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东太后慈安暴毙因干涉慈禧私情?

揭秘东太后慈安暴毙因干涉慈禧私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3/12/6 8:22:00

慈安太后,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天生就是个贵族,在咸丰二年钮祜禄氏被封贞嫔,后来又加封为贞贵妃,她为人幽闲静淑,举止端庄,口木讷不善言辞,在众妃嫔中从不争宠,很得咸丰皇帝的尊重,不久就被咸丰帝立为皇后。

1861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带着众妃嫔仓皇逃到热河避暑山庄。咸丰帝原来身体就不好,在加上惊吓和一路奔波,到承德后不久就病倒了。由于皇帝病倒,所以,除了奕之外的王公大臣们也都在热河伴驾。

到了七月,咸丰帝的病情突然恶化。慌忙召亲王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人觐见,嘱托后事。由于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才刚满六岁,咸丰只好效仿太宗顺治命八人为顾命大臣“赞襄一切政务”。

安排好后事不久,咸丰帝就驾崩了。咸丰死后,年方六岁的载淳继承了皇位,年号祺祥。尊奉刚满二十五岁的咸丰皇后钮祜禄氏为慈安皇太后,生母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也就是后人所称的的东太后和西太后。

网络配图

咸丰帝去世之前,既怕八大臣会谋权篡位,又怕慈禧擅权专政。于是,他一方面安排八大臣“赞襄”政务,另一方面又通过控制在两太后手中的“朱批”御玺来牵制八大臣。据说咸丰还在世的时候,就发现慈禧为人心狠手辣,害怕她将来母以子贵,会擅权专政。

八大臣之首的肃顺也曾极力劝咸丰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故事除掉那拉氏,以防止后宫擅政。但咸丰念于感情,不忍下手。所以,咸丰崩俎之后,慈禧太后对于辅政的八大臣极为不满。为了能够独揽大权,慈禧太后联合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开始密谋一场宫廷的政变。

按照祖制,咸丰帝死后,应该由咸丰帝的亲弟弟恭亲王奕辅政,但是由于咸丰帝对他心存猜忌,奕被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因此他对八大臣辅政也极为不满。慈禧太后秘派自己的心腹太监安得海进京召恭亲王奕借口奔丧前来承德商量。同奕商量好之后,一场暗藏杀机的宫廷政变就悄悄的展开了。

八大臣理政后不久,御史董元醇忽然上折,要请两宫皇太后垂帘训政。遭到肃顺等人的责斥。慈禧太后便借着八大臣要求处置董元醇的机会,到东太后慈安那说怡亲王等人独断独行,批谕一切,似乎要发动政,谋夺帝位。

我们姐妹也应该加紧采取措施,争取自己垂帘听政。慈安太后本无意于垂帘,但被慈禧这么一说,以为真的是事态紧急,便同意拟除掉八大臣的懿旨。慈禧得到懿旨之后,便联合在北京的奕。回京的途中,逮捕了八大臣。

宣布由自己和慈安太后亲自垂帘听政,并改年号为“同治”。慈禧虽然是皇帝的生母,但由于慈安曾经是正宫皇后,所以地位在慈禧太后之上。虽然,慈安太后生性平和,很少干涉政事,朝政大权实际上操纵在慈禧的手中,但这种地位的差别还是为她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一丝隐患。

网络配图

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咸丰帝登基后于咸丰二年,封贞嫔,贞妃,五月晋贞贵妃,六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16岁。

因皇后无子,便立懿贵妃六岁的儿子载淳承继皇位,尊皇后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为“慈安”,称慈安太后,尊其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徽号为“慈禧”,称慈禧太后。因慈安居信在紫禁城东路的钟粹宫,故称“东太后”,慈禧居住在西路的储秀宫,故称西太后。

一种说法,说慈安太后是因为和慈禧赌气自杀而死。据《清稗类钞》记载,祺祥政变之后,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执掌朝廷的大权。慈安因为天性平和,不喜多问政事,所以朝政实际上是处于慈禧太后一人的控制之下。

但有一次,慈禧太后突然得了重病,不能处理政事。慈安太后便代替慈禧独自处理了一段朝政。但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太后,以为慈安太后这是要夺取自己手中的权力。便说慈安“诬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致使慈安气愤异常,恼恨之下,“吞鼻烟壶自尽。”

