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斧声烛影”之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斧声烛影”之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4 更新时间:2024/1/8 20:16:12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对于他的死因历史上众说纷纭,这也是宋朝建国之初最大的疑案。对于宋太祖的死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宫闱密事,玄机重重,未能躬逢其事的后人只有通过各种史料记载及细节的分析,才能拨开重重迷雾,一解历史疑团。

首先看看《宋史》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寥寥数笔,至于死因,只字未提。

再看文莹和尚所写《续湘山野录》中的记载:当天天气突变,雪雹骤降,太祖召见了晋王赵光义。两人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女也全在外面,但是他们却看到蜡烛下,赵光义时而走动、时而坐下,太祖拿着斧子擢雪,并对光义说“好做”“好做”!遂解衣睡了。由于外面的雪大,光义留宿。五更的时候皇帝已经死了。这就是斧声烛影的由来。

网络配图

而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记述了太祖死后,太宗皇帝赵光义即位的有关情况:“四更的时候,孝章皇后突然叫太监王继隆去召秦王赵德芳,但他没有去找秦王,而直接去找晋王赵光义。只见长于医术的左押衙程德玄坐在王府门口,便问其缘故。德玄说:“二更时分,有人叫门说晋王召,出门却不见人影。如此情况,先后三次。我恐怕晋王真有病,所以赶来。”继恩感到怪异,便告以宫中大事,共同入见光义。光义大惊,犹豫不行,声称要与家人商议,继恩催促道:“时间一长,将为他人所有了。”三人便踏着大雪,步行入宫。继恩欲让光义在直庐等待,自己好去通报。德玄说:“直接进去,何待之有?”三人俱至寝殿。宋皇后听到继恩的声音,便问:“德芳来了吗?”继恩说:“晋王到了。”宋皇后见到光义,不禁愕然失色,马上改口喊官家,说:“我们母子性命都交给官家了。”光义回答:“共保富贵,别怕别怕。”第二天,光义就即了皇帝位,是为宋太宗

后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基本是糅合了《湘山野录》与《涑水记闻》中内容而成,但是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通过各类史料的对比及赵光义登基后的一些做法,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斧声烛影这事可信度不高,宋太祖应该不是被亲弟弟赵光义以暴力手段所杀。那赵光义是清白的吗,他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吗?非也,非也。从事件的几点诡异之处,来仔细分析一二。

一、

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之初,绝对是舆情危疑,众口悠悠之际,而他却没有宣读传位遗诏以杜众口之疑。如果宋太祖有传位诏书,《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中必然会记载。而且宋太宗对《宋史》中《太祖实录》部分又亲自审改,但凡有诏书绝不会没有任何记载。

、看看宋太宗登基前几名亲信的表现。善医术的程德玄半夜三更不睡觉,大冷天待在晋王府门口,怀疑赵光义有病确不敲门进去,这绝对是不正常的。内宫太监王继恩在奉皇后召命去请赵德芳时,直接去了晋王府找赵光义,并且在赵光义久久不出的时候直接陈述厉害关系。试想一下,如果他和赵光义没有密约,一个太监在这种关键时刻他敢擅自做主吗?万一赵光义真的不想当皇帝,不去接帝位,王继恩还不得满门抄斩?而且在赵光义进宫后,王继恩说要去通报,程德玄竟然说“直接进去就是”,要是没有预谋,一个开封府的押衙哪来的胆子在皇宫大内这么嚣张?而赵光义竟然听从了他的话,直接闯入内宫。

、宋皇后听说赵光义来了大惊失色,作为宋朝皇后对政治还是懂一些的,立马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赵光义敢来必然做了充足的准备,已无力回天,也只好保命要紧。赵光义听了宋皇后的乞求,知道皇位已到手,就故作姿态说“共享富贵”。

网络配图

、根据宋史记载赵光义即位以后,对王继恩和程德玄恩宠有加。这二人在太祖死这件事上,应该做了拿不上台面的事,或者说这两个人密谋参与了赵光义的夺位机划。
 五

赵光义即位后刻意打压残害太祖的旧臣,如李继勋、杨信和党进等人。与此同时,他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这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说明什么,恐怕不言自明了。

五、《太祖实录》所谓“金匮预盟”的可信度存疑,《宋史》是这样记载的:杜太后病危前,她把赵匡胤和丞相赵普叫到床前,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遗嘱”。太后认为,赵宋之所以能获取后周的江山,就是因为一个小孩子当皇帝,如果是一位壮年君主,就不会出现“陈桥兵变”。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为了赵宋社稷,太后让赵匡胤必须选择一位“长君”做接班人。赵匡胤竟然答应了。遂命赵普记录下来,并把这份政治遗嘱珍藏在黄金宝柜里。但是《太祖实录》第一次编修的时候,对这件重大事件没有任何记载。而且“金匮预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赵普才密奏,才昭告天下。

