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禅是如何打理国家的?他真的那么愚昧平庸吗?

刘禅是如何打理国家的?他真的那么愚昧平庸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11 更新时间:2024/1/20 3:10:55

刘禅,小名阿斗,蜀汉末代皇帝,现在的人们都会用“扶不起的阿斗”来比喻别人不聪明或者是没有什么能耐。但实际上刘禅并没有那么平庸,他的能力被大大的低估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刘备和刘禅父子俩其实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他们都攻于心计,刘备开创了蜀汉基业,而刘禅则是保住了蜀汉基业四十多年,而且作为亡国之君,刘禅也并没有落得一个惨死的下场,他能够平稳度过余生,就说明他不容小觑。

袁术曾经亲自对孙策说过:“如果我有儿子像孙郎一样,就算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曹操在和孙权对峙的时候也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话。孙策和孙权两兄弟能够被诸侯们如此评价,实在是让人羡慕。而反观刘禅呢,在世人面前就是愚蠢、愚昧的代表,就连陈寿都斥责他是“昏聩之主”。但是刘禅真的就想要当这个君主吗,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刘备钦点的继承人,恐怕刘禅早就去当自己的安乐王爷去了。

刚当上皇帝的刘禅是非常轻松的,因为内外大小事都由诸葛亮一手操持,他只需要点头同意就可以了。要知道当时的刘禅才只有十七岁,这个年龄其实叛逆心理非常严重,诸葛亮把权力握在自己手里,刘禅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无条件支持诸葛亮,这就说明刘禅非常善于控制自己内心的想法,他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

刘禅曾经在司马昭面前说过“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在现在很多人看来,刘禅其实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自己的国家都没了居然还这么高兴,实在是让人希望。但其实如果刘禅没有说这句话,那刘禅自己都要没了。司马昭之所以会问刘禅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考验刘禅,如果刘禅说他思念蜀地,那司马昭会怎么想,他肯定认为刘禅未忘故国,对他肯定会有所忌惮。作为一名枭雄,司马昭是不会容许这个隐患存在的,因此他肯定会束缚刘禅或者是直接杀死他。但是刘禅在说了这句话以后,痛痛快快地过完了余生,还有什么是比这还完美的呢。

刘备在白帝城去世以后,刘禅就继位了,他继位的时候蜀汉其实已经算是一个烂摊子了,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甚至连人都没有多少了。而且在魏国虎视眈眈的同时,蜀汉内部还不稳定,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刘禅能够在四五年之内就把国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这难道不能说明他的智慧吗?如果这件事情还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下面这几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刘禅当上皇帝以后,先后立张飞的两个女儿为皇后,同时他又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关羽的孙子关统。有的人问这又怎么了,不就是立个皇后嫁个女儿吗?但是我们要知道,当初刘备之所以能够崛起,靠的可不仅仅只有诸葛亮,关羽和张飞对他的帮助同样很大。现在刘关张死了,张飞的家族还有关羽的家族保不定就对蜀汉没有那么忠心了。刘禅这么做,不但加深了三家之间的联系,同时也稳定了人心,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是一个昏君能够做的出来的吗?

而且在司马懿篡权成功以后,魏国的将军夏侯霸因为害怕受到司马懿的迫害,于是自己只身一人去投奔了蜀汉。刘禅听说夏侯霸来投靠以后,竟然亲自出城迎接,夏侯霸还没有遇到过这种待遇,因此他立马就感动的不行,同时他还感慨刘禅有刘备的风范。刘禅在见到夏侯霸之后,非常真诚地对他说道:“当初你的父亲之死,并不是我父亲杀得。”一句话就撇清了这笔仇债,紧接着他又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说到:“这是夏侯氏的外甥啊。”无形之间有拉进了他和夏侯霸之间的关系,这一收一放之间无一不体现了刘禅的睿智。

而且在蒋琬去世以后,刘禅才真正地将军政大权揽在手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蜀汉的国力其实是在渐渐增长的,如果真像多数人所说的刘禅是昏君的话,蜀汉怎么可能还会社会稳定呢?如果社会不稳定,姜维又怎么敢率领大军北伐呢?说实在的,刘禅的确是一个保守派,所以他和姜维这个主战派是有理念冲突的。但是这又如何呢,当姜维向刘禅上表北伐的时候,刘禅不还是同意了吗。如果刘禅是一个小肚鸡肠的君主,姜维恐怕早就被他剥夺兵权了,哪里还容许他北伐。由此看来,刘禅除了是一个睿智的君主以外,还是一个非常大度的君主。

至于后来宠信佞臣黄皓,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就当时的形势来看,刘禅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当邓艾包围成都的时候,满朝文武几乎都是投降派,这就说明这些大臣从一开始就不是忠于蜀汉的。刘禅之所以对黄皓好,其实就是把他当做了自己的真心朋友,他并没有给予黄皓多大的权力,而且黄皓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之前他想要让阎宇代替姜维北伐,但是看到钟会的厉害以后不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吗。如果黄皓真的对国家不管不顾,那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没有必要顾及其他啊。

