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贾诩为什么成为《三国志》里被裴松之骂的最惨的一个人?

贾诩为什么成为《三国志》里被裴松之骂的最惨的一个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93 更新时间:2024/1/16 4:58:28

三国时期,英雄无数。一部《三国志》,以纪传体的形式,记载了许多英雄的事迹。

陈寿作《三国志》,惜墨如金,篇幅非常短。为了记载更详实的历史,南朝人裴松之为《三国志》做了注。这个注不仅包含了他在其他史料里收集的历史记载,也加入了一部分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裴松之的注,我们现在看的《三国志》将会少一半内容。

在整部《三国志》里,裴松之的注可以说非常公正。对于人物的评价,裴松之一般也是以客观的角度来评说。唯一对于一个人,裴松之用了非常激烈的言辞进行了评说,甚至可以说骂得狗血喷头。而被骂的这个人,我们还都熟悉,那就是谋臣贾诩

那么,裴松之为何如此凶狠地骂贾诩呢?

其实,对三国历史比较熟悉的朋友都知道,贾诩一生中确实有一个污点,而且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污点,那就是带李傕郭汜入长安。

在公元192年,汉末奸臣董卓被杀。杀死董卓的主谋,一个是王允,另一个就是吕布

由于董卓的西凉军作恶多端,十分可恶,在董卓死后,王允并不肯饶恕西凉军,誓要一网打尽。在当时就有人劝王允网开一面,彼此都有退路。可是王允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绝不肯饶恕任何一个人。

西凉军大惧,狼奔逃窜。董卓女婿牛辅的部将李傕、郭汜同样惊慌失措,潜装出逃,想跑回西凉老窝。

就在此时,贾诩站了出来,对他们说:“你们现在逃回西凉,万一运气不好,一个亭长(类似于现在的村书记)号召农夫都能把你们活捉。为何不打起为董卓报仇的旗号,募集散兵,杀回长安呢?就算失败了,到时候再逃也不迟啊!”

李傕、郭汜恍然大悟,果然杀回长安。他们不仅杀到了长安,还逼死了王允,劫持了汉献帝。从此,长安百姓又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李傕、郭汜上欺天子,下压群臣,西凉军在长安烧杀掳掠,老百姓苦不堪言。

他们之所以能够杀回长安,老百姓之所以重新过上水深火热的生活,皆是出自于贾诩的一句话。因此,贾诩的这一次献计可以说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污点。

因此,裴松之在做注时怒骂:“古人云:‘仁人之言,必为万民带来福祉’。那么,不仁之人的话,自然与此相反。仁人的功业难以建立,但祸乱却容易形成。当时罪魁祸首董卓已经死掉,万象更新。然而天下重归生灵涂炭,国家遭受苦难,不正是贾诩的一句话吗!贾诩的罪过,岂止可以用‘大’来形容!自古导致祸乱的,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

这样的评价,几乎可以说是低得不能更低了。

裴松之甚至还在《贾诩传》最后又评论说,陈寿把贾诩和荀彧荀攸合为一传,简直是对二荀的侮辱。

那么,裴松之究竟为何如此鄙夷贾诩呢?

首先,贾诩这一句话所带来的后果,的确是非常非常可怕。纵观中国历史,也很难找到同样有杀伤力的一句话。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裴松之言辞激烈,但并不偏颇。

同时,裴松之生活在南朝宋,当时的华夏大地正经历着五胡乱华的洗礼,人民同样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裴松之就是一个亲身见证者。

而恰好,李傕和郭汜所带领的西凉兵,也是地处汉人和羌人的边界,也被看做是外族。因此,贾诩导致的这次祸乱,让裴松之产生了深深的振动,才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一句话,让贾诩成为了三国乃至整个中华历史上最矛盾的谋臣,也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谋臣。对于他给李傕、郭汜这次献计的原因,史学家们也颇有争议(小编有机会将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没有人知道贾诩在这次献计中有什么获利,也没有人知道贾诩一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样的谜团,让贾诩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过了一千八百年后,依旧让人捉摸不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欲得天下者,必先取荆州?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荆州,是《禹贡》中所描述的古九州之一。《禹贡》记载: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也包含河南省的部分地区),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之南地域。对于曹操来说,为了夺取荆州,所以派遣大军进攻荆州牧刘表。在赤壁之战后,围绕着荆州这一地区,曹操、孙权、刘备三家都调集中精兵强

