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崇祯自认为“朕非亡国之君”!那么明朝为什么会亡于一个殚精竭虑的皇帝呢?

崇祯自认为“朕非亡国之君”!那么明朝为什么会亡于一个殚精竭虑的皇帝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299 更新时间:2023/12/6 3:26:06

崇祯自认为“朕非亡国之君”!那么明朝为什么会亡于一个殚精竭虑的皇帝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崇祯皇帝明明就是亡国之君,但他却到死也不承认,一再宣称“朕非亡国之君”,而且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后世大多也持此论,说明实亡于万历。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似乎和真实的历史颇有出入。

如果了解崇祯帝的话,就不难发现他是一个自视极高的帝王,他在位17年,确曾为挽救大明而竭尽全力,光是内阁大学士就任用了50人之多。然而,明王朝的统治江河日下,两个对手农民军和清朝都想置他于死地。

崇祯帝不甘心当亡国之君,气急败坏地抱怨大臣无能,说什么“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就是在煤山上吊前,仍认为“皆诸臣之误朕也”,把亡国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或许是他以身殉国的原因,连其对手李自成和清朝都给予了他很大的怜悯、同情,这也让很多人不再指斥他的亡国之责。《明史》中也有“庄烈非亡国之君”的说法,似乎这事已成公论。

历史有时就是让人难以琢磨,明朝为什么没有亡于怠政而好货的神宗,也没有亡于一心钻研木工而又荒嬉的熹宗,最终却亡于殚精竭虑的崇祯帝,这的确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其实,怠政、荒嬉和殚精竭虑并不能直接和亡国挂钩,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皇帝代表着最高的皇权,也代表着一种制度。除了皇帝本人,其他人也可以借用皇帝制度发挥个人的作用。如张居正魏忠贤,一个利用皇帝行善,一个利用皇帝作恶。

崇祯帝是个自行其是的皇帝,他刚愎自用而又狐疑不决,独断专行又喜阿谀奉承,结果忠正者因耿直而被废黜,小人则逢迎而得势。在1644年的时候,崇祯帝的周围已经不存在让他信服的人,但明朝并非没有这样的人,之前的袁崇焕卢象升孙承宗、徐光都称得上是不世之才,最终或死于非命,或无用武之地。

孙传庭、洪承畴又何尝不是人才,而他们也是在崇祯的逼迫下,一个丧命于农民军,一个降于清朝。剩下的就只有像唯唯诺诺的陈演、魏藻德之辈了。造成这样的局面,完全是崇祯帝咎由自取。

如果仔细分析1644年的局势,我们可以发现崇祯帝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也可以说大明并非到了非亡的地步。尽管明朝被农民军和清军打得丢盔弃甲,体无完肤,但仍然控制着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最富庶的江浙地区并没有被战争波及,明朝可以调动的人力、财力比其他两个对手的总和还要多。

政治上,明朝统治阶级中的大小官僚仍然是忠贞不二,仍然同心协力维护封建统治,除了一些将领在战场上兵败投降外,明朝内部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

军事上,比农民军战斗力更强的八旗奋战了几十年,始终未能逾山海关一步,而且连宁远城也没能打下来。这除关宁铁骑战斗力较强外,更在于明朝的统治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就能连根拔起。因此,清军几次南下危及京师,最终又退回关外,这也说明灭亡明朝的时机没有成熟。

经济上,崇祯末年确实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特别是军饷问题,但主要原因还是江南财赋无法运到京师。崇祯如果放弃北京,完全可以摆脱军饷的困难而重振雄风。历史上唐玄宗入蜀,宋高宗南渡,都使国祚得以延续,况且明成祖还为他在南京保留了一整套政府机构。

但面子和虚荣让崇祯下不了南迁的决心,他甚至还有点瞧不起维持半壁江山的宋高宗。其实崇祯帝内心是想南迁的,但他觉得丢下宗庙南迁又不光彩,于是想让大学士陈演等人主动提出来,这样一来就可以把责任推给臣下了。

