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梁武帝累死十几万军民做工程 结果淹死子民数十万!

梁武帝累死十几万军民做工程 结果淹死子民数十万!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67 更新时间:2023/12/9 10:58:56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与北魏争锋,连年恶战,军队损失惨重。而经过钟离、朐山两场大战,梁军虽然重创魏军,但也失掉了大片地盘。

至此,双方都是国力大损,筋疲力尽,不能再打。但梁武帝萧衍还是念念不忘要收复寿阳和汉中两地。

在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为后继的前提下,就必须另外想办法了。北魏降将王足向萧衍进献了一个“绝”的办法。

其实,在两年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怀疑这个王足根本就是北魏派到南梁的卧底,在南梁实施“无间道”行动。

王足在说出办法之前,先唱了一个首北方童谣:“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他向萧衍解释:只要在寿阳下游的淮河上打坝修堰,拦住淮河,等淮河水位上涨的时候,便可水淹寿阳城。

梁武帝萧衍竟然大为赞赏,派大舟卿祖暅去淮河实地勘察地势。

祖暅是天文学家祖冲之的儿子,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去考察了一番,回来报告:淮河土质松软,无法形成坚硬的拦水坝,而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梁武帝萧衍不听,征调徐、扬之地的民众,每二十户中征五丁,加上从军队中抽调的壮兵,合计二十万人,拦水筑堰,命令太子右卫率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为修坝总指挥,北徐州刺史张豹子也要听康绚调度,守护筑堰工程,设置官属于钟离。

拦水修坝工程东起淮河南岸的浮山(今安徽明光浮山镇浮山),西至巉石山(今安徽五河铁锁岭),从两面依岸筑土,不断向河中投土,逐步向河心推进,最后于淮水中央合龙,截流以抬高上游水位,进而淹没寿阳城。

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极难。

那时科学技术落后,劳动全靠肩挑背负,就算有牛马拉车,一车土倒下去,不等第二车跟上,第一车土早已被水冲走了,影也没有一个。

何况,正如祖暅所说,淮河边挖掘出来的泥土,疏松轻飘,跟沙子没有大的区别,入水就散,根本不可能筑坝。

梁武帝萧衍鬼迷心窍,愣是不听。

不过,因为康绚工作负责,河边的土质疏松不能筑坝,就往更远的地方取土,虽然大大地加重了劳动量,但坝还是一点点地筑起来了。

第二年(萧梁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四月,眼看就大功告成了,可是,正值淮水汛期,大水一冲,大坝轰然坍塌。

究其原因,原来工程由上年冬天上马,因冬季水枯,施工容易,到了夏天,暴雨倾泻,而越到河中间,水流越急,难以合龙。

有人却说,这是河中有蛟龙,其乘风雨破坏了堰坝。

怎么办呢?

这时候,“”专家“出面了。相关方面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蛟龙怕生铁。

于是梁武帝萧衍便从建康东、西冶(铁工场)征来几千万斤铁器,一古脑抛进了滚滚淮河里,却仍旧无法合龙。

有人又支了个招,伐树,把几棵树身做成并栏圈的模样,中间填满石块,上面再加泥土,以此截流筑坝。

这么一来,沿淮上百里以内的树都伐光,木头、石头都用得精光,挑担的人肩膀都磨烂了,夏天里疾病成疫,死掉的人互相倾压着,尸体遍地,蛆虫成堆,苍蝇蚊虫,聚集不散,日夜轰鸣,而到了冬季,淮河、泗水都结了冰,役夫和兵士被冻死掉十分之七八。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坝终于一点点筑起来了,且异常结实。

这下轮到北魏抓狂了。

北魏大为揪心,先命猛将杨大眼镇守荆山(今安徽怀远西北),又遣南梁降将萧宝夤领兵去阻止梁军的工作进程,不久,又加派尚书右仆射李平前往寿阳统辖各军。

萧宝夤数次进攻,都被康绚击退。

北魏准备追加兵力,任命任城王元澄为大将军、大都督南讨诸军事,勒兵十万,即将从徐州出兵攻打淮河堰。

已到寿阳的北魏尚书右仆射李平经过一番考查,断言南人的浮山堰根本不可能筑成,不主张加兵。

然而,萧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四月,耗时一年多的浮山拦水坝却南梁众人的欢呼声中成功合龙!

