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武王伐纣的内幕:七十万奴隶倒戈只因是战术得当

武王伐纣的内幕:七十万奴隶倒戈只因是战术得当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46 更新时间:2023/12/5 1:49:14

牧野之战,《史记》中记载,商纣王的军队七十万人临阵反戈,非常富于戏剧性。但是我们从考古学发现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一种解说。

商纣王,在殷墟甲骨文中被称为“帝辛”。关于商纣王的无道,比如酒池肉林,比干剜心之类的演义,大家都非常熟悉。可是从甲骨文金文来看,纣王似乎并不是一个无能的君主。郭沫若早就指出,从甲骨文金文来看,纣王在克商之战的前20年,几乎不断地和东夷南夷(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的叛乱作战。长期的战争让商国国力亏空,给了位于陕西的周国这个蕞尔小邦以可乘之机。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牧野之战中,两国的用兵策略非常的不一样。商纣王知道武王攻来的消息,集中了全部的兵力驻守国都。他象往常一样,把散兵游勇老弱病残放在军阵的最前方。他计划利用人海战术先消耗掉周国的一部分战斗力,然后再用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和周人决一死战。

周国最重要的军师,就是吕尚,也就是传说中的姜太公(姜子牙)。姜太公是一个非常老谋深算的战略家。他曾有一部非常有名的《太公兵法》,据说汉代曾传到张良的手上。这部兵法在后来亡佚,否则我们必然能从中看见牧野之战的细节。不过即使是靠后世零星的文字记载,加上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布局的印证,我们仍然能多少恢复一点姜太公用兵的细节。

姜太公一定刻意琢磨过商纣王用兵的习惯。周人的军阵形状,就像是一把长剑,最精锐的部队,最强的战斗力被放在剑的尖端。姜太公用长剑最强的锋去冲击纣王军阵前部的散兵游勇。那是一场激烈已极的大战,阵亡士兵的血流遍了整个牧野,在严寒的天气里都没有结冰。在周人决死的冲击之下,纣王的战略部署显出了他的失误。商国军阵前部士兵是最弱的,他们在武王军队的锋锐进攻之下溃败,引发了战局的倾覆。逃散的商国军队就像是决堤的滔天洪水,直向商国军阵后部烟尘滚滚地回卷。万千的逃兵反戈而乱,烽火燎原,瞬间就成了大势已去。

再往后的故事,《史记》里记载得很清楚,商纣王战败,退到商邑内的鹿台,用玉璧环绕住自己的身体,点火自焚而死。周武王用箭射纣王,用“轻吕”剑击刺,用青铜钺斩下纣王的首级,如此等等,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标签: 周武王商纣王牧野之战

更多文章

  • 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了殷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武王,商纣王,牧野之战,

    周王姬昌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在丰京继位,称为武王,并将自己的父亲西伯昌追称为文王.周武王拜姜尚为军师,用对待父辈的礼仪尊重他.武王还团结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使全国上下一条心,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准备起兵灭商.数年后,武王率军东进.但他没有公开打出灭商的旗号,相反却仍以商朝属国的

  • 东京审判中的印度法官帕尔:认为日本战犯无罪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京审判,印度,日本,

    帕尔是在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时,惟一一位坚持日本战犯无罪的法官,他的半身塑像就立在靖国神社游就馆的门前。他的儿子承受到安倍晋三的接见。虽然安倍对帕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有分析人士认为,帕尔只不过是安倍以及某些日本右翼人士用来否定历史问题的一个“工具”。“另类”法官反对审判战犯 日本政府对其备加推崇安倍曾

  • 东京审判亲历者回忆:东京审判的真相和内幕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京审判,二战,战犯,

    86岁的高文彬仍然保持着老派上海文人的作风,接受记者采访时穿着整洁的衬衫,头发也一丝不乱。他找出一叠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资料提供给记者做参考,依稀可见他当年在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办事处做秘书时的风格。“很可惜,当年我从日本带回国的很多资料和照片,现在都找不到了。”时年25岁的高文彬作为中国

  • 宋朝的兵器都从哪儿来?宋朝都有哪些强大的武器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皇帝

    公元 960年,原五代时期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做了北宋的开国皇帝,即宋太祖。赵匡胤靠掌握禁军起家,又是以兵变方式夺得政权,因此深知掌握军队的重要。他当了皇帝以后,一方面想方设法陆续解除了自己一些带兵老部下的军权,另一方面加紧了朝廷对国家主力军禁军的直接控制,抑制和改

  • 朱棣起兵夺权竟被刘伯温预测?刘伯温究竟有多神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棣,刘伯温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奇怪的一个朝代,他在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首都便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从此有了两个京城,两个直隶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朱元璋死后的一场兵变--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所发动的一场兵变。但是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朱棣所发动的这个兵变早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就被人成功的预测到

  • 西夏王朝:一个在古代历史上被忽略的封建政权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夏,历史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

  • “重文”不“轻武”:宋代对外战争胜率超过唐朝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战争

    不计历史影像依旧模糊的三代,自秦统一后的中国历史也已经够长,但仔细盘点盘点,其中能确立相对长期安定秩序的统一王朝,还真不多。苏辙说,三代以下“能一天下者四君”,分别指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再加上苏辙没机会看到的明、清两代,也无非汉、唐、宋、明、清五朝。而宋代夹在这个序列里面,又似乎多少有点

  • 蒙古族不过中秋节是为何?八月十五杀鞑子并非信史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蒙古族民俗节日,中秋节

    1949年后,在新时代的文艺和社会政策影响下,继续沿用“杀鞑子”这种有伤民族感情的说法未免不合时宜,因此在各类出版物中,“杀鞑子”这个词慢慢消失,同时像“起义革命”、“恢复大汉江山”这样的说法也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反映民族平等、马列主义的理念和词汇,因此故事的主题也从汉人反对蒙古贵族统治的起义变成

  • 揭秘:楚庄王的问鼎之治是指的什么历史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楚庄王,春秋战国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洛阳是东周的都城.楚庄王亲自领兵打败在陆浑一带的戎族以后,又到周定王的边境阅兵,显示楚国势力的强大,想以此威胁周天子,与他分治天下,吓得周定王立即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他。庄王一见王孙满就问:“我听说大

  • 城门立木:为什么一根木头能够推动秦国的崛起?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商鞅变法,秦国,崛起,

    公元前359年,秦国国都雍城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就在这根木头立下的那一刻,中国历史上许多事件的伏笔已经悄无声息地埋在了雍城那历经风霜、坚实厚重的肥沃黄土之中。战国中前期,在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中,位于关西的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国落后。与之相邻的魏国就远比秦国强大,并且从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