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徐渭杀妻之谜:才子徐文长为何要发狂杀妻?

揭秘徐渭杀妻之谜:才子徐文长为何要发狂杀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4/1/14 14:16:48

徐渭是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他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且能独树一帜。但是,他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谓“落魄人间”。最让人揪心的是,当他46岁时,因为失手杀死了妻子张氏而锒铛入狱达七八年之久。

关于徐渭杀妻的原因,起初他自己不愿明白讲述此事,以致后人多迷惑不解,甚至引出了许多猜想和传说。长期以来,研究者对于徐渭杀妻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徐渭素患癫狂症,时而会产生幻觉,他在癫狂症复发时,恍惚间看到妻子与他人淫乱,故持刀行凶,待到清醒之时已是血光一片,悔之晚矣。也有人说,是因为他生怕自己受“胡宗宪案”的牵连,佯狂变成真狂,在一次与妻子吵架时误杀她的。在学界,大部分人倾向于徐渭杀妻的行为和他几次自杀一样,都是在精神混乱状态时的病态表现。

其实,徐渭杀妻有其复杂的个人因素和社会背景。最为重要的是,与胡宗宪案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使徐渭隐衷难言。一直到1569年,胡宗宪案彻底平反以后,徐渭才吐露出“变起闺阁”,于盛怒之下杀死继室的真正原因。

当然,坎坷不平的身世是造就徐渭抑郁、多疑、易怒等悲剧性格的基本因素,也是杀妻的个人动因之一。徐渭父亲徐鏓是举人出身,曾经在贵州教书多年后担任县官,后任四川夔州府同知,属于典型的小官僚。任期中原配夫人病故,续娶当地一名寡居的苗族女子为妻(后来才知苗氏没有生育能力)。徐鏓年过花甲风流无度,竟与苗氏的婢女私通,婢女身怀六甲后为了遮人耳目,才纳为妾。不幸的是,徐渭出生不到一百天,徐锪抛下这孤儿寡母撒手人寰。由于因其生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卑微,所以对徐渭的抚育教导大部分操持在其嫡母苗夫人手中。在他10岁那年,苗夫人把徐渭生母逐出家门(直到他29岁那年才接回家)。14岁那年,嫡母苗夫人病故,徐渭便随长兄徐淮生活,直到21岁入赘潘家。这样,父亲、生母、嫡母频遭不幸,以及接下来3次婚姻的挫折、8次乡试的失败、9次自杀的折磨,使徐渭逐渐形成了抑郁、执拗和偏激的性格特征。再加上,别人对他的歧视使他更加孤傲、怪异,并变得越发敏感。徐渭自幼连绵不断的遭遇,精神上倍受刺激,中年渐患“脑风”疼痛的毛病,对仕途的绝望,使病症加重,有时精神难以自控。有人概括徐渭的凄楚生平是“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次不第,九番自杀”,很精辟。其实,这也是造成他杀妻重要的个人因素。

徐渭作品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徐渭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中叶后,人们对日益严酷陈腐的思想统治的逆反心理,与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阳明心学等学说的传播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非主流思潮。当时,贪官污吏横行,社会风气败坏,整个社会充满了“财”和“色”。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才子们似乎或多或少带有“神经质”。比如,唐伯虎时不时溜出家,打扮得衣衫褴褛褴褛,口唱莲花落,乞钱为乐;祝允明喜欢坐着轿子外出时后面追满骂骂咧咧的债主;李贽放言无忌,矛头直指孔圣,剃发留须,半僧半俗,行迹异端。其实,他们的疯癫,尽管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发泄、反抗和示威,但很大程度上只是标示自己不同凡俗,不受尘世陋习拘束,有很大的表演成分在里面。其实,他们绝没有疯癫。甚至,他们比大多数人都要清醒。而且,他们的疯狂有时简直是手段,是救命的伪装。同样,也许徐渭最初也是像唐伯虎一样,以装疯来躲避在胡宗宪做幕僚时卷入的政治风波。

的确,随着严嵩倒台以及胡宗宪被牵连,徐渭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想,连胡宗宪那般大员都落得个自杀的下场,这世道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徐渭在极度悲愤之余,恐慌与厌恶相交织的思想矛盾中终于发展到精神失控的地步。他为自己的处境忧心忡忡,乃至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生活,使他的脑疾越发严重,狂乱心性也彻底失去了控制,他的确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杀,希望结束所有的痛苦。

