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庞涓和孙膑本是同门师兄弟,为什么后来会反目成仇?

庞涓和孙膑本是同门师兄弟,为什么后来会反目成仇?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33 更新时间:2024/1/28 4:09:4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庞涓孙膑的故事。

战国权谋大师鬼谷子是当时相当厉害的传奇人物,他既是善于谋兵布阵的大军事家,同时还是纵横捭阖术的鼻祖。

据史料所载,鬼谷子一生共有弟子500余位,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和徐福这6位。

历史上,庞涓和孙膑同时拜在鬼谷子门下为徒,两人不仅有同窗之谊,还朝夕相处、情同手足。

可在“围魏救赵”这个典故中,各为其主的庞涓、孙膑二人在两军交战之际数次智慧交锋,孙膑辅佐齐国大将打败了同门师弟庞涓,庞涓走投无路,又不甘被俘,于是愤而拔剑自刎,这段史实便是成语“孙庞斗智”的由来。

孙膑和庞涓本应亲如兄弟,为何要斗智,又为何最终反目成仇呢?

同门师兄弟本该一生交好,怎奈人性有别,一善一恶

鬼谷子因其隐居于鬼谷,故以地名而得称为鬼谷子。他是当时活跃在外交舞台上的名士苏秦、张仪的恩师,人称“鬼谷先生”。

在一些民间传说中,鬼谷子其人受命于天,得书于仙,不仅才学满腹、谋略奇绝,还创办了中国古代第一所军事学校——战国军庠。

虽说鬼谷子不愿侍奉人君,只喜隐居,但他却不拒绝将自己拥有的知识对外进行传授和讲学。

公元前380年,20岁的鬼谷子走出隐居的大山,去各国施展了自己的游说之术,算是建立了功业并一举成名。19年后,仍喜隐居逍遥的鬼谷子返回了大山深处,还将路途之中所遇到的2个年轻人带回了自己隐居的谷中。经过一番智力测试,鬼谷子决定收二人为徒——这2个幸运的小伙子就是庞涓和孙膑。

经年相处下来,庞涓和孙膑关系还不错,同住同吃、一同学艺,简直就如亲兄弟一般。因为孙膑略微年长,于是就成了哥哥,而庞涓则是弟弟。

一次,庞涓和孙膑闲聊,谈到未来,二人约定如果其中一人先得贵人赏识而入仕,那么一定要帮另一人进行举荐,这样才是无分彼此的好兄弟。

实际上,别看二人表面上并无太大差别,可他们的性情和本质却天差地别。孙膑本名孙伯灵,乃是将门之后,为人忠厚正派、虚心向学,是个恩怨分明的豪爽之人。

庞涓其人,则惯于见风使舵、口蜜腹剑,不但心性浮躁,还妒贤嫉能,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

深山里的枯寂和外面的繁华是十分不同的,时间久了,庞涓难免产生了对花花世界和功名利禄的向往之情,但学业方才一知半解,庞涓只得忍耐心性,继续跟着鬼谷子老师学习。

一日,庞涓闻听魏王正在招募贤才,就动了下山的心思。他来到老师的房门前,刚想求教一二,却听见屋内老师鬼谷子正在和孙膑对话。

当时,鬼谷子不住地夸赞孙膑可堪大用、有纬国经世之才,孙膑却连连谦逊地表示自己还差着很多,愿跟老师继续精进地学习、绝不辜负鬼谷子老师的教诲和付出。

庞涓和孙膑师从鬼谷先生数年,知道孙膑的才智在自己之上,但老师对待二人从未有分毫之差,始终一视同仁。而今孙膑获得老师如此赞誉,庞涓的心里十分不是滋味,竟然从心底生出了无限嫉妒之意。

转天过后,庞涓去意已决,他再次面见老师之时,是去告别的。

当孙膑依依不舍地送别庞涓时,二人又想起了昔日的约定,便互道了“苟富贵,不相忘”之类的话语。下山后的庞涓去了魏国,凭借自己的口才和谋略,顺利地成为了魏王手下的一名掌军统帅。

庞涓嫉妒孙膑,设计将其谋害

自从当上了魏国的统帅之后,庞涓过上了梦想中的富贵生活。闲来无事之时,庞涓就想起了仍在跟随老师学艺的孙膑。

庞涓知道孙膑确实比自己聪明很多,自己这个“半吊子”本来就智不如人,现下孙膑却依然还在跟老师学习更加高深的技艺。

虽说眼前庞涓还能以腹中的学问建立起一些威望、得到富贵和荣华,但将来呢?如果将来孙膑出师,成了我庞某人的同僚或者敌人,那么我又该何去何从呢?!