赵光义虽没有亲自砍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宋太祖,但也绝对逃脱不了干系。他的皇位来路是明不正言不顺,所谓的“金匮之盟”可信度不高。种种迹象表明,宋太宗赵光义“害兄篡位”的可能性极大。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香妃:香妃真的体有异香?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香妃

    香妃,这个传说中美丽神秘的女子,自清朝覆亡以后,忽然火了起来,就像一阵旋风,刮遍了大江南北、东海北疆,被编成了故事,写进了小说,登上了舞台,进入了荧屏。为什么香妃之风久刮不衰?为什么香妃之名越叫越响?其实就在于她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人物,在她身上有许多难解之谜,如名称之谜、画像之谜、婚姻之谜、死亡之谜,

  • 戊戌变法的目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戊戌变法的目的

    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通过史料记载得知,戊戌变法时间为1898年6月至9月21日。虽然戊戌变法时间很短,但是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晚清末年,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状况。在此情况之下,一批批有志之士纷纷站出来拯救民族危亡。此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们企图通过变法来拯救没落

  •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无一人敢拔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戒备森严的大内皇宫中,就算是一支蚊子也难以飞进来。加上隆宗门是通往内廷与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路,紧挨着皇帝住所,更是宫中侍卫防守的重中之重。在这座象征帝王威严的大门的牌匾上却会插着一支箭,这到底是这么一回事?网络配图据说在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河北、山东等地爆发天理教起义。然而,此时嘉庆

  • 赤壁之战背后的隐秘:是谁首先说服了孙权抗曹?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孙权

    赤壁之战被称为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一场统一全国的战争,而对于孙权和刘备来说,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大战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六月刚刚当上了丞相,七月就发兵南征刘表。八月,刘表死了,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也败走夏口,时间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本来曹操的兵力就占有很大的优

  • 为什么黑张飞 历史上面如美玉的张飞为何被“黑”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张飞

    裹挟在历史中的人们,总会被后人们所误解误读,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江湖传言,信三成即可。历史上的张飞,长得面如美玉,风流倜傥,擅长书法,喜画美人。这样一个花美男,竟然被传说涂成了野兽派大黑脸,实在是够逆转。但如果联系一下他做的那些事儿,你一定会发现,他被黑得一点都不冤。网络配图作为刘备的同乡兼小弟,

  • 开元盛世的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开元盛世的影响

    “开元盛世”的开创者是唐玄宗,那么“开元盛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唐玄宗与杨玉环画像唐玄宗出生于685年的9月8日,与712年即位,756年退位成为太上皇,太子即位为皇。虽然“开元盛世”是对唐玄宗在位时期唐朝所呈现的盛世的称呼,但是这个盛世并不是在唐玄宗一即位便开创了的,也不是在唐玄宗在位的45的时

  • 揭秘:大唐江山三代后为何会落入武则天之手?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进宫被封为才人之后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没有象母亲杨牡丹希望的那样发展。当时与袁天纲齐名的另一星相家、当朝天文宫太史令李淳风观天象时,发现太白星连日出现在白天,于是,便占卜一卦,这一卦非常奇怪,李淳风不敢怠慢,奏太宗皇上说:“女主当昌。”与此同时,长安民间亦流传出一种手抄本《秘记》,上写:“

  • 古代中国人走路行车为何靠左:为了保护长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靠左

    咱们现在的交通习惯,不管步行,还是开车,都得靠右。往前追溯,民国时也靠右:国民政府制定的《国道交通规则》也要求行人和汽车靠右行驶,想超车,得从左方加速。再往前追溯,在清朝、明朝,近至隋唐两宋,远至秦汉魏晋甚至春秋战国,人们走路和行车是不是也靠右呢?不是,那时候——靠左走为了保护长辈网络配图南宋哲学家

  • 宋太祖为何杀林仁肇?真的是因为一幅画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林仁肇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稳固了中央政权,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网络配图在灭掉南汉之后,宋太祖把进攻目标转向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昏庸无能,只知道吟诗填词,整天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南唐国力日衰。宋太祖此时有心灭南唐,但又不敢轻举妄动。原来,南唐有一位勇猛无敌的武将名叫林仁

  • 他灭三国擒三主:唐癫狂猛将为何全家被斩?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猛将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义军,乱世中屡建战功。贞观初年归李唐,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夜袭阴山一役中,作为前锋率先攻破颉利可汗牙帐。网络配图显庆二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