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郭嘉在曹操的心中是怎样的地位?曹操为什么一直没有提拔他?

郭嘉在曹操的心中是怎样的地位?曹操为什么一直没有提拔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16 更新时间:2023/12/14 6:26:44

郭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三国时期的郭嘉,是曹操手下非常信任且非常重要的一位谋士,曹操甚至想过要将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郭嘉,可见曹操对他的重视与信任,尽管郭嘉英年早逝,也依然没有动摇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但是这样一个人物,跟随曹操十多年,曹操却没怎么给他升职,郭嘉也没有因此和曹操闹掰,这又是为什么呢?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郭嘉是曹操帐下的重要谋士之一,追随曹操很早,并且在死时,又给曹操留下计谋,平定袁氏,在后来的赤壁之战中曹操惨败,曹操后来说道“奉孝若在,安能如此惨败”。可见郭嘉郭奉孝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郭嘉也为被人称为“鬼才”。那追随曹操很久的郭嘉为什么没有得到曹操的提拔呢?

曹操早期颇为器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之后,曹操很伤心。荀彧就又为曹操举荐了一位谋士,这个谋士就是郭嘉。在曹操和郭嘉交谈过之后,曹操表示,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表示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就这样,互相赏识的主臣二人走到了一起。

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这是曹操专门为郭嘉开辟的职位。郭嘉凭借此职位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开始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随着一些人的热捧,很多人都对一生只做到曹操军师祭酒的郭嘉评价非常高,更有甚着拿他和诸葛亮比。

郭嘉善于量人,所以非常了解曹操,因而曹操非常喜爱郭嘉。据载,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有点超越正常的关系。所以曹操手下有一个叫陈群的,就上书弹劾郭嘉行为不检点。但是郭嘉的这些不拘常理的行为,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不值一提,“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所以,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

我们回顾郭嘉为曹操献的计策,几乎都是在曹操犹豫不决之时,给曹操肯定性建议,功劳非常大。“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曹操更是准备在百年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都托付给郭嘉。可惜的是,郭嘉做了11年的军师祭酒,就在38岁的年纪病逝。所以曹操非常惋惜,几乎每次遇到大败,都会想到郭嘉。

郭嘉真的厉害吗?那郭嘉为什么做了11年的军师祭酒,没再得到提拔呢?荀彧才比他早来几天,很快便做到了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诸葛亮也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做到了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刘备每次外出时,诸葛常镇守成都,负责内政;周瑜更实在较短的时间,做到了大都督,辅佐孙策孙权

他们几个同样有主公的偏爱,都受到主公的一路提拔。郭嘉也受偏爱,却做了11年的军师祭酒,没受提拔晋升,做了一辈子的参谋,为什么呢?难道真的是郭嘉本事平平?

第一,郭嘉身份是出谋划策的,也就是说他是一个谋士,而当时曹操还只是丞相,还不是王、不是皇帝,谋士对郭嘉而言是最好的称呼,同时郭嘉也不在乎这些虚名。郭嘉在乎的只要能发挥他的才学,能让他一展胸中理想抱负。

第二,郭嘉死的早,是英年早逝,当时曹操还没有完全统一北方,曹操还是汉丞相,就算提拔郭嘉,也不如谋士,因为谋士可以经常给曹操出谋划策,可以经常在曹操身边。但曹操地位再次提升的时候,郭靖已经去世很久了,想提拔他也不行了。

第三,郭嘉追随曹操很早,年龄也比其他人要年轻,按照正常的生死顺序,也应该是郭嘉死在后面。所以曹操本来是想自己死后,让郭嘉做托孤大臣,把后世托付给郭嘉,可惜郭嘉英年早逝。

其实曹操不管提不提拔郭嘉,郭嘉都是曹操早期的重要谋士,对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郭嘉本人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为很高。

标签: 郭嘉曹魏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真的是钓鱼执法吗 朱元璋既然发了金牌为何还要杀他们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免死金牌

