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西厂为何前后设立三次?东厂又有哪两个主要功能?

西厂为何前后设立三次?东厂又有哪两个主要功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7 更新时间:2024/1/24 15:10:52

大家好,说起西厂和东厂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明朝时期只有东厂一直存在,西厂存在的时间很短,或者说西厂类似于一个临时性办事机构,所以说两者如何分工是有问题的,因为不存在分工问题,两者都是特务组织,负责侦察百官和民间情况 但大部分时间都是东厂在执行这个任务。

我们首先看西厂从设置到废弃的过程,这个时间很短。

西厂的全称是西辑事厂,他的建立起源于明宪宗成华十二年(1476年)时期发生的几件怪事。

第一件怪事是正月的郊祀,也就是明代皇帝按照礼制要前去北京正阳门东侧的大祀殿举行祭祀皇天后土的祭祀典礼,明宪宗这天按照惯例举行郊祀时,但是天气突变,有大风吹灭了祭祀用的蜡烛,执行典礼的力士和乐官还有被冻死的。这种怪事使得北京居民议论纷纷。

第二件怪事是半年后,北京西城一带出现了类似于狗一样的黑色怪物,它昼伏夜出,经常伤人,但是人们却抓不到它,有一次甚至进入了皇宫,弄得人心惶惶。

第三件事是这一年的李子龙谋反案,李子龙此人以左道活动,与宦官鲍石、郑忠结交,甚至把他带到万岁山观望皇帝,但是被锦衣卫发觉,最后被诛杀。

第四件事则是明宪宗在上早朝的时候,当时东班的文官序列突然传出盔甲相撞,刀兵相接的声音,华盖殿内立刻一片乱相,明宪宗也想立刻离开,最后是锦衣卫护驾,明宪宗才冷静下来。

由于这些怪事的发生使得明宪宗对于宫廷内外感到了极为紧张和不安,尤其是李子龙的潜入宫廷。同时明宪宗对于锦衣卫和东厂的办事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于是明宪宗决定设立一个新的特务组织西厂,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他让御马监太监汪直带着一百名锦衣卫官员和士兵组成西厂的人员,负责侦察朝廷内外。

西厂在当年首先寄纠出了两个大案。

杨晔案,杨晔是杨荣的曾孙,杨晔和父亲杨泰在家乡为非作歹,被人告发,于是杨晔逃到了姐夫董玙的住所,准备贿赂朝廷官员求情,董玙向锦衣卫韦瑛求情时,韦瑛则趁机向汪直告密,汪直由此逮捕杨晔和董玙,并且还搜出了他们的行贿人员名单。但是杨晔有计划但是没有准备钱财,西厂搜不到财富,于是严刑拷打,杨晔只好诬告叔父杨仕伟参与其中,于是西厂逮捕了杨仕伟,结果杨仕伟也交不出钱财,结果就是杨晔被拷打致死,杨泰论斩,杨仕伟,董玙贬官。

覃力朋案,覃力朋是南京的镇守太监,他在进献贡品的时候,用百艘官用船只夹带着私盐。这在当时是违法的行为,在经过山东武城县的时候被当地典吏查问,覃力朋打掉了这个典吏的牙齿,还杀了一个随行人员。汪直向明宪宗告发此事,覃力朋后来被赦免,但是汪直却受到了明宪宗的深度信任。

汪直虽然此后又纠出大案,但是由于西厂的大肆抓人和严刑拷打引起了官僚集团的不满,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内阁大学士商辂、万安、刘珝、刘吉上疏,历数汪直的十大罪状,要求取消西厂,最后明宪宗只好下令裁撤西厂,第一次设立西厂到废弃只存在了五个月。

但是一个月后,西厂再次设立,不过此时西厂不再由汪直控制,因为汪直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后一直在边关参与战争,实际上主持西厂事物的是吴绶和韦瑛,此后吴绶因为保护文官被掉往南京,韦瑛被掉往万全右卫,所以西厂没有实际上的那么恐怖,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再次被文官要求裁撤。第二次西厂从设立到废弃用了五年。

最后一次西厂设立已经明武宗时代了,在正德元年(1506年)由太监谷大用领导,但是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倒台,西厂再次被废弃,这一次西厂只存在了6年,此后西厂再也没有设立。

可以说西厂前后设立三次,不过是皇帝想用于侦察的特务组织,但是存在时间都太短,他的任务里面也有侦察东厂的作用,但是由于时间短,没有什么意义。

东厂才是明朝最为得力的特务组织,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东厂是朱棣下旨成立的,本名东辑事厂,它是朱棣在靖难之役后设立的特务组织,朱棣由于是发动战争夺取王位的,当时有大批的建文帝旧臣不满朱棣的统治,正是出于对于建文帝旧臣的不信任,于是朱棣组建了东厂用来监视百官,其实还可以监视锦衣卫。

