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自断臂膀杀了忠臣良将岳飞?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自断臂膀杀了忠臣良将岳飞?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23 更新时间:2024/1/11 3:55:07

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年仅39岁,让人扼腕叹息。大家都认为,如果不杀害岳飞,当时的历史会不会改写?中华民族会不会能将北方的女真族赶回他们的草原呢?当然这都是假设,但是历史没有办法假设。。

第一种说法:从民间流传的故事及说岳全传上来看,把岳飞神化成一个軍神似的人物,把岳飞的死全赖在当时的丞相秦桧身上。认为杀害岳飞是秦桧的原因。再到后来慢慢都会看到,当时岳飞的提出口号是,直捣黄龙,迎接二圣。赵高皇帝认为,如果他的父亲和他哥哥回来,他将到哪里去?所以说由于这个原因,才和,金国议和。从而认定杀害岳飞的真正幕后主使者是当时的皇帝赵构。这种事情在几百年后的明朝就发生了一个,活生生的这种例子。英宗在土木堡事变中,被俘。他的弟弟景宗继位。后来明英都返回明朝以后发动军事政变,把他的弟弟干掉了。从以后的历史来看,赵构当然不愿意把他哥哥和他的父亲,接到南宋这边来。如果那两个皇帝来了,他这个皇帝到哪里去了?这种分析也非常有道理,也可以认为是对的。但是这些情况都把岳飞想象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一个真真正正的忠臣。在演义和传说中,都没有讲岳飞会不会造反。会不会对当朝的皇帝取而代之?

第二种说法:和宋朝重文轻武的风气有关。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吸取了五代十国骄兵悍将导致兵变不断的教训,从建国起,就对武将严加防范。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了防止武官乱政,通过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军权。之后的一百多年,宋朝一直对武将严加防范。

北宋最优秀的将领狄青,由于军功得到皇帝的重用,却招来满朝大臣的嫉恨,最后被排挤到地方做官。即使是这样,大臣们还是没有放过狄青,有一次,当时的宰相文彦博对狄青说了句“朝廷疑尔”,吓得狄青惶惶不可终日,半年多后就抑郁寡欢而死。

而南宋建国初期,由于情况特殊,当时既有杨幺、刘豫这样的割据势力,还有金国这个强劲的对手,所以宋高宗对各种地方武装的发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等到杨幺和刘豫被平定,而金国又有议和的想法后,拥有重兵的武将已经成为宋高宗眼中的眼中钉。其中岳飞拥有十余万的兵力,占全国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强,此时的岳飞已经让宋高宗寝食难安。

再加上宋高宗之前遭遇过两次兵变,使他对武将更加猜忌。第一次是苗刘兵变。1129年年初,护卫亲军统制苗傅和刘正彦率兵逼宫,逼迫宋高宗退位,并且逼宋高宗下召传位给年龄尚小的皇子,由皇太后垂帘听政。最后在各地勤王大军的压力下,苗刘二人不得不让宋高宗复位。宋高宗复位后派人斩杀了苗刘二人,虽然平定了苗刘兵变,此事却在宋高宗心里留下极大的阴影,他从此对武将很不放心。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誓将七尺酬明圣”、为宋高宗这个“明圣”、也为南宋社稷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竟然受此侮辱,落得如此下场,不能不令后人扼腕!

一代名将,不是战死于为国捐躯的疆场,而是死于自己一向效忠的皇帝手下,而且是以“莫须有”之罪名,实际上也就等同于无罪被杀,这,实在是古今罕见之大悲剧!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末年,一向自以为是其实昏庸糊涂的明思宗崇祯皇帝也自毁长城,磔刑处死了曾单骑出关为拱卫大明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将袁崇焕,制造了一起千古冤案。

与岳飞一样,袁崇焕也是文韬武略,文武兼长,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令敌胆寒,清世祖努尔哈赤就是在与袁崇焕作战时受伤毙命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国之栋梁,一代名将,最后竟也和岳飞一样,死于自己一向效忠的皇帝手下。

然而,与袁崇焕临行前的神色自若所不同的是,岳飞在临死前则显得非常激愤,可谓“怒发冲冠”,相传当秦桧“手书小纸付狱”,其走狗万俟卨受命最后一次提审岳飞时,因为深感自己的大限已到,从此再无申辩的机会,岳飞便在供书上悲愤地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向高宗和秦桧,也向这荒谬的时代、懦弱而又卑污的王朝发出了最后的抗议。

记得20世纪最有影响的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在多数情况下,受苦的不是坏人,而是好人。”我们看岳飞、袁崇焕,当然还有屈原于谦等等,显然就是这样受苦受难的好人。的确,在生活中,在多数情况下,其实并不真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也正是历史上许多正人君子或怀才不遇,或横遭迫害,命途多舛,而那些奸佞小人却常常能够左右逢源的原因所在。

话说回来,如果说,崇祯是因为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杀袁崇焕乃是上当受骗的话,那么,赵构杀岳飞的原因是什么?而且是在那样一个“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特殊年月?……今天,即使时光已经过去了八九百年之后,在读这一段历史时,还是让人匪夷所思,怎么也读不懂,想不通。

第三种说法: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秦桧和高宗都是主和派,于是对岳飞动了杀念。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提到岳飞之死,人们没有不归罪秦桧的。评书和正史上都说岳飞死于秦桧的陷害。秦桧嫉妒岳飞屡建大功,于是怂恿皇帝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都,以“其事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还有两种说法为“赐毒酒”而死和被吊死。正史中对岳飞之死没有详细记载。但如果没有宋高宗的意思,秦桧怎么敢以“其事莫须有”的理由给岳飞定罪?“莫须有”三个字能说服宋高宗赐死岳飞?秦桧是个状元出身、满肚子典故的人,要捏造出点儿证据来整岳飞还不是小菜一碟?为什么偏偏要说出个“莫须有”的千古笑话来?

