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高太后如何废除新法司马光为什么推翻王安石变法?

高太后如何废除新法司马光为什么推翻王安石变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46 更新时间:2023/12/20 4:40:45

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接着全盘否定了新法,诬蔑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新法大部废除,许多旧法,一一恢复。如差役法,知开封府蔡京依司马光的限令,在五天之内全部恢复,对社会的危害较熙宁以前还要严重。通过变法而积聚起来的钱财,也在反变法派执政的几年当中“非理耗散殆尽”。

网络配图

与此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章惇曾对司马光恢复差役法的主张一一进行批驳,反变法派动员全部台谏力量,对章惇屡加击逐,直至被迫赋闲。列为王安石等人亲党的变法派官员,全被贬黜,其中蔡确写《车盖亭诗》,以为皆涉讥讪,贬死于新州。变法派人人怀自危,惶惶不安,吕惠卿在谪籍不敢喝口冷水,唯恐因此得病,而被反对派抓住把柄。

对西夏,则继承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把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以偷安一时。这些倒行逆施,激起社会上广泛不满。

头脑较为清醒的人们曾劝告司马光,要为年幼的宋哲宗设身处地,异日若有人教以“父子义”,唆使哲宗反对今天的“以母改子”,后果不堪设想。司马光说“天若祚宗社,必无此事!”司马光及其后继者无视小皇帝,因而愈益激起哲宗的不满。哲宗亲政后说,他在垂帘听政期间“只见臀背”,斥责反对派全不懂君臣之义。宣仁太后一死,复辟旧制的反变法派随之垮台,并受到倍加沉重的打击。

高太后如何废除新法?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支持变法的宋神宗病逝,变法派失去后台,其子赵煦年幼即位,是为宋哲宗,宣仁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等昔日的重臣们又得以重新掌政。

新法废除

高太后垂帘听政后,立即起用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她先是召回被变法派排斥在外的老臣司马光。随后,高太后废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将因为不支持新法而被下放贬谪的旧臣都召回京师,分别重用。熙宁元丰年间,有一批重臣因为反对变法而被罢官,包括文彦博、司马光、范纯仁等人。这些人被免职后,与在洛阳的一些士大夫往来十分密切。当时洛阳有名士邵雍程颢程颐等人,均以道学家自居,文彦博等人待之如上宾。富弼、司马光等人仿照白居易九老会的故事,经常集中在一起,赋诗取乐。他们只按年龄大小排列顺序,不按官职高低来论资排辈。他们在经常聚会的地方专门修建了一所房子,将他们十三人的像全部画在房子里面,当时人称之为“洛阳耆英会”。这些“洛阳耆英”十分喜欢接纳宾客,经常召集士大夫在一起,谈论一些趣闻轶事或国家大事,然后喝几杯酒,吃一顿便饭,号称是“真率会”。洛阳人敬重这群人的学识和风度,也十分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每次“耆英”聚会之时,总有不少人围观,竟然由此成为洛阳的一大景观。

网络配图

而这些“耆英”中,最为人瞩目的要数司马光。司马光作为旧党的领袖,声望极高,时人称之为”旧党赤帜“。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到京城开封吊唁宋神宗。刚到开封,宫廷卫士及京城老百姓争先恐后地拥在司马光身边,对他说“无归洛阳,留相天子,活我百姓!。”围观者多达数千人。由此可见司马光声誉之隆。然而,司马光却消受不起这般众星捧月般的拥戴。之后,司马光入朝拜相。

高太后一临政,便拜司马光为相,立即赢得了相当的人心。就连大宋的敌国契丹,听说司马光为宋朝宰相后,也大为敬畏,告诫己方的边关守将不要轻易挑起争端,要维持辽宋双方友好关系。

高太后垂帘后,“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尽量与民生息。她治下的九年,史称“元祐之治”,被认为是宋朝天下最太平、百姓最安乐的时代,堪比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高太后虽然属于保守一派,但却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她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因此这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也十分繁荣。这也是宋朝最后一个国势较强的时期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宋史》记载说高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结夏绥安,杜绝内降侥幸;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舜。”

网络配图

元祐更化

高太后能被称为“女中尧舜”,足见其治下朝政清明,然而,宋朝历史上最激烈、最残酷的党争也发生在这一时期,甚至从元祐时期一直延续到宋哲宗亲政后,在朝的大臣无论是保守派还是变法派,都不可避免地卷入激烈的党争。这其中,复杂微妙之处难以言表,既有保守派与变法派之间的政治之争,也有宋哲宗与高太后的冲突,还夹杂着许多无法说清的个人恩怨。

