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齐顷公恶搞残疾人后果很严重:齐顷公的恶作剧

齐顷公恶搞残疾人后果很严重:齐顷公的恶作剧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36 更新时间:2023/12/18 9:49:12

齐顷公十年(前589),齐国征伐鲁、卫,鲁卫两国请求晋国出兵解救。晋国派出兵车八百乘,以郤克为统帅,大军来到鞍地(今山东济南东北)。战争开始,齐顷公自恃其勇,根本不把晋国人放在眼里,战马没有披甲,兵士们没有吃早饭就晋军发起了攻击。而晋、鲁、卫联军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个个奋力死战。战争进行的非惨烈。联军主将郤克被射伤,血流到脚。他想退回到营垒,他的战车驭手对他说:“我从进入战斗,已经两次受伤,我不敢说疼痛,害怕使士卒恐惧,愿您忍疼继续战斗。”郤克又投入了战斗。在他的带领鼓舞下,联军冒矢前进,个个奋勇杀敌,势如排山倒海,齐军不能抵挡,终于败下阵来。齐军危机时刻,齐顷公被晋军将领韩厥追上,幸亏他的车右逢丑父和他换了一下衣服,这才避免被晋军俘虏。这就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鞍之战。

齐军失败后,晋、鲁联军乘胜追击,一路东进,兵锋直指齐国的都城临淄。齐顷公被迫遣使求和。

齐国派遣上大夫国佐,拿着灭纪所得的甗(音yan)和玉磬,来到郤克大营,答应把侵占鲁、卫两国的土地还回去。郤克盛怒以待,国佐却表现得很谦恭。郤克提出了两个条件:以萧同叔子为人质;让齐国的土地改为东西向种植(尽东其亩)。

萧同叔子是齐顷公的母亲,让国君之母做人质,这对于齐国是一种侮辱。国佐说:“萧同叔子不是别人,是我国君之母。齐国和晋国是相同的国家,齐国国君的母亲就是晋国国君的母亲,哪有国君的母亲做人质的道理!”所谓“尽东其亩”则是改变种植方式,让齐国的庄稼都是东西成行,日后便于晋国讨伐时兵车行进。这样的条件,等于是让齐国亡国。

提出这样两个不可能答应的条件,等于是拒绝了和谈要求。所以,国佐说:“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们不允许讲和?”郤克也毫不掩饰,说:“攻破临淄城,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情。我就是不让你们讲和,你又能怎么样?”国佐怒不可遏,却有意压着怒火,语调和缓地说:“若真是这样,那我们齐国趁着现在还有国家,就在临淄城下,和你们决一死战。”鲁、卫两国看出了齐国的愤怒和决心,就劝郤克罢兵讲和。郤克也知道,再打下去不一定能占到更多便宜,就同意了齐国人的要求,两国休战。

鞍之战所在的时期,各国虽然征伐不断,但所灭皆为小国,一个大国吞并另一个大国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所以,大国间的胜负不过是霸主(盟主)的争夺,失败一方提出来求和,还没有不同意的先例。那么,郤克作为一个晋国大臣,为什么会拒绝齐国的讲和呢?说起来,郤克提出让国君母亲做人质是有原因的。郤克身有残疾,在他出使齐国期间,齐顷公拿他恶搞,郤克是蓄意报复。

事情要回到晋景公八年(前592),晋国派郤克出使齐国。齐顷公让母亲在楼上的帷幕后观看,看后,萧同叔子发出了笑声。原来,郤克驼背,齐顷公就让一名驼背者引导。和郤克一同出使的还有曹、卫两国,曹国的使者一条腿有残疾,卫国的使者只有一只眼睛,齐顷公也派了同样有这种残疾的人加以引导。郤克知道了原委,非常生气,回到黄河畔发誓说:“河伯作证,不报复齐国,我绝不渡过黄河。”回到国内以后,郤克请求攻打齐国,晋景公问明原因,没有同意。后来,执政大臣魏子年迈辞职,推荐郤克,郤克执掌了国家政权。

掌权后,郤克马上封锁断绝了与齐国的来往。齐国派使者到晋国,先后几次都被郤克捉住杀死,没有人进入国都见到晋国国君。到了晋景公十一年,齐国讨伐鲁、卫,两国都通过郤克向晋国求救,鞍之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鞍之战的后果是,晋国更加强大,开始设置六卿,用来封赏在鞍地战争中的有功人员,而齐国国君齐顷公只能亲自到晋国朝见晋景公。齐顷公还想用朝见天子的礼节拜见晋景公,只是由于晋景公不敢承受才没有这样做。

晋、齐鞍地之战的原因,更有可能的是晋景公要称霸,他要惩罚齐国的背盟,并借机打破齐、楚联盟。但是,齐顷公拿残疾人恶搞,却被郤克记恨在心,借机报了私仇,这不能不说是齐顷公“自吞苦果”,而这种后果还很严重。在漫漫历史长河当中,齐顷公拿残疾人恶搞,应该算不上什么大事件。但是,正是这样一件不是大事情的事件,《左传》、《史记》这些史书却都有记载,尤其是《史记》,在齐、晋世家中都有记载。这究竟是为什么?这只能说明,我们是个礼仪之邦,文明讲礼,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尊重残疾人,甚至拿残疾人恶搞,这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道德传统和文化传统。