想到这里,心性狡黠的庞涓便心生一计,他迅速拿起纸笔,写了一封信,命手下带着信和礼物去鬼谷找孙膑,声称欲请孙膑出山,为魏国大业效力。

彼时的孙膑因为为人正直且谦逊好学,便被鬼谷子所看重,还将“孙子兵法”的要义教予了孙膑。

原本即将学成的孙膑看了魏国士兵送来的信件,认为庞涓还真没忘掉自己这个兄弟,就拜别了鬼谷子老师,高高兴兴地跟随士兵来到了魏国。

来到了魏国的孙膑暂住在庞涓的府上,每天,庞涓都会备下精美的酒菜,和孙膑一同叙旧,重温往日的同窗情谊。可孙膑没有料到的是,庞涓将孙膑招至魏国,是受嫉妒之心驱使想要找机会加害孙膑。

很快,庞涓就向魏王举荐了孙膑,而当孙膑入仕为官后,无论是魏王还是朝臣逐渐都产生了一种共识:孙膑的才学和能力远超庞涓啊!

庞涓再次目睹了魏王在朝堂上当众夸奖孙膑,他感到一种潜滋暗长的威胁。于是,妒忌心再次作祟的庞涓便加快了谋害孙膑的计划,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能够从中作梗的机会,向魏王诬陷孙膑有通敌卖国之心。

魏王轻信了庞涓的话,对孙膑施以了黥刑和膑刑,也就是先在孙膑的脸上刻上了代表犯罪的字样,而且这种字样此后就再也擦洗不掉;后又挖去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让孙膑从此变成了一个无法站立和行走的残废之人。

庞涓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顿悟后的孙膑痛苦之余就只想坚持着活下去,并抓住机会向庞涓进行复仇。

孙膑在狱中忍着耻辱和剧痛开始装疯卖傻,时间一长,庞涓便信以为真,认为孙膑真的被自己折磨疯了,便放松了对孙膑的看管。

后来,一次机缘巧合,齐国的使者恰好到魏国访问,听说才能卓越的孙膑在魏国监狱,便赶去看望。孙膑抓住机会,请齐国使者将自己救走,他起誓:如果能够成功逃生,愿为齐王效力终生。

于是,聪明的齐国使者就将孙膑悄悄地藏在了自己的车马队伍之中,成功地将孙膑带到了齐国。此后,孙膑便得到了齐王的赏识和礼遇,成为了齐国的军师。

孙膑的复仇之役——马陵之战

此后,赵魏两国交战,赵国的首都被魏国的军队围困住了,不得已,赵国就向齐楚两国寻求帮助。

齐王命孙膑辅佐大将田忌出战,而孙膑不辱使命,和田忌相互配合,两度打败魏国的主将庞涓,显示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

后来,魏国国君决定称王,在都城外摆出了天子的仪仗,想要仿效齐桓公集合诸侯听令于自己。

列国不敢轻举妄动,纷纷到场听令,只有齐国和韩国没有派人应召。魏国国君一看,齐、韩二国分明是存心与我抗衡,那就是我的敌人。随即,魏国国君便派兵攻打韩国,齐国一看,这不是欺负完韩国还要欺负我齐国吗,干脆出兵支援韩国,攻魏而救韩。

彼时,统领魏国大军的正是庞涓,齐国军师孙膑便下定决心,既要打赢这场战役,又要向庞涓讨回公道。

故此,孙膑充分利用敌军的弱点,将庞涓及其麾下的人马诱入了自己的军事包围圈,成功地将10万魏国大军歼杀在一个叫“马陵”的地方,史称“马陵之战”。

通过“马陵之战”,孙膑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建立了功勋,还给了小人庞涓一个既痛快又彻底地反击。庞涓自杀身亡,孙膑大仇得报,也算是还了孙膑一个公道。

