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同是光复李唐功臣,他们的结局有何不同?

同是光复李唐功臣,他们的结局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947 更新时间:2024/1/24 8:45:49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元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等五位重臣,率领禁军冲入武则天的内宫迎仙宫,杀死女皇的两名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女皇退位。第二天,太子李显登基称帝,是为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李唐皇室的江山社稷终于光复,张柬之等五人也因此成为了迎中宗即位的大功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李唐的天下能够得以光复,还有一位大臣,居功至伟。虽然此时已经离世,没能亲眼看到他心心念念的大唐太子登基的盛况。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唐名相狄仁杰。如果狄仁杰没死,根据他一贯严谨的行事风格,应该不会同意发动神龙兵变,毕竟高宗李治的儿子李显,已经成为了皇太子,女皇百年之后,天下重回李唐皇室已经没有悬念。

狄仁杰虽然没有参与逼迫武则天退位的政变,但是他对光复李唐天下的作用,比之张柬之等政变功臣,有过之而无不及。狄仁杰的作用,不仅仅是向武则天反复推荐张柬之为宰相,还推荐提携了姚崇桓彦范、史敬晖等人,这些人都是神龙政变的核心成员,为后来的成功政变培养储备了人才,埋下了伏笔。他更大的贡献,是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智慧,以和平的方式,成功说服武则天,自愿将皇位传给儿子李显,而不是侄子武承嗣,让大唐的江山重回李氏子孙。并且成功将庐陵王李显,从偏远的流放之地房州,接回神都洛阳,立为皇太子,正式确定为储君。这样的功勋比之简单粗暴的军事政变,要更加的艰难、更加的伟大。

狄仁杰生前深受女皇武则天的宠信,尊称他为国老,给予入朝免跪等各种超规格的礼遇。狄仁杰病逝后,武则天伤痛不已,称“朝堂之上,从此再无可以依靠的师长了!”,并罢朝三日以示哀悼,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中宗李显即位后,追赠其为司空,唐睿宗李旦更是追封其为梁国公,极具哀荣。

张柬之等政变功臣却没有这么幸运。政变成功,唐中宗李显登基之后,虽然刚开始都给予了五名政变功臣很高的权位。但是很快,李显为了削去张柬之等的实权,分封张柬之等五人为王,实行明升暗降的策略。再之后不久,便以谋反的罪名,将他们五人流放,同时对这五人家族中所有十六岁以上的成员,也全都流放到岭南。流放的诏命才几个月,朝廷派出的大臣又追杀而来,张柬之与崔玄炜在朝廷的诏命来到之前就已经去世,免了生前受死的痛苦,但是另外三人中,有两人被乱棍打死,一人被凌迟处死,下场凄惨。同是光复大唐的功臣,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呢?

狄仁杰为了让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与女皇的争吵,与武氏诸王的斗争,惊心动魄!只要一有机会,狄仁杰就向武则天进言,“大唐的天下是高祖和太宗打下来的,高宗在去世前将两个儿子托付给您!您现在居然打算将国家交给外姓人,这也太不够意思了,上天都不会同意的!”硬的不行,狄仁杰就来软的,“侄子与儿子哪个更亲,难道陛下区分不出来吗?如果是儿子继承皇位,您百年之后自然配祭太庙,但是如果是侄儿继承皇位,武家的太庙里能有您的位置?”武则天被狄仁杰追逼得烦了,就威胁他道,“这是我的家事,你少管!”可是狄仁杰仍然不依不饶,“君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都是陛下的家事,也都是国事。”看似动动嘴皮的事,其实步步惊心,以武则天的猜忌和狠毒,稍有不慎就是杀身之祸。

当李显从流放之地回到神都时,女皇将狄仁杰召入皇宫,指着李显说,“我已经将你们心心念念的太子召了回来,交还你们了!”狄仁杰倒地长跪,泪流满面!既是百折不饶、历尽艰辛之后,胜利的泪水,更是心底无私忠诚的流露!此情此景,令人动容,更让李显终身难忘!

当张柬之等人拥着太子李显,率领禁军将士冲进武则天的内宫时,正在病中的武则天从床第上坐了起来,厉声问道,“谁在作乱?”,众人一同回答,“是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之令已经将两人斩杀!”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头脑清醒的武则天,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她指着来人一个个质问道,“我待你们都不薄,为何还要苦苦相逼!”。言下之意,我已经将李显立为太子了,已经决定将天下交还给李家皇室,你们为什么还要如此着急地夺取皇位?太子李显面对女皇时始终低头不语,在整个政变过程中,他都是被动应付。很显现,以这样的方式逼迫自己年迈的母亲,在李显的心中,是不愿和不忍的。张柬之等人的所作所为,分明是逼宫,是造反!不但女皇武则天是这样认为,在他们即将迎立的新帝李显心中,也一定是这样认为的。

用兵变的手段,采取逼宫的形式,来达到政治目标的行为,不管出发点是如何忠君为国,在任何朝代,都将是身为九五之尊的帝皇所不能接受的。在后来之君,如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眼里,他们可以如此对女皇,有一天也可以如此对我们。更重要的是,张柬之等人的行为,还为后人树立了一个行为先例。这样的先河,是每一个后来的帝皇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张柬之等人最终的命运,在他们起兵那一刻起,就已经可以预见了。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兵变时,才进入宰相班子三个来月,终究还是没有弄懂朝堂的险恶!没能弄懂帝皇的心机!

