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东汉著名隐士庞德公:一生未入仕,隐居于鹿门山采药

东汉著名隐士庞德公:一生未入仕,隐居于鹿门山采药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67 更新时间:2024/1/8 14:09:36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庞德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襄阳名士,论学识名望,当在许多幕僚之上,但他一生未入仕。不是他没有做官的机遇,而是他不愿做。

刘表当时治荆州,治所就在襄阳。由于荆州没有战乱,加上土地丰饶,全国有十余万人迁入荆州,这中间也有一大批才华出众的人,如诸葛亮王粲徐庶等,或求学、或求仕。这就使得襄阳成为全国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学术交流最为活跃的地方。但刘表不识人才,诸葛亮、徐庶等就在他眼鼻子底下当隐士,而王粲在他麾下当了个小官,则也发挥不了作用。

刘表统治的荆州,沃野千里,带甲十余万,在全国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刘表虽无统一大志,但他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势力被削弱。刘表如荆州后,依靠的是蒯良、蒯越、蔡瑁等襄阳大士族。这些人可同享荣华富贵,但不能安邦定国。刘表采取的是雍容自保,坐观时变的方针。但当时荆州已经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焦点。曹操在北方基本平定的情况下,正准备挥师南下,而孙权则虎视江汉,早欲将荆襄据为己有。刘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深感无贤人辅佐,于是乎,他把希望寄托杂在名重天下的庞德公。

刘表多次登门求贤,但一次次的遭到谢绝。有一次刘表对庞德公说:“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德公回答说:“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意思是说,有人出来做官,参加混战,这不是把危险留给子孙吗!我不做官,却把平安留给子孙,虽然遗留的内容不同,但并不是没有遗留啊!对于庞德公的这种态度,刘表只好叹息而去。庞德公为了躲避刘表再来找他,干脆把家搬到鹿门山,以采药自乐。

庞德公为何拒绝当官呢?论理,古人读书就是为了入仕。说大点可以济世救国,说小点可以光宗耀祖。历代圣贤莫不如此。尽管庞德公有“遗之以安”之说,那则是对付刘表的托辞。由此,我们只能设想,庞德公并非不想做官,而是未寻着明主。他的学生诸葛亮、侄儿庞统被刘备请去,并没有听到他的反对意见,相反,他把诸葛亮称为“卧龙”,庞统称为“凤雏”,为他们的出山造了大量舆论。所以,庞德公拒绝做官,仅仅是拒绝在刘表手下做官。

庞德公的这个选择也许是对的。假设他答应了刘表,在刘表手下做个高级幕僚,且不论能否象荀彧那样在曹操手下发挥作用,恐怕官位未稳,就已经成了刘表的继承人刘琮降曹的陪伴人了。王粲不就是走的这条路么?

标签: 庞德公东汉

更多文章

  • 秦汉的突骑为什么以开始是胡汉杂糅,后来又以汉为主?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汉,突骑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汉军事力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突骑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骑兵部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最早的突骑是从秦代的屯骑开始的,当时为了加强对边境的统治,提高对抗匈奴的能力,汉代在其基础之上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特色,形成了这一独特的兵种。在其历史的演进与更替中,由于军队规

  • 清朝“鹿尾”有多珍贵?在清朝鹿尾象征着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清朝

    在觥筹交错的宴会上,仆人们在曲栏间来回穿梭上菜,一道道精美的食物被呈现在夜宴的餐桌上。身着银貂裘的少女,殷勤唱着“小契丹”。红彤彤的烛光映照下,盛在金盘中的鹿尾,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在清代,鹿尾已不单单是道菜,更成为了皇室炫耀武力的标志,成为皇室施恩的必须,成为臣子身份与荣耀的象征。大嚼鹿尾之后,满

  • 也先在土木堡灭了明军精锐,为什么却没能灭了明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也先,明朝

    也先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的一次重大生存危机,在明英宗朱祁镇带走整个北京城精锐和大部分勋贵之后,此时的北京城几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这也使得也先在长城外消灭明军主力之后,认为直取北京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儿,但也正是这个“认为”让他错失了灭亡明朝

  • 赤兔马以速度优势帮助关羽在战场上建立过几次奇功?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汉,赤兔

    赤兔马,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奇骏产西域,赤龙下九云。仰首高九尺,纵驰冠三分。凌霄踏飞燕,逐风不染尘。奕奕蹈江海,耿耿托死生。奔雷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在汉末三分这个纷纭的乱世中书写着一段段瑰丽的传奇,不仅仅限于枭雄诸侯,谋士猛将,甚至还包括那些在沙场上飞驰的骏马,赤

  • 清朝前期两百多年时间里 列强为何没有进攻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列强

    对清朝初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近代,特别是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签署了一大批屈辱性条约,使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然而,在明中后期,一些外国列强来到中国,并多次与中国发生战争,其中包括与葡萄牙的三次战争和与荷兰的两次战争。那么,为什么

  • 东汉末年曹操有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 如果有曹操应该怎么做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操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曹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的曹操当然有统一天下的机会,而且,最好的机会也比较容易实现,那就是不打赤壁之战。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了,不打赤壁之战,不灭了孙权,曹操怎么统一天下?这个疑问其实很容易解决,我们只需要分析一下赤壁之战前后的天下局势,就很容易明白了。赤

  • 明英宗眼中的于谦是怎样的?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英宗,清朝

    明英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杀于谦这件事儿,明英宗后来也后悔了,当初他杀于谦完全是为了给自己的“夺门之变”找一个合法理由,没想到弄巧成拙。1449年,明英宗率领的明朝大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包了饺子,二十多万人全军覆没,英宗也被俘虏。瓦剌首领也先在逮住英宗后大喜,

  • 金国是最有希望打败蒙古人的政权,为什么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金国

    金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12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自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到拔都和旭烈兀扫平东欧和西亚,蒙古帝国在这个世纪走向极盛。蒙古人之所以能够所想疲敝,首先是因为自身确实比较强大,其次是在同一时间内,亚欧大陆上居然没有一个可以与蒙古人匹敌的大帝国。当时的中亚东部的西辽已经

  • 秦始皇陵为什么会选择用兵马俑陪葬 这些俑有什么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兵马俑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兵马俑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王嬴政13岁登基。他在前230年开始统一中国,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当然,先人多年的积累也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一些著名将领帮助了嬴政,把秦朝的历史推向了辉煌的高潮。战国时期的四位将军分别是白棋、王坚、赵国廉、李牧。可见,赵国实力

  • 陆逊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何下场却不好呢?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陆逊

    说起东吴,就一定要提孙权,孙权此人虽非常有才华,可同时他疑心非常重要而且喜好杀戮,尤其到了晚年,更是变本加厉,陈寿曾提到:性多疑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陈寿认为,孙权此人像极了当年的越王勾践。当然,如果因为孙权喜欢杀戮也并不能以偏概全说孙权是暴虐之人,可孙权杀人虽多,还是事出有因,就比如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