东厂有两个主要功能:

刑狱审讯。明朝的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等事件,都需要东厂派人监视,而且东厂由于受到皇帝的宠信,所以锦衣卫的诏狱基本上在东厂的控制下,而且东厂在最后也设置自己的监狱。东厂可以依照皇帝的意思任意抓人而不需要经过司法程序,所以东厂的权限十分大。

社会监视。东厂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皇帝侦查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也就是文武百官和社会名流的风向,他们可以任意逮捕这些人,这使得东厂的威力极大,使人害怕。

东厂的提督太监都是皇帝身边的红人,通常由司礼监中排名第二或者第三的秉笔太监担任,可以说势力极大,一直力压锦衣卫,是明朝权势最大的特务机关,尤其是在明熹宗时期,东厂提督魏忠贤把东厂的地位拔到了顶尖。

东厂是明朝最为主要的特务机关,它和锦衣卫并称厂卫,而西厂的地位远远没有东厂高,所以他们没有分工。

标签: 西厂东厂

更多文章

  • 玄奘曾经到达印度,印度国王是如何评价大唐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玄奘

    大唐玄奘的西行之路,以及后来据此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是唐朝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在书中,玄奘记载的印度国王评价大唐和中国历史的故事非常有意思。王曰: “尝闻………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

  • 赵国当时实力那么强 赵国为什么一战之后损失那么大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国,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战国赵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我们的诸多姓氏中,赵与秦同宗同祖。赵国贵族出自商朝名门嬴姓部族,为商纣王手下大将嬴飞廉的直系子孙,始祖造父为飞廉的四世孙。但是,在周朝时,赵国并不是正统的封国。在《史记》的《赵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

  • 清朝推行的“剃发令”,有4种人可以不用剃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清朝

    清兵入关后,因为满清人口不足百万,而中原汉人却过亿,为了便于统治,清朝推行了一系列的强制措施,比如著名的清初六大弊政,“剃发令”就是其中之一。清朝推行的“剃发令”,并不包括所有汉人,有4种人可以留发,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时曾颁发过“剃发令”,随着攻入南京、江

  • 明朝通用货币是银子吗 这段时间使用银子可是死罪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银子

    你真的了解明朝银子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大家可能都看过古装剧里这样的镜头,主角在饭馆里吃完饭,摸出银子往桌上一放,喊一声:“小二,结账!”要是你穿越到明朝,当朝皇帝正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你吃完饭也掏出银子结账,四周齐刷刷投来异样的目光。嘿,你可当心了,你犯了大事了!明朝开国后,明太

  • 李祐是李世民的儿子,为何李世民却要杀了他呢?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祐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兄弟,又胁迫父亲李渊退位,才坐上了皇帝,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多年后,他还要面对自己儿子的篡位,并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贞观十七年三月的一天,在齐州通往长安的大路上,一骑骏马缓缓向西走来,骑坐马上的,是齐王府的长史权万纪。权万纪正在赶往长安。此前,权万纪向朝廷报告,齐州

  • 明朝名声最好的太监是谁?死后大臣们为他送葬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明朝

    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太监,是古代专供服侍皇室成员的宫廷要员,也是古代宦官中的高级官员,这一类人也不只在中国有,其实在以前世界各地都有过类似的角色,在不同文化中他们履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职能。在明朝就有一个这样的太监,他声名远扬,生前一身正气,死后

  • 明朝女子被关屋子50年,背后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明朝

    《明会典》: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人们对女性是非常不友好的,古代女性要讲究三从四德,用以约束妇女的行为准则,或者是道德规范,三从其实就是要从父,从夫以及从子,俨然没有了自己的自由。女性要有自己的品德,

  • 宋朝时期夜市十分繁荣,繁荣背后存在哪些问题?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夜市

    你知道宋朝的夜市文化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宋朝经济繁荣想必大家都略有耳闻,尤其是坊市分离制度的取消和对宵禁的放松,宋朝人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乐子。“马行人物嘈杂,灯火 照天,每至四鼓罢”,足以看出夜市的繁荣。但极盛之下必有问题存在,没有什么会是纯粹的好,在繁盛

  • 古代商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看看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就清楚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商业

    对古代商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在中国古代,我们最为文明古国之一,那个时候的我们可是很厉害的。有闻名世界的唐朝,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其实商业也一直领先于世界,中国古代商业为什么如此发达呢?今天我们来看看西周当时手工业还有商业的情况,你就

  • 元朝版图比清朝大,为什么国祚还比清朝短?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 而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享国296年。 那么同样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为什么元朝只延续了不到一百年,而清朝能够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