾实。张闾实在台湾与张学良相处了25年,此次来天津,就任历史文化顾问,将

  • 项伯为什么背叛项羽,怎么评价项伯这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项伯为什么要在鸿门宴帮刘邦,并且在最后接受刘邦赐姓刘,此人难道真的丝毫不在乎家项家吗?现在对项伯这个人的说法也褒贬不一,下面我们来看看从各个观点去看项伯这个人吧。反方观点:项伯是项羽的叔叔,是项梁的弟弟,也是项家堂堂正正的后人,而且史书记载,其也颇有勇略,可以说也是一位优秀的项燕后人。因此,其深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