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38 更新时间:2023/12/20 3:02:53

近些年来各种穿越剧在荧屏上屡见不鲜,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很多人的心里,一定也有穿越到古代的想法。那么,古代人的生活就真的那么好吗?就拿古人上厕所这件小事给大家说说,说不定看完后,你就会对穿越一事有了新的想法。

说起古人如何如厕,一直是个新鲜话题。那么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呢?很多人会说,上完厕所,卫生纸擦干净,马桶一抽水不就完事儿了嘛。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首先,马桶是近现代才发明的,古人基本上是旱厕。其次,纸是汉代蔡伦改良发明的,之前古人写字都是用竹简卫生纸更无从谈起。再说,纸在古代属于奢侈品,读书人也要勒紧裤腰带才能一次买它几张。用纸来擦屁股,这个现代人用钞票当冥币一样,那你是不是想问,古人上完厕所都是怎么清洁的?是不是像现在阿三哥那样用手抠?

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厕筹又称厕简,使用厕筹法随佛教由印度传入,后来厕筹擦改为纸则是由蒙古族的元朝皇室开始。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因此就有了一个俗名叫做“搅屎棍”。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

连擦屁股的纸都要先用脸试试软硬,这孝心实在是可圈可点。那么,竹片呢?软硬估计已经不是问题,竹子的问题在于刺甚多,万一竹片不够光滑,伤了使用者的臀部,实在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情。

《南唐书·浮屠传》记载,南唐后主亲自动手削竹片以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用面颊检验质量,看看是否光洁滑爽。这堪称是礼佛的帝中最值得称道的了。

而如今我们称去厕所为“洗手间”。而以前却叫便所、毛司、灰圈、茅厕、茅坑、粪坑、沃头、期)、西间、西阁(古人认为厕所应设於西方或南方)、舍后(民间厕所多设於屋后)、更衣室(唐代已有)、雪隐(宋)、溷厕、厕溷、厕屋、厕轩等等,厕所在一个朝代都有很多很多的名称。有些对厕所的称呼,在现在看来是有点难解释的。但是有一个我想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古代的厕所会叫“更衣室”?可能有些同学已经开始很牵强的跟现代“洗手间”拉上关系了。觉得一样的词不达意。其实不然,现代称呼厕所为“洗手间”是更婉转,含蓄。而以前的“更衣室”却名副其实。为什么说厕所是更衣室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上完厕所是要换衣服的。而一般进厕所也是要脱衣服的,厕所外面10多个侍女伺候着,等着里面的大人出来将新衣服给他穿上。可是这毕竟是富贵人家的专利,穷人是做不来的。

慈禧太后的“出恭”在一些史料中有零星记载。太后说要传官房,几个宫女就去分头准备,一个去叫管官房的太监,一个去拿铺垫,一个去拿手纸。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官房里放有干松香木细末。太监要把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净房一般设在卧室床的右侧,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专门为便溺用)里,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太后完事后,由宫女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等下一次使用。看了这么多的历史后,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此时所用的厕所实在是太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堪比诸葛亮,却被皇帝反复被贬逐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无论今天还是古代,一个智慧超群的谋士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谈到谋士那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诸葛亮,但是在唐朝有位堪比他的人,却被皇帝反复贬逐这是怎么回事呢?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

  • 汉族王朝有多强大,他们又是怎么灭亡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汉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当时商业、农业和自然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强大的军事力量下,汉朝扩张到中亚,甚至延伸到今天的越南和朝鲜。为了增加他们的影响力并确保该地区的和平,汉朝引入了“朝贡制度”,通过承认中国的权威并赠送礼物(通过异族通婚加强关系),邻国可以保持自治。例如,北方的匈奴人每年都给

  • 宋高宗为什么一定要岳飞死?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岳飞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今天杭州西湖边上的岳王庙里,那一幅“还我河山”,据说就是出自岳飞的手笔。而那首壮怀激烈的《满江红》词,人们也普遍愿意相信是岳飞所填。八百年后,在面临国破家亡的岁月里,许多中国青年就是吟唱着这首词,走上抗击日寇的战场的。据说,有一本以岳飞的名义撰写的军事著作,名叫

  • 长孙无忌,与士族是对立的还是一伙的,对此你怎么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士族并非和皇帝是对立的,实际上两者是互为依靠的关系。这点上,必须清楚士族到底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士族是科举轨制前仕途的一大特色,可是这一特色也是有成因的,并非凭空而来。上古三代夏商周,封土开国的封建时代,各地以诸侯的家天下为主,血统就是官职,不存在士族,庶族之分。到了秦汉之后,中心集权,地方接纳郡县流

  • 清朝军机处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官员抢着进?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在古代清朝有个特殊的部门那就是军机处了,我们在许多现代的古装剧中都可以看到这个部门,那它是干什么的呢,又为何当时的官员抢着进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军机处由雍正皇帝于雍正七年(1729年)所设立。其时雍正皇帝正对青海准噶尔部用兵,所谓兵贵神速,雍正认为在原有的政治部门体系下指挥军务效率太低,因此在靠

  • 国民党军官为什么在称呼上级的时候叫某某座,这个称呼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座”的字面意思即是为宝座,封建的时候对职务的一种尊称。最初开始的时候,是民国的“帅座”,再后来各个级别就都在效仿,他们就会觉得叫上级某座是一种特别尊重的感觉。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国民党军官在称呼上级时喜欢叫XX座,在等级森严的国民党军队内部,下级称上级为“某座”,例如是长官是师长,就被下属称之

  • 秦朝是怎么灭亡的,秦朝的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为中国疆域和文化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勤勤恳恳,日夜操劳,建造宫殿,制定法度,为的是让秦王朝能够千秋万代,但是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所建立的这个庞大帝国仅仅十余年后便宣告灭亡。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秦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由强盛走向终结?综合种种记

  • 996引发古代历代王朝工作制度的讨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最近“996”工作制度引发社会一阵热议,996工作制是指工作日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且没有任何的补贴的工作。公司要求员工要按照"996工作制"来加班,而且公司不会给任何补偿,包括加班餐,晚上打车补贴也没有。那么我们好奇的是,在古代上班是怎么上的,是几点到几点,有休息日吗?就此问题,引发出中国

  • 古代那些宫女不仅漂亮还贤惠,出宫后为什么没人敢娶?是什么原因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等级森严的时候,皇宫里的规矩是很多的,稍不慎或不留神,就有被责骂甚至被杀头的危险。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挤破头都想去宫里做事,一来可以谋个好差事,运气好的话,还能攀上皇亲国戚,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走上人生的巅峰。而中国古代那些能进宫当宫女的人,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她们不仅长得

  • 周公辅佐成王 周公跟成王是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历史上,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姬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