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宋两朝的开国文臣武将都能善始善终得原因是什么?

唐宋两朝的开国文臣武将都能善始善终得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947 更新时间:2024/1/24 11:06:59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唐宋的故事。

能够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这是历史上各个开国皇帝的相同特质。从西汉初期刘邦开始,当敌国灭尽之时,开国皇帝临死之际,杀害开国功臣已经成为了每个临终开国皇帝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朝局的稳定。特别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在强势的帝王面前,无人能够善终。

刘邦就是在死前不久将韩信彭越等开国将领杀的一个不剩,留下来的那一些都是很怂的家伙儿,翻不起什么太大的浪花。朱元璋更是绝,开国的几十位将领被杀得只剩下一两个人,就连刘伯温这样的文臣谋士都被逼得不得不辞官还乡,为的就是让后世子孙(朱允炆)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朝局,让权力更容易把控在皇帝的手中。

那为何唐宋两朝的开国文臣武将都能够善始善终呢?这其实不难看出。

唐朝是因为开国皇帝李渊来不及杀功臣,李世民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后得位不正,如果再大家杀害功臣,那李唐天下成立不久也就GG了。

要知道,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皇帝是因为他发动了政变。在武德九年,李渊还算是身强力壮,他本身的功绩就足以震慑群臣。并且,当时李唐天下也还不是特别稳定,内有世家,外有突厥。这些开国将领留在朝中还是非常有用的。

因此,在当时,这些武将没有性命之忧,李渊也没想过要将他们一个个斩杀。但刘邦给个个皇帝和武将开了个不好的头,这些武将们担心李渊在不久之后会杀功臣,毕竟皇帝是有前科的。

于是,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就成为了这些文臣武将们救生圈,为的就是让李渊来不及将他们杀害。

事情也正如这些开国功臣们所设想的那样,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开始为皇位斗得不可开交。最后,地点玄武门,太子李建成死亡,满门抄斩,胜利的是秦王李世民。而李渊干脆就被架空了权力,终身幽禁在了太安宫中。

李世民因为得位不正,对于拥护自己的这些功臣也不好下手,再加上外面还有强势的突厥,这些武将还要为他征战沙场,杀不得。更何况,除了外患之外,大唐还有各个世家,这些世家把控着一半的大唐天下,李世民也要留着这些文臣武将们来牵制他们,这是帝王的平衡之道。

到了李世民快死的时候,朝中的开国将领也死得差不多了,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就只剩下了程知节、李绩和长孙无忌等三四位,同样翻不起什么大浪。如果李世民在临终前,开国功臣们还大量在世的话,想必他也会拿起屠刀,给当时的太子李治留下一个稳定而容易把控的朝局吧。

所以,生活在唐朝的开国文武是幸运的,李渊来不及杀他们,李世民死前他们就先去了,受李世民忌惮的李靖也是和李世民同年死的。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唐朝开国功臣们能够善始善终的佳话。

到了宋朝,有了唐朝这样的榜样存在,宋太祖赵匡胤自然也是不敢杀害这些开国功臣们。无论是因为名声也好,还是赵匡胤本人就不是一个嗜杀的人也罢,宋朝的这些功臣都杀不得。

赵匡胤同样是得位不正,他是通过陈桥兵变,手下将领的拥护才成为了皇帝。在朝局稳定后,赵匡胤也是很不放心,这才有了杯酒释兵权的事情。杀是不可能杀的了,毕竟自己的位置都是靠着手下才得来的。如果在权力到手后,就将这些功臣杀害,那不就是过河拆桥吗?这样的名声赵匡胤可不想要,所以,赵匡胤才想出了杯酒释兵权这样的好方法。

所以,宋朝的开国功臣们也是运气,碰到的皇帝是一个有大智慧的,爱惜名声的,知道感恩的。如果是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那真的就是欲哭无泪了。

总的而言,皇帝杀功臣其实是为了朝局的稳定。汉朝初期,是因为储君懦弱,臣子强势,皇帝不得不杀;明朝和汉朝相同。唐朝是因为开国皇帝李渊还来不及杀功臣就失势,后任皇帝李世民是刚明之君,所以功臣们能够存在于朝堂。宋朝是因为赵匡胤这个人算得上知恩图报,再加上他要脸,所以也没杀功臣,只是将兵权收回而已。而刘邦和朱元璋起于微末,没什么文化,都是流氓的样子,所以,他们不要脸,对于功臣想杀就杀了,为了子孙后代,这脸丢掉又没什么大不了,反正自己都要死了,脸皮要来又有何用?

