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何有人说古代中了探花要比中了状元还高兴?

为何有人说古代中了探花要比中了状元还高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5 更新时间:2024/1/20 6:34:07

说到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就是老百姓想荣华富贵的唯一出路了,所以科举考得好才好,话说古代科举成绩最好的就是状元了,全国只有一个,厉害到什么地步小编也不说了,绝无仅有系列的,但是最近小编看到很多人说了,这个中了状元的人好像还不如中了探花的人的命好啊,很多人中了探花是要比中状元更加高兴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可言呢?下面就着这些事情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古代人想要能够出人头地,唯独只能靠着科举这一条道路。古代的科举就像现在的小学到博士一样,而且古代人是真正的寒窗苦读。只要一朝高中,身边的人是鸡犬升天。

因为探花长得帅?所以比状元吃香?

古代人需要参加县试,结束了才能被称作是童生。后面还有府试,但是结束了也还是童生。在之后就会参加院试,考上了就是秀才。可以减免自己一个人的税赋。

成为了秀才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了之后就是举人。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之后就可以做官了。比如说范进中举疯了,因为之后终于可以做官了。考中第一名的人也被称作是解元,比如说唐伯虎唐解元。

中了举人之后就可以去参加会试,会试考中的人被称作是贡生。在这之后就可以去参加殿试了,金榜题名的人就是进士。第一等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之后也会有个二三等,那样的人就多了。

为什么古代人得了探花要比状元还要高兴?其实网上主流说法是因为探花要比状元长得帅,每次朝廷放榜之后,很多的大家闺秀都会坐在轿子里面,然后偷偷的通过缝隙看上几眼。

如果相中了哪一个人,就可以让自己的父亲前去提亲。根据过往经验来看,一般相中的都是探花。难道探花都长得比较帅吗?其实并非如此,这种说法只是适合于唐朝。

科举制度虽然从隋朝的时候开始创立,但是在唐朝的时候被发扬光大。当时在科举结束之后,朝廷还会给所有的进士举办一场游园宴,也被称作是探花宴。

因为园中都是各色花卉,探有看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赏花游玩。但是古人又比较文雅,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探花。而且会在所有的进士里面,选择一个最是年轻美貌的人。

让他在每个花园里面摘上几朵花,然后送给状元。而这位被挑中的人,也被称作是探花郎。由于长得比较帅气,一时间风头都超过了状元。

这个时候还没有殿试,意思是说只要参加了会试,也就是一个进士了。后来皇帝担心到有人会结党营私,所以又增加了一个殿试。而且一开始也没有榜眼一说,最流行的就是状元和探花然后就是进士。

正是因为探花长得比较帅,所以风头很多时候都盖过了状元。但是说到底,只是暂时的风头比较好。只要这股风过去之后,还是状元比较吃香。

但是古代状元真的就长得没有探花帅吗?而且其他方面除了文采之外,都比不上探花吗?其实并非如此,古代状元可谓是非常讲究。不仅要文采比较好,而且名字起的好,字写得好等等。

古代状元不仅要文采好,而且运气还得好

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清朝最后一任状元名字叫做刘春霖,他可是由慈禧太后钦点的。其实刚开始状元并不是他,而是广东一个名叫朱汝珍的人。但是当官员把这些名单交给慈禧太后定夺的时候,他一看到这个状元的名字,自己的气就不打一出来。他的名字是明朝国姓不说,而且籍贯还是广东。

之前把自己气的半死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是广东的人。慈禧想到这里,直接把他的名字直接划掉。然后往下看了几眼,发现第5个这个名叫刘春霖听起来不错。

因为刘春霖有着春风化雨,旱后甘霖的意味。当时清朝内忧外患,慈禧太后也是想要一个比较吉利的兆头,也是因为刘春霖命好。不过前几名的学问本来差距就不大,所以说谁做状元只是运气问题。

就比如说明朝崇祯皇帝,当年他开了一场科举考试。但是等到选状元的时候,他又担心自己选不到好的人。先让大臣们挑了一遍,给他筛选出来了36名。

然后他焚香祷告沐浴更衣,把所有人的名字做成阄。用了一把金筷子,从里面来夹这些人的名字。结果夹了三次,结果非常巧的都是刘若宰,最后就把他定为了状元。

清朝乾隆年间的时候,都已经79岁的乾隆开科举。当时乾隆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活不长久,整天的忧心忡忡。后来在这次科举的时候,发现第10名的人竟然叫做胡长龄。

这不就是意味着长命百岁吗?于是乾隆皇帝大笔一挥,把他钦点为状元。其实和乾隆皇帝差不多,还有慈禧太后时期,有一个名叫王寿彭的人。那年他科考的时候,正好是慈禧太后的70大寿。

下面的大臣一合计,岂不是意味着慈禧太后可以像彭祖一样长命百寿?于是商量着把他定为了状元,当慈禧太后见到这个名字之后开心不已,最后状元果然落到他的头上。

其实古代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特别多,但是也时有发生。其实除了名字好听,而且古代状元也长得挺帅的。否则最后选中了一颗歪瓜裂枣,岂不是让别人笑话。

但是你还别说,真的有可能选中歪瓜劣枣。关键要看怎么解释,如何把这一块歪瓜裂枣掰正了。比如说康熙年间有一个名叫刘凤诰的进士,皇上听说他文采不错,于是把他招上殿来。

结果搭眼一看,发现他原来是一个独眼龙。如果自己把他的成绩取消,岂不是容易落下话柄,说自己是以貌取人。但是如果真的录取了,拿出去岂不是丢人?