司马光上台后,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接着全盘否定了新法,诬蔑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新法大部废除,旧法一一恢复。司马光在宋神宗变法时隐居洛阳达十五年之久,他废除新法之彻底,不能不说他受到了自己数年来政治上郁郁不得志情绪的影响。

然而,高太后却不仅一味信任司马光,委以重任,还在司马光病死后,将其反对变法的措施执行到底,并起用大批保守派人物如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元祐更化”。

标签: 高太后

更多文章

  • 关羽死亡之谜:竟是诸葛亮的见死不救?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在新着《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对三国史上一些着名的旧案作了新的诠释,如诸葛亮出山时为何选择刘备?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于汉室,还是存有“自取”之谋?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种种分析,卸下了诸葛亮

  • 历史揭秘:长明灯为什么能够长年不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明灯

    在古代帝王的陵墓中人们惊奇的发现了长明灯,这些长明灯摆放在陵墓中经久不灭,有的长明灯甚至燃亮了千年之久,现在虽然科技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长明灯为什么可以燃亮这么久?这依然让人们感到困惑。网络配图 我国最早关于长明灯的记载应该是始于秦始皇陵墓,在挖掘秦始皇陵墓期间,人们看到在陵墓中摆放着很多长明灯

  • 揭秘:光绪帝真的是被慈禧所杀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光绪

    传说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被软禁的光绪帝“驾 崩"于北京南海瀛台之涵元殿,不到二十小时,他的“母后”慈禧太后也撒手西归于南海 的仪鸾殿内。这对母子冤家,不出一天双双死去,震惊全国,但人们不敢议论朝政。三 年后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皇朝,光绪死因才渐渐揭开。有位叫

  •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为何天下无敌?有何隐情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

    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东征西讨,先后灭掉了四十多个国家,建立起史上最庞大的帝国。与匈奴、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一样,蒙古拥有优秀的草原骑兵。然而蒙古霸业之所以前无古人,是因为拥有相较于其他欧亚政权的整体军事优势。从战术运用与执行、武器装备到情报搜集、战争规划与准备等,蒙古人都展现出无以伦比的战争禀赋

  • 惊人巧合:一口棺材的28年奇幻漂流之旅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棺材

    1900年,美国一位著名的演员查尔斯·阔夫兰与世长辞,死者的女儿将父亲安葬在德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顿。女儿花费重金买来一块海滨墓场,期望父亲死后在这处“海景房”里度过安逸而又温馨的逝者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查尔斯离世的第二年,一场历史罕见的大风暴突如其来。这场风暴席卷了整个加尔斯顿,风暴带来的滚滚巨浪让

  • 成吉思汗临终曾立遗言 提出"联宋灭金"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古人云:得关中则得天下。六盘山地区的萧关则是关中地区的北大门。秦朝曾从这里发迹,汉武帝曾到此巡视。1039年,北宋和西夏的战争在六盘山地区爆发。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3次大规模战役,宋军失败与西夏达成了“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不过,后来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真的是个妻管严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时期开国帝王,即为明太祖,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濠州钟离人,生于公元1328年,最终死于1398年6月24日,死后被葬在明孝陵。朱元璋像朱元璋在很小的时候是以为地主放牛来生活的,后来为了活下来就进入了当时的寺庙皇觉寺做和尚,当时正好处于各地起义,人民反对元朝暴虐统治的时候,朱元璋在寺庙待了

  • 朱元璋死后“十三城门”出棺 隐藏惨绝人寰的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

    南京过去有个民谣,其中有一句话就是“十三个城门抬棺材”。说的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驾崩后下葬时的情景。这个怪异的下葬方式,后来就被当成了南京城的一大怪。这个事情并不是老百姓的谣传,在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上便有这样的文字,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网络配图乍一看起来,朱元璋搞的这个各门

  • 南梁朝是如何亡国的 南梁亡国皇帝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梁

    南梁之亡广州都督陈霸先趁势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经过近十年的战争,陈霸先基本控制了长江下游地区,掌握朝廷重权。他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在557年废掉他立的梁敬帝萧方智,自己在建康称帝,建立陈朝。王琳等人要求北齐送还梁元帝之孙永嘉王萧庄,于是萧庄从盆城南渡长江回到南方。同年二月,萧庄在郢州被王琳拥立为梁皇,

  • 世界谜团:法国圣殿骑士团宝藏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法国圣殿骑士团宝藏

    法国圣殿骑士团宝藏是世界历史上难解的一个谜团,据说,骑士团被解散以后,他们多年搜刮的财富根本就没有找到,甚至于有传说,最后一任大祭司将这个埋藏宝藏的秘密交给了自己的侄子。但是这笔宝藏至今下落不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从历史相关古籍中我们知道有关法国圣殿骑士团藏着大量的宝藏,一直到现在仍没有解开这个谜团。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