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张绣降曹后复反,是不是早有预谋的诈降?

历史上张绣降曹后复反,是不是早有预谋的诈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67 更新时间:2023/12/18 2:40:28

历史上张绣降曹后复反,是不是早有预谋的诈降?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建安二年正月,地盘处于四战之地的曹操为了拓展战略空间,决定南征宛城,攻打实力较弱的张绣。宛城之战爆发(又称淯水之战)。

曹操到达南阳淯水后,张绣便率部不战而降。曹操大喜过望,设宴招待张绣一行,并纳了张绣族叔张济的遗孀为姬妾,又送黄金给张绣麾下的骁将胡车儿,以笼络其心。随后,曹操放松了对张绣的警惕。

就在曹操疏于防备之时,张绣突然反叛偷袭曹操的营盘。曹军在猝不及防的状态下,很快便溃不成军,曹操只好率轻骑狼狈出逃,最后在典韦曹昂等人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脱。此战曹操损失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精英,特别是长子曹昂的离世,更是引发了之后夺嫡之争的严重内耗,可以说,曹操是遭遇到了一场完败。

那么问题来了,在宛城之战中,张绣为什么要降而复反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曹操南征宛城的目的说起。

曹操南征宛城目的:破解战略困局,拓展战略空间

济屯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三国志·张绣传》

建安元年,屯驻在弘农(秦代的函谷关)的张济为了获取军资,就从关中率军进入相对富庶的荆州地界,攻打南阳郡的穰城。但张济却出师不利,他本人也中流矢而亡,随后,张济的族侄张绣接管了张济的军队,刘表则趁机招降了处于穷途末路的张绣,并让他屯兵于宛城,作为荆州抵挡北方(曹操)军队的前哨。

同年八月,曹操将汉献帝迎奉到许昌(许都),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地位。但在地理位置上,曹操所在的豫州、兖州却均处于四战之地,周围群雄虎视眈眈,形势相当凶险。

北边:是强大的袁绍集团,曹操的实力暂时无法与其抗衡。但幸运的是,袁绍此时正忙于讨伐公孙瓒,根本无暇顾及曹操,这给曹操拓展战略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东边:吕布占据了徐州,与在淮南的袁术相互呼应,对曹操构成很大的威胁。但是,此时还是曹操好兄弟的刘备,却在小沛有效地牵制了吕布与袁术,所以,曹操暂时无须担心吕布与袁术的威胁。

东南方向:小霸王孙策虽然一统了江南,但其根基未稳,暂时还威胁不到曹操。相反,曹操还可以利用他来牵制荆州刘表、淮南袁术这两股势力。所以,孙策暂时不是曹操进攻的目标。

南边:虎踞荆州多年的刘表是袁绍盟友,如果他与袁绍南北夹攻曹操,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为了避免陷入被袁绍、刘表南北夹攻的不利局面之中,曹操必须主动北伐或南征,才有可能破解战略困局。

在不具备北伐实力的情况下,南征就成为了曹操破解战略困局的唯一选项。建安二年正月,趁着袁绍讨伐公孙瓒的间隙,曹操果断南下讨伐张绣,誓要夺取宛城。

综上所述,曹操为了破解其地盘处于四战之战的困局,拓展战略空间,就趁着袁绍忙于讨伐公孙瓒,无暇南顾的良机,迅速南下攻打实力较弱的张绣。曹操的目标是拿下宛城,并将其作为阻止刘表北上的屏障。

曹操的战术:极限施压+政治婚姻

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妻。——《三国志·张绣传》

曹操到达宛城城外的淯水后,就将军队驻扎下来,并不急于进攻。很明显,曹操是兵临城下向张绣施压。

张绣的实力较弱,如果与曹操硬碰硬,则必败无疑。另外,由于曹操是出其不意地闪电到达淯水,此时,张绣要向刘表求援已经来不及了。而老道的曹操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才将军队驻扎在淯水,向张绣进行极限施压,逼其投降。

在张绣投降后,曹操又故伎重演,纳了张绣寡居的婶娘为妾。为什么说是故伎重演呢?因为在此之前,曹操就通过纳妾来达到了政治目的。当时是在迎回汉献帝后,曹操通过纳前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尹氏为妾,获得了朝中何进旧臣们的支持,从而使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也就是说,曹操纳张绣婶娘与纳何进儿媳尹氏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政治婚姻,目的是为了拉拢以张绣为首的张济旧部。

综上所述,曹操南征宛城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他首先以优势兵力在淯水威慑实力不济的张绣,而在张绣率部投降后,曹操又纳了张济的遗孀为妻,想以此来拉拢张济的旧部。

看起来,曹操实施的“极限施压+政治婚姻”战术很完美。但是,曹操却百密一疏,他只考虑到张绣,但却没有意识到张绣的军师贾诩才是他真正的对手。正是这一疏忽,让曹操在随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张绣降而复反原因:祸起曹操纳妾,还是策反胡车儿?

