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赵子龙到底符合“五虎上将”吗?为什么在三国志里排名没有他!

赵子龙到底符合“五虎上将”吗?为什么在三国志里排名没有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766 更新时间:2024/1/20 10:17:09

相比较与演义小说,史书中的记载相对权威,可信度更高一些,而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夹杂了作者的主观因素,与现实有着或多或少的出入。

提起蜀国的五虎上将,可谓是脍炙人口,当然根据正史中记载,这是莫须有的,是民间杜撰出来的,不过在罗贯中的书中却将赵云等五人封为了五虎上将,不过有人也说子龙只是个小兵,根本配不上这个名号。虽然陈寿也将其与关张马黄记入同一传,但因为著书者本身就是蜀国人,因此难免有所偏失,不过也能够看出他的确在蜀国人民的心中很受敬仰。

早先在追随公孙瓒的时候,结识了刘备,在邺城时与其一起去往了荆州,慢慢成为了一名护卫偏将,后来在平定南方诸郡之后,又升为偏将军,兼任桂阳的太守。而二爷当时却已经是襄阳的太守,更是大名鼎鼎的荡寇将军,翼德则是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官位都比子龙大了不少,后来刘备进入蜀地,将他留在了荆州,当了一个小小的警备队长,职务也是在内务那一块,与原先的风光将军大相径庭。

在截江救了刘备的儿子之后,他被军事孔明带着去往平定益州,这时他才又被封为将军,这里的将军还是个护卫将领,而人家二爷乃是是拜前将军,翼德也做到了右将军,左将军则是马超,剩下的一位黄忠是后将军,又为关内侯,凡是被封为五虎上将的,哪一个不比他官大的多,甚至连名不经传的魏延都是镇远将军,刘备若是让他们平起平坐,另外四位难免心中不服,子龙也会感觉惶恐不已。

后来二爷和黄忠都先后离世,翼德为车骑将军,镇北将军是魏延,但是子龙依旧没有立即得到提拔,第二年才终于坐上了镇东将军,勉强与魏延平级,因为几场败仗而又被贬成了一个镇军将军,在后来甚至在他死后,也还是个镇军将军。这是因为自从他回到军中之后,接连几次的战役失败,使其官位一再被贬,所以到他这一辈子结束,他都没有能够与另外四人平起平坐,所以刘备又怎么可能拜他为五虎上将呢?在其死后,阿斗也没有立即为其追赠谥号,而是在蜀国将亡前三年的时候,才想起来这件事。

话说回来,还是因为出身的问题,平民出身的他没有非常显赫的家世,导致其空有一身本事却不能得到重用,如果单论能力和功绩的话,他比起另外四位来,丝毫不逊色。在刘备还在袁绍手下任职的时候,他受其指挥,生擒了夏侯兰。而在长坂坡一战中,刘备抛弃妻子夺路而逃,是他保护甘夫人,带着后主冲杀出来,在他掌管荆州内务之时,曾与翼德一起截江,而再一次救下了阿斗。

在蜀魏争夺汉中的时候,他和黄忠负责抢劫对方军粮,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始终不见黄忠返回,子龙带着数十人就敢跟魏国大军抗衡,就在这场战役中,刘备夸赞他一身是胆。而在街亭一战中,他更是漂亮的断后,受到了重臣邓芝的夸赞。可见其他是一个武力值超高的人物,安排计划详细周密,只是因为军衔限制而无缘带兵统军。

再说他的为人非常机敏,而且敢于直谏,在占领益州之后,大家开始商量着将城里面的房屋和田舍赏赐给那些有功的将领,但是却被他劝阻了下来,又重新还给了城里面的百姓。在二爷逝世之后,蜀国大军本来想去攻打吴国,替二爷报仇,但是他却站出来反对,称先打败曹军才是重中之重,等到战争结束,再去收复吴国根本花费不了多大的力气,但是却没有被采纳,两军开始交手不久,吴国便占到了便宜,接着立即退走。在街亭战役失败之后,蜀军开始大面积的溃逃,只有他的部下没有受到丝毫损伤撤退回来的,这本应得到赏赐,但他却说既然这场仗输了,又哪里有赏赐的道理。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原因,他被陈寿与其余四人列为了一传,而罗贯中也在书中狠狠的捧了他一把,用这种方法来体现他的本事和德行,虽然与正史有所不符,但还是非常公平的,同时也受到了民众们的推崇。五虎上将虽然常见于民间史料,但是在史学家眼里却是得到承认的,不过正史之中于情于理都没有相关的记载,而只有魏国的五子良将。子龙之所以能作为其中的一人,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确符合这个资格,当然不是说在当朝的统治者心里,而是说他在我们这些人的心里。

