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军是怎么收复洛阳?血染陕州之战

唐军是怎么收复洛阳?血染陕州之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890 更新时间:2024/1/15 10:47:37

还不知道血染陕州:安史叛乱中的唐军收复洛阳之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757年9月,随着唐军在香积寺之战中获胜,安史叛军迅速转入守势。鉴于关中地区的残破和长安城需要休养生息,官军方面决心东进,准备以最快速度进击洛阳。但叛军也因战线缩短而缓解了兵力不足,转而集结了超过以往的野战力量。

一个月后,双方就在毗邻黄河的陕州对阵。唐军依靠加盟的回鹘骑兵帮助,再次击破对手,并成功夺回了比长安更为要紧的东都洛阳。

在香积寺的大决战中获胜后,唐朝军队进入了久违的都城长安。同时,在此前居于二线的朔方军开始接过主攻任务,由名将郭子仪率领逼近潼关。此时的安史军残部也立足未稳,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在官军的紧追不放下分崩离析,又折损了约5000人的步兵力量。包括李归仁在内的主要将领,则继续向着东面狂奔。

然而,京畿的光复并不能让唐朝松一口气。因为相比早年的秦汉时代,唐朝的关中已出现严重的生态恶化情况。为了养活首都圈内的超量人口,数以万计的卖炭翁们将周遭植被破坏殆尽,并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肥力下降。由繁华都市所产生的各类垃圾残渣,也让包括地下水在内的主要资源遭到污染。因此,曾是龙兴之地的千里沃土,已不得不从东方输入大部分生活物资。两年的内战与横征暴敛,更是摧残了长安当地的民生经济。如果唐军不迅速夺回洛阳,那么先前的战果就会成为自己在军事战略上的沉重负担。

因此,担任天下兵马元帅的广平王李俶,在留下少量戍卫部队后就率军东征。这位未来的唐朝皇帝,一共只在当地呆了3天,并劝说回鹘人不要按合同劫掠城市。但承诺给重要佣兵的利益不能赖账,而富庶的洛阳无疑更可以满足兵痞们的贪婪胃口。

于是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唐军从潼关出发,几乎兵不血刃的拿回了华阴、弘农与武关。依靠作为黄河支流的渭水维持交通运输,并将先前已得到休整的朔方军调往先锋位置。他们还在沿途留下了隶属安西都护府的阿拉伯雇佣军和于阗仆从,以便巩固后方并减轻后勤压力。但最为重要的回鹘部队,却始终伴随在主力左右,俨然成为当时官军之中的定海神针。考虑到安史叛军通常有丰富的骑兵战经验,这样的做法也自然是情有可原。

在唐军迅速东进的同时,安史集团内部也因前所未有的挫败而万分焦急。在起兵之初,他们一度非常轻松的控制了黄河下游与大部分运河航道,却始终无法将南北两头的次级交通线截断。前任领袖安禄山的病死,也加剧了貌合神离的各内部势力。

靠父死子替上位的安旭庆,实际上无法压住史思明这类老臣,迫切需要军功来竖立个人威信。但香积寺的战败与长安城的弃守,已经让这位少帅的能力遭到属下质疑。因此,作为叛军南下基地的洛阳,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放弃的。如果东都继续不保,那么创立未半的大燕政权就将失去整个黄河以南地区,并随即陷入李唐王朝在国内外部署的三路反击。不仅需要守卫漫长的黄河下游,还要应付从朔方东进的唐军分支,并随时可能遭到漠北的突厥系部族干扰。唐军也会因为重新控制运河,恢复江南粮食的快捷供应,并招募到更多可战之兵。

此外,古代东亚帝国的大型城市,往往在设计时就不曾考虑军事防御因素。因为其首要职能是容纳足够的官宦人口,并储藏足够的战略储备物资。这就让城市面基显得非常硕大,而所有守卫者都需要在各段城墙间疲于奔命。时间一长,大量居民人口又会迅速吃光粮食,让大型都市的坚持时间远不如边境要塞。

洛阳作为其中典型,自然会让安旭庆放弃守城待援的期望。9月发生在关中的乱局,也是因为长安城的防御能力低下,而不得不让主力出城决战。如今,安旭庆索性从北方各地抽调了10万部队南下,加上早先的城市驻军和关中残部,凑出不少于唐朝官方的武装规模。

但在经历了长期混战的消耗,安旭庆可以拿出来的部队质量已大不如前。尤其是以契丹-同罗骑兵为主的核心武力,在香积寺和潼关等地折损过半。虽然安氏具有半粟特半突厥出生,但长期的主要交涉对象是东北方的契丹,因此可以获得的兵源比较有限。加之中亚当地已因为阿拉伯扩张而变天,让很多迁居东方的客番失去了本土支持,也影响到叛军方面的外援募集。反倒是唐军能够依靠自己的国际认同,招募到大量的突厥和中亚部队。

