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石敬瑭为何称他为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是怎么回事

石敬瑭为何称他为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76 更新时间:2024/1/6 22:46:13

五代十国,天下大动乱,”乱慌慌你方唱罢我登场“,君王就如走马灯似的走过,无法带给台下观众丝毫印象,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仅仅是换得比旁人稍稍多一点的目光,喝令天下,能让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人?但是,五代中却有一个人,他的名气比和平时代的治世之君还要有名,他就是石敬瑭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唐景福元年(892年)石敬瑭生于太原,家里排行老二,从小就沉默寡言,喜欢读兵法书,而且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李嗣源对他很器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视他为自己的心腹之将。此后,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转战各地,成为李存勖的一员骁将。在和刘寻对阵交战时,刘寻袭击还没有列好阵势的李存勖,军情危急,石敬瑭立即率领十几名亲军驰入敌阵,东挡西杀,左冲右突,遏止住了敌人的攻势,掩护李存勖后撤。事后李存勖对他也大加赞赏,石敬瑭由此而名声远扬。石敬瑭不仅在战场上救岳父李嗣源,在遇到政治难题时又是他为李嗣源分析局势,指点迷津。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劝李嗣源顺应时势,在兵乱时追求帝位。石敬瑭与历史上出名的干将升职经历是无比的相似,他们因为在自己的岗位上业绩突出,多次受到嘉奖,随之而来的就是高官厚禄,后唐同光四年,石敬瑭因功被授陕州保义军节度使,这是亲军的最高副长官,可见李嗣源对他是非常宠信的。后来又去魏博任职,最后去任河东节度使,并兼云州(今山西大同)大同军等地蕃汉马步军总管,掌握了河东这块后唐起源地区的军政大权。

后唐长兴四年,李嗣源病死后,儿子李从厚继位,是为后唐闵帝。石敬瑭被加授中书令,调任镇州(今河北正定)成德军节度使,让在陕西的李从珂任河东节度使。李从珂因此发动了兵变,李从厚出逃的过程中遇到了石敬瑭,但是李从厚的随将埋怨石敬瑭的不保,几句话不和,石敬瑭和李从厚的军队就打起来了,石敬瑭就将李从厚的随从全都杀死,然后将李从厚幽禁起来,去向李从珂请功。最后李从珂派人将李从厚杀死。

李从珂继位以后,虽然石敬瑭帮他除掉了李从厚这个后患,但并没有信任他,反而将石敬瑭当成最大的威胁来对待,想尽办法要将他调离河东这块根据地。李从珂怀疑石敬瑭要造反,并没有重用他,一直在试探,而石敬瑭自知自己的处境是什么样子,他只有小心翼翼地侍奉李从珂,君臣之间竟也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即使石敬瑭没有这个造反的心,可是皇帝心里却并不清楚,于是,石敬瑭决定试探李从珂,就上书假装辞去马步兵总管的职务,让他到别的地方任节度使,如果李从珂同意就证明怀疑自己,如果安抚让他留任说明李从珂对他没有加害之心。

这一试,就检验出了李从珂根本就不信任自己,李从珂就下令派石敬瑭去他处任节度使,这下刺激得石敬瑭慌不择路地勾结契丹做了儿皇帝,从此留下百世骂名。石敬瑭先装病不走,然后又要求李从珂让位给李嗣源的亲生儿子李从益,说李从珂是养子,不应该继承皇位。李从珂就下令罢免石敬瑭的所有官职,然后派兵讨伐,命张敬达领兵攻打太原。历朝历代,石敬瑭的晋王朝不算大,不算强,但是还是因为他这个儿皇帝的名号传承万古。

石敬瑭见兵临城下,自己又力量不足,就计划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并向其许诺: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于是”儿皇帝“这个称呼就这么来了。石敬瑭称帝后,很守”信用“,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承诺每年给契丹布帛30万匹。幽云十六州乃北部天然屏障,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铁蹄之下。也让石敬瑭从此背负上了割让燕云十六州汉奸的臭名,因而遗臭万年。石敬瑭为了确保契丹的全力支持,既尊耶律德光为父,又割让燕云十六州。石敬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换来了后晋的建立。

五代五位开国皇帝,石敬瑭的政绩排名第二。朱温时代大乱、李存勖宠信戏子、刘知远短命,石敬瑭仅不如郭威。然而石敬瑭的评价却是五人中最差的,为什么呢?石敬瑭对契丹的低姿态,虽然毫无尊严,甚至摧毁了汉人的民族尊严,却也使后晋在他在位期间没有大型战乱发生,维持了小康的局面。但他最大的错误是割让燕云十六州。割让燕云十六州使得中原的屏障尽失,北方铁骑可以毫无阻碍的往南奔驰。日后北方边患也一直肆虐了数百年,成为了中国最严重的外患时期。这恐怕是石敬瑭从未想到过的。