但是,话说回来,岳飞又是不幸的,他的不幸就在于他其实不该降生于偃武修文、对武将一直猜忌防范乃至无端陷害的宋朝,即使不得已而生在宋朝,也千不该万不该生活在宋高宗赵构的时代。

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岳飞出生在汉武帝时代,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精忠报国之心,他的功勋一定会比卫青霍去病还要卓著;如果他出生在唐代安史之乱年间,以他的英勇善战和非凡武略,绝对不会比郭子仪逊色;而如果生在“无敌盛唐”,如果公元751年,指挥唐军与阿拉伯人在塔拉斯河交战的大将不是高仙芝,而是岳飞的话,那么,相信疆场弯弓立缔构功的岳飞一定会扭转败局,战败济雅德率领的阿拉伯大军,从而改写历史,改变这个中华文明开始全面走向萎缩的历史分野……可是,就因为生活在宋朝,生活在宋高宗赵构统治的时代,对岳飞来说,这本身就是个悲剧,可谓生不逢时,生错了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妖姬夏姬,红颜祸水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都说红颜祸水,在历史上古代有许多的美女,但是在当时的时代大多数的女子命运都是坎坷的,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女子她就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夏姬,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命运多变。世人都怪女人坏事,怪褒娰引起烽火戏诸侯,怪西施引得夫差亡国,怪陈圆圆致使吴三桂冲冠一怒变成民族罪人,其实很多女人的命运都是身不

  • 为什么几亿汉族王朝被几十万人口落后民族打败 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中原王朝建国的民族中,其实就属汉族是一个比较温顺的民族了,在对汉族最有威胁的要属以下几个王朝了,其中有女真,还有蒙古,匈奴,突厥,这几个每个王朝都给过汉族的中原王朝致命打击。当年铁木真的铁骑,踏遍了宋朝的每一片土地,最后一举将大宋王朝灭亡,到了后来,明朝本来也是汉人建立起的一个比较辉煌的王朝了,但是

  • 刘伯温神机妙算,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刘基,字伯温,是大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在所有的功臣当中,刘伯温当排第一,他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也”,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刘伯温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堂之上,都有非凡的民气。他心思缜密,足智多谋,在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明朝的过程当中,立功斐然,是朱元璋手下的第一谋士,

  • 丞相输给了太监——谁才是沙丘之变真正的幕后操盘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位时,有雄才大略,无往而不胜:“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好不风光。可是他死后却成了被别人用来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倒显得有点可怜了。始皇三十七年,也就是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游,行至沙丘,也就是现在的

  • 古代皇帝身边三个毒妇,最毒妇人心,“毒”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俗话说得好,“最毒妇人心”,意思是说这女人一旦要是坏起来,比男人可怕多了。当然了,这句话并不一定正确。但是,中国古代皇帝身边就有三个非常恶毒的女人,她们真可称得上残酷无情。下面下编就来跟大家盘点一下。第三,吕后,恶毒指数80。吕后,名吕雉,是刘邦的正妻,也是大汉开国第一位皇后。由于她的狠毒,害得自己

  • 清朝推行剃发易服 那那秃顶和光头的人怎么办?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在清朝历史之上,因为不剪头发而死的人可不止一个,比如说很有名的扬州十日,从这次的惨案之中就能够让人知道清军是有多么的残暴了,不过这毕竟是因为想要压制住汉族人,让汉族人彻底的臣服于自己,毕竟在此之前的中华大地是一直被汉族人统治的。汉族人一直推崇的都是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的,自己是不能够随便损害的,因而满

  • 古代的窗户为什么用纸糊在上边呢,不怕被雨水打湿坏掉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我们看过很多古装剧里都有这个眼熟的桥段,一个黑衣人用手指粘了些唾沫,在纸做的窗户上轻轻戳一个小洞。然后,用管子往里面吹一口烟,随后房屋里面的人便会昏迷过去……为什么古代人会用纸来糊窗,那么薄的纸一戳就破,难道不怕下雨的时候被淋湿淋破吗?在汉朝之前,穷人家用草席等麻制品做窗户,富人家用绢布做糊窗户。等

  • 贾诩为什么成为《三国志》里被裴松之骂的最惨的一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三国时期,英雄无数。一部《三国志》,以纪传体的形式,记载了许多英雄的事迹。陈寿作《三国志》,惜墨如金,篇幅非常短。为了记载更详实的历史,南朝人裴松之为《三国志》做了注。这个注不仅包含了他在其他史料里收集的历史记载,也加入了一部分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裴松之的注,我们现在看的《三国志》将会少一半内容。在

  • 为什么说欲得天下者,必先取荆州?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荆州,是《禹贡》中所描述的古九州之一。《禹贡》记载: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也包含河南省的部分地区),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之南地域。对于曹操来说,为了夺取荆州,所以派遣大军进攻荆州牧刘表。在赤壁之战后,围绕着荆州这一地区,曹操、孙权、刘备三家都调集中精兵强

  • 大将见群雁飞鸣,大败叛军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雍正作为大清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让天下人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皇位的来源问题,据说雍正自己的同胞弟弟十四阿哥比他英明神武,其实是深得康熙和宫廷的喜爱的,那时候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接继大任的,于情于理都应该是十四阿哥,但康熙最后传位于四阿哥胤禛,让很多人对传位之事有所猜测。雍正这个名字,雍字来自于雍亲王,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