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玄宗为何会如此器重张九龄呢?

唐玄宗为何会如此器重张九龄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77 更新时间:2023/12/11 1:05:05

浩然这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能在朝堂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哪怕他都隐居了,却心有不甘,于是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认识了当朝丞相张九龄,希望得到对方的引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既然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就不得不提一下张九龄这个人了。张九龄是唐朝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采斐然,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凭借着自己超然的人格魅力深受后人敬仰、推崇。据说当初每逢有官员推荐人时,玄宗都会问有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可见皇帝对他也是极为欣赏的。

张九龄作为一名有胆识、有远见的政治家,自是天赋过人,少有才学,且他不但做官做得好,诗文也写得好。张九龄最突出的是五言古诗,文笔清淡,但又寄托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被誉为“岭南第一人”,他的诗歌《望月怀远》里的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至今是被人称道的经典。

开元二十一年时,张九龄升任了检校中书侍郎,后拜中书令,据说也就是这年,孟浩然写了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得到张九龄的赏识与录用。他借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热情,意境深远,气势宏大,虽最后官没做成,但诗却成了流传千年的名篇,堪称山水诗中的杰作。写完这首诗的第二年,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长安求仕,但结果依旧是让人失望的,于是,四十多岁的孟浩然又一次回到了家乡襄阳。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月湖水暴涨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景象壮阔;湖上的水汽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风起之时,波涛荡漾,涌对岸,其气势雄伟,好像要撼动了整座岳阳城一般。在孟浩然的笔下,八月的洞庭湖是十分壮阔的,带着凛冽的气势,震撼着世人,也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只为目睹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想要渡河却苦于没有船只,在这盛世之下,满怀抱负的孟浩然又怎只甘心闲居着呢?这种苦苦寻求机会却始终无出路的困境,正如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一样,让人无奈,也让人惆怅。而坐在湖边的诗人看着那些垂钓之人,也难免生出一份羡慕之情,这其实隐含的不就是诗人与官场吗?他希望张九龄能做引荐他的那只小船,也希望自己是那些垂钓者中的一员,不用只在无奈下过隐居生活,他希望自己也能走上朝堂,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这种期望贯穿了诗人的一生,恐怕即使去世了,这也是孟浩然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了吧!

古代人在诗歌方面是真的很厉害,现代人求引荐一般都是很直白的,极尽全力的夸耀自己或夸耀对方,有些人为了得到求职的机会,就会显得很谄媚。但孟浩然这首诗,虽是干谒诗,却自然含蓄,或许这就是属于文人的傲骨吧,即使是求别人引荐,也依旧不施自己的节气,但往往这样的人,才更容易被人欣赏,被人看中,尤其是像张九龄这种很有风骨的人。只有自己看重自己,才能让别人高看你,倘若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很低的位置上,那也怨不得别人也低看你了。

不过既然是干谒诗,本身就要很得体了,哪怕是称颂别人,也要不失身份,只有自己做到了不卑不亢,才能不落俗套,称之为佳作。而孟浩然的这首诗显然是个中精品,在类比的修辞下,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愿望,且因为诗歌的文笔好水平高,更会从另一方面展露自己的才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引荐者也不禁被才华折服,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些事情,因为学业或职业需要写自荐信,这个时候文笔就能凸显出来了,好的自荐信自然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适度”在哪儿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过犹不及,放在自荐上也是一样的,能在含蓄委婉中将自己的志向表达得如此清晰,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古人的文采是真的让人佩服的。

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这首诗,不但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还因为借景抒情将景给带火了,诗也成了洞庭湖诗中的名篇。所以说,如此有才气之人则能不让人佩服呢?也难怪连诗仙白都曾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种直白地表达欣赏之情也绝对是真爱了!

