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朝的后宫制度是如何的?唐朝皇帝后宫的划分

唐朝的后宫制度是如何的?唐朝皇帝后宫的划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92 更新时间:2024/1/14 19:20:39

自古以来,宫中就有所谓「内职」制度。〈周礼〉上说:「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治。」武德年间参照隋制建立了完整的「内官」制度,规定:皇后一人,下立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以下依之有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婕妤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宝李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各有品位,共一百一十二人。除皇后为正妻外,其馀名义上均属妃嫔——皇帝的妾。

此外,太子东宫也有「内官」,太子妃一人,下有良娣、良媛、承徽、昭训、奉仪等品级;诸亲王妃下也有孺人等媵妻妾名位。皇帝在掖庭之选和后宫宠幸上,不大计较尊卑贵贱的,但若要册封给她们名位便十分重视门第了;尤其册立皇后,绝对要求门第高贵,必须「妙择天下令族」。册寺皇后首先强调「地胄清华」、「轩冕之族」等等,其后才是德行。有时侯皇帝虽不在乎,大臣们也会以门第为最有力的理由提出反对,使皇帝奈何不得。武则天的父亲虽然早年曾是商人,但建唐后官居高位,不能算低门微族,反对立武则天为后的大臣仍然攻击她「地实寒微」;而高宗力排众议立她为后时,又拚命强调她「门著勋庸,地华缨黻」。非高门大户,即使是深得宠爱或是早生贵子,也只有等死后被追赠或是儿子即位才能正位。

比起封后,册立妃嫔稍随便一些,门第要求不那麼十分严格。她们多半是因为生子或者是受宠而被册,其中包括一些出身微贱者。不过,在妃嫔中,出身门第也还是很受重视的,如太宗杨妃隋炀帝之女,所以「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宫人身居九重,似乎很尊贵,却只是皇家婢。宫庭中除少数有名位的后妃外,便是数以万计的普通宫人,在唐代也有宫女、宫娥、宫婢之称。她们分布於长安的三大皇宫和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及各处离宫别馆、诸亲王府、皇帝陵寝。

宫廷是个小社会,宫人中也有著高低贵贱、三六狞等。和妃嫔们有「内官」制度一样,宫人们有宫官制度。宫官是宫人的最上层,她们是后宫的各级官员。唐朝后宫设六局—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管理宫中一应事务;六局首席女官尚官、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就是后宫的六部尚书。六局下面统领二十四司,各司女官分别为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司宝、司衣、司饰、司使、司膳、司酝、司药、司饎、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司制、司婇、司计;还有二十四典、二十四掌以及宫正、阿监、彤史、女史等等各级女官。这些女官各有品级、供给,她们分别管理著礼仪、人事、法规、财务、衣食住行等等各项宫廷事务。宫官既是职事官,也就不必讲究色、宠,只须挑选良家出身、才德兼备者充仕。

除了六局宫官外,宫中还有内学馆,选宫人中有文学者为学士,执掌教习妃嫔、宫人文化书算等等。这类宫官有的品高位显、有权有势,不仅在宫中受尊重,甚至外朝官也逢迎她们,以图进取,有的因此得以干预外朝政事。不过,她们的身份终归是皇帝的婢女。保传告诉太宗的小弟舒王:「尚宫品秩高者,见宜拜之。」舒王说:「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为?」一语道破了宫官的身份。

由於唐朝后宫人数众多,采选不止,使得后宫积怨,民间不满,因而宫人问题受到了社会和朝廷的关注,各朝都有人批评这一弊政,请求皇帝怜悯宫女们的离别之根、怨旷之苦,放还宫人。皇帝往往为了表示自己实施德政、不好声色;有时则纯粹为了节省宫廷费用,或者害怕后宫积怨太深,遭到灾难「天谴」,所以每每下诏释放宫人。自高祖后,几乎各代皇帝都有放宫人,多则三千,少则数百。这些宫人出宫后有家者可以回家,可以嫁人,年老有病、无人收养者,送入寺观安置,有时还给一些资财作安家之用。这算是唐朝皇帝的一点仁政。

标签:

