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杨广杀父的一点 杨广到底有没有被冤枉

揭秘杨广杀父的一点 杨广到底有没有被冤枉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7 更新时间:2024/1/14 23:11:39

杨广真的杀杨坚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隋文帝杨坚泰陵位于咸阳城西75公里处三畤原上,发现陵园遗址周围有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垣,南北长628.9米,东西长592.7米,墙基宽约4.4米,陵园总面积37274.03平方米,陵园四面各辟一门,南门门址保存较完整,门外分别有一对门阙,门阙平面呈梯形,陵园外环绕有围沟。

谈及隋文帝之死,坊间说法众多,有说为病逝而亡,有说为毒杀而亡。如此种种说法,表明了人们的一种质疑态度,且这种质疑在隋朝更甚,百姓将所有矛头都指向了太子杨广。因为,隋文帝一死,最大受益者就是他。史学家普遍认为,隋文帝之死,并非病逝而亡,亦非寿终正寝,而是死于迫害。

可以说,在这场众说纷纭的宫廷秘事中,杨广则成为难以洗脱嫌疑之人。

其中,野史对此记载最为详细:

当时,隋文帝患病卧床不起,一干朝廷大臣在仁寿宫组成临时内阁,太子杨广则专心侍奉隋文帝。杨广自知隋文帝时日无多,便决定做好后续准备,随即写密信给杨素,让其为父皇准备后事等事宜。同时,他还令手下众将,看守好皇宫,防止隋文帝驾崩后,出现动乱。

杨素做好一切准备后,对密函进行回复,令宫女交给杨广。结果,宫女却误送给了隋文帝,隋文帝看了此信,大为震怒。他虽身体渐衰,但可还没死啊,杨广竟然都开始命人准备后事了。更令他生气的是,信中连登基就位、朝政安排都计划好了,这种行为无异于谋逆大罪啊。

隋文帝气的全身发抖,正在这时,宠妃陈氏神色匆忙走了进来,称:“太子杨广对她动手动脚。”此句话传入隋文帝耳中,顿时令他心痛如麻。他原本以为,杨广才能出众、富有谋略,将来定然能堪大用,这才把太子之位给他。

没成想,在临死前,却发现杨广道德败坏的一面,如此表里不一,又如何能将江山交付予他。如此打击之下,隋文帝险些昏厥,稍稍平复心情后,他忙召柳述元岩入房,待二人来到后,隋文帝吩咐道:“快召我儿!”

柳述、元岩一听,知道皇帝要在临终前,见太子最后一面,便打算去寻杨广。结果,隋文帝突然补了一句:“是传杨勇!”柳述、元岩二人脸色一变,当即明白了什么,未敢停留,忙躬身离开。

杨勇为隋文帝大儿子,奈何性格平庸,碌碌无功。隋文帝自知其不适合统治江山,便撤其太子,封予杨广。此刻,隋文帝临终前,却突然要召见杨勇,意图很明显,那便是告诉柳述,他要废太子杨广然后立杨勇为太子。柳述元岩跟随隋文帝多年,自然明白其用意。

他们回到内阁后,深知事情重大,不敢耽搁,当即拟写复位杨勇的诏书。杨素听说此事,告知杨广,杨广当即预料到后果,紧急命人抓捕柳述和元岩,同时,调动东宫卫队进驻仁寿宫,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其后,命右庶子张衡进入隋文帝寝殿,其他宫女侍奉尽皆赶出。

当天没多久,隋文帝便驾崩了,而杨广在那天的反常调兵以及派张衡进寝殿等举动,引发朝廷内外对皇帝死因的质疑。可以说,“杨广弑父”之事,自古至今,在史学界都说法不一,单说野史中的故事,还是有一些疑点的。

故事中的疑点大致分为四个:

1、据正史记载,杨广在仁寿宫寝殿照看隋文帝,杨素则在主殿,如此近的距离,二人为何还要以秘信互送的方式沟通?

2、即便送信是为了防人偷听,但是,密信送错到隋文帝手上,未免有些匪夷。

3、《隋书》记载:杨广与隋文帝宠妃一直都是不正当关系,那么,为何此妃偏偏在隋文帝临死前,跑去告状?

4、根据野史记载,隋文帝要废杨广立杨勇,此事托给柳述等人去办,后来,杨广抓住二人,才没有坏事。那么,问题来了,杨广当上皇帝后,为何没有对柳述等人灭口,反而仅是流放?杨广作为一个极看重名声的帝王,难道,他不知道此事传出的危害吗?

另外,临死前突然废除太子可是会造成国家动乱,隋文帝岂能不知道。他怎可能因为杨广调戏妃子和密信之事,便命人废除杨广太子?密信那件事,杨广见隋文帝身体日渐虚弱,时日无多,命人安排后事、且准备登基事宜,对于隋文帝来说难以接受,但是,对于旁人来说,杨广此举仅是提前规划、以备不时,算不得什么十恶不赦。

其次,隋文帝驾崩只是时间问题,作为太子的杨广,只需暗自等待,便能获得皇位,不可能也没必要冒着“忤逆”罪名弑父。

唐朝的李世民也曾因皇权争斗,杀死兄长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逼迫其父李渊退位,自己成为皇帝,是为唐太宗。这点与杨广很像,因为,杨广杀掉了其兄杨勇。虽然,同为杀兄,但是,二者还是有不同的。

李建成能力出众,治国能力仅次于李世民,而杨勇,则平庸无能,杨广杀之取代也无不妥。事实证明,杨广登基后,开凿运河、兴建东都、开拓疆土、三征高丽、完善科举等,功绩卓著,甚至高于李世民,可是,为何其被后世称为昏君,而李世民则成为明君呢?