标签: 齐顷公春秋

更多文章

  • 清宫医案探秘:清宫医案推断慈禧的真实死因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慈禧,死因

    公元1908年11月15日,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在光绪皇帝归天的次日,清末最高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那拉氏,在操纵了清王朝政权近50年之后,终于“升遐”—死于中南海仪莺殿,时年74岁。两人死亡时间如此相近,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内幕?外界对此一直存有疑窦。有一种说法:慈禧自知将死,恐光

  • 风骚齐国公主宣姜嫁给父子三人生育三位诸侯?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齐国,公主,宣姜,春秋

    导读:宣姜是愿意的,嫁给公子舒相当于嫁给半个急子,也不用当寡妇。可是公子舒不干,尽管夫人刚刚死了,尽管宣姜依然很风骚,可是那是他后妈,而且这个后妈还给老爹生了两个儿子,这不是乱伦吗?《诗经·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

  • 卫宣公与“母妃”乱伦生子 后霸占此私生子之妻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卫宣公,乱伦,春秋

    导读:卫宣公对夷姜有一种母爱似的依恋,他们甚至有了一个私生子。卫宣公彻底迷恋上儿媳宣姜,在新台一住就是三年,完全忘记了夷姜。在这三年里,宣姜还生了两个孩子,公子寿和公子朔。一个女人的神奇作用实际上,当郑国不断陷入内外交困的危机中无法自拔时,卫国后宫的生活也十分荒唐,并由此导致了令人头疼不已的内乱。然

  • 解密法海的原型:真实的法海是大唐高僧宰相之子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法海,白娘子,许仙,

    对法海和尚,相信凡是中国人不知道的并不多。主要原因倒不在于他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里的重要人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二号男主角”;而是因为他在鲁迅先生的那篇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光辉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里被多次提到,其所占篇幅还远远超过白蛇和许仙二人。稍微上过若干年学的都知道,如果说

  • 让汉武帝差点毙命的二件事:上林苑游猎险被杀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游猎,窦太后

    话说汉武帝当年之所以能战胜一系列强有力的对手、最终登上太子宝座,离不开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的支持。如果他们不是联手制造了一个令后人津津乐道的“金屋藏娇”,如果不是走后宫的“勾股定理”,如果不是强强联合,汉武帝就不会有今天君临天下的风光。因此,饮水思源,汉武帝登基后,自然不会忘了“青梅竹马”的陈阿娇。建

  • 中国武术与商业的不解之缘:想当大侠你有钱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术,商业

    喜欢武侠小说的朋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最爱看的就是“悲惨屌丝男逆袭高富帅”的情节。仔细想想,我们熟知的一些“大侠”,似乎都有着非常类似的悲惨童年: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比如《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再比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这些小说主人公的崛起,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追求,加上几分奇

  • 揭秘:唐僧的母亲为何对杀夫仇人恋恋不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僧,母亲,仇人

    西游记里唐僧是一个主要人物,说起他的母亲可能好多人并不知晓。原来他的母亲名唤温娇,又名满堂娇,乃是朝廷大臣殷开山的女儿。如此是一等一的白富美。温娇只生的花容月貌,因为当年新科状元陈光蕊前去夸官游街,被温娇绣球砸中,于是二人结为夫妻,并且陈光蕊受命去江州赴任。谁知路途中却被艄公刘洪所劫,候至夜静三更,

  • 小说水浒传中为何说晁盖的生死之交是林冲?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水浒传,晁盖,林冲

    林冲不是晁盖的一党,至少曾经不是。当年晁盖领导一伙人在黄泥岗劫取生辰纲,搞得轰轰烈烈的时候,林冲还在水深火热的一线上挣扎着呢。后来晁盖等人东窗事发,几经辗转,才到了梁山。此时林冲经过王伦的考验,暂且容他做个头领,不过并没有发言权。在林冲眼里,王伦不配做头领,因为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全无容人之量

  • 孙坚为何拒绝和董卓联姻:只因董卓目光短浅?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坚,三国,董卓

    小说中写道:忽人报坚曰:“关上有一将,乘马来寨中,要见将军。”坚辞袁术,归到本寨,唤来问时,乃董卓爱将李傕。坚曰:“汝来何为?”傕曰:“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傕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坚大怒,叱曰:“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吾不斩汝,汝当速去

  • 木兰辞背后的悬疑:花木兰当年花的是什么钱?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花木兰,木兰辞,五铢钱,

    《木兰辞》中有一句:“(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首先可以看出在花木兰的年代,“马具”是极为丰富全面的,这四种商品无一例外都是“马具”,显然在当时使用马匹较多;其次当时的集市也有很多,辞中出现的动词是“买”而不是“换”。想必商品经济在当时有一定的发展,肯定是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