张绣在宛城之战中为什么降而复反?对于这个问题,《三国演义》中的说法与《三国志》中的记载出奇的一致,都认为曹操将黄金送给胡车儿,从而使张绣怀疑曹操是想借胡车儿之手来刺杀他,与曹操纳张绣亡叔张济的遗孀后,使张绣自认受到侮辱这两件事,是造成张绣降而复反的决定性原因。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原因一:祸起曹操策反胡车儿?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三国志·张绣传》注引《傅子》

张绣虽然也算是一方诸侯,但其实力还无法与曹操相抗衡,而且此时张绣已经投降,曹操如果想杀他,在酒席(庆功宴)上就能将其团灭,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去策反胡车儿,曹操这种级别的人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所以,曹操“手以金”与胡车儿,完全是因为“爱其骁勇”,而不是要策反他。

当然,从张绣的角度出发,他确实存在担心胡车儿被曹操策反,从而对自己反戈一击的可能,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而且张绣要拿下胡车儿是易如反掌之事,根本不需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偷袭曹操。

所以,曹操送黄金给胡车儿这件事,并不足以成为张绣降而复反的决定性因素。

原因二:曹操纳张济遗孀为妾惹恼张绣?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三国志·张绣传》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因为纳了张济的遗孀,也就是张绣的婶娘为妾,从而使张绣怀恨在心。而曹操在得知张绣心存不满后,就暗中策划要除掉张绣,但因机事不密走漏了风声,所以,张绣才决定先下手为强,降而复反出兵偷袭曹操。

尹夫人剧照

但是,此说法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因为在汉代,寡妇改嫁是被允许的,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其中曹操、刘备以及孙权等当时的风流人物,也都以身作则娶过二婚女人。所以,认为张绣是因曹操纳了他的婶娘而心生怨恨,继而复反偷袭曹操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张绣在与曹操成为亲戚后,就相当于傍上了一棵大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怨恨曹操呢?

综上所述,曹操将黄金赐给胡车儿,只是因为欣赏胡车儿的骁勇,并不是要策反他;而曹操纳张济的遗孀为妾这件事,更是符合当时的礼俗,张绣根本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所以,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以及送黄金给胡车儿这两件事,均不是张绣降而复反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张绣降而复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张绣降而复反真正原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群雄公敌

瑜曰:“不然。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三国志·周瑜传》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把双刃剑,虽然能让曹操占据了政治上的优势,可以借汉献帝之名号令天下。但是,此举也使曹操成为“汉贼”的嫌疑,从而引起天下群雄的反感。

事实上,曹操当时已经成为众矢之的。除了实力较小的割据势力依附曹操外,其他实力较强的诸侯,如袁绍、刘表、吕布、袁术等人都是反对曹操的,就连曹操的好兄弟刘备,也已经与曹操貌合神离了。

张绣当时作为刘表的盟友,自然也是反曹的。但是,张绣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曹操抗衡,而刘表又鞭长莫及,无法及时支援,此时如果与曹操硬碰硬,则必败无疑。因此,张绣唯有智取,才有可能打赢曹操。

综上所述,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成为了群雄公敌,就是张绣降而复反(实际是诈降计)的真正原因。

曹操失败的原因:败于贾诩的诈降战术

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复反。——《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确信张绣就是个软柿子,所以,曹操祭出“极限施压”战术,意图以最小的代价,兵不血刃地拿下宛城。于是,曹操兵临淯水,想以武力逼迫驻守在宛城的张绣投降。

贾诩

面对曹操咄咄逼人的态势,张绣的军师贾诩并没有被吓倒,他决定将计就计,利用曹操因过于自信而导致判断力下降的弱点,来个扮猪吃老虎,采取诈降计来击败曹操。

在贾诩的策划下,张绣率部向曹操投降。曹操大喜过望,为了让张绣等人尽快消除疑虑,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力,曹操就故伎重演,纳了张绣寡居的婶娘为妾,与张绣成为了亲戚。

此后,正如贾诩所料,过于自信的曹操果然放松了对张绣的警惕。而张绣则按原计划偷袭曹操的营盘,曹操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打溃,张绣大获全胜。