标签: 石敬瑭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唐宋两代面貌如此迥然?源于宋朝对武器的深深恐惧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历史,皇帝,赵匡胤

    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唐宋两代的面貌如此迥然不同?这一切源于宋代统治者对武器的深深恐惧。也难怪,从开元盛世到宋朝建立的二百二十年间,中国都是在打打杀杀中度过的:先是生灵涂炭的安史之乱,然后是动荡不安的藩镇割据,后来又是乱成一团麻的五代十国。篡弑和兵变是五代十国的主旋律,每个政治人物的辉煌都不过是昙花一

  • 晚清官场的“耳目”:坐探背后的隐秘政治文化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晚清,官场,暗探,

    镇守一方的地方官以“坐探”作为搜集情报的“耳目”,则让我们看到一种层级化、隐秘性的政治文化。这种“耳目文化”所指向的一个核心问题就在于确保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性及其准确性,以利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900年,受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举荐,试用县丞李景枚入职上海文报局,参与该局日常事务。供职期间,他的

  • 张全义和朱温是什么关系?如何评价张全义的功绩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代十国,朱温,张全义

    关于张全义简介,张全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出生于852年,去世于926年,享年74岁。张全义字国维,是濮州临濮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人。其实他最初的名字叫张言,而张全义这个名字是唐昭宗后来赐予他的。张全义简介介绍他本来是一位种田的农民,后来在机缘下参与了黄巢起义,在这次农民起义中张全义被任命

  • 鸿门宴是怎样发生的呢?经典故事鸿门宴概述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鸿门宴,汉朝

    刘邦很得意地进入了咸阳城,并以“关中王”自居。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有些留恋起来,准备就此住下,享受享受。妹夫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刘邦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刘邦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

  • 是什么原因导致秦朝的灭亡?与秦始皇有何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秦朝

    1,秦国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后,其本身已经逐步地走向了僵化。第一,史记陈胜世家中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延误了戍期,法令失期当斩,陈胜吴广遂反。但是大雨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免责或减责事由,但是陈胜吴广却并不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我国学者宁汉林就曾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于不区分情节,只要发生刑律中所规定的后

  • 南北朝剩男剩女要受严惩 家里人要跟着坐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剩男剩女,

    近年来,单身婚龄男女的婚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实,在古代,有一个节日与适龄男女交往有关,是青年男女最自由、最欢乐的节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日”,又称“女儿节”。这一天,是男女相会,表达爱意的好时机……相较于民间的自由“恋爱”,对于“剩男剩女”这种社会现象,有的朝代提前女性的婚配年龄,

  • 元末农民起义简介:元朝红巾军为什么会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农民起义,红巾军

    元末农民战争,北方红巾军之所以功败垂成,主要是三路北伐缺乏统一指挥,各路大军互不协调,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加之主力远离中原,后方空虚,汴梁为元军袭取,使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低潮。刘福通所领导的北伐虽然未取得预想目的,但其横扫元统治的北部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元军主力,为南方各起义军的发展以及最后推翻元王朝

  • 隋炀帝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是怎样计划夺位的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晋王

    杨坚一共五个儿子,都是独孤氏所生,但最后没一个儿子让他满意,包括杨广,在杨坚临死时也知道自己没有选对接班人,但为时已晚。长子是杨勇,生性率直,为人宽厚,小时候很受父母喜欢。文帝称帝前后,内领禁卫,外统封地,后来被立为太子,参决军政大事,曾获文帝的宠任。但长大后,杨勇却奢侈起来,这犯了父亲的忌讳。有一

  • 隋炀帝是怎样得到皇位的?隋文帝把皇位给了谁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隋炀帝,隋文帝,隋朝

    杨坚年老,禁不起每日床笫声色,不久染病在床。他病重时让杨广等人进宫侍奉,临死时的杨坚终于看清了这个儿子的真面目,但也晚了。604年7月,他因为病重,卧于长安仁寿宫大宝殿内,杨广认为登上皇位的时机已到,于是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怎样处理将要到来的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给了文帝。文帝读

  • 郑和下西洋都到过哪些国家?郑和下西洋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郑和,明朝,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到底到过哪些国家?历来史书记载各不相同,且无一个统一而确切的数目。记录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经历的国家和地区名称的史料较多,说法各异,现介绍如下:据郑和撰刘家港《通番事迹记》及长乐《天妃灵应之记》两块碑文记载,有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苏门答刺国、满刺加、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