然而,有了熊廷弼、袁崇焕、陈新甲等人因失地议和被诛杀的血的教训,百官们谁也不肯再当替罪羊了。事到如今,南迁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由于崇祯的举棋不定,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良机,最终才上演了煤山自缢的悲剧。

标签: 明朝崇祯帝

更多文章

  • 突厥为什么西迁?突厥的后裔都去哪里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突厥

    突厥为什么西迁?突厥的后裔都去哪里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历史上,突厥曾经是蒙古高原主人,多次与中原王朝打仗。最后,唐王朝消灭了突厥汗国。那么,突厥后裔去哪了呢?大部分被唐王朝同化,还有一部分西迁,建立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帝国!突厥美女突厥发源于叶尼塞河上游,在今天的蒙古西北

  • 古代士兵都是跟着将军身后一直跑的 他们的体力真的有那么好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士兵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士兵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古代的影视剧中看到,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军队要去外面打仗的时候,只有将军头领是可以骑着马的,而后面大部分的士兵都是拿着刀枪、背着箭矢,跟在骑马的将领后面追着一路跑,如果碰到有敌军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激烈的厮杀一番。然后还需要继续再

  • 为什么古人们的平均寿命非常低?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唐朝

    我们现在人们的平均寿命都不低,但是古代时期的人们却非常的低,五十岁已经是非常大的高龄了,不过也肯定是会有长寿之人的,孔子当时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而古代时期更是有个叫做司马孚的人,活到了九十二岁的高龄,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的变化,不过也是因为司马孚的医生没有得过什么病,身

  • 张飞醉酒丢徐州,刘备说了一句话成经典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话说,对三国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应该对刘备这个角色已经很熟悉了,至于这个人,自古以来就一直很有争议,褒贬不一,尤其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原著作者“尊刘贬曹”,更是将刘备的“仁义”刻画的淋漓尽致。刘备出身“贵族”,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家族落魄,

  • 西晋时期的炫富风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们都是怎么炫富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晋,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西晋炫富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晋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炫富,整个时代都在比赛看谁更富。那些豪门士族靠几代人堆积起来的财富,到了西晋时期的人手中,都开始变得奢侈起来,互相攀比。人们炫富的方式和手段,只有现代人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王恺和石崇的攀比简直就是斗气。王恺

  • 龙袍和国运有关吗 每个朝代的龙袍为何都不一样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龙袍,国运

    还不知道:龙袍和国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阴阳五行学说一直以来在中国都是极其盛行的,在诸子百家的也邹衍更是独创阴阳家,并且认为各个朝代都是有着自己的德行的,这些德行正与五行所相对应。受此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帝王们也都对五行学说十分的关心,纷纷研究自己王朝的德行,

  • 古代单身太久为什么会犯法坐牢 统治者为何会制定这样的律法呢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单身

    还不知道:古代单身太久是违法行为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时下最热门话题之一当属单身这个话题,不是小编单身狗为难单身狗,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为了提升国家人口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针对单身的问题的法律,单身太久的人可能面临罚款或牢狱之灾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

  • 古代书生究竟是靠什么生活的 他们明明不屑于劳动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书生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书生怎么谋生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早期而言,读书人在读书之余是从事生产(如种地)的,但到了明清时期,正经的读书人越来越不屑劳动,因此“不事生产”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是难以指望他们像普通农夫一样稼穑劳作,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书

  • 明清时期的举人和秀才之间有什么区别 区别有多大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举人,秀才

    对举人和秀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以明清时期为例。举人,是科举制度成熟定型后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需在各省乡试通过。 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附近的小农小商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同

  • 嘉庆皇帝的后宫是什么样的 妃子们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庆,清朝

    嘉庆的后宫是什么样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近几年荧屏上的宫斗剧是接连不断的推出,所以小伙伴们对于这后宫里的莺莺燕燕看的也可以算是眼花缭乱了,咱们今天聊的就是这大清朝的嘉庆皇帝的后宫了。在嘉庆皇帝的后宫中,最早为嘉庆生育皇子的是刘佳氏,但这个孩子只活了三个月就天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