综上所述,在宛城之战中,张绣在贾诩的策划下,先示弱诈降曹操,后在曹操放松警惕时,突然复反偷袭击溃了曹操。而曹操之所以中计,主要是因为他实力碾压张绣,而且张绣又早早地示弱投降,使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轻敌思想,从而影响了判断力,才给了张绣可乘之机。

标签: 早有预谋的诈降张绣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秦朝3代君主没有一个皇后,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白起,秦朝

    自古英雄配美人,皇上配皇后,但是秦朝历史上3代君主没有一个皇后,这是为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朋友就一来看看吧!一、唯我独尊,谁能与始皇帝并驾齐驱?皇后是什么?那是皇帝的正妻。走到哪儿,皇后都是可以和皇帝并排走的!这符合秦始皇的气质吗?当然不符合!秦始皇统一六国,用了老鼻子

  • 孝庄和皇太极作为夫妻 孝庄为什么不和他合葬在一起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孝庄,顺治

    很多人都不了解孝庄临终遗言,为何不愿和皇太极合葬,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古代女子是没有话语权的,她们必须遵从三从四德,成为男人的附属品,男人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甚至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在那男权至上的社会中,也涌现了一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比如清朝的孝庄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

  • 春秋时期郑国第一个争霸 郑国最后为什么会被韩国所灭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郑国,春秋

    对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为何迅速衰落最终让韩国灭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郑国迅速衰落没能成为大国,主要有3方面原因:一是郑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二是郑国内乱,三是四周大国崛起。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第一,郑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郑国立国于中原经

  • 古代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 古代哪个朝代注重女性教育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女性教育

    还不知道:古代哪一个朝代注重女性教育?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晋末期,皇室垂危,上层统治阶级身处危机却还在沉迷于享乐,忧国之心在国破之时还未曾有半分觉悟,东晋破碎,随即而来的是一样看不到尽头的混乱,长时间没有形成大一统国家的时代。北魏在南北朝时期存在了极长的一段时

  • 蔡伦一介宦官,为何会去改进造纸术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蔡伦

    古代中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无外乎是四大发明,其中的造纸术更是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在纸上写字,可以说纸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承载文字的工具了。提起造纸术,我们脑海中第一反应就是蔡伦,我们都知道蔡伦是一个宦官,当时身为宦官的他为啥会接触并改进造纸术呢?蔡伦在十四岁时就已经入宫做了宦官,一心想要向上爬的他

  • 古代战争中,士兵吃的都是什么食物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士兵

    现代战争中,军队的后勤可以说是非常现代化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可见古代军队对后勤的重视,那么在漫长的战争史中,我国古代士兵吃的都是什么?其实古代军队没有条件去挑食,只要能吃的东西就行。特别是远征时,实在不行杀马凑合吃,两军交战双方必互有损伤,有些军队就是靠“以战养战”,特别是古代蒙古军队,就是

  • 曹操口中的“唯有杜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曹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一句诗词。很多人不理解曹操所说的“杜康”到底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杜康被称为酒圣,因为传说杜康是酿酒的鼻祖人物。《说文解字》有记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此后杜康也有代指酒的意思。所以曹操在这里提到“杜康”实际上说的是酒,想要排解忧愁,唯

  •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转折点是哪一件事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春秋,齐桓公

    春秋与战国有好几种划分依据,今天我从这两个时代的战争层面略做分析,不足之处,请各位补充。春秋时,大国间确实是争霸战争为主,但灭国战也是同时存在的,到了战国时代没人在乎虚的霸主名声,转而获取实际利益为主,继续灭国战争。打个比方,春秋战国上演的都是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只不过春秋时代小鱼比较多,到了战国时代

  • 燕云十八骑威名赫赫,为何会被遣散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隋朝,罗艺

    古代的英雄豪杰有很多,他们有很多的沙场万人敌。如吕布,张飞等人。每一个都是骁勇善战。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十八个人,十八匹马,神出鬼没。一旦现身就让敌人闻风丧胆。这支队伍就是燕云十八骑。大家听说燕云十八骑这个名字还是从隋唐演义中知道的。燕云十八骑是靖边侯罗艺手下最神秘的一直队伍,他们只听命于罗艺一人。

  • 秦军的实力如何之强,为何巨鹿之战会输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朝,巨鹿之战

    当时秦国的主力都在南疆、长城一带保国安民、以及分布一些重要地方驻守。因此,在巨鹿之战中,只能用那些临时组起来的军队来应战。如果当时不受赵高的制约,只要把蒙恬的长城军团给调回来、以及地方正规军出一部分来围剿、御敌。其结果就不会是这样。巨鹿之败在于权臣和皇帝的无能,并不是秦军没有战斗力。诸位你们可以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