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卫国大将吴起和孙武比较谁比较厉害?

卫国大将吴起和孙武比较谁比较厉害?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80 更新时间:2024/1/19 3:33:35

吴起孙武都是军事大家,太史公在《史记》里将他与兵圣孙武一同列传,可见吴起的军事能力,他和孙武一样著书立说,军功卓著,二人被人称为“孙吴”。若将二人加以比较,又是谁更博人眼球?

吴起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卫国,此时的战国正是风云激荡的时代,天下大国纷纷追逐雄霸中原的入场券,作为一个小国,卫国没有什么实力跟人去竞争,面对天下洗牌的局面,吴起虽然偏安一隅,却又不满足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倾尽家产积极寻求自己的功名利禄。

儒学、兵法都精通的吴起,曾经在三个国家工作过。在鲁国,受命于危难之际,统率鲁国三军,击退强齐,吴起辗转于鲁、魏、楚,他到哪个国家,都能发挥他的才华。吴起是继孙武之后,既善用兵同时又著有军事理论的第一人。吴起战为心,后世论兵,莫不称“孙吴”。

从军事上分析,吴起和孙武都是著名的军事大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而吴起则有《吴起兵法》,二人在军事理论上的造诣都极高,不分伯仲。唯一不同的是,孙子的兵书多有流传下来,而吴起的兵法却无法为后人所见。吴起通兵法儒家三家思想,他与孙武齐名但是在军事战绩上,吴起应该比孙武战绩显赫,他的一生与诸侯七十六战,全胜六十四,战平十二,常常能够出奇者胜,以少胜多。在魏期间把当时的秦国打的节节败退,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吴起的“阴晋之战”以五万魏卒击溃了五十万秦军,孙武在打败楚国后就归隐了,而吴起先后在鲁、魏、楚待过,一生经历上千次战役曾与各诸侯国交战,一生没有打过败仗。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的发迹都很相似,吴起最开始出任鲁国的将领时,因为其妻子是齐国人,当时齐鲁正在交战,鲁国人猜忌吴起和他妻子,为了博得鲁国国君的信任,只好将自己的妻子杀死,杀妻明志的他得到了将印,而也因为这件事成为吴起一辈子的污点。孙武杀女人,是当初他在吴国时,拿吴王后宫的女人练兵,因为她们不遵守军规,嬉笑着当儿戏,为了以示兵法展现军威,孙武将领头的吴王两位爱妃当众斩杀。因此,孙武才取得了吴王的赏识。

总的来说,吴起在政治上要出彩一些,吴起仕楚期间,主持变法,让当时几乎濒临灭亡的楚国变得强大,使楚国在此之后稳稳屹立于战国七雄之列,后世的商鞅还多仿效吴起的变法。而孙武则在军事理论上多有建树,他指挥的战斗并不多,多在理论上建功卓著。孙武与吴起无疑是军事上称为“里程碑式的人物”,但是吴起始终没有孙武出名,可能与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也与他所著《吴起兵法》不能广为流传有关。

那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吴起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吴起曾经辗转于鲁、魏、楚三国,帮助鲁国击退齐国,拯救了危亡之际的鲁国,而在魏国,又和魏国君主一起多次以少胜多击退秦国,并扩大了魏国的版图。吴起的军事才能的确不能小觑,但他的成就更多是在政治上,也就是吴起变法。吴起一生没有打过败仗,先后用变法富强了两个国家,那便是魏国和楚国,而楚国是吴起变法最大的受益者,吴起在楚国为相,也是他最后一次达到人生的顶峰。

吴起的变法很有效果,但是却牺牲了贵族和宗室的利益,在楚国君王在世时,他很支持吴起,但是当楚王一死,贵族就将矛头指向了吴起,为了贵族的利益,吴起不得不死,改革支持者楚悼王死后,权贵进攻,以乱箭射死。吴起很聪明,“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死前趴在楚悼王尸体上,刺杀吴起的人误伤楚悼王的身体。楚太子即位就清查这件事情,把误伤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诛杀,牵连灭族的有七十多家。临死留了一手,设计报杀身之仇,吴起不仅聪明一时,还聪明了一世。

标签: 吴起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正的高俅高太尉 如何评价高俅这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俅

    现今的人们认识到高俅此人,应该都是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作者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了解到。高俅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彻头彻尾,让人生厌的大反派。他陷害忠良,睚眦必报,善用职权,以权谋私。只是因为高俅的养子高太尉看上了林冲的娇妻,他就利用自己的职权设计让林冲因为宝刀误闯白虎堂,使得