还有一种说法是,慈禧毒杀慈安说。这一说法有三个版本。一说见于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说咸丰帝在热河驾崩之前,心知慈禧为人奸险,害怕她日后仗子为恶。便密书一道谕旨留给皇后。说:“咨孝贞太后:懿贵妃援母以子贵之义,不得不尊为太后;然其人绝非可倚信者,即不有事,汝亦当专决。

彼果安分无过,当始终曲予恩礼;若其失行彰着,汝可召集廷臣,将朕此旨宣示,立即诛死,以杜后患。钦此。”慈安同慈禧垂帘听政之后,相处得还可以。到了1881年的一天,慈安太后突然对慈禧提起咸丰末年的旧事,慈安对慈禧提起自己还秘藏着咸丰密诏之事。

慈禧看后大惊,当即怂恿宅心仁厚的慈安将遗诏烧了。此后不久的一天,慈安正在荷塘边看金鱼,突然,慈禧身边的太监李莲英送来一盒点心。并说:“这种点心,西佛爷觉得好吃,不肯独用,送一点给东佛爷尝尝。”

慈安听了很高兴,当即尝了一块。谁知这天夜里慈安便暴病身亡了。这离慈安接见军机大臣才不过几个钟头的时间。更为奇怪的是慈安太后死后,并没有按照制度,先召军机大臣前来,再叫御医开方拿药。

并由军机大臣检查方药。也没让慈安的家人进宫验视。而是暴毙之后接着就收殓入棺了。所以人们推测是慈禧在点心中下毒,毒死了慈安太后。怕别人知晓,才会这么做。

还有一种说法说,说慈安因为杀掉了慈禧的得宠太监安德海,又抓住她和戏子私通。慈禧为遮蔽事实,便下毒毒死了慈安太后。这一说法在《清宫琐闻》等野史之上记载很多。说于一次慈禧面前的得宠太监安德海出京替慈禧太后织办龙衣。

网络配图

因为按照清宫的成法,太监不许出京城一步,如查出便立刻就地正法。可安德海恃着慈禧太后得宠,不仅大摇大摆的出京,而且还在沿途大为招摇,骚扰百姓。山东巡抚丁宝祯听到这消息后,慌忙奏于东太后慈安和恭亲王。

慈安太后看后大惊,说“这奴才如此妄为,还当了得!应当以国法处置。”便让同治下旨斩了安德海。慈禧后后来得知了这件事情,便开始怀恨慈安。再加上光绪帝即位之后,也喜欢与慈安亲近,另慈禧更加忌恨。

慈禧太后喜欢看戏,经常召当时的一位名伶进宫演戏。时间久了慈禧便看上了他,又是还留他在宫中过夜。有一天,慈安到慈禧宫里找慈禧。忽然看到有个戏子睡在慈禧床上。慈安看后大怒,当即将这位戏子处死。

并拿出先帝留下的“若慈禧仗恃生子骄纵不法,可按祖宗家法处死。”的诏书,要废掉慈禧。慈禧跪地求了很久,慈安才答应不再追究此事。但慈禧却一直忐忑不安,生怕慈安哪天会不利于自己。于是慈禧让宫婢给慈安送去点心,慈安吃过后不久便暴卒了,连太医都也没来得及叫。

另外,据清代文廷式的《闻尘偶记》记载:“光绪八年的春天,琉璃厂有一位姓白的卖古董商,经李莲英介绍得幸于慈禧。当时慈禧四十六岁。

白某在宫里住了一个多月以后被放出。不久,慈禧怀孕,慈安太后得知大怒,召礼部大臣,问废后之礼。谁知慈安当夜便暴死宫中,据说是慈禧听说慈安要废自己,便先下手为强,设计毒死了她。

当然,这些版本众多的说法,都是民间野史笔记的记载。据官方正史朱寿朋的《光绪朝东华录》记载,慈安实际上是病死的。载有光绪七年三月十日所发的关于慈安染病的上谕:“初九,慈躬偶尔违和,当进汤药调和,以为即可就安。

不意初十病情陡重,痰壅气塞,逐至大渐,遽于戌时仙驭生遐。”同时在《翁同龢日记》中也提到慈安太后生病的事情。说她于光绪七年一月发病,病症为风痫甚重、神智不清、牙关紧闭、痰壅气闭。

由此,后世的史学推测慈安太后可能是由于患了类似于现在的脑血栓一类的疾病,这一类疾病通常发病很快,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医生们往往看不出其中的原理,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推测。同时,这类新脑血管病发病时,有时会出现脸色发青,口吐白沫等类似于中毒的症状。这就更会引起人们的种种怀疑了。

