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对于统治者如何放权这个问题,唐玄宗给出了哪些启示?

对于统治者如何放权这个问题,唐玄宗给出了哪些启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71 更新时间:2024/1/20 3:28:07

统治者该如何放权?唐玄宗是怎么做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不论是一个部门,一个企业,还是一国,作为一个领导者,都身负两个责任:

其一,构建未来的蓝图,并将蓝图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然后让部下们按计划去实现。至于怎么实现,那就是部下的事情了。如果不放心,具体到每一件事情都要过问,那就得像一些明清皇帝一样,活活累死。

其二,不管是企业还是国家,人才都是最重要的。再英明的领导,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包打天下。所以,调动部下的积极性,激发部下的潜力,是一个领导者的重要责任。

这两点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关键难在了一个放权。将权力放给一个忠诚的窝囊废,还不够生气的,不如自己上手。如果将权力放给一个有能力的人,又非常担心:

一、把自己架空了怎么办?历史上权臣、宦官、外戚等势力架空皇上的事例屡见不鲜,王莽在没有篡位之前,怎么看都是一个谦谦君子,人又能干,又忠心,不但皇帝相信,同僚称赞,他的姑姑皇太后王政君也十分放心。结果王莽悄无声息控制了大权,架空了皇帝与太后,当了窃国大盗,问姑姑索要传国玉玺,气得王政君将玉玺摔坏了一角。

二、给别人做了嫁衣怎么办?前车之鉴也比比皆是,比如梁武帝萧衍侯景的故事,侯景是东魏高欢手下的强将,很能打,人才难得。高欢死后,侯景投靠了南梁,萧衍十分高兴,想靠侯景的力量北伐中原。没想到侯景人品有问题,竟然反戈一击,攻占了金陵。老皇上萧衍,一辈子吃斋念佛,八十多岁的高龄,竟活活被饿死在了台城。所以,有些人能力是强,但也不敢轻易放权,谁敢保证他不是侯景呢!

这么看来,作为领导真的很难,不放权太累,放权又有很大的弊端,真的很棘手!其实这件事并非无解,历史上有一个人做的就很好,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登基之后,以雷霆之势清除了太平公主一党,掌握了大权。并任用姚崇为宰相,踌躇满志,为大唐中兴而奋斗。

李隆基知道,姚崇是三朝老臣,武则天时期就是宰相,是个栋梁之才。现在国家百废待兴,应该为这样的能臣提供一个舞台,于是决定放大权给他。

一日,姚崇入内请示一批官吏的任命,李隆基听他奏完之后盯着房梁,一言不发,姚崇再三请示,李隆基依然一声不吱。姚崇战战兢兢,直冒冷汗,赶紧退出,寻思自己的过失。

一旁伺候的高力士看不过去了,说:“陛下初掌国政,宰相奏事,成与不成都当面议,怎可一言不发?”李隆基说:“朕已拜姚崇为相,有大事应当奏报,像任命一般官吏这些小事,他何必来烦朕!”

高力士心领神会,赶快将皇帝的精神传达给了姚崇,使他心里的愁云一扫而光。从此,毫无顾忌的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开创盛世而奋斗。

李隆基不但敢于放权,而且还让姚崇专权。配合姚崇的宰相叫卢怀慎,一次姚崇请假,公文堆积如山,按说卢怀慎此时应当代替姚崇处理政务,但他却一件也不敢处理,向李隆基谢罪,李隆基说:“朕已将天下事交给姚崇,卿等坐观其成就行了。”卢怀慎才华也不低,却被时人讽刺为“伴食宰相”。

接替卢怀慎的宰相叫源乾曜,他每次奏事,凡符合李隆基心思的,李隆基就说:“这肯定是姚崇的主意!”凡不合心意的就说:“你怎么不和姚崇多商量呢!”源乾曜直接哭晕在厕所,大家都是宰相,皇上怎能如此偏心!

但是,皇上给姚崇放了如此大的权力,源乾曜也只能夹起尾巴,老老实实听老姚的吩咐。

通过玄宗李隆基与姚崇的故事,对领导如何放权,我想可以给我们三点示:

第一,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可以使领导与部下形成合力,以确保目标的快速实现。如果领导要东,部下往西,能力越强就越坏事。

当李隆基还是太子时就注意到了姚崇,当时朝政存在两大弊政,一是皇权不振,二是吏治混乱。

睿宗李旦启用姚崇与宋璟后,二人大刀阔斧,罢黜了中宗一朝留下的斜封官、员外官,使朝政为之一振。针对皇权不振,太平公主干政的局面,姚崇宋璟联名上书,建议将太平公主安置到洛阳,并巩固太子的地位,以加强皇权。

这一切,正对李隆基的胃口。当李隆基提出由姚崇担任宰相时,姚崇向他提出了十条施政纲领,就是著名的“十事要说”。竟与李隆基的蓝图不谋而合,所以,李隆基才要大胆启用姚崇。

