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三太子”究竟是谁?他为何要起兵谋反呢?

“朱三太子”究竟是谁?他为何要起兵谋反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05 更新时间:2024/1/24 9:51:01

朝的更替在我国历史上常有发生,在新的政权建立之后,还会有很多守旧的人不满新政权的统治,从而打着复辟旧王朝的旗号进行谋反,有的时候前朝的遗孤就成为了重要的工具,即使这个前朝遗孤并不是真实存在,只有一个名号,就能起到很强的煽动作用。

扯起故国旗号,拥立亡皇后裔,起兵对抗朝廷,是不少野心家在王朝鼎革之际所常用的一种手段。康熙年间发生的伪“朱三太子案”,就是一个极为突出的典型。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只记述了杨起隆假冒“朱三太子”谋反,而康熙年间历史上真实的“朱三太子”案件却有十起之多。康熙头疼的“朱三太子”究竟是谁?不是朱慈炯杨起隆,而是他!

杨起隆起事,是康熙年间以“朱三太子”为号召影响较大的一次。杨起隆,虽为无业游民,但为人果敢,有谋略。康熙十二年(1673)十二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杨起隆借机在京城率众举事,起义失败后,杨起隆逃脱。之后,清廷多次搜捕、缉拿在逃的杨起隆,一无所获。

康熙十六年(1677),福建永春县人蔡寅,号“白头贼”,自称“朱三太子”,凭借巫术惑众,带兵数万,与台湾的郑经相互勾结,攻打漳州,后被海澄公黄芳世歼灭于天宝山;同年六月,河南柘城也有人自称明“朱三太子”,率众起事,也遭到了清廷的镇压。

康熙十八年(1678),陕西汉中、兴安一带有人自称“朱三太子”起兵抗清,后被抚远大将军图海击败逮捕。此人自称杨起隆,经杨起隆家人及其同伙辨认,得知此人曾是杨起隆部下,知道事情原由,因此借“朱三太子”之名谋划造反。康熙十九年(1690),假杨起隆被押往北京处死。

杨起隆本人虽然销声匿迹,不知所终,但“朱三太子”的名号却作为一种有力的号召,更为许多起事者所借用。康熙三十八年(1798),江南金和尚拥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为“朱三太子”,聚众太湖,密谋在康熙南巡时将其劫持,关键时刻由于发炮不鸣,最后双双被捕伏诛。

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一月,江苏太仓州与浙江四明山几乎同时暴动,且首领都以“朱三太子”为号召,因此引起了康熙的特别重视。他一边亲自批阅奏折,部署追捕方案;一边派人乔装打扮,细访贼人老巢;并特别强调一定要立即缉捕所有涉案人员,与现获贼犯一并审结。

对康熙来说,“朱三太子”本人并不可怕,但“朱三太子”这面大旗的感召力却不可轻视。所以,每次爆发以“朱三太子”为名号的起义,都会让康熙感觉犹如芒刺在背;而每次只抓到伪“朱三太子”,却让康熙大失所望、寝食难安。那么,真正的朱三太子究竟身在何方?

崇祯共生七子,其中二、六、七子早殇,只剩下长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焕。明亡后,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三人流落民间,不知所终,但据后来朱慈焕被捕后交代,三个皇兄均被清廷捕杀。朱慈焕因与四哥朱慈炤同岁,所以人们习惯把他称作“朱三太子”。

自成攻破北京后,朱慈焕被迫离开宫廷,到处颠簸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后来,朱慈焕改名王士元,入赘浙江余姚胡家,生有六儿三女,但是,他担心被别人利用,害怕成为反清的一块招牌,所以不敢在余姚常住,而是长期在四明山一带辗转,以教书糊口。

四明山“朱三太子”案,让朱慈焕甚感恐慌。于是,他带着老婆孩子躲到了宁波。慈溪县的叶氏兄弟,便携朱慈焕的四子朱壬“欲图为匪”,后因事机暴露作罢。后来,朱慈焕又化名何诚躲避到镇海县。房东张月怀借机以“朱三太子”的名义,秘密开展反清活动,朱慈焕因此惶恐不安。

康熙四十五年间,朱慈焕先后逃往湖州长兴县和山东汶上县避难。康熙四十七年(1708)四月,朱慈焕在汶上县被清廷抓获,后经九卿科道会审,几个已经投降清廷的明朝老太监辨认后也均称“不认识”。于是,清廷判定朱慈焕为“假冒”,将其凌迟处死,几个儿子全部被斩。

