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渊为了降服李轨,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李渊为了降服李轨,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61 更新时间:2023/12/18 13:46:04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相传在隋朝末年时期,徭役繁重逼得平民百姓们的生活可谓是痛苦不堪,使得人民一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于是百姓们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揭竿而起。这时候隋炀帝为了镇压起义军的事情而忙得焦头烂额,然而就在此时民间却忽然流传起来了这样的四个字“李氏当王”!自从这几个字流传起来以后,民间各路好汉都开始纷纷寻找起李氏之人。都希望能够投奔李氏,也就是未来的天子麾下,日后发展起来也容易获得一些好处!

随后位于瓦岗寨的李密自认为自己就是未来的天子,而且还是出身在名门望族,又是文武双全,所以当时由李密带领的瓦岗军开始迅速崛起。一时间百姓们纷纷前来投靠,所以瓦岗军的势力也在逐日壮大,一度成为了当时众多起义军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队伍。然而就当人们都以为李密能够取得天下的时候,事情却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李密在被王世充击溃以后投奔了李渊,最后却因为背叛李渊而被李渊处死,于是李密就这样没落了。不久以后李渊就建立起了唐朝,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幡然醒悟,原来大天子是李渊,而非李密!

除了李渊和李密之外,还有一个李氏之人叫做李轨。在听到了“李氏当王”以后,李轨也自认为自己才是天子,李轨这个人非常的强势,因为李轨从小读书就非常用功,所以当时李轨也是个文韬武略、文武双全的人,而且他还是出生于一个富贵人家,在大家都吃不起饭的时候,李轨还拿出来自家的粮食救济平民,因此平民百姓对他都是非常感激的!

就在公元617年的时候,薛举于金城起义,这时李轨正和曹珍等人聚在一起商讨起义的事宜,就在几个人互相谦让盟主之位的时候,曹珍说到,现在天下不是正流传“李氏当王”吗?李氏说的不就是你吗?大家都认为此话有理,于是李轨就坐上了盟主的宝座!盟主之位定下了,此后李轨就自称为河西大凉王,李轨这个人的实力还是有的,先后攻占了敦煌,随后又将河西五郡全部拿下。

在李轨起义的同一年里,李渊也起兵了。李渊攻下了洛阳以后,薛举希望能够进入到中原。这件事情对李渊来说无疑是一个威胁,于是李渊让李世民出面和薛举进行一战,最后李世民取得了胜利,并且还顺手将薛举的势力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薛举之后,能够威胁到李渊的就只有李轨了。而李轨不是吃素的,想要对付起来也是异常困难的!

随后李渊登基的时候,曾经也想过利用钱财来降服李轨,不过李轨可不吃他那一套,始终不愿意投降。但是要直接开战的话李渊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再加上洛阳地势高山重重,如果真的发动挑战对于军队物资的补给也是一个大问题。更何况李轨并不是一个无用之才,李轨手握十万大军,势力非凡,想要降服并非一件易事!

而李渊为了能够降服李轨也是费尽了心思,曾经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对付李轨的办法,但是最后却始终没能商议出来一个满意的结果。就当大臣们对此毫无办法的时候,站出来一个无名小卒,并且声称他有办法帮助李渊降服李轨。李渊看了这个小卒一眼以后笑了出来,众多文武大臣都没能商议出来一个结果,就凭你一个无名小卒还能有什么好办法?随后李渊对这个人了解了一番,经过询问以后得知,这个人叫做安兴贵,随后李渊问他需要多少人马才可以将李轨降服,这时候安兴贵说他一个人足矣。李渊听到了这个回答以后也是满头雾水,搞不清个所以然。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于是安兴贵也就没有在隐瞒什么了,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全部告诉了李渊。其实安兴贵之前的时候在凉州居住过一些时日,并且在凉州也算是一个有名号的人物了。安兴贵弟弟安修仁深受李轨信任,于是想通过安修仁来和李轨见面,并劝说李轨投降,如果劝说无果的话就趁机发动兵变,借此里应外合活捉李轨。

李渊得知了安兴贵的计划以后表示非常赞同,于是就紧急派安兴贵前往了凉州。两人相见以后李轨非常欣赏他,并任命其为左右卫大将军。安兴贵接受了大将军的称号,但是对投降的事情却是只字不提。整天就知道吃吃喝喝,或者是联络一些自己的亲戚或者是对李轨不满意的人。直到有一天李轨询问安兴贵有没有能够使自己的领土安定的办法。这时候安兴贵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就劝说李轨投降于李渊,李轨听到了以后非常生气,质问他到底是不是李渊的人,安兴贵极力解释以后才让李轨消了气。

