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周处是“三害”之一,他是如何除“三害”的?

周处是“三害”之一,他是如何除“三害”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4/3/18 10:29:03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很多古代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大都蕴含着积极上的精神内核,给年幼的我们以正面的引导,下面这个故事相信有的小伙伴也应该听过,这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

西晋初年的周处就曾担任广汉(今四川广汉北)太守的时候,当地原来的官吏腐败,积下来的案件,有三十年没有处理的。周处一到任,就把积案都认真处理完了。后来调到京城做御史中丞,不管皇亲国戚,凡是违法的,他都能大胆揭发。

周处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年青的时候,长得个子高,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强悍,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

义兴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义兴邻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出来伤害百姓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

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义兴人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义兴“三害”。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

有一次,周处在外面走,看见人们都闷闷不乐。他找了一个老年人问:“今年年成挺不错,为什么大伙那样愁眉苦脸呢?”

老人没好气地回答:“三害还没有除掉,怎样高兴得起来!”

周处第一次听到“三害”这个名称,就问:“你指的是什么三害。”

老人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加上你,不就是三害吗?”

周处吃了一惊。他想,原来乡间百姓都把他当作虎、蛟一般的大害了。他沉吟了一会,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我把它们除掉。”

过了一天,周处果然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处,只听见一阵虎啸,从远处窜出了一只白额猛虎。周处闪在一边,躲在大树背面,拈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前额,结果了它的性命。

周处下山告诉村里的人,有几个猎户上山把死虎扛下山来。大家都挺高兴地向周处祝贺,周处说:“别忙,还有长桥的蛟呢。”

又过了一天,周处换了紧身衣,带了弓箭刀剑跳进水里去找蛟去了。那条蛟隐藏在水深处,发现有人下水,想跳上来咬。周处早就准备好了,在蛟身上猛刺一刀。那蛟受了重伤,就往江的下游逃窜。

周处一见蛟没有死,紧紧在后面钉住,蛟往上浮,他就往水面游;蛟往下沉,他就往水底钻。这样一会儿沉,一会儿浮,一直追踪到几十里以外。

三天三夜过去了,周处还没有回来。大家议论纷纷,认为这下子周处和蛟一定两败俱伤,都死在河底里了。本来,大家以为周处能杀死猛虎、大蛟,已经不错了;这回“三害”都死,大家喜出望外。街头巷尾,一提起这件事,都是喜气洋洋,互相庆贺。

没想到到了第四天,周处竟安然无恙地回家来了。人们大为惊奇。原来大蛟受伤以后,被周处一路追击,最后流血过多,动弹不得,终于被周处杀死。

周处回到家里,知道他离家三天后,人们以为他死去,都挺高兴。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他痛下决心,离开家乡到吴郡找老师学习。那时候吴郡有两个很有名望的人,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周处去找他们,陆机出门去了,只有陆云在家。

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决心改过的想法诚恳地向陆云谈了。他说:“我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现在想干一番事业,只怕太晚了。”

陆云勉励他说:“别灰心,您有这样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个人只怕没有坚定的志气,不怕没有出息。”

打那以后,周处一面跟陆机、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他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征召他出来做官。到了东吴被晋朝灭掉以后,他就成为晋朝的大臣。

标签: 晋朝周处

更多文章

  • 张居正鞠躬尽瘁推动改革,他去世后为何家人会遭到迫害?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居正,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居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张居正接替高拱出任内阁首辅后的十年间,为了挽救大明的统治危机鞠躬尽瘁,使大明在“弘治中兴”后再次迎来了真正称得上是中兴的十年,但是,张居正病逝后,其家属却遭到了迫害。究其原因,则要从明穆宗驾崩说起。隆庆六年,明穆宗朱载垕驾崩,

  • 魏国在战国早期称雄,为何最后却衰落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魏文侯

    公元前406年, 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华夏大地进入了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在战国250余年历史里,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战国初期的魏国到底有多强大?魏国最后是如何沦为二流国家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赵、韩﹑魏三家联合灭掉了智氏,三家分晋的局面基本形成。三家中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

  • 解密:曹操曾经最看好的诸侯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三国

    三国诸侯都在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但乱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人员的选择都是双向的,也就是诸侯选择人才,士子也在选择自己的主公。曹操手下有一个谋士,他识遍天下诸侯,觉得只有曹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在别人征召时他借故不从,而在曹操征召时他却立刻收拾行李,好像是去晚了就赶不上点儿似的。这个人在曹魏集团也的确

  • 魏武卒是怎样的一支军队?为何实力如此之强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魏武卒

    魏武卒是战国时期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在吴起的率领下,以超出时代的训练体系、选拔标准、精良装备,屡次以少胜多,甚至达成以一敌十的巨大成就。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奇功伟绩。魏武卒是战国时期一支有着赫赫威名的军队,战国初期,魏国就是靠着这支强军,攻秦,败齐,破

  • 耿炳文是开国功臣,为什么朱元璋没有对他下手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耿炳文

    耿炳文是明朝开国功臣,早年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虽然没有徐达、常遇春等人那么有名气,但实际上,耿炳文也为朱元璋立下了许多战功。作为开国功臣的耿炳文,为何最终却没有被朱元璋除掉?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发迹之初,在濠州起义军首领郭子兴手下效力。至正十三年,元军围攻濠州,历时六个多月。期间,朱元璋曾

  • 朱元璋被称为洪武大帝 朱元璋到底有多生猛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朱元璋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朱元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洪武大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1368年—1398年在位),安徽凤阳人,汉族。朱元璋带领明王朝一路走向盛世,经过与蒙元N久的斗殴,朱元璋终于完成了屌丝到大民集团ceo的惊天逆袭。一、由南打到北:大家都知道

  • 李林甫是奸臣吗?为何他能长期得到重用?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朝时期宰相,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李林甫历来受到责难,被视为“口蜜腹剑”的小人和促成李唐由盛而衰的罪魁祸首之一。“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林甫为何能长期得到重用?李林甫在大唐盛世任相十九年,几乎是独自全权处理国事,大唐由盛转衰的锅,他肯定要背。但是

  • 太皇太后作为皇帝的奶奶 古代皇帝能赐死太皇太后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皇帝,太皇太后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帝和太皇太后,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我国古代讲究百善孝为先,太皇太后是皇帝的奶奶,所以按照伦理纲常来说,皇帝是不可以赐死自己的奶奶的。太皇太后这个称呼是从西汉开始的。一开始是因为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之后,每次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看见刘邦都必须下跪。因为刘邦是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 赵国经历的两次“废长立幼”分别在何时?有何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废长立幼,战国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国经历的两次“废长立幼”分别在何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废长立幼,是指在古代历史上,废掉嫡长子的继承权,把该权利转给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的做法。众所周知,废长立幼,往往是取祸之道。比如东汉末年,袁绍和刘表,都犯了废长立幼的错误。其中,就袁绍来说,建安七年(202

  • 明朝与宋朝为什么都出现过文官带兵的情况?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与宋朝在治理上,都是用文官带兵,当时宋太祖建立宋朝后,发生了杯酒释兵权的事,这让宋太祖得到了好评。同样是大一统王朝,明朝的治理方法则要有所不同,与宋朝不同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不崇文抑武。明朝初建,军事制度仿唐朝而行。当时的明朝士兵,执行兵农合一的政策。由折冲府管理,战时大将受命统兵出战,战后交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