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祖暅

祖暅--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暅

祖暅的资料

中文名:祖暅

别 名:祖景烁、祖暅之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职 业:数学家,天文学家

主要成就:提出“祖暅原理”

祖暅的介绍

祖冲之去世后,他在梁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八年、九年先后三次上书,建议采用他父亲编制的《大明历》,终于使父亲的遗愿得以实现。祖暅的主要工作是修补编辑他父亲的数学著作《缀术》。他运用祖暅原理和由他创造的开立圆术,发展了他父亲的研究成果,巧妙地证得球的体积公式。他求得这一公式比意大利数学家卡发雷(Bonaventura

Cavalieri,公元1589年-1647年)至少要早1100年。

祖暅还有不少其他科学发现,例如肯定北极星并非真正在北天极,而要偏离一度多等等。算得这些结果,同他丰富的数学知识是分不开的。

由于家学渊源,祖暅从小也钻研数学。祖暅之有巧思入神之妙,当他读书思考时,十分专一,即使有雷霆之声,他也听不到。有一次,他边走路边思考数学问题,走着走着,竟然撞了对面过来的仆射徐勉。“仆射”是很高的官,徐勉是朝廷要人,倒被这位年轻小子碰得够戗,不禁大叫起来。这时祖暅之方才醒悟。梁朝与北魏打仗,失败,祖暅之被魏方扣留,安排住进了驿站,很受优待。

祖暅还结识了一位天文学的爱好者信都芳,两人常常在一起研讨天文、数学,十分投机。祖暅之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教给信都芳,使他有很大进步。祖暅之在科学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大明历》就是由于他的建议,才被梁朝采用。有的记载说,《缀术》有他的研究成果。他首次得出计算球体体积的公式,虽然比阿基米德晚了将近千年,但由于是与其父祖冲之运用独创的方法得出的,也不失是一种智慧结晶。他还研制了铜日圭、漏壶等精密观测仪器多种。祖暅之的儿子祖皓,续传家学,后来也成了数学家。

祖暅将数学知识传给了信都芳、毛栖成和自己的儿子祖皓,他们三位后来都成了数学家。

有关“祖暅”的历史故事

  • 中国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祖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祖暅(456年-536年),又名祖暅之,祖冲之之子,中国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个人简介祖冲之父子总结了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体,若其任意高处的水平截面积相等,则这两立体体积相等,这就是著名的祖暅公理(或刘祖原理)。祖

  • 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暅生平简介

    祖暅,字景烁,(456年~536年)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之子。同父亲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祖暅原理”。祖冲之父子总结了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体,若其

  • 另类“官二代”祖暅,坐牢十几年,科学成就辉煌

    “老子英雄儿好汉”,大名鼎鼎的数学家祖冲之,儿子有出息不?1、另类“官二代”约公元502年夏季的一天,在中岳嵩山(今河南登封县北)山巅,一位满脸沧桑却精神饱满的中年人正在仔细做一个实验。他先立了一根8尺长的铜棍(学名铜表),棍底部有一个带槽的石圭,圭里放满水(主要是测水平)。每隔半个时辰,他就用规尺

  • 子承父业之祖冲之儿子祖暅发现定理

    圆周率如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圆周率指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用符号表示记作π。公元480年,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位科学家对圆周率作出了科学的算法——利用割圆术算出了精确到第七位小数的π值,打破了当时圆周率计算的世界纪录。这位科学家名叫祖冲之,他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