于是乾隆皇帝想考考他,如果真的难住了他,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除掉名字了。上联道:独眼不登龙虎榜。刘凤诰一听就知道这是以貌取人,但是自己对答如流:半月依旧照乾坤。

不仅非常工整,而且口气很大,巧妙的圆了自己独眼。乾隆皇帝还是不放过,又说道:东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只见刘凤诰回答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东西南北和春夏秋冬,对应的非常工整。再加上摘心汉对应探花郎,可谓是一语双关。因为当时刘凤诰确实文采不错,但是还没有到状元的地步,就算是探花也是够呛。

乾隆一听这小子文采不错,那就如你所愿,定你为探花郎。因此独眼龙刘凤诰,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是仍然是一个探花。

其实这里大家不用纠结,古人说探花长得比较帅,也仅仅是适用于唐朝早期。后来约定成俗的把第三名称作是探花,帅气与否已经不重要。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人怎么吃散伙饭?还要分成文武两类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一年中,除了春夏秋冬四季,还有一个特殊的季节,最叫人难忘 ——“毕业季”。当毕业季如约而至,“吃散伙饭”这个固定曲目也要上演,古人的“散伙饭”是怎样的?跟小编回到古代去看看吧。散伙饭在古代中举意味着仕途的开始所以古人的散伙饭更多

  • 三国最丑的人有谁?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庞统长得不好看,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是很儒雅帅气的,但是庞统却又矮又丑,甚至还曾经因为太丑而被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才能,遭到了冷落。不得不说,人真的不管在任何时代都是看脸的生物。但是,如果要说庞统是三国时期最丑的人,那也不对,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三国时代究竟有哪些长得很丑的人

  • 龙为什么姓敖?那么凤凰姓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在很多神话传说当中,龙凤都是出镜率非常高的形象,而龙有各种龙王,这些龙王掌管着不同地区的水域,可以说是水族的统领,而且他们都还是有名有姓的,龙族基本上都姓敖。那么与龙相对的就是凤了,虽然说凤和凰其实才是一对,但是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龙凤才是官配,那么龙是姓敖,凤又姓什么呢?龙当然是古代神话中虚构出来的

  • 清朝王半仙深夜梦名妓,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在《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作品中记载了不少关于神仙鬼怪的一些事情,不过在很多人看来,其实纪晓岚这个人并不太相信神仙鬼怪的事情。纪晓岚经常会对这些神仙鬼怪的事情点评,而这些故事在很多人看来也就是背后也是一些人在作怪。当然了,《阅微草堂笔记》这本著作多少都是有着一些深藏在其中的一些道理的,这也是这本著作最大

  • 冯起炎为何被皇帝发配边疆?竟想让皇帝做媒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公元1783年间,清朝的乾隆皇帝前往河北易县为自己的祖宗扫陵。在形成的途中,由于一个人的行迹很可疑,所以被护驾的侍卫给拿下,并且进行了搜身。而这一搜身可不得了,居然搜出了一封专门写给乾隆皇帝的信。这侍卫也不敢马虎,立即就将书信移交给了乾隆皇帝,当乾隆皇帝打开信件一看,顿时脸色大变。这封信上写的什么呢

  • 坑爹算什么?来看看清朝的一位老子是怎么坑儿子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经常都说当儿子的总是坑爹,多半是因为做儿子的年龄小,不懂事酿成大祸,把自己爹给坑了;要么就是娇生惯养,做事欠考虑,冲动是魔鬼,结果把自己爹也坑进去了。不过今天小编要将的不是坑爹的故事,而是讲一个当爹的坑自己儿子的故事,这件事情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乾隆年间,陕西山阳城有个

  • 古代的千金小姐足不出户,难道不会吃胖吗?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一说到古代的千金小姐,很多人脑海中想到的,大概就是像林黛玉那样的形象吧,虽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病弱的,但是至少人家都很瘦,很美,就算是长相一般,她们的气质却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人不理解,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们,每天足不出户,而且还吃的很好,运动量那么少,难道就没有发胖的吗?她们又是如何保持身材的?古代

  • 现代人说普通话,如果穿越回古代能跟古人交流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现代人说普通话是非常普遍的了,很多人的日常交流,使用的都是普通话。不过,普通话虽然也是由方言发展而来,但是在古代,却并没有这个概念,大家基本上也都说着自己的家乡话,而且不同时期方言可能发音也不一样。如果现代一个人穿越回了古代,那么他用普通话,想要与古人正常交流,恐怕是难如登天了吧?一、回到清朝可以说

  • 古代骂读书人的时候,为什么要骂穷秀才?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读书人自然都是想要考取功名,有的人成功进入朝堂,流芳百世,但是大多数其实还是籍籍无名,就算是考中了状元也不例外,那些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的,基本上没有几个是状元出身。而古人面对读书人,也不都是尊敬和钦佩,也有会觉得不满,开口骂人的,而骂人的时候都会骂穷秀才,为什么大家要这样骂呢?古人骂读书人的时

  • 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谁的官职更大?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县令是战国时期设立的官职,意为一县之长。知县则是秦朝设立的官职,早期知县和县令官职相同,都是县里的主官。据说知县一词的起源,是因为在宋朝派遣到县里当官的都被称为“知县事”,此后简称就叫知县。直到明清时期,知县正式被定位七品官,民间称七品官为“七品芝麻官&rdquo