    还不知道: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丹书铁券,也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免死金牌”,是古代帝王们赐给大臣的最高荣誉。大臣一旦得到它,其本人、家族乃至后裔便等于有了免死的护身符,即便是将来有朝一日王法临头,也可让刑罚不沾其身。这种功能,是黄金万两都难以相提并

  • 清朝的后妃制度是怎样的?皇帝为什么要定期选秀?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后妃制度,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皇帝有很多妃嫔,最为人熟悉的就是那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皇帝选这么多配偶,一是因为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幼儿夭折率高,皇帝为了保证后继有人,只有多生子女才能保证子嗣延续。要想多生子就得先多配偶。这是一个现实的考虑。另外,后妃多也是皇帝权威的

  • 在魏晋文坛上,建安七子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作品?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魏,建安七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建安七子,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建安七子”这个称呼是魏文帝曹丕提出来的,在曹丕著名的文学批评名作《典论》中提到了当时文坛上七位著名的作家,他们是鲁国人孔融、广陵人陈琳、山阳人王粲、北海人徐干、陈留人阮瑀、汝南人应玚、东平人刘桢。在魏晋文坛上,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并驾齐驱,难分高

  • 诸葛亮临终前劝谏刘禅,为何刘禅却没有听从呢?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刘禅

    诸葛亮去世前悄悄说了6个字,可保江山永固,无奈刘禅记反了!终于自食恶果。刘禅自古就被视为昏君的代表,虽然也有不少人为其辩白,不过都是博人眼球,并没有充分的论点,昏庸则被说成是大智若愚,着实可笑。要想看清刘禅的真实面目,其实并不难,毕竟他在位三十多年,究竟是怎么治理蜀汉的也是一清二楚,从其中一点我们就

  • 陆炳是个锦衣卫,他为什么能做到三公加三孤的位置?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炳,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锦衣卫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锦衣卫这个组织是朱元璋上位后自创的,也是明朝独有的产物。其实在宫廷里最怕的就是有某个官员除了皇上没人能管他,那他基本上就算是一个小皇帝了。因为锦衣卫算是皇帝直属部门,一旦管理不善就容易出现一位朝廷小霸主,起初朱元璋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

  • 古代游牧民族每天都吃些什么 他们顿顿都吃肉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游牧民族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游牧民族吃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游牧民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一个庞大族群。他们追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千百年来一直过着骑马放牧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放牧就像中原地区农民种地一样,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活动。游牧民族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在人们

  • 唐宋时期的朝廷,是如何防止官员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生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以权谋私,唐朝

    唐宋时期的朝廷,是如何防止官员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生的?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当中,监察制度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历朝历代都有被提及补充,并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体系。毕竟虽然皇帝是九五至尊,拥有全国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国家的全部事务也

  • 古代弓箭作为远程武器 弓箭为何军队陆战主力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弓箭

    对古代弓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数十方阵陈列城外,每个方阵数百人,一声令下,百万箭支射向高空,由小黑点逐渐变大,经高空转抛物线疾驰而落,箭支随着巨大的惯性穿透屋脊,钉在桌椅上,更有甚者还能刺穿人的胸膛!这是电影《英雄》其中的一个片段。那么古代弓箭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如

  • 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汉桓帝刘志是个怎样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桓帝,东汉

    汉桓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对于汉桓帝的评价,总是负面的,这一个在书中连脸都没露过的皇帝,只存在于人们的谈论中,可是言辞间却总是“朝政败坏”这样的话语,以至于让很多人都认为,汉桓帝就是一个没有什么作为的昏庸君主。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 元好问的生平有哪些事迹?他在文坛上有哪些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好问,蒙古

    元好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元好问生于1190年,当时正是南宋期间。不过元好问并非宋朝人,他生于金国,据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元好问是当时金朝最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之一,他一生著有《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主要作品,在文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