在付出了十几万军民生命的惨重代价之后,淮河之上,赫然出现了这么一道庞然大坝:全长近四千米,坝基下宽三百多米,上宽一百多米,高度约五十米,水域面积近七千平方公里,总蓄水量约为一百亿立方米。

在古代如此落后的技术条件下,竟然建成了这样庞大规模的大坝,令人惊叹。

总包工头康绚也吸取了第一次筑坝失败的教训,在坝堤上广树柳树,以密实土基。上流的淮河水被浮山堰拦截,掉头倒流,寿阳周边数百平方公里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泽国。

寿阳城中的魏军看着流经城外的淮水水位不断上升,不由得大为恐慌。

为了避免落下喂鱼的下场,城中的魏军连夜在八公山东南修建了一座魏昌城,并在硖石戌之间搭起浮桥,以备大水淹城之际逃生。

居民被分散在冈陇上,放眼望去,但见淮水清澈,庐舍冢墓,了然在下,一个个吓得抱头大哭。

倒流回去的淮河水虽然淹泡着寿阳城,但因为水流量太大,浮山大坝的承受力也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康绚就凿水东灌,分流护堤。

大坝在康绚的管理守护下,顺利地挺过了夏季汛期。随着上游水位的不断提升,如果不出意外,这年冬天,寿阳城将会迎来它的灭顶之灾。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

南梁的北徐州刺史张豹子原认为这是在自己的辖境内搞大工程,修坝总指挥应该由自己负责,可到头来却是康绚所得,恼怒异常,就不断向梁武帝萧衍告康绚的黑状,说康绚与北魏勾勾搭搭,要出卖浮山堰。

这条大坝可是梁武帝萧衍的呕血之作,赶紧把康绚调了回去,把浮山大坝交给了张豹子管理。

康绚既还,张豹子不复管理修缮淮堰。到了九月秋季,淮河水急剧上涨,应该对浮山坝开渠泄洪了。张豹子却毫无知觉。

萧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九月十三日,被拦截近半年的淮河水就如同一头久困的巨兽,突然大发脾气,乱冲乱撞,一下子就冲垮了河堰,决堤声犹如雷鸣,声震三百余里。

大坝上的数万梁朝军民被卷入无情的洪水中,绝望的哭喊声响彻天空。

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

浮山坝的下游都是一往无前的平原开阔地带,从浮山坝上咆哮翻滚而下的洪水一下子就淹没了这些平原,十几万无辜百姓和他们的家园一起,还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就被洪水所吞噬。

洪水冲跨了浮山大坝,被埋在大坝下面的那十几万筑坝的南梁军民尸体被洪水卷了出来,漂浮在浩浩水面之上,尸体已经腐烂变形,或人头鱼身,或龙形马首,千奇百怪,令人毛骨悚然,变色欲呕。

梁武帝萧衍在建康收到了浮山溃坝的消息,一下子就崩溃了,自此再也没有与北魏相争的雄心。

最后,用一位北宋文学家为此事件作的诗做结尾。

粤萧梁之服命兮,抗北魏以争衡。

信降虏之诡计兮,阻汤汤而倒征。

哀死者之数万兮,孤魂逝其焉游?

运徒力顿漂无根,潮波复故弥亿年。

背自然以开凿兮,固神禹之所恶。

——————宋.秦观《浮山堰赋》

标签: 祖暅康绚王足梁武帝

更多文章

  • 九龙宝剑:从乾隆墓中挖出 碰过之人无一生还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九龙宝剑,乾隆

    孙殿英可谓是盗墓界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乾隆,慈禧两位大人物的陵墓均是被他盗过。据说孙殿英当时将清末帝傅仪气了个半死,发誓称不把孙殿英抓住手刃誓不罢休。盗墓贼一般都是冲着陵墓中的珍贵器具去的。时不时挖出个值钱宝贝,便足以发家致富。不过,并不是每一次动手就能得到珍贵东西,有时候挖出个邪门的家什,也是有可能

  • 出口大国明朝为何被淘汰出局?有何历史隐情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历史

    明初长期实行“海禁”,从制度层面打压和抑制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到明朝中后期,随着政策的调整和产品价格方面的优势,瓷器、纺织品、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使明朝成为“出口大国”,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但这却没有使其真正富强起来,也没能改变其国运。出口大国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来自社会最底层,他没有多少文