标签: 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唐宋两朝的开国文臣武将都能善始善终得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开国功臣,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唐宋的故事。能够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这是历史上各个开国皇帝的相同特质。从西汉初期刘邦开始,当敌国灭尽之时,开国皇帝临死之际,杀害开国功臣已经成为了每个临终开国皇帝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朝

  • 古代男人不能随意进出后宫 皇帝为何不担心太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御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御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御医是古代一种对医生职称,也就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家眷治病的宫廷医师。御医直接听命于皇帝,间接听命于后妃、皇子等人。由于古代皇帝称之为“御”,因此,皇帝跟前的大臣称之为御前大臣、皇帝身边的军队称之为御林军、皇帝征伐外地称之为御驾亲征,

  • 华佗固执为曹操治病,他有什么特殊目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佗,东汉

    你知道华佗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华佗在古代历史上那是公认的神医,行医治病,治疗的病人也不计其数,名声广为流传。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无奈患有“头风”病,听闻华佗举世无双的医术之后,便征召华佗到许昌为自己看病,但为什么华佗回家后拒绝为曹操治病,曹操又为什么要杀掉华佗呢?华佗真的没

  • 古代相亲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都有哪些习俗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相亲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人相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人相亲比现代相亲有趣多了,现代社会有过相亲的也在大多数,一般相亲的流程想必大家也明确,无非就是约个地点见面,吃吃饭,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洽谈一方,之后男女各方愿不愿意那就靠自己了,相亲最大的特点就是眼缘,如果第一面都没有眼缘,那只能说简简单单

  •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不夺回荆州而去北伐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诸葛亮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为帮助刘备实现宏伟蓝图曾做过一个计划,那就是《隆中对》,在《隆中对》中主要提出三点。第一、占荆州,夺英雄用武之地;二、取益州,成霸业,与曹操划江而治,三分天下有其一;三、待天下有变,成就帝业,复兴汉室。后面两点很明显都是防守政策,只有实现第一点,夺取了荆州,蜀国才有与吴魏一争天下的可

  • “竹林七贤”是如何聚在一起的?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朝,竹林七贤

    晋朝时期,朝政荒淫,统治残酷血腥,文人如果有任何反对的言论都会被诛杀,因此纵情饮酒高歌成为了当时文人们的最爱,竹林七贤就是这个时候组团成功,强势出道。七个文化人,因有“竹林之交”,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竹林在哪里?据《晋书》记载,在河内郡山阳县。河内在哪里?据《史记》所记,是在太行以东、黄河以北,

  • 朱允炆是如何处理藩王问题的?为什么说他的削藩操之过急?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允炆,明朝

    说到朱允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朱允炆初即位1398年6月24日,享年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明帝国迎来新的主人——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以皇太孙的身份即皇位的,即使没有住院治病病逝前的指定,朱允炆成为明帝国的皇帝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朱元璋曾豪言:我本淮

  • 姜维深得诸葛亮传承,为何他北伐却没能取得成果?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姜维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来说说蜀汉名将姜维。 姜维原本不属于蜀汉政权的,是在曹操阵营里面混的。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不得已投降蜀汉。自从来到了诸葛亮这边也算是人生开始精彩了起来。此时恰逢马谡因为街亭失守被斩,姜维取代马谡成为了诸葛亮的得意门

  • 正史里的吕布是个怎样的人?他算得上英雄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吕布

    吕布能打这一点在正史里是真的,“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骑射特别厉害:“追寇虏,辄在其前。”“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其实,我觉得吕布并非一个真正的英雄。首先,忠诚度,先后两次背叛自己的主子,吕布是一个背叛的人,会背叛的人肯定不是什么英雄!这样的人对所有

  • 隋炀帝是否真的非礼了宣华夫人?史料中是如何记载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宣华夫人,隋朝

    大家好,说起隋炀帝和宣华夫人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从隋朝的正史《隋书》的记载来看,杨广非礼宣华夫人的事情很有可能是唐朝史官对于隋炀帝的污蔑,因为在隋文帝去世后,杨广把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这两位庶人纳入后宫,这使得猎奇心理的人开始以此为文章。我在这里用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