  • 《水浒传》太尉高俅简介 高俅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俅

    渡过《水浒传》当年朋友,对高俅这个人物应该都印象深刻而且没有什么好感。北宋末年,国家动荡,社会矛盾深重,存在着一个王朝即将灭亡的一切征兆。正逢乱世,有英豪的出世,自然也就有奸臣的乱政,高俅在《水浒传》中就是扮演祸乱国家的角色。高俅以权谋私,陷害忠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便是被高俅高太尉陷害刺配边军,

  • 徐福东渡日本是传说还是史实?徐福墓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福东渡日本,徐福

    有些事情并不一定是因为有了结果才让人们记住,相反,有些事情就是因为没有结果所以才被人们记住并流传。徐福东渡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人人知道的迷,到底徐福东渡日本是传说还是事实?徐福东渡的故事话说,秦朝年间,秦始皇追求长身不死,遂召集天下能人异士为他修炼长生不老仙丹,而徐福就是被秦始皇选择的人之一。后来,徐

  • 徐福东渡之谜大揭秘:最终是去了美洲吗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福东渡之谜,徐福

    徐福,字君房,是鬼谷子先生的门下弟子。他满腹经纶,精通天文、地理、航海,并且品学兼优,有较高的名望。之后又同鬼谷子学习了修仙、武术等。他在秦始皇登基前后出了山,为秦所用。在公元前的210年,徐福率领数千个童男童女和众多工匠,并且携带了五谷种子出海东渡,他也因此成为史上首个东渡之人。据记载,是徐福等人

  •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的影响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方面入手,旨在巩固统治者的政权,并且恢复北魏的生产活力,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军事水平。在政治上,孝文帝共从四方面入手,深化北魏的吏治改革。其中,孝文帝为了提高官吏的政治业绩,实行奖惩制度。孝文帝画像即北魏官员们任职满一年,就会加升一级;如果政绩不好就会降一级。其次

  • 康熙死因之谜:毒死之说可信程度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69岁的老皇帝玄烨兴致勃勃地到南苑去打猎。他偶感身体不适,即命驾返回京师西郊的皇家苑囿——畅春园休憩,不料病情日渐加剧,延至十一月十三日晚上溘然长逝。当夜,遗体送还紫禁城,安放在乾清宫,十四日大殓。二十日,文武百官奉皇四子胤禛登极,是为雍正。迫谥玄烨为仁皇帝,庙号圣祖

  • 唐朝张巡的简介 张巡和许远是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张巡

    唐朝张巡是著名的朝中大臣,张巡生于公元708年,卒于公元757年,是山西永济人。张巡自幼饱读诗书,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张巡为人正直豪爽,喜欢结交有志之士,讨厌和庸俗目光短浅的人做朋友。唐朝张巡画像公元741年,时年33岁的张巡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并入朝为官。当时,张巡的哥哥张晓已

  • 新发现:秦始皇陵里竟然有个“动物世界”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日前表示,在对秦始皇陵最新钻探工作中,通过对道路系统的局部发掘,考古人员已基本了解陵区的大体结构。专家还发现了大量陪葬坑,有的陪葬坑面积甚至达几千平方米。发现400多座陪葬坑 大量石制盔甲周铁表示,在秦始皇陵园内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陪葬坑400余座,在周边又发现了几十座小型墓葬

  • 揭秘历史上的北宋名臣包拯头上真的有月亮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名臣包拯,包拯

    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的公正廉洁是众所周知的。包拯铁面无私、公正清廉、刚正不阿,并且非常英勇果断,勇于为百姓们打抱不平,同邪恶的势力进行抗争,因此有“包青天”和“包公”的称呼,后来人们又将他作为神明来进行崇拜,有人觉得他是文曲星的转世。包拯出生在咸平年间,在天圣五年的时候考中进

  • 包青天包拯嫂娘是谁 包拯的官职是几品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包青天包拯嫂娘,包拯

    名剧《赤桑镇》是一部为人津津乐道的名剧,其中“包拯劝嫂娘”的前端一直被迷恋京剧的人所追捧。当然这离不开京剧演员声情并茂的演技以及炉火纯青的腔调。这部剧讲的是包拯在小的时候就是去了父母,由自己的嫂子吴妙贞抚养长大。吴妙贞的儿子包勉在任职期间贪赃枉法,包拯不念亲情将其判死。吴妙贞责备包拯忘恩负义,包拯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