刘禅这个皇帝实在是太冤枉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贬义的,他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蜀汉只不过是一个割据政权,他能够守住蜀汉江山四十余载,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和某些占据整个天下结果短短一二十年就亡国的君主比起来,他简直英明得不得了。

标签: 刘禅蜀汉

更多文章

  • 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什么不能接纳吕布?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东汉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曹魏的奠基者,气度非常大,他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例如张绣和陈琳,尽管这俩人曾的罪过曹操,但是曹操依旧接纳了他们。但即便是大度到这种程度的曹操,也有一个即便再有才能也没办法接纳的人,这个人就是吕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吕布被曹操擒住以后,已经表明自己想要投降的心迹了

  • 对于统治者如何放权这个问题,唐玄宗给出了哪些启示?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玄宗,唐朝

    统治者该如何放权?唐玄宗是怎么做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论是一个部门,一个企业,还是一国,作为一个领导者,都身负两个责任:其一,构建未来的蓝图,并将蓝图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然后让部下们按计划去实现。至于怎么实现,那就是部下的事情了。如果不放心,具体到每一件事情都

  •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把自己的财产清单列出来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此人,有卧龙的称号,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不仅是出色的军事家,还是一名发明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他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官拜丞相,统领蜀国内外之事,死后也被刘禅追谥忠武侯,可谓是名留青史。关于诸葛亮的生平,笔者相信大家都知晓一些。三顾茅庐时出山辅佐刘备;三足鼎立时令刘备登上帝

  • 历史上的曹皇后虽然性情慈爱,但得不到宋仁宗的宠爱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皇后,北宋

    曹皇后,即慈圣光献皇后曹氏,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任皇后,她的性情慈爱,处事谨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皇后出身于宋朝高门大族“真定曹氏”家族,将门之女,先祖是晋朝冀州清河郡太守曹泓 ,其子孙后徙家于真定灵寿,世居于此,唐末五代时开始发迹,至北宋时成为当时顶级的世家大族之一

  • 唐朝最窝囊的皇帝是谁?最后竟然被吓死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唐朝

    唐朝最窝囊的皇帝,竟然是被吓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在中晚唐时期,宦官不但掌握了军权,逐步隔绝了内外廷,甚至直接对皇权产生了威胁,可以废立皇帝。而唐朝宦官集团之所以这么强大,这位唐朝皇帝功不可没,这一切都是他一手埋下的。唐肃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大唐帝国第七代皇帝。天宝

  • 历史上清朝时期的九门提督是什么官职?职责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九门提督,清朝

    九门提督是中国清朝时期的驻京武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清朝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官职,名称为步军统领或九门提督,负责北京内城以及九座城门的守卫与门禁工作,相当于唐宋时期的禁卫军统领,是皇帝的亲卫直属部队首领。九门提督势力极强,不仅可以在这京城皇宫之

  • 李世勣只有六千起兵,为何能打败薛延陀二十万大军?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薛延陀,唐朝

    薛延陀,北方古代民族,居于漠北,是漠北铁勒诸部中最为强大的一支,祖先是匈奴人。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隋末,突厥强大后,包括薛延陀在内的铁勒诸部归附于突厥。贞观初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倒行逆施,薛延陀部在首领乙失夷男的率领下自立为汗国。唐太宗李世民早有消灭东突厥之心,本着远交

  • 永历帝被绞死前,问了吴三桂哪三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三桂,清朝

    永历帝被绞死前,问了吴三桂哪三句话?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崇祯急忙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他入京勤王,但崇祯并未等到吴三桂。三月十九日,崇祯在景山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时年34岁。崇祯死后,明朝宗室与文武大臣大多逃去南方,当时淮河以南

  • 刘邦时代的后期,吕雉是如何帮助汉朝平稳过渡发展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雉,西汉

    吕雉,即吕后、汉高后,她在刘邦时代的后期就已经成为汉朝的决策者,刘邦去世后更是独掌大权,当时的汉朝是如何平稳过渡发展的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195年6月1日,随着刘邦崩逝于长乐宫,宣告着汉朝的第一个时代刘邦时代终结,刘邦之后汉朝本应进入其儿子汉惠帝时代的时

  • 丁谓非常有才华,为何却被称为“两宋奸臣之首”?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丁谓

    宋朝是历史上出奸臣最多的朝代。赵匡胤立国后,定下优待士大夫的规矩,读书人无论犯了多大的罪过均可免死。优渥的政策并没有换来读书人的忠诚,反而恃宠而骄。自神宗以来,宋朝奸臣辈出,蔡京、童贯等“六贼”将朝政弄得乌烟瘴气,“靖康之耻”的发生很大原因就是拜他们所赐。若说两宋奸臣之首,当丁谓莫属。丁谓是奸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