这个时候李轨已经对安兴贵起了疑心,而安兴贵也有所察觉,于是抓紧时间安排起兵的事情。随后安兴贵的好友以及对李轨不满之人,在联合羌人的势力之下将李轨打了个措手不及,李轨因不敌对方被迫投降了,安兴贵等人将李轨押回了长安,李轨也因此命丧长安!就在李轨被处死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各地势力也纷纷乱了阵脚,接二连三向李渊投降了。因为安兴贵在这次事件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凭借一己之力将李轨这个巨大的威胁彻底铲除了,安兴贵因此立了大功被李渊封为了凉国公,堪称人生赢家了!

标签: 李渊唐朝

更多文章

  • 古代的房价高不高?哪个朝代的房价是最合理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古代的房价高不高?哪个朝代的房价是最合理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现代生活中房价一直在攀升,这个问题困扰着当下的绝大多数人,都想回到古代的那种田园生活了,但在古代的时候房价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便宜。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北宋经济的高度发达,东京城内的繁华景象让

  • 卫国一个小国凭什么存活900年?卫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卫国

    卫国一个小国凭什么存活900年?卫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卫国是由周武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并非一个强国,但他却是整个周朝存活最久的诸侯国,共有907年的历史。很多人不理解,卫国西接晋国,东靠齐国,长时间都在列强的包围下生存,为什么卫国的寿命反而

  • 古时候的法律是允许寡妇改嫁的 那么改嫁需要什么条件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寡妇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寡妇改嫁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通常,人们认为,在我国封建社会既讲贞节又讲从一而终的舆论导背景下,寡妇改嫁是不太可能的。事实上,除了有特殊身份的妇女外,古代法律是允许寡妇改嫁的,只是寡妇改嫁有诸多的限制和条件。网络图片古代法律规定,若某个妇女因为丈夫的缘故

  • 历史上唐玄奘和李世民是结拜兄弟吗 真的和电视剧演的那样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奘,李世民

    唐玄奘和李世民真的是结拜兄弟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电视剧西游记中,唐玄奘出发前往西天取经,唐王李世民送行时,和他结拜为兄弟,才有了“御弟哥哥”的传说。但真实的历史上,唐玄奘有这样的待遇吗?那时候,唐玄奘想往西方游历取经,上书给李世民,却被拒绝

  • 曹操控制汉献帝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控制汉献帝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控制汉献帝,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吗?真相令人大跌眼镜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作为一国主宰、九五之尊的汉献帝似乎一直都是一个十分悲催的人物,先是被奸臣董卓立为了傀儡。后来司徒王允用

  • 史官也会说谎吗 看看武王伐纣就知道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纣王,商朝

    史官也会说谎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王伐纣是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按照史书的记载,周武王率领大军讨伐商朝,在牧野之战中,商朝军队纷纷倒戈,结果周军不战而胜。纣王逃到鹿台后,引火自焚而死,至此商朝的统治宣告结束。但如果仔细阅读这段史料,就会发现问

  • 李世民在病重之际 他的儿子和武则天到底在做着什么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李世民

    还不知道:唐玄宗和武则天做了什么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召进了皇宫,然而在他进入皇宫的头十年里,他从一个稚嫩的小姑娘长大成为一个成熟的女人,在这12年当中,她见惯了皇宫里面的冷暖,在这十年里,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唐太宗对她的宠爱,她当然也就没有为唐

  • 古时候的男子可以娶多个妻子的 那么驸马也可以这么做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公主,驸马

    驸马能不能纳妾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时候都是一夫多妻制,那时候的女性地位是非常的低,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王公贵族的女儿,再比如当朝的公主;那时候一个男性可以娶多个妻子,那驸马又是怎样的?古代男尊女卑,但凡事都有例外,那些穷苦人家

  • 乾隆皇帝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官场腐败一发不可收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

    还不知道:清朝腐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乾隆时期开始,清朝官场的风气江河日下,卖官鬻爵等事越来越多,已到了不可不管的地步。清廷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都无法遏制住贪腐之风。其中,“议罪银”制度,更是助长了这种风气,而这种风气的助长,无疑使清王朝走向了衰落。以钱

  •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为何里面能记载如此之多的地理传说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山海经,神兽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山海经》 全书原共22篇,现存18篇,约32650字,属于当时的巨著。现存藏山经5篇、海内经5篇、海外经4篇、大荒经4篇。书中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河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