几十年来,朱慈焕隐姓埋名、东躲西藏,并没有真正从事过“反清复明”。但作为一种号召,“朱三太子”的名号对清政府确实构成了威胁,所以朱慈焕含冤背上了“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明史》中说朱慈焕五岁病逝,不过是给朱慈焕硬加上了一个以“朱三太子”为名蛊惑人心的罪名。

朱慈焕死了,“朱三太子”案似乎应该尘埃落定了。但康熙六十年(1721)台湾朱一贵起义,仍然尊奉“朱三太子”的名号。可见,在清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朱三太子”已经成为一面不倒的旗帜。从康熙十二年到康熙六十年,全国共发生了十起“朱三太子”案件。电视剧《康熙王朝》把“朱三太子”锁定在杨起隆一人身上,与史实不符。(来自刘秉光的头条号)

标签: 清朝杨起隆

更多文章

  • 吴越为什么会成为宋朝的属国?吴越王为宋朝做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钱镠,吴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洪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灭亡后,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十国。中国处于一种分裂割据状态,制度不一,关卡林立、禁令繁多,战乱纷扰。人民深受其苦,渴望新的统一。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的第四年(公元963年),便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当时,北方的辽朝版图广大,国力强盛。刚

  • 孙皓是个怎样的国君,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孙皓

    暴君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残暴无道的君王总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暴君要数孙皓了,在他的治理下,东吴不出意外被魏国所灭。三国末期,有一位皇帝十分荒淫无道,最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他就是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孙皓,是吴国一代明君孙权的孙子,在孙休死了之后,便由他当了国君

  • 古代史官的官职并不是很大 皇帝为什么会怕史官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皇帝,史官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皇帝和史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其实还是挺怕的,当然不是因为史官有多大的能量,而是史官掌握决定将什么记入史书的权利,会记载帝王的一些生平事迹,并且形成很多的实例参照,还有对帝王的一些评价。因为谁都想能青史留名,不想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糗事!特别是大权在握的君主更

  • 同是光复李唐功臣,他们的结局有何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唐朝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元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等五位重臣,率领禁军冲入武则天的内宫迎仙宫,杀死女皇的两名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逼迫女皇退位。第二天,太子李显登基称帝,是为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李唐皇室的江山社稷终于光复,张柬之等五人也因此成为了迎中宗即位的大功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

  • 唐宋两朝的开国文臣武将都能善始善终得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开国功臣,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唐宋的故事。能够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这是历史上各个开国皇帝的相同特质。从西汉初期刘邦开始,当敌国灭尽之时,开国皇帝临死之际,杀害开国功臣已经成为了每个临终开国皇帝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朝

  • 古代男人不能随意进出后宫 皇帝为何不担心太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御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御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御医是古代一种对医生职称,也就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家眷治病的宫廷医师。御医直接听命于皇帝,间接听命于后妃、皇子等人。由于古代皇帝称之为“御”,因此,皇帝跟前的大臣称之为御前大臣、皇帝身边的军队称之为御林军、皇帝征伐外地称之为御驾亲征,

  • 华佗固执为曹操治病,他有什么特殊目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佗,东汉

    你知道华佗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华佗在古代历史上那是公认的神医,行医治病,治疗的病人也不计其数,名声广为流传。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无奈患有“头风”病,听闻华佗举世无双的医术之后,便征召华佗到许昌为自己看病,但为什么华佗回家后拒绝为曹操治病,曹操又为什么要杀掉华佗呢?华佗真的没

  • 古代相亲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都有哪些习俗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相亲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人相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人相亲比现代相亲有趣多了,现代社会有过相亲的也在大多数,一般相亲的流程想必大家也明确,无非就是约个地点见面,吃吃饭,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洽谈一方,之后男女各方愿不愿意那就靠自己了,相亲最大的特点就是眼缘,如果第一面都没有眼缘,那只能说简简单单

  •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不夺回荆州而去北伐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诸葛亮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为帮助刘备实现宏伟蓝图曾做过一个计划,那就是《隆中对》,在《隆中对》中主要提出三点。第一、占荆州,夺英雄用武之地;二、取益州,成霸业,与曹操划江而治,三分天下有其一;三、待天下有变,成就帝业,复兴汉室。后面两点很明显都是防守政策,只有实现第一点,夺取了荆州,蜀国才有与吴魏一争天下的可

  • “竹林七贤”是如何聚在一起的?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朝,竹林七贤

    晋朝时期,朝政荒淫,统治残酷血腥,文人如果有任何反对的言论都会被诛杀,因此纵情饮酒高歌成为了当时文人们的最爱,竹林七贤就是这个时候组团成功,强势出道。七个文化人,因有“竹林之交”,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竹林在哪里?据《晋书》记载,在河内郡山阳县。河内在哪里?据《史记》所记,是在太行以东、黄河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