  • 大将见群雁飞鸣,大败叛军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雍正作为大清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让天下人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皇位的来源问题,据说雍正自己的同胞弟弟十四阿哥比他英明神武,其实是深得康熙和宫廷的喜爱的,那时候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接继大任的,于情于理都应该是十四阿哥,但康熙最后传位于四阿哥胤禛,让很多人对传位之事有所猜测。雍正这个名字,雍字来自于雍亲王,而正

  • 南阳公主让别人杀了自己儿子,后世却封她为菩萨?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历史上有许多的公主,可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位公主却让别人杀了她的儿子,后世还封她为菩萨,这位公主就是南阳公主,隋炀帝杨广长女,母萧皇后。史料记载南阳公主杨氏(586年―?),隋炀帝杨广长女,母萧皇后。南阳公主姿容俱美、言行有节,隋炀帝特所钟爱。开皇十九年,下嫁许国公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为妇谨肃有礼,世以

  • 陈庆之这么强大七千人敌八旗满万?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从现代的古装剧和历史上我们可以知道清代的八旗军可以说知名度很广,努尔哈赤组建满洲八旗兵曾说过,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但是历史上有位人物他却只需要七千就能无敌天下?那他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陈庆之。首先介绍下八旗军: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为八旗制度下的军队。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

  • 为什么说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是必然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在2300多年以前的战国时代,秦国与赵国围绕着上党郡的归属,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惨烈的大决战,这便是“长平之战”。多数人所熟知的故事版本是这样的:在战争期间,赵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步的流言,罢免了主张打持久战的老将廉颇,换上了有名无实、只会空谈的赵括,结果导致赵军全军覆没……。可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

  • 慈禧那么喜欢权利 为什么不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帝呢?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在清朝最后一位掌权者,是一位女性。对于他的名字,相信也是家喻户晓。那就是慈溪太后。慈禧对于权力非常的向往。她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自从咸丰皇帝去世之后。他就开始垂帘听政。开始了自己的统治模式。慈禧热衷于权利,为何没有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帝!不过有一点我们非常的想不通,为什么他没有效

  • 秦始皇父亲是谁,秦始皇的后代应该姓赢,为什么如今这个姓消失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中中无直传天下,却是春和换日头,这是姜子牙乾坤万年歌的一句畿语!中中无直,就是一个吕子,春和换日头就是一个秦字,意思就是吕不韦吕氏传天下,号称秦!但是我们众所周知,秦朝,是秦始皇,嬴政的天下,公元220年,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怎么会有中中无直传天下的“谣言”呢?这里就涉及到

  •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至今未挖掘出来?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秦始皇陵墓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秦始皇陵墓的修建既是一个奇迹,可以它说见证了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兴衰。经风雨两千多年,而不倒的秦始皇陵墓,早就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乃至世界上的,物质文化遗产了。那又为什么不挖掘出秦始皇陵墓呢?第一,地上景观保护难度大。挖掉了秦陵地面以上的坟,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秦始皇陵

  • 清政府十分腐败无能 清朝为什么还会留下这么多的国土?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清朝留下的并不是960万平方公里,名义上有1100多万平方公里,实际上能够控制的连960万公里都不到,而清朝巅峰时期也就是乾隆时期,领土面积可达1310万平方公里左右,也就是说,清朝晚期的皇帝的的确确都是败家子,再折腾几年,国家主体还不知道能不能保持完整呢!巅峰时期中国领土面积到底有多大?要说中国领

  • 跟朱元璋打天下的34位功臣 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自古无情帝王家,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不惜杀掉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有功之臣还有亲人,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很多皇帝都有疑心病,哪怕是帮他打江山的兄弟,他也怕有一天这个人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所以,在古代很多英雄人物一旦功高盖主,那就代表命不久矣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雄才大略,唯一的不足就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