慈安太后的死之所以会传出这么多的说法,主要是因为世人对慈禧的不满。即使慈安太后不是死的如此紧急。世人仍然会给慈禧安上其它的罪名。当然,对于慈安的死,后人已经无法知晓其中的事实,所有的说法都只是后人根据某些材料的推测而已。

标签: 慈禧

更多文章

  • 戏说科举:高考生跳的“龙门”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科举

    北京城外有城,城内建城的建筑布局,使得连接内外各城之间的城门成了极为重要的设施。在北京众多的城门当中,的确存在着所谓的“龙门”,当然,这与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分不开的。由隋朝起创建的科举制度,取代了过去一直以来的世袭制度,由此,学子们得到了通过求学考试来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就是相对公平的社会育才机会,

  • 秦始皇陵墓到底埋藏着什么?水银天地之说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陵

    1983年第7期的《考古》杂志发表的《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一文称:在对整个封土堆的土壤汞量测定过程中,1个点的含量达到 1440ppb(纳克级,相当于10的负9次方),其余53个点的平均含量约205ppb,由此得出了封土汞含量异常的结论,进而认定封土汞异常的原因, 是来自秦始皇陵地宫之中,有

  • 雍正继位之谜:继位那天发生的诡异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

    关于雍正,第一件要谈的事情就是他的继位问题。这个问题是绕不开的,因为它纠缠了雍正一辈子,几乎整个雍正王朝都处在它的阴影之下。专家对此争论激烈,尚无定论,所以我在这里只梳理一下事件基本脉络,不做最后评判。太子胤礽被废之后,本来最有希望继承大位的是八皇子胤禩。他势力最大,口碑最好,大臣几乎一面倒地拥护他

  • 慈禧太后怀孕期间需要多少人力伺候她?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

    慈禧遇喜两月后,升级为懿嫔。据说慈禧太后怀孕生子要很多人伺候,这是真的吗?当皇帝知道慈禧怀孕后,他是怎么做的?网络配图咸丰第二天就就传下谕旨令其母带两名妇人进宫,由苍震门进,至储秀宫住宿,以便随时照看。”转眼到了腊月,懿嫔已怀孕六个月,行动不便,饮食起居都需要分外照应,咸丰已传旨由内务府照应。 正月

  • 西游记:为什么让美猴王去当“弼马温”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美猴王

    看过《西游记》中“大闹天宫”一段的读者,一定对“弼马温”这个词印象深刻。在小说中,美猴王在菩提老祖那里学了真本领,打遍龙宫地府,四处惹是生非,惊动了天庭。玉帝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以“弼马温”的官职为诱饵,将其招安。美猴王本以为自己进入了高级干部编制,可以一展宏图,却没想到这“弼马温”只是专门管理天宫

  • 高太后如何废除新法司马光为什么推翻王安石变法?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太后

    元祐更化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

  • 关羽死亡之谜:竟是诸葛亮的见死不救?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在新着《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对三国史上一些着名的旧案作了新的诠释,如诸葛亮出山时为何选择刘备?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于汉室,还是存有“自取”之谋?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种种分析,卸下了诸葛亮

  • 历史揭秘:长明灯为什么能够长年不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明灯

    在古代帝王的陵墓中人们惊奇的发现了长明灯,这些长明灯摆放在陵墓中经久不灭,有的长明灯甚至燃亮了千年之久,现在虽然科技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长明灯为什么可以燃亮这么久?这依然让人们感到困惑。网络配图 我国最早关于长明灯的记载应该是始于秦始皇陵墓,在挖掘秦始皇陵墓期间,人们看到在陵墓中摆放着很多长明灯

  • 揭秘:光绪帝真的是被慈禧所杀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光绪

    传说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被软禁的光绪帝“驾 崩"于北京南海瀛台之涵元殿,不到二十小时,他的“母后”慈禧太后也撒手西归于南海 的仪鸾殿内。这对母子冤家,不出一天双双死去,震惊全国,但人们不敢议论朝政。三 年后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皇朝,光绪死因才渐渐揭开。有位叫

  •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为何天下无敌?有何隐情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

    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东征西讨,先后灭掉了四十多个国家,建立起史上最庞大的帝国。与匈奴、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一样,蒙古拥有优秀的草原骑兵。然而蒙古霸业之所以前无古人,是因为拥有相较于其他欧亚政权的整体军事优势。从战术运用与执行、武器装备到情报搜集、战争规划与准备等,蒙古人都展现出无以伦比的战争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