  • 解密:唐高宗李治为何敢收留阿拉伯帝国追逃者?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阿拉伯帝国,波斯,唐高宗,

    公元651年,波斯帝国(伊朗旧称)遭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侵袭,京城泰西封(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城)沦陷,波斯国王伊嗣俊殉难。伊嗣俊的儿子、也就是帝国的王储卑路斯“火线继位”,一边率残军退守抵抗,一边求助“国际干涉”。卑路斯首先退守到了吐火罗(今阿富汗一带),在吐火罗人帮助下,一度收复了边疆失地。然而,好景

  • 揭秘:秦始皇是芈月的后裔还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芈月,吕不韦

    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君王的婚姻大事一般都不决定于君王个人的意愿。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则是皇室家族的利益。君王的婚姻实际是一种政治行为。君王与后妃之间极少是由爱情而结合的。后妃不过是皇室家族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进行政治斗争的一个筹码,一种工具。后妃们有的意识到这一点,有的意识不到这一点,但不管她们意识

  • 曹操的72座疑冢究竟哪个才是曹操真正的墓穴?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一代奸雄曹操曹孟德,生前防人防到了“梦中杀人”的扯淡境界。这样一个人自然对自己死后“被害”的可能性也要防备,曹操为了避免自己死后被挖出来或被盗墓者折腾,他破天荒地提出了“薄葬”的倡议。按理说,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其权势已经和皇帝无异,可他怎么就舍得让自己死后“受穷”呢?据传,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他

  • 史上唯一不买吕后账的刘章 刘章和吕后是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章,吕后,吕雉,刘邦,吕禄

    刘章是刘邦的孙子,而刘章的妻子是吕后侄子吕禄的女儿,铲除诸吕时,他亲自斩杀丞相吕产,立下头功。吕后专权以后,不像其他女人一样只在幕后工作,而是真正带范儿地直接走到了前台统领大局。她不仅有自己专用的公章,而且还大胆地将纪年改为“高后”。那些在以往她恨过的人,都杀掉,任谁见了不得哆嗦一下?…俗话说得好,

  • 中国历史上十大冤案:伍子胥被迫自刭浮尸江上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伍子胥,范蠡,文种,商鞅,韩信,春秋战国

    第一案 浮尸案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楚平王要杀伍奢,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说,父亲召我,若求生不往,为天下耻笑。弟弟伍员说,俱死无益,不如奔他国,借力雪耻。伍奢与伍尚俱被杀,伍员四处逃亡。民间对伍子胥多有好感和同情,因此有了“伍子胥过韶关,一夜

  • 刘备的陵墓到底在哪?刘备陵墓真的暗藏诅咒吗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刘备陵墓

    关于刘备的陵墓所在之地,可谓是众说纷纭,官方的说法是指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正殿西侧的惠陵。但是,在民间,却有很多的历史及考古爱好者有不同的看法。考古学家认为,刘备的确葬在了成都的惠陵,因为,刘备最宠爱的妃子甘夫人就葬在了这里,刘备死后必然会有与夫人合葬的遗愿。而在众多的民间说法中,均表示:当年刘备在攻

  • 夺门之变的历史背景:为什么会发生夺门之变?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夺门之变,明英宗,明景帝,

    土木堡之变时,朱祁镇被瓦剌胡人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被众臣推举为皇帝,是为朱祁钰。后来,兵部侍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瓦剌首领也先眼见朱祁镇已经无用,于是同意让朱祁镇回燕京。朱祁钰表示不愿意退位,曾对大臣说:“我并不是贪恋帝位,而是当初把我推上宝座的,是你们啊。”他贪恋帝位与否这并无关是非,不过

  • 夺门之变的意义:明英宗夺门之变有何历史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夺门之变,明英宗,明景帝,

    朱祁镇复辟後,于谦以谋逆的罪名被处死,而所有曾助朱祁镇夺回帝位的功臣,如石亨、徐元玉、许彬、杨善、张軏与曹吉祥等人都被封为大官,当中,都在朝中横行霸道,到了曹吉祥受宠的后期,更发生了曹吉祥企图弑位的曹石之变。政权逐渐陷入混乱,各个派别文官相互争斗,一些官吏在激烈的派别斗争中遭到贬斥,武官的地位逐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