因此,安旭庆可以动用的援军就以过去的北方军镇步兵和新募兵为主。这让他们的机动能力大为下降,更加倾向于依靠有利地形实施防御作战。为了阻止唐军靠近洛阳,他们选择在位于今天三门峡位置的陕州进行阻击。通过黄河河道掩护全军的右翼,并用当地的山脉建立起居高临下的俯冲优势,也依靠临近山系保护内陆的左翼。

考虑到唐军可能的迂回攻击,叛军也将数万部队置于后方的山地中隐藏,并准备利用他们进行自己最擅长的侧翼偷袭。数量较少的骑兵,主要被用于组成一线步兵的总预备队。

沿着黄河前进的唐军,依然有大约16-18万人的部队,在数量上呈现优势。但郭子仪却不愿意总是让从西域返回的安西军抢走风头,主张以自己可以节制的朔方镇兵马担任主力。皇族出生的广平王李俶,更是深谙平衡用人之道,毫不费力的批准了这个要求。但唐军方面也需要顾及安史集团的作战风格,并参考此前朔方军士兵所表现出来的实力稍逊。于是,作为实际统帅的郭子仪下令分兵,让李嗣业带着安西军步兵从右路迂回,并辅以数千回鹘骑兵支援。为了以防万一,他也选择将少量回鹘人留下,作为自己的中预备队使用。

公元757年10月,决定唐帝国未来命运的陕州之战正式打响。超过30万人马辎重在黄河与山地之间展开,大有一口气吞没对方的架势。安史一边由御史大夫严庄挂帅,严格约束部众不要轻易离开山头阵地。郭子仪也对发起仰攻有些信心不足,更期望用侧翼的安西军与回鹘人打开局面。因此在战役的初期,大部分人始终都在原地观望。

叛军自然希望对方贸然来攻,并因此派遣小队轻骑兵出阵挑战。但面对众多结成方阵的步兵,这些人马根本不足以撼动任何防线,反而在唐军的复合弓齐射下迅速败退。稍后,又有200名叛军骑兵前来叫阵,并成功吸引出一些官军骑兵迎战。但他们不经交手便选择逃跑,并吸引唐军追兵一起爬上山坡。郭子仪见状,也只能下令步兵立刻前进,免得因精锐武士牺牲而影响全军士气。

但当唐军爬至半坡,就遭到叛军阵线的猛烈阻击。尤其是在战线的两侧,都由安史方面部署的更多弓箭手,着重加强对朔方军侧翼士兵的投射压力。由于大部分唐军没有盾牌,只能在前排盾兵掩护下以手里的复合弓还击。但居高临下对方无疑在对射中握有先机,并可以轻松将箭矢越过前排重装部队的头顶,直接扎向后面的普通士兵。

结果,进攻者的阵势逐步由矩形转为梯形,并继续尝试以近战击杀对方。但已被远射火力削弱的两翼,根本顶不住高处对手的紧逼,进而让最当中的分队陷入被包夹的危险。郭子仪一贯谨小慎微,便命令朔方军立即下山,逐步同对方脱离接触。安史叛军也因为素质下降而不愿追赶,企图继续在山头等着官军来攻。

原计划配合夹攻的安西军也遇到了麻烦。配有马匹代步的他们,在迂回过程中突然和叛军的伏击分队遭遇。主将李嗣业立刻让士兵下马,并在山间同对方也陷入了混战。配合他们行动的回鹘骑兵,也无法在狭窄的复杂地形上发挥全部实力,只能依靠单兵战力与对方血拼到底。但两拨人马毕竟都更加善战,逐步将同样缺乏准备的安史军逼退。

同时,位于正面战场的严庄也开始进行变阵。因为确信郭子仪的储备兵力已被牵制,他就用自己的预留骑兵和临时抽调来的精锐步兵,组成约3000人的迂回分队。准备从左翼进行一次小范围夹击,尝试截断唐军步兵的后路。这个举动也在朔方军中造成恐慌,不少人已准备调头逃跑。但郭子仪还是立刻派出了留在自己身边的回鹘骑兵,瞬间挡住了安史方面的临时纵队。在血腥而短促的厮杀中,回鹘人的马上技巧经受住了考验,更好的马匹与单兵装备也使自己如虎添翼。最终,那些企图抄后路的叛军几乎是被他们全部杀绝。

当李嗣业的安西军终于击溃对手,就迅速从后方威逼安史军的主力阵线。策马冲锋的回鹘人一马当先,在冲锋扬起的尘埃中杀出利箭。早先在香积寺就领教过他们实力的叛军,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而士气大跌。大部分人在混乱中一哄而散,争先恐后的想要立即逃离战场。山下的郭子仪目睹此景,重新让朔方军上山攻击,并让悍将仆固怀恩带着刚刚立下大功的回鹘人前出追击。由于战场后方是大片山地,所有安史步兵很难立刻找到出路,只能任由追击的官军大肆屠戮。