第二,各负其责

术业有专攻,各负其责可以最大程度激发下属的潜力,也可对下属形成一定的控制,避免权力太大架空领导。

李隆基的改革分为三个领域:一是朝政,由姚崇负责;二是宗室,他自己负责;三是禁军,由他的心腹王毛仲和陈玄礼负责。谁的手也不能乱伸,也不敢乱伸。

第三,工作调动

面对积弊已深的朝政,需要大胆的拨乱反正,李隆基采取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胆放权的做法。这样,姚崇可以独揽朝纲,放开手脚去做事,避免下属们推诿扯皮,但也容易形成宰相权势太盛,威胁皇权的局面。

对此,李隆基虽让他专权,但不久任。姚崇并没有犯多大的过错,但只担任了不到四年,便被李隆基罢相,改任开府仪同三司,在重大决策上,仍然咨询他的建议。姚崇的继任者宋璟,李隆基也采用了同样的办法,也是担任了不到四年宰相。

这种工作调动,既是对他们的保护,也是对他们的防备。

所以,作为领导者,适当放权是必要的,关键是要审时度势,把握尺度,找到合适的办法。

标签: 唐玄宗唐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把自己的财产清单列出来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此人,有卧龙的称号,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不仅是出色的军事家,还是一名发明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他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官拜丞相,统领蜀国内外之事,死后也被刘禅追谥忠武侯,可谓是名留青史。关于诸葛亮的生平,笔者相信大家都知晓一些。三顾茅庐时出山辅佐刘备;三足鼎立时令刘备登上帝

  • 历史上的曹皇后虽然性情慈爱,但得不到宋仁宗的宠爱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皇后,北宋

    曹皇后,即慈圣光献皇后曹氏,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任皇后,她的性情慈爱,处事谨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皇后出身于宋朝高门大族“真定曹氏”家族,将门之女,先祖是晋朝冀州清河郡太守曹泓 ,其子孙后徙家于真定灵寿,世居于此,唐末五代时开始发迹,至北宋时成为当时顶级的世家大族之一

  • 唐朝最窝囊的皇帝是谁?最后竟然被吓死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唐朝

    唐朝最窝囊的皇帝,竟然是被吓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在中晚唐时期,宦官不但掌握了军权,逐步隔绝了内外廷,甚至直接对皇权产生了威胁,可以废立皇帝。而唐朝宦官集团之所以这么强大,这位唐朝皇帝功不可没,这一切都是他一手埋下的。唐肃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大唐帝国第七代皇帝。天宝

  • 历史上清朝时期的九门提督是什么官职?职责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九门提督,清朝

    九门提督是中国清朝时期的驻京武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清朝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官职,名称为步军统领或九门提督,负责北京内城以及九座城门的守卫与门禁工作,相当于唐宋时期的禁卫军统领,是皇帝的亲卫直属部队首领。九门提督势力极强,不仅可以在这京城皇宫之

  • 李世勣只有六千起兵,为何能打败薛延陀二十万大军?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薛延陀,唐朝

    薛延陀,北方古代民族,居于漠北,是漠北铁勒诸部中最为强大的一支,祖先是匈奴人。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隋末,突厥强大后,包括薛延陀在内的铁勒诸部归附于突厥。贞观初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倒行逆施,薛延陀部在首领乙失夷男的率领下自立为汗国。唐太宗李世民早有消灭东突厥之心,本着远交

  • 永历帝被绞死前,问了吴三桂哪三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三桂,清朝

    永历帝被绞死前,问了吴三桂哪三句话?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崇祯急忙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他入京勤王,但崇祯并未等到吴三桂。三月十九日,崇祯在景山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时年34岁。崇祯死后,明朝宗室与文武大臣大多逃去南方,当时淮河以南

  • 刘邦时代的后期,吕雉是如何帮助汉朝平稳过渡发展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雉,西汉

    吕雉,即吕后、汉高后,她在刘邦时代的后期就已经成为汉朝的决策者,刘邦去世后更是独掌大权,当时的汉朝是如何平稳过渡发展的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195年6月1日,随着刘邦崩逝于长乐宫,宣告着汉朝的第一个时代刘邦时代终结,刘邦之后汉朝本应进入其儿子汉惠帝时代的时

  • 丁谓非常有才华,为何却被称为“两宋奸臣之首”?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丁谓

    宋朝是历史上出奸臣最多的朝代。赵匡胤立国后,定下优待士大夫的规矩,读书人无论犯了多大的罪过均可免死。优渥的政策并没有换来读书人的忠诚,反而恃宠而骄。自神宗以来,宋朝奸臣辈出,蔡京、童贯等“六贼”将朝政弄得乌烟瘴气,“靖康之耻”的发生很大原因就是拜他们所赐。若说两宋奸臣之首,当丁谓莫属。丁谓是奸臣,也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扬之争持续了多久?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古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扬之争持续了多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自秦汉以来的第一个大分裂时代。这个时代,中国的分裂长达400年(189年—589年)。而整个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地区莫过于荆州地区。在秦汉时代,得关中者得天下;在魏晋南北朝,得荆州者得天下。魏晋南

  • 三国蜀汉政权为什么会灭亡呢?三国蜀汉政权灭亡的真正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刘备,蜀汉

    刘备创立的蜀汉政权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而东吴政权是在公元280年灭亡的。而且蜀汉政权相对东吴政权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闭塞险要和易守难攻,并且蜀汉还拥有诸葛亮这样的传奇人才,那么为什么蜀汉会这么早就灭亡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1、自古以来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