标签: 唐朝张九龄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刘禅禁止人们奔丧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谯周

    历史上不管君王还是普通人,都对诸葛亮有着极高的评价。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之后诸葛亮逝世。按理说,诸葛亮在蜀汉掌权多年,身居要职,门生故吏多不胜数,死后应该有许多人去奔丧,然而刘禅发布了一道命令,就是禁止奔丧。并且禁止成都内私自为诸葛亮立庙祭拜。最终,在蜀汉的文臣

  • 东吴状况和南宋状况十分相似 东吴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吴,南宋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吴和南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吴和南宋的状况那么相像,东吴为何没有能一统天下的机会?东吴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东吴自始至终都没有机会一统天下。东吴自身的实力和南宋的状况是很像的。自己有足够的头脑,能够了解什么样的战略是合理的,是有利的。但是自己的实力不支持自己去实

  • 刘邦去世后,为什么刘氏子孙几乎都被灭绝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周勃,西汉

    刘邦去世后,他的嫡系们几乎都被托孤大臣所杀,为什么会这样?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其实总体上来说,还是都是各自为了各自了利益所驱使的。功臣们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保护刘姓江山。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汉朝当时很可能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危险。这件事,还得从汉高祖刘邦本人说起。刘邦这个

  • 诸葛亮留下的一张王牌,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蜀国,三国

    蜀国是三国里第一个灭亡的国家,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死后就再也没有人可以管束刘禅的种种享乐行为,刘禅身边的太监黄皓也扰乱朝廷谋取私利,荆州势力的彻底衰败标志着蜀汉政权再也没有称霸天下的可能性,直到后期钟会、邓艾对蜀国的进攻,使得拥有天险的蜀汉在数月时间便宣告灭亡,蜀后主刘禅亲自

  • 慈禧对清朝的威胁力有多大 慈禧死后清朝为何开始打乱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慈禧

    对清代和慈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禧死后,清代为什么开始大乱?慈禧的威慑力有那么大吗?“这样的大家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句话是《红楼梦》贾探春说的话。她的话似乎印证了

  • 郑国与宋国曾是十分重要的诸侯国,为何他们没能变得更大强大?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国,郑国

    在春秋战国这段迁延数百年的历史中,并非只有大国争锋,还有着诸多小国存在,大国与大国之间、小国与小国之间都陷入互相征伐的循环。在这些诸侯国,以中原诸侯国居多,诸如郑国、宋国。这两个国家为什么没能步入大国的行列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郑国、宋国,作为中原文化圈中重

  • 臭名昭著的宦官,为何在明朝如此吃香?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明朝

    什么才是古代的优质男?来看看当明朝宦官需要哪些要求?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如果生活在唐宋时期,必定是像李白、杜甫那样出口成诗的大诗人,但如果生活在明代,多数出身于显赫世家、受万人敬仰、甚至长相姣好者还会与皇帝传“绯闻”的优质男,大多都是宦官。在明朝,一个男人要如何成为宦官?许多明朝的

  • 项羽分封诸侯封了十八位 他们为什么都没有帮助项羽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分封

    还不了解:项羽分封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羽当初分封了十八路诸侯,项羽有难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帮助项羽?这事情和项羽分封有关系吗?首先,开宗明义说下所谓的项羽“分封诸侯”到底是咋回事。在常人被历史误导的认知中,这分封诸侯,无疑是项羽凭借巨鹿之战大胜的威风,对手下人

  • 古代皇帝用餐到底有多重视 下毒刺杀皇帝真的可行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皇帝

    古代下毒杀皇帝,古代皇帝用餐到底是什么样的?古代真的可以下毒刺杀皇帝吗?成功的几率有多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想必很多喜欢看关于历史方面的电视剧的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皇宫当中地位比较高的人,用餐的时候都会事先用银针试毒,其实这是真实存在的,那

  • 古代男子成为太监之后 太监是怎么解决生理需求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太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太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臭太监是怎么来的?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太监是怎么解决生理需求的?说起太监,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宦官,被割了性器官的男性,大多会有一种“另类异样”的眼光,其实太监在古代本来指的是一种官名,而且大家要知道的是,只有高级内监才能被叫做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