更多文章

  • 皇帝无子,竟让官员送二个小孩来选太子?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古代如果说起最尊贵的职业那肯定是非皇帝莫属了,可是这个职业的竞争压力还是蛮大的,而且很多时候竞争失败了那就是要命的事。但是因为这个职位实在太诱人,可以拥有天底下最大的权力,所以总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为争夺皇位打得头破血流,六亲不认,杀父弑兄,总之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卑劣——为了权势,可以疯狂变态到何种

  • 雍正上位之谜:逼迫康熙生前写遗诏 而上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康乾盛世”不仅指的是康熙和乾隆,中间还有一位皇帝,就是雍正。他在位期间,人们生活安居乐业,满意现状,一直也是美名远扬。雍正自从自己亲政之后,一直兢兢业业为广大苍生付出所有的心血,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生性多疑,任何一个人,他都不是完全相信。雍正一直有一个被人诟病的事情,就是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当时

  • 此人是蜀国大将 独自北伐 兵败后神秘消失 百年后四川发现其墓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读汉末三国历史,蜀汉的中流砥柱诸葛亮,一直继承着“匡扶汉室,统一中原”的志向,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北伐战争,最后病逝五丈原。诸葛亮病逝后,在第二年,蜀汉再一次有人扛起北伐旗帜,率众伐魏,不是姜维,被曹军击败后神秘消失。此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蜀汉的平北将军马岱,马岱是

  • 三国时期 一位谋士预言曹丕活不过十年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孙权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吧,三国时期,他可是最年轻的一位霸主,被魏文帝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成为一方诸侯。并且他智勇双全,在刘备和曹操这两个心腹大患病逝后,他原本可以一统天下,可惜曹丕领先了一步,孙权怕自己推翻不了曹丕,一辈子称不了帝,这时,他的一个部下告示他说,大王请放心,曹丕绝对活不过十年

  • 中国古代的人们都是如何应对恐怖分子的 唐朝皆斩宋代杖毙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唐朝没有与现代社会相同的恐怖犯罪和反恐法制。可是,当时也有类似的恐怖犯罪,而唐律中也有打击此类犯罪的规定。总归起来,此类犯罪行为主要是:劫持人质、用毒药害人、车马杀伤人、向城内射箭、散布恐怖言论、决堤防和纵火等。这些行为都从不同角度造成恐怖气氛,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和民众的安全。由此而言,唐律把其规定

  • 康熙最宠爱的嫡长子,为什么却成了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太子?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太子是皇帝册立的最高官职,他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最高领导人,因此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命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中国的太子历史由来已久,在封建时代,太子是国之储君,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拥有监国摄政的权利,居住的地方被称为东宫。中国封建时期唯一一个在老皇帝在世时拥有太子名号的便是康熙皇帝的嫡长子胤礽,其生

  • 乾隆帝对她恨之入骨,悲情无辜的乌喇那拉氏皇后被废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按理来说,皇后是一国之母,母仪天下要做天下女性的榜样,是不能随便废立的。但是历史上有许多皇帝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皇后的废立,间接影响到了太子的位置,对国家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乌喇那拉氏皇后(即那拉氏皇后,1718年一1766年),满洲正黄旗人,为佐领那尔布的女儿,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

  • 古代文人的操守,若丢了后果很严重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文人的气节自古就为人所不齿,穷酸,百无一用是书生也是用来形容文人的,但是如果文人没有了自己坚守的节操,这个社会最后的道德壁垒将会轰然倒塌,许多祖先留给我们的美好的东西也将不复存在。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仍,但却也为文人的自由提供了天然便利。许多优秀的化大家利用自己的笔,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文,让这个阶段

  • 历史上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第一名毋庸置疑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人类文明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伴随着硝烟的战争史,全世界每个独立进化的文明,都不约而同发展起了最强大的军队,用来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以及侵略别国的掠夺行为。历史上,一个个王朝的建立总是伴随着一支支强大的军队,这些军队铁血、刚强,愈战愈勇。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我心目中历史上世界十大最强军队吧。10.拜占

  • 古代女人多不幸? 看平原君杀个美人换信誉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战国时期平原君是一位颇有威望的名士,他的一个小妾曾经公开放肆的嘲笑一个天生残疾的人,因此给自己和平原君都招来了麻烦,这个故事下面听我细细讲来。重色轻友,还是重友轻色,在男人这儿,是个棘手的问题;若是社会公众人物,尤甚。孔夫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可见,好德比好色要难上许多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