虽说孙膑算是交友不慎,无端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和打击,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坚忍和智慧在青史上留下了一段身残志坚的佳话。

后世之人提到孙膑,无不对其敬仰有加,还十分乐于传习他的兵法,认为他与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可以比肩,孙武被尊称为“孙子”,人们遂尊称孙膑为“齐孙子”。

标签: 庞涓孙膑

更多文章

  •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代都被杀了,李世民的后代们是怎样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唐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李世民的故事。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一代君主。他从自己的父亲李渊手中接过皇位,励精图治,创造了“贞观之治”,让唐朝成为了历史上非常耀眼的一个王朝,也让那时候的中国,成为了世界之最。当时的唐朝,文化,经济,军事,样样出于世界的顶

  • 了解到孙嘉淦衣锦还乡的真相后,乾隆是怎么对他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嘉淦,清朝

    说到孙嘉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从隋朝开始,寒门子弟想要逆袭,只能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虽然有很多人在博取功名之后,不是为了给百姓谋求福利,而是使用手中的权力来为自己谋取钱财。但是也有一部分一心一意为国家和百姓付出辛劳的清官,比如清朝时期的孙嘉淦。他恪尽职守

  • 古代的学府费用贵不贵?管吃管住还包分配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孔子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强。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是每个家长的心头大事,为此买学区房,报课外班,各种“为孩子的明天”努力。也正因此,教育费用成为许多家庭开支中的大头儿。那么,古代的学校什么样?学费贵不贵呢?中国古代的学校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官学,二是私学。所谓

  • 古代太监身上都是臭烘烘的 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卫生问题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监,古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太监生理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特别是一些清宫剧中,总是看到皇宫中有大量的宫女和太监,她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的服侍皇帝和嫔妃。因为皇帝毕竟有着三宫六院的嫔妃,所以每一年总是会有淘汰的宫女和太监,也就会有新进来的宫女和太监。说起太监我

  • 刘彻有哪些功绩?他是如何做出那么多影响深远的事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汉,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武帝刘彻,是秦始皇后面第二个拥有着卓越成就的皇帝。他的功绩数不胜数,比如:盐铁官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治黄河发展农业、通西域促进东西方文化经济科技交流、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北击匈奴上千里和收服南越等等。做出这么多影响深远的事,依靠的

  • 汉献帝做为一个傀儡皇帝,他真的很无能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汉献帝

    众所皆知,在三国演义里面汉献帝是一个很无能的人物,因为身为末代君主,他既没有勇气去振兴汉室天下,又没有自己的立场,始终在各路诸侯中徘徊,最终还被曹操的后人给篡汉。在三国演义的各路影视剧作中,汉献帝似乎只是一个只会哭泣,而且没有任何头脑的无能之君。其实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汉献帝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当

  • 安禄山是如何取得唐玄宗的信任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安禄山,唐朝

    安禄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安禄山是唐朝的将领,也是杨贵妃的养子,然而公元755年,他率领20万士兵在范阳起兵,史称“安史之乱”。当时唐玄宗听到这个消息后,还认为是有人在造谣,没有相信。事实证明,安禄山真的起兵了。安禄山出生于公元703年,从小失去父亲,母亲是一名

  • 乾隆在接待英国使团的时候,耗费了多少钱?送了他们多少礼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那段岁月中,中国人骨子里的骄傲是难以磨灭的。然而,没有谁是永远强大的,因此在明清时期,由于中国个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也因此而落后于世界,并最终成为西方列强欺

  • 清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闭关锁国

    你真的了解清朝的闭关锁国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顺治与康熙统治清朝时期,就开始实行海禁,到1757年时,乾隆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一口通商”政策。这是全面闭关锁国的开始,清朝末期,西方列强侵入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这跟清朝闭关锁国有着很大

  • 明朝调兵都是几十万起步 清朝调兵为什么只有几万人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调兵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调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首先,清朝常备军总兵力长期维持在60万至80万人,只相当于明朝鼎盛时期200万左右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数小决定了清军每次调兵规模都不可能太大。其次,明朝之所以保持庞大兵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边境防御需要驻守重兵集团(九边总兵力长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