可以说,这中间少不了唐朝史官的添油加醋、恶意丑化。另一个层面,则是成王败寇的问题,如果,隋朝没有那场宫廷政变,隋炀帝没有死于身边人之手,那么,隋朝也不会覆灭,其也不会背上“丧国昏君”头衔。

同样,如果李世民统治时期,唐朝覆灭,那么,残杀同门之事,必然会被后世放大,其“明君”头衔必然不保。

所以,各位看官,且看且分析。

参考资料:

『《隋书》后妃传、《隋文帝之死》』

标签: 杨坚杨广

更多文章

  • 揭秘武则天墓地之谜 为何一万多人都“挖不动”的乾陵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武则天

    还不知道:武则天墓地之谜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旧唐书——严善思传》中记载:“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此话之意是:乾陵的墓道门有石条堵塞,上下之间的凿则洞用铁棍贯穿,用熔化了的锡铁汁灌注到石头缝隙里,因此与石条熔为一了体,固若金汤。万人

  • 清朝时期的宗人府到底是做什么的 为何皇室中人会谈之色变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宗人府

    对清朝宗人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998年,由赵薇、林心如、张铁林等人主演的《还珠格格》上映,一经播出,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时至今日,湖南台都还在播放《还珠格格》,读者朋友们肯定看过。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其中一集,当时小燕子和紫薇把自己的身世如实告诉乾隆,气得乾隆直

  • 古代武术家为什么不基本不上战场 看看明朝时期的这个人就知道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武术家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武术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很多人经常看武侠小说和一些古代的电影,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在每个朝代都会有一些武功特别厉害的高手,但是这些高手却在战争中销声匿迹了。那些武术家基本上都不怎么上战场,这是为什么呢?让人不解,一些专家在研究历史过后,说出了理论,解答了

  • 哀家究竟是什么意思 太后和皇后为什么都会自称哀家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哀家

    对哀家意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中国的古装宫廷影视剧还是非常多的,在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皇宫的权力比较的女人自称哀家,比方说太后,或者是皇后,那么她们口中说提到的哀家,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通常来说,后宫中,也只有太后才能自称是哀家的,皇太后

  • 古代君主为什么要自称为寡人 这个寡人指的是孤家寡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君王,寡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君王寡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古代很多君主都是自称寡人,那顾名思义,寡人真的是指自己孤家寡人的意思吗?但是古代的一国之主一般都是后宫佳丽三千,这有点不符合实际啊!那究竟是为何呢?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一探究竟吧。首先,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常

  • 万历皇帝的一件家事,为何使得朝中四位宰相罢官?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万历皇帝,明朝

    大家好,我是趣历史小编,说起万历皇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居正去世两个月后,朱翊钧的长子出生,取名朱常洛。但升格为父亲的皇帝对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喜欢,甚至还很嫌弃。原因很简单,这是他脑子一热临幸宫女后所得到的意外产品。相比于那个土里土气的皇长子生母王恭妃,以及包办之下成婚的王皇后,朱翊钧更喜欢

  • 历史上谋朝篡位那么多 世人为什么对司马氏篡魏耿耿于怀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氏,曹魏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氏篡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上,权臣“谋朝篡位”的事儿并不罕见,如王莽篡汉、曹丕篡汉、司马炎篡曹魏、杨坚篡北周、朱温篡唐、赵匡胤篡后周等。权臣强,皇帝自然弱,强大到了一定地步,权臣们自然会生出“更进一步”的想法。三国时期,先是曹丕篡汉,讽刺的是,曹

  • 古代男人如果娶不到老婆怎么办 朝廷都是怎么解决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单身

    对古代单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任何时代都有男人和女人,一般来说男女比例是平衡的,人类也就能只有发展,然而古代经常作战,而且是冷兵器时代,每次作战都会有大量人口消失,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巨大的伤害,古代衡量国家的强富,往往是以人口数量作为标准的,想要人口变多,定然要男

  •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 这个名字竟然还是乾隆起名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和珅,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的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家都知道,和珅那可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吃香很。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也同样为乾隆所喜爱。说到这里,不经有人想问了:为什么和珅的儿子不姓和,而是叫做丰绅殷德呢?你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吗?其实吧,和珅这儿子生下来叫什么名吧,谁都不知道。但他

  • 将武则天赶下台的功臣 他们为什么不到一年都惨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唐朝

    对神龙政变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神龙政变,又称五王政变,是 神龙 元年(705年),太子 李显 、张谏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在神都紫微城发动兵变 ,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 ,复辟唐朝的事件。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