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笏板的作用是什么?古代大臣上朝时为什么要拿着笏板?

笏板的作用是什么?古代大臣上朝时为什么要拿着笏板?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13 更新时间:2023/12/24 13:51:35

中国历史故事网编整理了笏板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

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很多电视剧中,朝手里都会拿一个“板”,那么很多人可能就会奇,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板子”有什么用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块“板子”的作用。我们所说的“板子”名字叫做笏(hù),也叫做笏板,由于是大臣上朝时用的,所以也称为朝笏。

关于笏板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在周代时被写入礼制规定,诸上朝执牙笏,这个规矩一直沿用到了明代,直到满清入关才被废除,各朝代所用笏板的材质并不同,有的是用玉做的,还有的是用象牙或者竹片,根据《礼记》记载,笏板度一般为两尺六寸,宽则为三寸,但是由于古代尺寸与现在的尺寸不同,所以《礼记》中所记载的两尺六寸要比我们现在的短。而且早期的时候,不仅是诸侯大夫们执笏,连天子上朝也是需要拿笏的。《演义》六十五回中这么写道:且说南极仙翁,急忙收拾,换了朝服,系了玎珰玉佩,手执朝笏,离了玉虚宫。可见就连天上的神仙,上朝也得拿笏。

关于笏板的作用,总共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点就是备忘录,大臣上朝的目的就是为了皇帝汇报工作,有时候需要汇报的工作多了就容易忘记,所以就把需要汇报的事情,记在手中的笏板上面,防止遗漏,在《释名》中记载:笏,忽也,备忽忘也。第二个作用就是记事本,除了自己需要上报的事情,皇帝也会给大臣交代工作,大臣们为了防止遗忘,可以把命令记在笏板上,《礼记·玉藻》记载: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板的第三个作用呢,就是挡住自己的脸,上朝时大臣们的眼睛是要望笏板的,示对天子的敬意,古代仰面视君是大不敬,没有皇帝的允许不能抬头直视皇帝。

总体来说,笏板的要作用就是这么三个,在纸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笏板是大臣上朝重要的记载工具,纸张发明出来之后便成为了礼节性的用品,在唐朝时期,笏板开始有了品级之分,五品以上官员用象牙制的牙笏,六品及以下的用竹笏,且不同品阶笏的形状也不同。明朝时期,五品以上官员用牙笏,五品以下直不用笏,满清入关之后,笏被直接废除。

标签: 笏板周朝

更多文章

  • 西汉儒学大家董仲舒,他有哪些重要的思想?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仲舒,西汉

    董仲舒,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董仲舒出生于公元前179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儒学大师、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

  • 什么是文景之治?这种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一个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景之治,汉朝

    文景之治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传说中,汉朝初年的盛世,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原本是汉朝对抗匈奴第一线的代王。在军事叛乱中崛起登基,凭借着自己跟核心谋臣与各地藩王跟朝廷老臣斗争。不但完成了朝廷的中央集权,更广布恩泽温养百姓。不论在政治面还是政治面,汉文帝都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

  • 史上最忠心的臣子,弘演破腹葬国君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弘演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弘演的臣子,许多人都将他视为中国古代最忠心的臣子,只因他做了一件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我们通常说对一个人好,是掏心掏肺的对他好,弘演对他的国君卫懿公才称得上真的掏心掏肺呢!这个我们后面再来说。提到忠心的臣子,不知大家会想到哪些历史人物,是精忠报国的岳飞,还是哭秦庭的申包胥,亦或

  • 东郭姜为何被称为不祥之人?她都做过哪些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东郭姜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说春秋时期的一桩怪事吧,这大概要从咱们今天的“绿帽子”一词说起。但凡是个男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戴上“绿帽子”,因为它意味着伴侣出轨,对自己不忠。这个词语最初讲的是一对普通夫妻,妻子和一个卖布的有了私情,每次都趁丈夫不在家时与其私会。有一次俩人差点被抓个正着,那以后妻子就向卖布的要了

  • 明朝制造火器的是哪个部门?这个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

    明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会典》中有记载“军器造于工部而散则兵部掌行,禁卫营操、内外官军,莫不有定数”。也就是说,明朝的军器制造的衙门是工部。根据李伯重先生的研究,明朝的军器制造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中央的军器制造占据了中心地位。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 被秦始皇统一的那六个国家,他们的亡国君主分别是怎样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新王朝的诞生,意味着一个甚至多个旧王朝和国家的覆灭。作为新王朝创建者的开国皇帝自然风光无限,而旧王朝最后的君主却被冠以“亡国之君”的称呼。一般情况下,新王朝对于前朝的“亡国之君”都是除之而后快,也即不希望为新王朝留下后患

  • 王允巧用连环计除掉董卓,他自己的结局怎样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王允

    王允(137-192)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根据《后汉书》记载,他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当时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董卓大权在握。王允成功策划了对董卓的刺杀,但是没有逃过董卓余党的反扑,和他的家族一起被处死了。根据后汉书记载,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

  • 丝绸之路诞生后,西域传入到了中原哪些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骞,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骞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西汉初年,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也正是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们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屡次进攻骚扰中原的汉王朝,双方断断续续战争不断,如何彻底消除北方的威胁,一直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道难题。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后,他从匈奴投降过来的人口中得知,在西域

  • 古代的驿站有什么作用?镖局又是什么性质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镖局

    很多人都不了解镖局,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经常有新闻说快递和外卖小哥送错货啊送的太迟导致什么什么的。有的人认为拿了这份钱就该将这事办好,也有人说就这么几个钱得风里来雨里去,就因为迟到几分钟就对他们进行辱骂。其实快递这碗饭,从来就不是好吃的。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往深了说,花钱就是大爷,这搁

  • “三武一宗灭佛”,揭秘历史上的四次灭佛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北魏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北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唐武宗李炎灭佛、后周世宗柴荣禁佛。因为前三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武”字,因此,这三位的灭佛活动又称为“三武灭佛”,而周世宗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