要知道,徐渭37岁时应总督胡宗宪之邀,入幕府掌文书,是一生中唯一得以伸展自己才华的黄金岁月。据陶望龄在《徐文长传》记载:徐渭常常与朋友在市井饮酒,总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开着大门等待。有人报告胡宗宪,说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声叫嚷,胡宗宪反而加以称赞。当时,胡宗宪权重威严,官员参见时都不敢抬头,而徐渭则戴着破旧的黑头巾,穿一身白布衣,直闯入门,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宗宪与权臣严嵩来往甚密,徐文长痛恶这个奸臣,但又不得不代胡宗宪写了一些吹捧严嵩的文字。这就足以说明徐渭与胡宗宪的关系是非同一般的。

可是,好景不长,严嵩失宠倒台,胡宗宪也被牵连罢官,后被投入狱,死于狱中。这对徐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胡宗宪对徐渭有知遇之恩,对于胡的死,他当然悲痛不已。徐渭一方面在悲愤交集中感到天壤之别的落差,一方面又极度担忧自己受到此案的牵连,于是对人生彻底失望,终至发狂。因为,当时,胡宗宪的两大罪状是“私通倭寇”、“勾结严党”。胡宗宪的重要的信函都是出自徐渭的手,这两件罪状似乎都与他有牵连。一向痛恨严党的人却有严党之嫌,这弄得他百口难辩。于是乎,徐渭整天烦躁无比,气若斗牛,闭门与狎客开怀豪饮。胡宗宪幕僚解散后,1563年初冬,徐渭曾经受聘于礼部尚书李春芳,由于两人很难相处,三个月后徐渭就离京返绍,欠了李春芳60两白银的聘金不说,还由此给徐渭带来了许多烦恼。因为,李春芳一直把胡宗宪视为政治上的死对头,徐渭担心李春芳等人会联系起自己与胡宗宪的关系来整他,于是精神上感到非常苦恼和郁闷。

徐渭作品

由于逆反心理,他越来越痛恨当官的人,尤其是小官。如果有郡守丞以下的小官们要见他,他一律拒之门外。据说,有人厚着脸皮要推门而入,徐渭便以手顶门,大声喊道“徐渭不在家,不要来烦我!”可是,越是这样,外面那些巴结权贵、阳奉阴违之类的人身攻击就越猖獗,这让徐渭整日苦恼不堪。忐忑不安而又积於太深的徐渭常常后半夜起来吹长啸,弄得左邻右舍觉得他确实是个疯子。

那个时候,万念俱焚的徐渭只求一死。1565年,他写了一篇文辞愤激的《自为墓志铭》,然后拔下壁柱上的铁钉击入耳窍,流血如迸,医治数月才痊愈。后又用椎击肾囊,也未死。如此反复自杀多次。事有凑巧,偏偏在次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疯癫病严重复发的徐渭与继室张氏发生激烈的吵架。到了晚上,在外狂走度日的徐渭,回家发现张氏与一男子同睡床上。处在愤恨、焦虑、抑郁之中的他,怎么受得了如此奇耻大辱!他怒不可遏,随即拿起一把尖刀刺向张氏。等缓过神来,才发现和张氏“熟睡”一起的,竟是自己的一件棉袄!徐渭惊恐万状,但悔之已晚。由于杀妻案,待给徐渭的是七年牢狱之灾。幸亏万历皇帝即位大赦天下,才在几位好友的帮助下得以获释,那年徐渭已经53岁了。

还有一个原因不能不提到,徐渭对前妻潘氏情钟意笃,一直念念不忘,难以释怀,而与继室张氏则感情淡薄,时常吵闹。在做幕僚期间,正是胡宗宪从中撤合为徐渭续娶妻室张氏的。张氏年轻貌美,徐渭生性多疑,又因公务繁忙而和她长期分居,所以常常怀疑张氏不贞。其实,这是他的妄想信念和由此出现的幻觉支配而引起的。再加上,徐渭娶张氏时家境还比较富裕,而此时的徐渭已沦为贫困。为了偿还李春芳的聘金,徐渭被迫变卖部分家产,更引起张氏的不满,加剧了家庭矛盾。还有一个细节,由于是胡宗宪做媒成就了徐渭与张氏的婚姻,在夫妻吵架时,张氏以此揭到了徐渭的隐痛短处,盛怒之下的他才失手杀死了她。

因此,不管怎么说,徐渭杀妻确实是他命运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晚年的他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常常是狂放不羁,衣衫不整,斗酒骂贼,落魄地寄住在小儿子的岳父家中,贫病交加,依靠写字作画来维持生计,生活更加宭迫潦倒。73岁那年终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凄楚落寞地离开了人世。死前,徐渭身边只有一条狗相伴,床上除了些许零乱的稻草,竟连一张裹身的草席都没有。