身居高位的严庄意识到自己无法掌控局面,带着主要将领与残余骑兵撤离,几乎是头也不回的奔回洛阳。一直留在城中坐镇的安旭庆,也意识到洛阳无险可守,直接渡河逃亡邺城。唐军在完成追杀之余,也顺利拿下了几乎没有遭到破坏的东都。也顺便为官军留下了许多来不及搬走的府库和财产。

然而,为了弥补自己先前在长安的食言,李俶等人默许回鹘骑兵以搜刮战利品的形式获得补偿。这些草原骑兵便率先入城,并用3天时间将洛阳扫荡一空。但在唐朝贵胄们看来,东都的存量物资并不重要,打通运河本身才是值得庆祝的事情。直到皇子拿出10000匹绸缎赎城,这场浩劫才被叫停。

不过,陕州之战终究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关键性战役。当年由安禄山亲自制定的直捣中心策略,已随着洛阳的光复而彻底破产。唐朝方面也成功的将江南、巴蜀、关中、河西和河套等地连成一片,从而形成对安史集团的战略反攻之势。至于遭到连续失败的安旭庆,也已经在内部失去了他人信赖,很快就将遭到老臣史思明的清洗。

标签: 血染陕州唐朝

更多文章

  • 古代废皇后需要经过哪些流程 和电视剧演有哪些区别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后,皇帝

    还不知道:废皇后的流程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由于政治原因或者是皇上不喜欢皇后而将皇后废掉,那么你知道古代皇帝要废皇后需要经过哪些流程么?一般,如果皇帝想要废皇后,那么首先将废后的理由传诏给礼部来进行核决,这主要看皇帝废后的理由充分不,之后就会按例“三请收回

  • 朱元璋为什么如此无私无畏 冒着危险一定要去救援韩林儿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韩林儿

    朱元璋为什么要去救韩林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在创业过程中,用兵非常谨慎,很少冒险。但在至正二十三年初,他亲自率军前往安丰,救援刘福通和韩林儿,遭到刘基的反对,但朱元璋坚持己见,结果险些酿成大祸。那么,朱元璋为什么如此无私无畏,一定要去救

  • 秦国常年都在打仗 秦国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增加人口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战国

    还不知道:秦国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增加人口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现在我们的国家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尤其是战国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在打仗,甚至当时名将白起直接杀了几十万人,再加上古代的时候医疗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那个时候人口是怎么增多的,尤其是在秦朝

  • 为什么元朝灭亡文人念念不忘?元朝是一个怎么样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张三丰

    为什么元朝灭亡文人念念不忘?元朝是一个怎么样的朝代?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这句话咱们肯定都不陌生,至于到底正确与否咱们今天不做讨论(因为这句话出自日本人之口,那就得颇为思量一番了)。我们一般把元灭宋视为野蛮取代文明的悲惨事件,这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出现了断层,

  • 杨秀清区区一个烧炭工哪里来的军事能力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秀清,太平天国

    还不知道:杨秀清区区一个烧炭工哪里来的军事能力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1840年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后,中国就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封建地主阶级和西方列强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爆发了。1851年,洪秀全率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宣布起

  • 太平天国毁掉孔庙是真的假的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孔庙

    太平天国毁掉孔庙是真的假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近年来,不少以晚清历史为题材的网络文章,猛烈地抨击太平天国焚烧孔庙、学宫,砸毁孔子神牌,还在定都天京后,大规模地禁书、烧书,禁毁了无数儒家经典书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太平天国就不仅仅是与清朝为敌,

  • 宋朝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曾经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南宋

    还不知道:宋朝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宋朝总是跟软弱无能联系在一起,除了清末,宋朝的这段历史估计是我们最不想提起的一页,似乎这个朝代的中国总是在挨打,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朝代经历了许多磨难,一直处在战争的阴影下,但绝不是一直处于挨打的局面。那么

  • 吕后为什么会看上比他大十几岁的刘邦 吕后为什么会选择他呢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后,刘邦

    还不知道:吕后为什么会看上刘邦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这刘邦是怎么和吕雉认识交往的,今天一聊就来做个全面的解答!话说,刘邦和吕雉认识的这会儿还是吕姑娘,还不是那个黑化了的吕后,她的婚姻,是由他爹吕公说了算的。在《史记》里这样描述:吕雉的父亲吕太公作为

  • 绣春刀到底是什么刀 与日本武士刀相比差距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绣春刀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绣春刀是什么刀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最近几年,以明朝锦衣卫为题材的影视影视作品非常火热,这也让绣春刀这种神秘的明朝兵器走进大众视野。关于绣春刀明史中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而且前段时间发掘出嘉靖年间锦衣卫指挥使的墓志里也有写到:赐四兽麒麟服、銮带绣春刀、银鎁瓢方

  • 长白山上有什么秘密?清军入关为何要封锁长白山?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长白山

    长白山上有什么秘密?清军入关为何要封锁长白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长白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长白”二字寓意着长相守,对爱情美满的向往。早在4000多年前的书籍中就有对长白山的记载。在清朝时期,顺治皇帝下令封锁长白山,不允许外人进入山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