标签:

更多文章

  • 皇帝都要求他办事,他的蟋蟀跳到了皇帝的胡须上,随后发生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说起历史上的大奸臣,我们可能想到秦桧和珅之流,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奸臣,贾似道。贾似道出生于公元1213年,死于公元1275年,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他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的权相。贾似道是我国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他的父亲也是当官的叫贾涉,但是贾似道十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

  • 在西方辞书里,他就是“暴君”的代名词,真的是这样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罗马帝国曾经建立起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版图,将地中海划为自己的内湖,这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不过既然是强国,当然也会有贤明的君主和暴君存在。在西方辞书里,据说“尼禄”这个词已经成为“暴君”的代名词,相当于桀、纣、秦始皇一类。可是,为什么安放有他骨灰的坟墓前,总是铺满了春季和夏季的鲜花呢?尼禄,罗马克劳

  • 东北王归顺大唐,堪称“东北易帜”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演义小说中,罗艺是白马银枪罗成的父亲,也是燕云十八骑的首领,这只部队镇守边关让敌人闻风丧胆,但这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说起罗艺,不得不提“燕云十八骑”,连靠山王杨林都要避舍三分。这支队伍是罗艺一手组建的,快如闪电,震慑着边关。辽察哈合部率领二万多人侵犯大隋边境,罗艺带领“燕云十八

  • 隋唐风云:杨广当上皇帝的第一个有利条件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说起杨广,我们或许会联想到暴君,其实真实的杨广并非是昏庸之辈,也不是暴君,他只是一个有才华但却没那么优秀的皇帝。年轻有为的杨广。仁寿四年(604年)7月,隋文帝一病不起,杨广暗中捎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谁知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递到文帝手上。怒不可歇的文帝立即召杨广入宫,要当面

  • 印度武则天甘地:铁娘子被保镖刺杀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尼赫鲁是印度历史上的伟大总理,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尼赫鲁的女儿也受到了他的影响,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任女总理之后,她为印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没躲过自己人民的刺杀。1964年,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尼赫鲁病逝。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1917年—1984年),击败对手登上印度总理宝座,且连任两次,成为

  • 说说那些发生在清朝科举考试过程中的趣闻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科举是我国最伟大的制度之一,它打通了阶层晋升的通道,同时提供了中央选拔人才的方式,另外还化解了部分社会矛盾,可谓是一举三得的好制度。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中广大士子改变自身命运的考试,分会试、乡试、和县内小考,无论是哪一种试,都趣闻多多,让人忍俊不禁。清末民初大才子齐如山有幸参加过县内小考,翔实地记录了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商人,胡雪岩仅第九,第一竟凭商建国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自从有了财产的概念,商业开始了漫长的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商人,他们凭借自己的经商头脑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财富。中国古代,由于“士农工商”的地位等级划分,商人不为人所重,但他们所起的作用却不能为人们所忽视,他们甚至能影响的庙堂的决策。有的甚至还凭商建国。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

  • 三国时期的这几种奇葩死法,你知道几个?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演义小说,其中有许多为了吸引读者和增加剧情可读性而改变杜撰的剧情,其中各种奇葩的死法可谓是充满了猎奇的脑洞。三国正处战乱,时常会有人死亡,死的方式就有成千上万种,所以就可能存在一些比较奇葩的死法,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下三国时期的几种奇葩死法。奇葩一:被骂死代表人物:王朗王朗,本

  •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之最,个个都很奇葩啊!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皇帝”一词乃集上古“帝”位号和“泰皇”一词而成,秦始皇(嬴政)只认为功高三皇,德过五帝,所以自称为皇帝,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前221年--前210年在位)。从秦始皇自称皇帝以来,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到1911年宣统帝退位为止,中国在2131年的时间内,共产生了230位皇帝。下面我们来看

  • 汉朝第一巨人,高一丈宽十围,四匹马才拉得动,还能控制虎豹犀象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有史料所载的外貌非常之人,总是我们津津乐道的美谈,下面这位历史上的巨人,甚至连名字都成为了后世人们形容巨大的词汇。在两汉之交的时候,很多史书都记载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巨毋霸,这个名字也是我们现在说的“巨无霸”名称的来源。巨无霸这个词意思就是大得都没有朋友了,而巨毋霸这个人就是这样,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