标签: 徐渭杀妻

更多文章

  • 爱憎大不同:解读官史和野史中不一样的岳飞?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解读,官史,野史,岳飞

    导读:邓广铭先生在《岳飞传》后记中指出,有关岳飞的史料主要有三类,即官史、野史和家史。官史即南宋的官修史书;野史是民间的私人着述;家史则是岳飞之孙岳珂的《鄂王行实编年》,而家史在后世影响最大。在这里,先撇开野史不谈,主要就官史与家史对岳飞的记述略作评述。先说官史。官方修史是我们的优秀传统,中华古国有

  • 揭秘:清朝嘉庆皇帝遭雷劈而死的三种说法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庆,雷劈

    导读: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其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传说他是遭雷击而亡,且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较为稳重,说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

  • 揭秘真实清史:雍正到底是怎么看上甄嬛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近年来,在电视剧领域,清宫剧越来越热。从《宫心计》到《步步惊心》,再到火得一塌糊涂的《甄嬛传》……有人将这些电视剧定义为“宫斗剧”,因为其剧情都反映了后宫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那些事,十分引人入胜。清宫剧之所以广受欢迎,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剧里边那些贵妃、格格扮相端庄秀丽,观众看着十分养眼。可是最近,也

  • 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八大经典战役排行榜!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役

    NO.1波兰闪击战性质:骑兵对坦克的二战揭幕战时间:1939年9月1日—10月6日地点:波兰境内对抗方:波兰VS德国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对波兰进行合围,并首次使用了威力巨大的“闪电战”作战思想。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德波战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远古文明,揭秘,谜团

    一个在当时非常先进、繁荣的文明社会为什么会突然神秘销声匿迹,居民弃它而去呢?对此阴谋理论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离奇解释,其中包括外星人绑架,但是下面这几个文明社会的消失原因更加平凡,它们不外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外族入侵和经济相关问题。目前我们仍不清楚,可能永远也不会弄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柬埔寨高棉王国、

  • 慈禧墓被盗:财物装了30大车 慈禧尸身被分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慈禧墓

    【导读】: 东陵盗案于1928年12月中旬由军事法庭开庭调查,此后即归于沉寂。直至次年4月20日方开庭预审,至6月8日终审。预审中,主犯谭温江拒不承认盗掘一事,而主谋孙殿英更是逍遥法外...孙殿英1928年盗掘清东陵的丑行,使其臭名远扬。军阀部队以野蛮手段用七天七夜的时间大肆盗掘东陵文物,这是众所周

  • 揭秘三国演义里最厉害的两个屠夫:何进与张飞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屠夫,何进,张飞

    导读:人世间的事千差万别,即便是同样的职业的人,也有高下之分。三国中就有这么两个屠夫,起点不同,都曾经辉煌过,不过最后的结局却非常相似,那就是都被别人割下了头颅,这一点似乎和当年屠宰的牲畜差不多。这两个人一个是何进,一个是张飞。三国演义中,两个人都很牛气,第一个出场的是张飞,不过当时仅仅是屠夫,后来

  • 揭秘:女皇武则天豢养的“四大杀手”分别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杀手

    武则天当政期间,任用两大酷吏屠戳李唐宗室及功臣。本人以为说他们是“酷吏”实在抬举了,哪有什么“吏治”可言,武则天想杀谁,他们就干掉谁,这同江湖黑道上的“杀手”无甚本质区别,称其为“杀手”或许更符合史实。而且武则天手下的此类“杀手”亦非两个,据新旧唐书与《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至少豢养过“四大杀手”,

  • 秘闻:媚得勾魂的武则天为何得不到李世民宠爱?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李世民

    武则天究竟漂亮到什么程度?一千多年前的事,很难落实。现存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明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等,均绘有武则天的像,但都是凭想象画成,且是中年以后的形象,不足为凭。蛛丝马迹,只能从典籍中的只言片语里去找。武则天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类己”,这首先指的是长得像自己。那么太平公主是个什么

  • 斯大林迫使中国接受外蒙古独立:没力量别讲废话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斯大林,蒋经国,外蒙古

    1945年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局已经渐趋明朗。苏联已将战线推到国境之外,德军节节败退,颓势明显。 战后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越来越成为各大国关心的问题。罗斯福总统约请斯大林和丘吉尔会唔,商谈战后国际势力格局。由于斯大林不愿离开苏联国土参加会晤,三方商定于1945年2月在克里米亚岛上的雅尔塔召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