标签: 开国功臣唐朝

更多文章

  • 古代男人不能随意进出后宫 皇帝为何不担心太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御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御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御医是古代一种对医生职称,也就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家眷治病的宫廷医师。御医直接听命于皇帝,间接听命于后妃、皇子等人。由于古代皇帝称之为“御”,因此,皇帝跟前的大臣称之为御前大臣、皇帝身边的军队称之为御林军、皇帝征伐外地称之为御驾亲征,

  • 华佗固执为曹操治病,他有什么特殊目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佗,东汉

    你知道华佗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华佗在古代历史上那是公认的神医,行医治病,治疗的病人也不计其数,名声广为流传。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无奈患有“头风”病,听闻华佗举世无双的医术之后,便征召华佗到许昌为自己看病,但为什么华佗回家后拒绝为曹操治病,曹操又为什么要杀掉华佗呢?华佗真的没

  • 古代相亲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都有哪些习俗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相亲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人相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人相亲比现代相亲有趣多了,现代社会有过相亲的也在大多数,一般相亲的流程想必大家也明确,无非就是约个地点见面,吃吃饭,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洽谈一方,之后男女各方愿不愿意那就靠自己了,相亲最大的特点就是眼缘,如果第一面都没有眼缘,那只能说简简单单

  •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不夺回荆州而去北伐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诸葛亮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为帮助刘备实现宏伟蓝图曾做过一个计划,那就是《隆中对》,在《隆中对》中主要提出三点。第一、占荆州,夺英雄用武之地;二、取益州,成霸业,与曹操划江而治,三分天下有其一;三、待天下有变,成就帝业,复兴汉室。后面两点很明显都是防守政策,只有实现第一点,夺取了荆州,蜀国才有与吴魏一争天下的可

  • “竹林七贤”是如何聚在一起的?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朝,竹林七贤

    晋朝时期,朝政荒淫,统治残酷血腥,文人如果有任何反对的言论都会被诛杀,因此纵情饮酒高歌成为了当时文人们的最爱,竹林七贤就是这个时候组团成功,强势出道。七个文化人,因有“竹林之交”,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竹林在哪里?据《晋书》记载,在河内郡山阳县。河内在哪里?据《史记》所记,是在太行以东、黄河以北,

  • 朱允炆是如何处理藩王问题的?为什么说他的削藩操之过急?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允炆,明朝

    说到朱允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朱允炆初即位1398年6月24日,享年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明帝国迎来新的主人——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以皇太孙的身份即皇位的,即使没有住院治病病逝前的指定,朱允炆成为明帝国的皇帝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朱元璋曾豪言:我本淮

  • 姜维深得诸葛亮传承,为何他北伐却没能取得成果?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姜维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来说说蜀汉名将姜维。 姜维原本不属于蜀汉政权的,是在曹操阵营里面混的。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不得已投降蜀汉。自从来到了诸葛亮这边也算是人生开始精彩了起来。此时恰逢马谡因为街亭失守被斩,姜维取代马谡成为了诸葛亮的得意门

  • 正史里的吕布是个怎样的人?他算得上英雄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吕布

    吕布能打这一点在正史里是真的,“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骑射特别厉害:“追寇虏,辄在其前。”“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其实,我觉得吕布并非一个真正的英雄。首先,忠诚度,先后两次背叛自己的主子,吕布是一个背叛的人,会背叛的人肯定不是什么英雄!这样的人对所有

  • 隋炀帝是否真的非礼了宣华夫人?史料中是如何记载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宣华夫人,隋朝

    大家好,说起隋炀帝和宣华夫人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从隋朝的正史《隋书》的记载来看,杨广非礼宣华夫人的事情很有可能是唐朝史官对于隋炀帝的污蔑,因为在隋文帝去世后,杨广把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这两位庶人纳入后宫,这使得猎奇心理的人开始以此为文章。我在这里用史书

  • 汉朝初期,为什么大汉要主动与匈奴和亲呢?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刘邦

    汉朝建立初期,国家疲弱百废待兴,面对着北方匈奴的威胁,大汉选择了最稳妥的和亲政策,借此为国家休养生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给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强盛打下了基础。西汉时,汉朝统治者曾长期实行“和亲”之策以缓和与匈奴族紧张对峙的关系。汉匈和亲,实际上可以分为“兄弟”式和亲与“臣服”式和亲两种不同模式。在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